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学习 思维进阶的必由之路

2022-12-31陆丽利江苏南通市海门区悦来小学

小学科学 2022年19期
关键词:进阶深度学科

◇陆丽利(江苏:南通市海门区悦来小学)

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进阶的过程,有年龄的进阶,有知识的进阶,有思维的进阶,有品德的进阶。思维能力是各项能力的基础,是综合能力的核心。思维能力发展,也就是思维进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从人云亦云的依赖思维到学会思考的能动思维;从形象具体的感性思维到抽象简约的理性思维;从简单肤浅的低阶思维到深刻的高阶思维。思维进阶是人生中的重要内容,具有关键作用。

小学科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科学思维是科学核心素养内涵的重要构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进阶,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深度学习是科学思维进阶的重要路径,在深度学习中,学生的思维是积极的,是富有厚度的,从被动思考转向主动思考,从浅层思维发展为深度思维。

一、坚持三个导向,实施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相对于浅层学习而言的,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主题,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获得发展的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亲身感知感悟,亲历知识的获取,掌握核心知识,发展关键能力,形成必备品格。深度学习的科学课堂,应当坚持三个导向。

(一)核心素养导向

新版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教育进入核心素养时代。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所必备的关键能力与品格;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学科的具体化,是带有学科特性的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成为各科教学的指南,同时也成为小学科学深度教学的纲领与目标。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科学教学,解决了现实教学中浅、杂、碎的问题,让思维从浅表走向深入,使知识由零散变得系统。

科学课堂实施深度学习,必须坚持核心素养导向。在传统科学教学中,把科学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这一出发点让教学变得肤浅。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科学教学,则指向了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这些是科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走深度教学的路径,开展“大单元教学”“大任务教学”“大情境教学”,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二)核心概念导向

小学科学有二十四个核心概念,涉及四大领域。新课程标准把核心概念、大概念、关键概念等作为学科核心素养,把科学概念学习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核心概念不同于一般概念,是位于学科中心的概念性知识,是提炼出的科学课程内容的核心,是科学内容的聚焦点,起着统领众多具体科学内容、引导其教育价值的作用。

核心概念统领下的科学教学,注重知识关联,聚焦思维能力,促进知识结构化。核心概念为深度学习提供了抓手,核心概念学习成为深度学习的切入点。核心概念导向让深度学习成为可能,科学核心概念体现的是科学学科的核心观念与思想,是科学课程的目标点。核心概念导向的科学教学,可以采取结构图式法,将知识点进行连接,体现层级性关联与整体性特征。围绕核心概念进行教学,由教知识转向教思维、教素养,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而有关联的学习,获得丰富而深刻的体验,形成结构性知识体系。

(三)核心问题导向

科学真理是在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中形成的。在新课程背景下,许多教师都意识到问题教学的重要性,注重核心问题的设计,突出学生问题意识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核心问题不同于一般问题,核心问题是揭示核心知识、指向核心素养的问题。核心问题是问题串的核心,具有统摄作用,能够激发思维能级。核心问题导向的教学不仅让教学事半功倍,而且让学生的思考富有深度。

提问是科学课堂教学的常用手段,教师通过提问和理答,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在问答中理解和建构知识。然而,许多提问没有抓住核心内容和核心目标,显得比较简单、零碎、无序,让教学缺乏有效性与深刻性。核心问题是深度学习的导火索,设计和提出核心问题是深度教学的关键,核心问题引发学生深度探究,激发学生深度交流,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二、立足三个融合,开展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引导学生经历感知体验,透过表象发现事物与现象背后的内容与意义,从而实现思维的进阶。深度学习具有强动机、深思维的特点。深度学习的开展,可以立足三个融合。

(一)低阶与高阶融合

一提到深度学习,许多教师都会与浅层思维划清界限,认为深度学习就是深度思维、高阶思维。其实不然,深度学习虽然旨在思维进阶,指向高阶思维,却并非与浅层思维毫无关系。低阶思维发生在较低认知水平层次,以记忆和理解为方式。高阶思维发生的认知水平层次较高,主要表现为应用、分析、创造。依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与认知规律,高阶思维以浅层思维为基础,如同“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道理一样,深度学习离不开浅表思维的支撑,需要记忆性知识与理解能力。深度学习是低阶思维与高阶思维的融合。

深度学习的本质特征是深度思维,是促进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高阶思维能力发展必须经历低阶思维阶段,才会一步步上升为高阶思维。一堂课中如果都是低阶思维活动,那么学生发展度偏低,核心素养得不到落实;如果都是高阶思维活动,学生有可能飘在空中,弄不明白、学不透彻。因此,深度学习的课堂必须做到低阶活动与高阶活动相结合,构建层进式的学习活动。

(二)实践与思悟融合

有些问题需要通过实践去解决,有些知识需要在做中学。深度学习虽然指向高阶思维,但是离不开实践体验。深度学习的科学课堂离不开实践探究,需要在做中教,做中学,在知行合一中促进思维的发展。深度学习的开展是实践与思悟融合,探究活动需要思维与实践碰撞,用思维指导行动,用实践促进思维。

实践是小学科学课的最大特点,探究实践能力是科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实践是最好的科学探究方式。一是因为他们具有好动的天性;二是因为他们擅长动作思维、直观思维。实践让学生手脑联动,做思相融。实践不仅能验证学生的猜想和假设,而且能增强学习的直观性与体验性,丰富学生表象认知,有助于学生思考理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学科与学科融合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是运用不同学科知识与学科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其综合性体现在知识的综合、思维的综合、方法的综合等。科学课程不仅要体现科学学科的本质特征,还要跨越科学学科的界限,打破学科间的壁垒,与数学、艺术、工程、技术等学科关联起来,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实施链接融合,让科学探究学习更有广度和深度。

学科与学科融合,是一种科学教学理念与方法突破,丰富了课程内容与结构,优化了科学教学手段与过程。跨学科融合学习,有利于学生开阔学科视野,促进知识理解,提高综合能力。跨学科融合学习,打开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增加了学生思维的深度,有助于发现深层次东西。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不是简单拼接与叠加,而是有机交融与整合;不是简单点缀,而是有机互补。深度学习立足学科融合,要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需求,考虑将哪些学科融合、融合点在何处、采用何种方法融合。

例如,在教学《电路暗箱》一课中,在解电路暗箱环节,我就引导学生用数学中的排列组合知识解决触点的连接方法,教会学生如何有序思考、有序操作。我还将美术与科学融合起来,在设计一个电路暗箱时,先让学生动手设计电路暗箱,然后请同伴检验,并且绘出暗箱里面的电路图。

三、依托三个驱动,推进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的真正发生,要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更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助力和引导,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要给学生推波助澜,对学生点拨启发,要通过有效驱动,推进深度学习。

(一)趣思情境驱动

深度学习的主角是学生,教师只是一个配角,是引导者、服务者。要使深度学习真正发生,前提是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深度学习的科学课堂,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点燃学生的科学思维。

思维活动由外部事物引起,以感知觉为基础。思维进阶需要积极思维。深度学习的发生既要有外部诱因,又要有内在因素,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走向主动,思维变得积极,不断向上发展。积极的情感催生兴趣,促进认知,而具体形象的场景恰恰是激发情感与促进感知理解的有效载体。创设情境是激趣促思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兴趣与思考最为有效的方法,也是深度学习的发生器与助推器。我在科学教学中,常常创设趣思情境驱动学生深度学习。趣思情境具有真实性、生活性、问题性特点,可以采用生活小故事、科学小实验、科学小魔术等形式,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好奇,诱发学习思考,调动探究欲望。例如,在教学《电路暗盒》一课时,我首先给学生出示了一个西瓜,请学生想办法判断西瓜的生熟。生活化问题情境,唤醒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大大激发了学生兴趣,诱发学生思考,巧妙引入“暗盒”概念的教学。

(二)挑战任务驱动

深度学习是一种主动性、深层性学习。深度学习是任务驱动下的学习,是围绕挑战性任务而展开的探究学习,师生共同经历任务的设计、实施、评价等过程。基于深度学习的任务不是简单的任务,而是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具有挑战性、闭合性、开放性等特点,为学生提供探究、体验、应用、创造的平台。

小学生具有好奇好胜的心理,他们爱挑战不可能。适当难度的学习任务,学生需要通过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让学习变得具有刺激性与挑战性。学生需要通过努力才能完成任务,这样反而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动力,助推他们从“最近发展区”转向“更高发展区”,从而让深度学习得以发生、发展。

挑战性学习任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独立思考与批判思考,促进学生互动交流与合作学习。挑战性任务是一个大任务,是一组任务链,目标、内容、流程等都具有一定的梯度性,层层递进。我在科学教学中,以挑战性任务推进深度学习。在设计挑战性任务时,让学习任务变得有趣好玩,让学生在玩中探究学习;有时设计“做”的挑战性任务,让学生用“做”的方式去完成任务,通过操作体验去探究科学。例如,在教学《点亮小灯泡》一课中,我给学生设计了四组任务活动:任务一:点亮手电筒;任务二:用一个灯泡、两根导线、一节电池,点亮小灯泡;任务三:用一个灯泡、一节电池、三根导线、一个开关,控制灯泡的亮灭;任务四:自己设计制作一个红绿灯。挑战性任务是深度学习的驱动力量,也是深度学习的主线,引导学生步步深入,促进学生学习进阶。

(三)优质问题驱动

鲍波尔说过:“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实践、观察。”问题是思维的引擎,思维进阶活动是由问题引起的,思维是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得以进阶的。思维进阶是深度学习的标志,深度学习在思维进阶中发生,优质问题可以引发和推进深度学习。我们在科学教学中,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经历问题解决过程。可以采取各式提问,提出有价值有质量的问题,或提出找理由的问题,或提出找方法的问题,或提出找过程的问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批判思考。可以通过追问,利用问题链条,引导学生有序思考、迁移思维,将学生引入思维的深水区,把学习推向纵深。

深度学习是思维进阶的必由之路,让我们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实施深度教学,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让思维拔节生长。

猜你喜欢

进阶深度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传祺GM6:家用MPV新进阶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领克进阶
2018车企进阶十字诀
深度观察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