APP下载

以海派文化驱动上海设计时尚未来

2022-12-31许桂苹

关键词:海派时尚上海

许桂苹 吴 翔

1.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01620; 2.东华大学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00051

江河湖海的百转千回造就了上海这方水土,“海纳百川”的百年历程缔造了上海这座城市,多元文化的交汇融合孕育了海派文化,所有因素的总和使得上海的城市地位百年来始终矗立于世界之巅。如今,互联网、国际化使得城市发展的趋同性现象成为难以避免的世界性问题,凸显地域特色的差异化发展尤显弥足珍贵。海派文化是历史的馈赠,而今其在众人眼中呈现了何种精神内涵?海派文化应该如何传承?海派文化驱动下的上海产品未来将走向何方?是本文试图探索的课题。

一、海派文化精神内涵的调查

上海是全世界人民的上海,关于当代民众如何看待海派文化精神内涵,本文借用了上海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邬达克海派建筑文化内涵下的旅游创意产品开发机制研究”2019年8月至10月期间的调查数据。该调研中通过设置的两道开放题项“请用3~5个词描述一下您心目中的上海是怎样的印象?”“您认为上海的文化精神内涵是怎样的?”进行海派文化精神的开放性答案收集。在获得的161份有效问卷中,将开放性答案中类似的表达进行了合并,如“兼容”“融合”归并为“海纳百川”,“忙碌”归并为“节奏快”等,并对最终的词汇收集结果进行了归纳整理,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民众上海印象词汇收集

表2 民众上海文化精神内涵词汇收集

根据上述调查可知,“包容”“兼容”,“科技”“进取”,“开放”“国际化”,“民主”“自由”等词汇与上海城市精神中的“海纳百川”[1]、“追求卓越”[2]、“开明睿智”[3]、“大气谦和” 分别对应,而上海给人印象中更加深刻的还有“繁华”、“时尚”和“节奏快”。可见,时尚是上海发展必定离不开的核心,上海的“美丽”、“浪漫”和“精致”等,一方面体现了上海民众对设计高品质的追求,另一方面反哺了设计从业者并推动设计行业欣欣向荣。

二、海派文化的传承路径

文化的形成不外乎积淀式和融合式两种模式。“积淀”是垂直式的文化继承,一些地域性特征显著的非物质性文化遗产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积淀式文化往往因漫长的种族传承过程根深蒂固而不易发生改变。“融合”则是水平式的文化交流,正如海派文化是多元文化交融的整体存在。海派文化是境内多种同源文化与境外多样异域文化交流融汇而形成的特殊文化,正是一种水平式的文化交流模式。作为典型的融合式文化,海派文化是五湖四海多源头文化的汇融,以吴越文化为基础,同时深受北方文化和西洋文化的影响[4]。这种融合式文化在社会的发展中分分合合,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各具特色的时代风姿。海派文化要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传承发扬,离不开三条路径:传统海派时尚元素的发掘与回归、精良海派设计理念的复兴与创新、精致海派消费产品的制造到创造。

(一) 传统海派时尚元素的发掘与回归

海派文化是多元文化横向交融的结果,各种文化系统之间通过接触、传播和交流,相互渗透、吸收和转化,并发生变异或融合,形成独领风骚的海派时尚,引领着国内甚至国际的风尚潮流。海纳百川的海派文化,展示了其极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对于不同文化的兼收并蓄,使得海派文化生命力旺盛,凝聚力巨大。海派时尚的风格不拘泥于彰显某一分支性的文化,对多种文化的吸纳和运用体现的是海派文化对其他文明的认可和认同,各文化信仰的人们都可以在海派文化中探寻到自己的灵魂归宿,海派时尚因此也曾经获得了巨大的社会认同,随之而来的是得到了世界各地消费者的普遍认可。

改革开放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上海经济,使人们一度为了过度追求所谓的西方文明而抛却了诸多传统,城市社会在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变得虽整齐划一,却单调乏味、毫无特色,国内的大工业化产品在追逐利益、控制成本方面取得了成功,但同时也降低了消费者的期许和满足感。网络时代人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正如时尚的轮回一样,未来的海派时尚产品设计同样无可避免地需要充分发掘传统,追寻以往的海派时尚元素,在当前“互联网+”的社会发展环境下迈出新的时代步伐。这不仅反映了都市人群在节奏匆忙的城市生活沉淀之后的思考,也是当代社会对传统精神价值的认可和回归。如同毛主席语录复古怀旧经典洋瓷缸的热销一样,小小的水杯所承载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一般日常生活用品,而是一种对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的追溯、认同、回味和弘扬。

传统海派时尚元素中蕴含和浓缩了无数中外优秀文化精神,对于以往海派时尚元素的深入挖掘和创新运用,不仅能为民众生活提供内心指引,更能创造和宣导一种包容开放、多元融合的生活方式,回归的不仅是海派时尚元素,更是一种国人不忘初心、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生活态度。这恰恰是海派文化的精神所在。

(二) 精良海派设计理念的复兴与创新

海派设计曾经伴随着中国民族工业在上海的繁荣而盛况空前,这与海派文化中懂艺术重文化的基础不可分割。在近代中国社会,几乎所有与艺术相关联的领域如电影、话剧、流行歌曲以及现代舞剧等都发源于早期的上海,并能够迅速在上海普及推广,受到广大民众的热爱甚至追捧,成为上海人时尚娱乐的消费方式。浓郁的艺术氛围提升了公众的审美意识,港口和思想的双重开放使得上海的时尚与西方潮流衔接紧密,优越的商业环境、经营方式与世界接轨甚至有所超前,这些因素都促进了上海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时尚消费之都。

与西方文化的深度融合以及对西方时尚潮流的紧密追随,犹如一把消费的双刃剑,在促进上海人民对世界时尚感知和消费的同时,也更加强化了西方产品品牌的深入人心。在一场场时尚消费的狂欢中,各行各业的舶来品牌占据了数量的绝大比例,中国产品鲜有立锥之地。而曾经上海的制造企业在设计上是如此的有范儿,得到了全国甚至世界的认可。改革开放之后的上海制造业曾遍及人民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以其过硬的品质和时尚的设计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和追捧,“Made in Shanghai”的标签成为上海企业的骄傲,也成为人民消费时认可的标识,上海企业背后的设计师们缔造了一个个产品的神话,影响了全国上下大江南北的生活方式和理念态度,20世纪70~80年代婚嫁时流行的“三转一响”,即体现出当时的社会民众对上海产品的追崇和对上海生活方式的追随,当时的上海既是时尚消费之都,也无愧于时尚制造之都的称号。

从开埠以来到今天,由于多元文化的交流和国际潮流的影响,上海一直都是时尚的消费之都。上海人是时尚界的消费先锋和主力军,敏锐地捕捉并追随着世界级的流行风尚,成为国内流行趋势的风向标。而今随着中国国力的崛起,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世界各国竞相汲取灵感的源泉,文化成为辅助经济持续高涨的有效支撑。海派文化这朵中国文化界的奇葩,迎来了复兴的新机遇,海派设计有望融合文化复兴与时代创新继续引领生活消费风尚。

(三) 精致海派消费产品的制造到创造

中国经济的崛起之路艰难曲折,无法回避的即是中国的制造业之大,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国,制造业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方面功不可没。但中国制造却曾经是抄袭和山寨的代名词,“Made in China”意味着廉价劳动力、生产成本低和产品质量差,不仅在外国人概念里如此,在国人眼里也是如此。经几十年来自由市场经济下的优胜劣汰,中国企业已经从贴牌生产到品牌自主,从制造微利润走向创造高价值,在欧美日本韩国等企业后面从跟随至并肩甚至部分做到了超越和领先。中国企业尽管在许多方面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不可否认在创新发展方面中国正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美国专利数据库提供商IFI CLAIMS Patent Services年度排行榜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企业在美获批数量出现创记录增长,中国在美专利排行排名第四,仅次于美国、日本和韩国[5]。台积电、华为、京东方、蚂蚁金服和OPPO五家中国企业荣列榜单前50强[6],中国在创造方面的进步令全球瞩目。

上海自开埠以来即是各国企业家冒险的乐园,改革开放后无数的外资企业在此建立研发中心、制造中心等各种基地,中国是它们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中国的消费者是无数跨国公司的庞大“蛋糕”。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许多企业开始从“由中国制造”转向“为中国制造”,从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和喜好入手,来抢占中国消费者市场,肯德基推出米饭套餐即是例证。上海作为世界深入了解中国的窗口,不可避免地成为国外企业生活方式时尚引领的必争之地。众多跨国企业力争上海消费者,中国企业自然不甘落后,领先全球的中国创造已经悄然深入上海百姓的生活。无处不在的支付宝和微信的移动支付,小米、OPPO、Vivo等经济型的高品质移动智能设备,小牛等设计精良的智能电动踏板车,都走在未来生活方式的前端。中国企业已经从硬件到软件,全方位创造了迎合全球现代品味的新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具备巧妙的功能,能提供令人愉悦的用户体验,更蕴含了强大的价值主张。

海纳百川的海派文化融合了无数文化中的精华,不同的人群都可以在其中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也是曾经的上海制造能够风靡全国的重要内在因素。海派文化中鲜明东方精神的体现,在时尚产品的创造性设计中大有可为,应通过创新把海派文化特色转化为商业价值,将文化传递给公众,提升民众对文化的自觉性、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不少企业已经关注到海派文化中蕴含的时尚魅力,如统一阿萨姆奶茶广告中曾用几种方言来表示心情的愉悦,其中就有上海话版的“老开心呃”。海派文化体现了上海的风度、气度、深度和广度,海派时尚产品则可从力度、速度、高度和精度上来进一步创新[7]。

三、海派产品未来的设计走向

改革开放早期上海与西方联系紧密,许多灵感源于国外优秀设计的上海产品在国内同类产品中由于独树一帜而获得认可,而今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购的便利和盛行,媒介融合时代的信息爆炸和即时推送,社会民众的生活方式趋同去异。如今厌倦了千篇一律的都市人又开始寻找各种文化的魅力之源。多种文化碰撞融合形成的海派文化,老传统与新时尚交织,展示的形态日新月异,是产品创造取之不竭的文化宝库。面向未来上海设计可以从服饰时尚、科技产品和民族品牌三个方面着手再创辉煌。

(一) 海派服饰比肩世界时尚

海派时尚一直处于世界的前沿,在比肩世界上从不甘示弱,这在海派服饰的演进中可见一斑。作为海派时尚的典型,旗袍在20世纪20年代之后受欧美服装的影响,从缩短长度、收紧腰身开始,不断创新和变化,形成中西合璧的海派旗袍样式,风靡全国。而在流行时尚的时间上,上海当时仅比巴黎晚一个季度,同时巴黎当季的新服饰输入上海之后,上海的能工巧匠再进行本地改良,形成一种既与世界最为时尚的都市巴黎同步,又有独特海派时尚的中国服饰风格,以至于全国各地的服饰中心皆以上海流行趋势为楷模,广为效仿,在中西合璧基础上诞生的男士中山装,成为多年来诸多名仕风流人物偏爱的风格。

与海派服装时尚同步演进的,是与之媲美的配饰物品,项链、耳环、戒指、手镯、手表、胸针等各种配饰,以及手提包和各种洋伞,无不彰显着海派时尚风格。并且随着服饰风格的国际同步,在服装材料上也从国外进口世界最为流行和前沿的各种纺织品,引导了国内面料的走向,成为面料企业的样板,变相促进了国内纺织业的发展和进步。在纺织机械普及和染料应用等技术条件支持下,中国纺织工业借鉴西方艺术流派中的纹样,再在纹样中加入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在不同时期形成了形色各异的面料风尚。如在抗战时期上海普遍流行的爱国布旗袍,即是国产棉布面料,其格纹在继承中国古代条纹织物——“间道”的基础上,融合了西方特色及当时的流行元素,在20世纪30年代成为国内服饰风尚的领头兵。

长三角地区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给上海服饰行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上海发达的物流及信息等行业都是其服饰时尚引领潮流的有利条件。上海的独立设计师品牌既不盲目追随欧美艺术风格也不受传统设计理念的束缚,以行走的时尚承载了上海历史上一贯的中西合璧艺术创新风尚[8]。全球化融合下的西方设计已把目光瞄准东方的文化宝库,无数的时尚产品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中国传统的烙印,国外产品中中国元素的体现随处可见,深远厚重的中国文化成为国外产品打开东方市场的凭借。中国服饰品牌也在产品中大量应用传统文化元素,形成了强劲的国潮风[9]。中国设计师在逐步崛起,上海本土或海外归来的设计师纷纷亮相上海并登上国际舞台,他们将中国元素融入作品之中,使中国服饰时尚立足于上海,展示着Made in China 和 Design in Shanghai 的新风采[10]。海派服饰追求精致、优雅[11]、时髦,既讲究时尚品味,又要求舒适得体,同时还要做工精良、质量上乘,这种注重细节又追求整体的理念和态度,从外在和内在两方面将海派服饰推向国际时尚之巅。

(二) 以海派产品融合数字科技

上海自2010年起即开始全面推进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在2016年再次强调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十三五”规划。至“十四五”规划前期,上海智慧城市的基础建设已经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上海以“城市生命体有机体”理念为基点,统筹推进城市经济、生活、治理全面数字化转型,在这一过程中,城市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上海的设计产业与数字科技已密不可分,同时与国家宏观层面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也高度契合。

首先,对于海派时尚产品而言创新是一个基本要求。时尚不断变化,海派产品要领先于潮流就必须不断创新,同时海派产品从概念到实现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创新。东华大学的纺织与服装学科始终保持全国第一,甚至保持全球领先,就是在纺织特色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从材料、纺织、设计、染整到人文、信息、管理等的全面领先。海派时尚产品要在推动智慧城市生活中遥遥领先,首先必须保持创新意识,在智能化科技时尚产品中合理融入海派文化元素,有助于保持海派文化的创新生命力。

其次,海派时尚产品与前沿城市生活的协调,是城市和谐的基本要求。城市发展的轨迹有其相应的次序,不同时代的海派时尚产品都传达了当时的城市韵味和气息,而国际大都市的身份注定上海必定走在城市发展模式的前端。在智慧城市的推进中,上海承担着无可替代的历史责任,也责无旁贷地成为其他智慧城市发展和治理的样板。近几年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成效令人瞩目,城市治理的高效有序,数据开放的共享共融,在信息技术与现代城市深度融合的进程中,相关智慧科技产品的应用功不可没。

再次,海派时尚产品的绿色要求秉承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12]。上海诸多设计师对于海派绿色时尚[13]高度强调,他们认为时尚趋势是一种对未来生活的预见和展望,其中既包括对过去事物和记忆的发掘和再利用,也包括对当下日常材料的再利用。除此之外,在新的海派科技时尚产品的设计中,从源头上着手“节能减排”也是一种绿色设计的体现。当前上海电动交通工具的发达一方面体现了相关制造企业的灵敏时尚嗅觉,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城市政策的实施和扶持。

再其次,海派时尚产品设计在保持开放态度的同时还应体现对海派文化自身精神的传承。科技发展推动了全球化行为方式的传播,国际性城市应着力打造体现城市形象和精神底蕴的城市品牌,展示一个城市灵魂深处的精、气、神。科技已成为时尚领域不可小觑的重要元素,基于物联网的可穿戴设备也许正预示着下一轮的时尚风潮,所有的时尚产品在未来都呈现出技术升级的趋势,海派时尚产品也无可例外。因此从足够开放的时尚态度中寻求海派文化精神的本真回归,是海派时尚产品的科技创新之光。

最后,共享的理念已经在上海社会文化中得以深刻体现,在海派时尚产品中进行提升,这是对普世性共享理念的升华和延续。作为智慧城市发展的领头兵,上海通常是各种共享设备的先入试点,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社区资源共享乃至被叫停的共享床铺,即使上海不是最先应用,但在模式推广和相关制度的建设完善上,通常都走在发展前列。在多种相关政策规定的指引、支持和领航下,体现共享理念的海派时尚产品让科技成果造福于全社会,展现了上海能力,体现了上海精神。

(三) 以海派设计重塑民族品牌

西方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经由上海人的巧手改良,成为中国人的海派时尚,众多的海派时尚产品都有着统一的骄傲:上海制造(“Made in Shanghai”)。上海制造曾经的巅峰与具有浓郁海派文化情怀的设计师密不可分。这些老一辈设计师或出生成长于上海,或于生命早期即长期居住生活于上海,洞悉了上海文化,于纷繁复杂的多元文化中糅合融化、兼收并蓄并最终脱颖而出,对于上海精神的理解通透而且深刻,对于上海精神内涵感触良多,其对多元文化的融会贯通和吸纳运用,在产品设计的创意中尽显。这些产品、品牌或包装等,集西方时尚的现代文明与中华深远的传统文化于一体,有些设计即使放在今天来看依然时尚超前,如顾世朋前辈设计的美加净系列产品,受到了曾旅居美国的著名设计研究者、原广州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现任职于上海科技大学的王受之先生极高的赞誉。王受之先生早前以为美加净是外国品牌,在那么早期即设计得如此精彩,认为此系列设计一经问世便是里程碑式的作品了,甚至认为中国化妆品设计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最早一代的设计师正始于此。

顾世朋老先生将不断改革创新当作设计工作者追求的最高目标,对于创作不因循守旧,敢于创新自己的立足途径。他全身心投入产品、理解产品、融入产品中的设计精神,将上海的地域文化、上海人的钻研精神淋漓尽致、匠心独具地表现在了产品当中,才使产品在消费过程中品味悠长、熠熠生辉,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认可。回顾推动上海制造走向巅峰的一众设计师前辈,莫不皆如此:以工匠精神研磨,以无我境界设计,正是这种忽略了个人得失计较的忘我精神成就了上海制造业乃至中国全社会回味不绝的经典。上海制造曾经的巅峰里点点滴滴尽是海派生活方式的表达,而今海派民族品牌的辉煌再现依然离不开人们的衣食住行乐。被网友无意中晒成网红的民光床单,一条小小的床单从布局、搭配到精细度无不体现出早年间工艺美术师们的艺术水准和工匠精神,引发集体怀旧的背后是过硬的产品质量,体现传统中华审美情愫的丹凤朝阳、鸳鸯戏水等经典图案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以时代的美学特征装点着千家万户,也因而被誉为“既是日用品,又是工艺品”。如今民光与时俱进,不断地研发新产品,转换营销方式,近年来借助电商势头,步上飞跃之路,带来了新一轮的家纺时尚。新的时代环境下,作为海派经典城市精神与现代时尚潮流元素交融的海派文化,必将助力上海民族品牌再创辉煌。

四、结语

海派文化是上海城市精神的凝结,海派文化中的时尚与上海精神一脉相承[14],上海不仅是时尚消费之都,更是时尚产业、时尚人才聚集地,也是时尚文化发源地,时尚事件发生地[13]。上海与世界各国在时尚领域沟通合作频繁,这个平台造就过无数经典,也成就了众多新锐。“创意之都、设计之都”的上海吸引了源源不断的设计人才在此寻梦,参与到海派时尚的设计之中。未来人人都将是时尚的参与者、体验者和推动者,时尚不应是高高在上让人仰望的,而应如海派品牌经典那样,实实在在地融入寻常百姓的生活。海派时尚曾经因其水平和特色而在时尚领域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如今海派时尚无论是在经典传统、绿色自然和科技智能领域都充满都市活力,海派文化中汇聚了不同时尚领域的艺术家、设计师、企业家和国际友人的力量,势必将持续海派时尚的引领风潮。时尚让中国更美丽,海派时尚有望锦上添花;设计让生活更美好,海派设计方显国货本色。根源于中国多元传统文化、与西方潮流紧密衔接的海派设计理念,承载着几千年中华文明岁月的积淀,更是东方精神未来生活方式的预演,在上海设计走向未来辉煌的征途上责无旁贷。

猜你喜欢

海派时尚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融汇、重构、创新:论海派滑稽与海派艺术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海派”视域下的王芝泉武戏研究
海派《七侠五义》重现舞台
环保很时尚
美妆fun时尚盛典
时尚首次触电
只为写作的慢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