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养探析

2022-12-31祁林芬甘肃东乡族自治县那勒寺镇阳洼小学

小学科学 2022年19期
关键词:电脑病毒机房电脑

◇祁林芬(甘肃:东乡族自治县那勒寺镇阳洼小学)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越发受到社会的关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培养信息技术人才的首要环节,信息技术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将网络安全意识培养贯穿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始终,促进学生思想意识和操作能力的全面提升,从教育环节提高学生应对网络安全问题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必要性

防范网络安全风险、解决网络安全问题,需要大量具备网络安全意识的信息技术人才。社会把对人才的需求反馈给学校,处于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初始阶段的各小学校,纷纷践行网络安全意识培养教学要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强化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是社会发展对学科教学提出的必然要求。

(一)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必然要求

通过对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运行态势进行调研可知,信息技术逐渐成为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支持。信息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产品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因素。随着信息技术产品的广泛应用,以计算机为载体、以网络程序为核心的网络安全问题也随之产生,并严重危及相关个人、企业以及社会的信息安全。网络安全问题将给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和难以估计的损失,有效防范网络安全风险就需从网络使用环节和网络防范环节入手,约束使用者的个人行为;强化网络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搭建网络系统防御程序,抵抗不法分子的网络入侵行为,维护系统安全和信息安全。具备网络安全意识的计算机人才是社会现阶段以及未来阶段需求的重要人才。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是培养计算机人才的首要环节,有义务在开展信息技术操作教学的同时,依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全面落实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工作。要从计算机思维启蒙的首要环节,对学生不规范的操作行为和不良的使用心理及时干预,引导学生树立并强化网络安全意识。一方面,要主动约束个人使用行为,另一方面,则应提高网络安全风险防范能力,保障网络数据安全,防范个人信息泄露。

(二)规范使用计算机的必要环节

学生在首次接触某一学科时养成的学习习惯将对其人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重视自己作为学生信息技术启蒙者的身份,对小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第一次”,给予其认知上的引导和行为上的规范,从小学阶段就为学生人生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网络安全意识对学生人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具备网络安全意识的学生,将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主动约束个人的操作行为,不涉足存在风险的网站,并做好系统的自我防护、病毒查杀工作,在维护自己网络信息安全的同时,也不主动入侵他人的系统。

意识是行为的指导者,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全面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工作,将引导学生主动树立网络安全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规范自己的操作行为,把意识转化为行动指南。

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网络安全意识

网络安全意识培养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教学内容,虽然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的时间已经较长,但实际取得的教学效果甚微,致使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较弱,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存在无法识别规范操作、入侵他人系统、网络安全风险防范能力低等现象。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作为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的启蒙者,要主动担负培养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教学任务,在开展知识和操作教学的环节,渗透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强化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一)制定机房规则,营造教学氛围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在实际开课时,需将学生带至专业机房。机房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室,是专门用于信息技术教学的场所。机房内为学生配备有专门的计算机设备以及键盘、鼠标等配套设备。教师在机房中以实践教学为主,以理论教学为辅,对学生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结合教师的理论讲解、操作演示和学生的自我探索,构建不受其他因素干扰的信息技术课堂。

由于机房是独立于教室的场所,主要承担信息技术教学的责任,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利用机房规则,践行网络安全意识培养要求,在机房内营造安全意识培养的良好氛围,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引导。例如,可优化机房内环境,打印与“网络安全”相关的条幅、贴纸等,以潜在的形式配合教师开展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和教学工作,让学生进入机房就看到警示,强化网络安全意识。

信息技术教师要从机房规则出发,让学生在学习和遵守机房规则的基础上,将认知和行动转化为思想意识,逐步树立网络安全意识。例如,教师应针对机房环境、学生行为等制定机房规则,以长期的教学为引导,促使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和意识。如在规则上要求学生在进入机房时,需穿好鞋套,防止室外的粉尘等颗粒物质进入机房,以免缩短电脑以及各类设备的使用寿命,培养学生“爱惜电脑设备”的行为习惯。打字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进行实践的必要行为。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规范学生的打字习惯和敲键力度,告诉学生不要太用力敲打键盘,并教给学生规范的打字法,让学生每个手指对应相应的键盘,随着熟练度的提升,学生对键盘的敲击力度将随之减弱。

教师要将学生使用电脑的行为作为落实网络安全教育的主要环节,对学生给予正确的使用指导,促使学生养成定期查杀病毒的良好习惯,以专业化应用软件防范网络安全风险,降低电脑中毒的风险性。例如,通过控制学生电脑,将学生电脑上的电脑管家等病毒查杀程序删除,从软件筛选、下载、安装、使用等各个环节,教给学生如何利用电脑下载和有效使用杀毒、管理软件,而不是只针对软件使用进行安全教育。

(二)德育结合智育,提高学生道德水平

网络在生活中的使用频率增加,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的计算机在各个行业中都有所应用。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从小培养学生的网络规范意识和网络安全意识,将德育融入信息技术智育过程中,在教师的明确强调和潜在引导下,逐步提高学生的操作规范意识和安全管理意识。例如,教师可在课堂中渗透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认识不同的网络安全问题和不安全现象,强化在操作和使用计算机时的安全防范意识,精准识别不同类型的网络不安全现象,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及时防范安全风险。例如,学生在使用浏览器时,经常受到广告的骚扰,另有部分不安全的网站在浏览器中存在。为了防止学生浏览到不安全的网站,教师可在学生操作之前,将机房内的电脑连接到教师的主机上。教师可通过主机控制学生的电脑,为学生展示不安全网站的标识以及进入不安全网站之后如何安全退出的具体操作方法。

在进行网络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在智育中融入德育,讲解电脑病毒和不安全的网站将给用户带来的不良影响。要从网络安全问题的危害角度,强化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以使学生主动规范个人操作行为,不主动浏览不安全的网站,当无意浏览到后,要采取正确的操作方法安全退出,降低其给自身带来的不良影响。信息技术教师应以德育践行培养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工作要求。在讲解网络不安全问题给用户和电脑带来的危害时,可以采用与小学生认知能力和学习兴趣相近的动画视频,用比拟的手法将电脑程序与病毒用动画视频的形式呈现,降低学生理解电脑病毒这一新概念的难度,强化学生对电脑的主人翁意识和保护意识。

教师引导学生树立网络安全意识,并对学生的操作行为进行规范化约束,给予学生以思想认知和行为上的正确引导,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让他们在网络虚拟世界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案例讲解教学,鼓励学生参与

小学生认知、学习和理解能力相对较低,受此限制,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例如,当信息技术教师讲到“电脑病毒”这一内容时,学生无法正确认知电脑病毒产生的原因和给用户以及电脑程序带来的危害,个人防护意识较弱。

因此,要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和处理电脑病毒,就要重点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科普环节,以多种形式呈现病毒的危害,并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历史上著名的网络病毒事件,让学生在具体的事件中,正确理解网络病毒的危害。如,“熊猫烧香”事件是信息技术发展初期的网络病毒事件,这次病毒导致大量的电脑程序瘫痪,给用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在信息技术历史上影响较大,是危害极大的电脑病毒。教师可创设“熊猫烧香”病毒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调动个人情感,对病毒产生正确的认识,增强学习病毒查杀和防范操作的主动性。

对于已经解决的电脑病毒,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呈现电脑感染该病毒的实际情况。学生可通过教师的病毒展示和危害展示,在生活中精准识别病毒类型,并进行相应处理。

此外,对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需渗入信息技术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无论就哪一主题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时,都要将网络安全教育贯穿其中,引导学生在电脑操作的各个环节,都主动防范网络安全风险,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例如,在讲解“创建文件夹”知识时,教师首先可就“文件夹”的部分知识进行理论和操作教学,让学生在认识文件夹的基础上,学会创建新的文件夹,并对文件夹进行命名,其次,要将网络安全教育渗透其中,在进行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文件夹加密、只读功能设置等相关知识。经过教师的教学引导,学生不仅能创建并命名文件夹,还能提升文件夹的安全性,维护个人的文件安全和信息安全。

简而言之,信息技术教师要在教学环节有效渗透网络安全教育,就要让学生认识到电脑病毒的危害和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分析电脑病毒案例,调动情感,让学生在情感参与中学习知识和获得安全风险防范的技能。

(四)借助班会力量,延伸意识培养效果

就学生的个人发展而言,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不仅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个人职责,也是班主任的管理职责。信息技术教师要将教学工作与班主任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利用班会的机会,从班主任的角度,强化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信息技术教师可与班主任联合组织班会活动,将课堂教学效果延续至课堂之外,从课内课外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三、结语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承担着培养未来信息技术人才的教学责任。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全面应用,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显著增加,尤其是对具备网络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更大。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主动更新教学理念,了解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将网络安全教育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中心环节,渗透于知识和操作教学始终。要利用课堂的45 分钟,激发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具备网络安全意识、责任意识、病毒查杀技能和安全风险防范能力的学生,为将学生发展成为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做好准备。

猜你喜欢

电脑病毒机房电脑
电脑
电脑病毒为什么销声匿迹了?
电脑节来了
电脑能够自己思考吗?
网络网际之电脑病毒
勇战电脑病毒
N通信公司机房节能技改实践
强化学习及其在电脑围棋中的应用
新型有线电视机房UPS系统的配置
大功率发射机房冷却送风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