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多媒体资源促进生活化教学

2022-12-31王晓荣甘肃民乐县洪水镇新丰小学

小学科学 2022年19期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知识多媒体

◇王晓荣(甘肃:民乐县洪水镇新丰小学)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点科目,具备应用性特征和实践性特征,知识点与社会生活密切关联。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引入生活化元素,科学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设计和组织一些基于课堂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教学活动,对学生开展精确指导,确保学生可以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升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与理解程度,并且将自身所掌握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技能合理应用于日常生活。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需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引入多媒体技术与互联网资源,构建完善的信息化教学环境,顺利实现小学数学课程生活化教学目标。

一、利用多媒体资源促进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为顺利实现小学数学课程生活化教学目标,小学数学教师需结合课改要求,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优势,确保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理念以及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助力与支持,显著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与小学数学课程生活化教学高度契合,可以将抽象的数学内容以更形象、更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有效降低数学概念知识理解难度,助力学生顺利完成数学知识学习与数学知识内化。教师需在备课期间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将文字内容以图片、音频或视频形式呈现给学生,为学生带来多重感官刺激。同时,要创设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完成知识内化与知识迁移。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能科学设定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与学生真实发展需求高度契合,并且可以得到科学有效落实。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制作教学课件,选择恰当时机呈现给学生,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顺利突破传统数学教学难点内容与重点内容。具体而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作用在于能在顺利完成基础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理念以及良好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显著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利用多媒体资源促进生活化教学的实践

要借助多媒体资源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引入生活实际案例,确保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完成知识内化,可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动画视频、音频资料,创设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关联的真实场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让学生在顺利完成知识学习任务的同时,将数学知识、数学问题、实践活动以及数学练习融入日常生活,激发其生活经验,确保学生更加直观地掌握数学知识内涵和数学概念特点,提升对数学公式的记忆程度。并且,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所在,激发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知识学习中,顺利完成知识内化,并将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合理应用于实践。

(一)引入生活化教学语言

小学数学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需结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积极性等状况,有针对性地展开培养,不断创新、不断优化教学语言,在恰当时机引入生活化元素。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完善,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如果仍然选择传统理论灌输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就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以及多元化学习需求,更难以顺利实现生活化教学目标。为助力学生顺利完成数学知识学习任务,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语文素养,将抽象的知识以直观的语言呈现出来,这可以有效降低知识点理解难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结合新课改的各项要求,引入和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小学数学知识的趣味性特征与层次性特征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为实现这一目的,教师需将社会实践案例以及真实情境与书本知识建立联系,并借助多媒体投影设备,将数学知识以更具象、更直观的方式呈现,并配以教师的口述指导。由此,可以在保证知识内容精准性的基础上,通过图文结合的深度讲解,帮助学生构建起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显著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二)引入生活化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具备较强的抽象性特征与严谨性特征,对于知识储备并不充盈又缺乏正确学习理念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也明显弱于成人的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学习有一定的难度。但需注意的是,数学知识来源于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众多的数学知识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应用切入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在完成基础教学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将自身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合理应用于探索活动,顺利完成知识内化,确保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发展趋势。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中,可以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建立联系并引入生活经验,以降低数学知识理解难度,不断增强情感体验。为实现这一目的,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接近的社会真实案例,将实际案例与实际物体引入课堂教学环节,确保课内教学资源与课外教学资源相互补充,融合发展。

例如:在“测量”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教学内容以升华的方式呈现。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提升对测量的认知程度。在石块测量与木块测量环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发展需求,将全体学生科学划分为人数均等、总体能力相当的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数学知识学习。也可以针对测量方案以及实际测量步骤引导学生展开深度分析与综合性考量,并做好器材准备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要确保各个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发挥各自的作用与优势,肩负起各自的岗位职责,科学做好记录工作,并且服从组长的安排。

在一系列实践探索活动中,小组之间可以结合自身所选择的测量方法以及得出的测量结果开展科学对比,有效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与集体荣誉感,从而确保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在更深层次、更高难度的数学学习中,拥有更加积极向上、出色亮眼的表现。

(三)引入生活化问题

借助生活化问题的科学引导,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显著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教师应当确保将多媒体资源的优势与作用充分体现于课堂教学中,充分应用图像资源、音频资源以及视频资源,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具体内容。在问题导入中搭配互联网资源与多媒体技术极为关键,可以确保数学问题呈现生活化趋势,有效激发学生生活经验,降低知识点理解难度。

例如:在“概率”这一知识点教学环节,教师不仅应注重依据教材内容教学,还要结合社会实际发展需求,引入社会热点话题以及实践案例,在教学中还原真实案例,向学生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思考与小组讨论。还要确保数学知识具备真实的应用场景以及背景载体,并以更加丰富、更加生动的形式呈现出来。教师也可以引入社会真实事件,如利用多媒体设备,设计学生外出旅游以及去超市购物等一系列生活化场景。让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感受实际事例,确保学生获得生活化的数学题目训练,能够有效处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与学习兴趣,帮助其树立学习自信心。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与科学点拨之下,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进行数学知识探索,顺利完成数学知识学习任务,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技巧。

(四)布置生活化作业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补充,也是显著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在课后作业布置环节紧密围绕课堂所教知识,创设与日常生活密切关联的真实场景,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自觉自愿地参与习题练习。

例如:教师可以在比较图形面积这一内容的教学中,巧妙地利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设置拓展性的作业练习。在师生共同完成有关图形面积知识点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教师马上将场景内容转化为音频内容或动画短片,吸引学生注意力,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任务,要求学生借助多媒体掌握图形之间的面积关系。教师还可以搭配GIF 图形,要求学生解答:“在长方形当中缺了一个角,需要借助什么图形进行弥补?而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样形状?”这一系列生活化的问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程度与理解程度。

三、结语

总而言之,生活化教学模式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高度契合,而多媒体资源是确保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与生活化教学模式有机融合的重要助力。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资源引入生活化教学语言,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入生活化实践活动,应用多媒体资源科学设计生活化问题,借助多媒体资源科学布置课后作业,有效开展小学数学课程生活化教学,以显著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顺利实现生活化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数学知识多媒体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