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择灵活多样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

2022-12-31张怀坤福建东山县特殊教育学校

小学科学 2022年19期
关键词:培智智力生活

◇张怀坤(福建:东山县特殊教育学校)

随着中国教育课堂变革的持续深入,“课堂教学有效性”已变成了一种常谈常新的重要问题。虽然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更是培智学校全体教职工自始至终坚守着的目标,但是,“培智学校的课堂是高投入低产出的微效教学,乃至是有投资无输出的失败课堂”显然是一种无可辩驳的现实问题,这特别体现在生活数学类的课堂中。一线老师的教学经历告诉我们,教学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是智力落后学生的力量较弱和课程的难度较大:数学课程,无论教学内容怎样简化,其基本构成和实际数学的基础都是一般学生的发展水平,哪怕是数学前概念和最单纯的实际数学,也要以一般学生现有的自然数基本概念为基础,然而智力落后学生却难以达到这样的认知水准。不过,客观存在的难度并不允许老师舍弃教材,或者放弃训练智力落后学生能力的机遇。本文将从培智学校老师怎样克服重重困难,让每一位智力落后学生都可以投身课堂教学中并学有所得,展开可操作性的研究。

一、培智学校的教学现状

(一)教师专业素养不高,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培智学校的“低产出”教学现状已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培智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智力、理解力等方面的发展均无法实现普通学生的水平,使得实现有效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老师的教学水平更是参差不齐,专业素养不高,教学模式固化,不懂得依据教学实际进行适时调整,使得教学效果迟迟得不到提升。

(二)忽略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成为老师独自表演的舞台

在很多的培智学校中,老师总是基于学生的基础水平及理解能力教学,而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要角色地位,使得课堂成为老师独自表演的舞台,学生兴味索然,难以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现代教学越来越明确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人翁地位,尽管培智小学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都难以赶得上一般的学生,但是在现代课堂教学的发展进程中,老师仍然是学生的主要引导者,必须正视学生在现代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和引导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真正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二、提高培智学校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一)明确教学目标,提升老师的专业素养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培智学校生活数学的教学目标和基本思想。作为一线的生活数学老师,要充分理解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的要求,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学习习惯等的培养以及对生活经验的积累。例如:在进行数的概念教学时,要重视对学生“数”的思想的培养,并融入生活情境。如对身边的老师和学生的人数进行数数,对人数进行对比,使他们对“数”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和概念;再辅之以读数和对数字的书写,加深认识,强化其基本的知识技能;最后再以生活中的事物为教学对象,让学生练习把实物抽象化成为数字,在积累生活经验的同时,培养其抽象思维能力。

(二)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积极创新教学方法

为增强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培智老师必须以新课程标准为引领,根据新课程教育思想、要求和课程目标进行课堂教学,通过不断革新教学方法、调整教学任务以增强课堂实效性。一是要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设计个性化课堂任务。由于学生智力落后,个体认知能力差异很大,采用统一的教育目标,既不符合每个学生的需要,也无法有效增强教育实效性。对一名中等程度的智障学生而言,其能掌握的基本数学知识和能力都不少,但对严重智障的学生来说,能获得的基本数学知识就少得多了。所以,要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合理安排听、读、算学习时段,以增强课堂实效性。二是要实行分级教育。针对不同智力落后程度的学生,不仅要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法,同时也要采用分级辅助教学方法。对智力水平较高的学生,可指导其多进行做题练习,并强化对其分析问题、认识社会现象能力的培养;对智力水平一般的学生,可强调其读书习惯的养成;而对智力水平低下的学生,可强化其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采用差异化培训手段,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所发展。

(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就智力相对落后学生的生活数学课程而言,如果课堂教学内容无法有效调动其学习兴趣,他们所学到的生活数学知识将会被迅速遗忘。为有效培养学生对生活数学的学习热情,课堂教学应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基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创设生活式的教学情境,使数学内容生活化,让数学思想教育过程生活化,在生活式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通过使用各种教学策略,使智力落后学生在愉快、有趣的情境下学习知识,以提高课堂效率。特殊小学的新课标尤其强调了数学教育要以“做中学”为重点,使学生从动手实验中逐步掌握数学知识,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成果所带来的喜悦,从而促进智力落后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增强课堂实效性。因此,在教学了“某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主要知识点后,要引导学生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动手作业来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例如,在用餐时,老师拿出十支筷子给学生,让他们与其他伙伴分享,可问问他这十支筷子可以分给多少伙伴?让其写十和二这两个数字,老师将这两个数字的补充写作“10÷2=5”,让其能明白十是二的五倍。这种生活中的交流会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四)重视学生个体化差异,进行多层次教学

由于培智学校学生的特殊性,使得他们在对数学的认识、基本技能、学习能力等方面差距较大,倘若老师无视学生的个体化差异,继续以往的无差别式教学,将很难实现课标中的教学目标。因此,老师应当充分重视这一问题,依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地进行分组和分层次教学,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切实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进行基础运算的教学时,可以进行分层次教学。如讲解3+4=7的时候,可对班里的学生依据其学习能力和现有的知识水平进行分层次教学。对于基础水平较高、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可以直接让其根据图片示意进行算式书写;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可以给他们有相应提示的卡片,如3+( )=7,2+( )=7 等形式;对于基础特别弱的学生可以直接给出若干相应的算式,让其选出正确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接受所学习的内容,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五)正视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习能动性

学习是一个认知事物的过程,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的学习效果差异巨大,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就必须设法提高其学习能动性,让其主动学习。虽然培智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不是很好,但老师在教学中依然不可忽视其学习的重要角色地位,应设法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调动其学习能动性,让他们爱上学习。例如: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实物认知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在讲解认识食物知识时,可以利用实物+多媒体的形式,进行立体化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以认识水果教学为例: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带有MV 的歌曲,让学生在美妙的旋律和色彩鲜艳的图像中对将要学习的水果有一个初步认识,并对其产生兴趣;再将这种水果实物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其加深对水果的认知;最后将水果混合,让其进行分类,强化学习效果。如此循序渐进,不断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六)积极应对智力落后学生的课堂行为问题

有效的课堂行为管理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也是培智学校有效课堂教学的最直观表现。智力落后学生的课堂行为是消极、负面的,给生活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笔者对自己所在学校的生活数学老师进行简单的访谈,总结出智力落后学生在课堂上的不良行为主要有:沉默寡言,不愿投入课堂学习;坐立不安,东张西望,随意走动;不与老师合作,对老师的提问或要求置之不理;喜欢恶作剧或故意节外生枝引起他人注意;常与相邻学生发生纠纷,互相干扰甚至打架;等等。同时,通过观察发现,这些不良行为的发生明显比他们在其他学科课堂上表现得严重。因此,老师必须结合生活数学学科的性质,运用灵活有效的管理策略,恰当处理智力落后学生的课堂行为问题,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要熟悉智力落后学生的行为特点,运用积极的方法预防并控制不良行为的发生。大部分智力落后学生的课堂行为是“公平”的,会在任何的课堂上表现出来。因此,数学老师可与其他学科老师交流与合作,吸取管理经验,全面了解智力落后学生的情况,提前做好应对预案。而有的行为问题只出现在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等难度较大学科的课堂上,数学老师也应该有所了解,细心观察并分析其中可能的因素,从座位调整、课堂环境布置、教学方法、师生交流形式等方面做出恰当安排,避免或减少行为问题产生的可能性。

(七)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让智力落后学生掌握知识

智力落后学生思想一般较为刻板,要让其掌握抽象的数理概念,就需给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教学平台,以便让其借助对社会形象或具体事件的理解,逐渐认识和掌握科学知识。例如在教学《比大小》一课时,教师可用多媒体展示西瓜和苹果,然后让学生观察、动脑思考,并能很直观地把大、小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

三、结语

培智小学的学生也是祖国的花朵,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数学教学,可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和社区,打下在社会大环境中独立生活的基础。数学老师要进一步提高学科素质,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根据课堂实际选择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培智智力生活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教学之我见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回归生活 以生为本——场景模拟为培智高段数学插上快乐的翅膀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