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据库技术在建筑工程进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2-12-30刘忠厚中核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100073

砖瓦 2022年1期
关键词:工程进度工期偏差

刘忠厚(中核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 100073)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工程管理技术也随之发展,特别是随着现代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为工程结构及形式多样化的选择提供了条件,基于现代工程技术的难度不断提升,工程管理的复杂性也随之增加,同时建设单位为了能够使工程项目早日建成投入使用,对施工工期的要求越来越严,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开展工程管理工作中,根据施工合同约定的施工工期合理控制工程进度,需要加强工程进度全方位管理。在当前大数据时代下,各行各业海量数据信息,对进度管理工作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以往进度管理模式已经在有时候难以适应当前进度管理工作的需求,自21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的持续发展迎来了信息技术变化,使人类生产与管理效率均得到了提升,尤其是数据库技术的出现与应用,有效解决了工程管理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技术难题,将数据库技术应用于工程进度管理工作,可实现进度管理效率得到提升,并且能够实施精准化管理,保证工程进度能够实现动态跟踪,利用数据库技术如何在建筑工程进度管理工作中深入应用、扩大前景,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探讨研究。

1 数据库技术概述

1.1 数据库技术的形成和应用

数据库技术是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当今时代针对工程管理层面业务,已经形成数据库管理系统,并且可以利用数据信息进行建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据管理已经得以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包括建筑工程行业,数据库技术已经成为数据管理的核心技术,并在企业管理、信息技术、情报检索以及仓储物流等领域推广应用,渗透到人们平常生产、工作及生活的各领域之中。

1.2 数据库技术的主要特点

数据库技术从实质上来说,就是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来开展的一种数据管理方法,该技术的核心内容,即怎样实现各类数据的有效组织和存储管理,同时能够对数据高效处理。数据库技术主要是对数据库的存储、运行、维护管理以及结构设计的科学方法和相关理论研究,对数据展开收集、汇总、集成、分析和处理。数据库技术应用于数据管理中具有突出的特点,其能够实现数据共享和数据集中控制,体现数据库的独立性、可维护性和一致性,能够保证各类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工程进度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2.1 工程进度管理对工期实施规划

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进度管理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可对工程的工期实施规划,从我国当前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可以了解到,很多工程项目的成本投入均比较大,建设周期也比较长,工程项目建设中为了能够将项目在额定工期内予以完成,需要对工程施工任务进行合理的分配,建设单位在项目中作为投资方,主导着整体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并且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各层次之中居于最高层,开展工程进度管理工作,能够对分包单位的投入成本以及其他资源成本进行核算,还可实现现代化技术的引入和优化,从而实现对工程项目工期的科学规划,如本文提到的数据库技术便是一种现代化技术,将其应用于进度管理中。此外,工程项目的工期比较容易受到外部环境所影响,若工程项目所处外部环境比较差,或是工程材料质量存在问题的情况下,均会导致工程工期出现一定程度的延误,而通过工程进度管理,可实现各种资源优化配置。

2.2 工程进度管理可压缩成本

在工程管理中实施进度管理,能够压缩工程成本。当前许多工程项目建设规模非常大,所投入的成本额度也比较高。建设单位在开展工程项目建设时,主要目标是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若没有对工程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管理,将会导致项目成本增加。在有些时候,有的工程施工单位为了压缩施工成本,采用了劣质的施工原材料,导致工程项目质量受到影响,同时一旦验收工程项目质量不合格,必将对不合格部分进行整改,不仅导致局部工程进度受到影响,而且还会导致工程成本增加,从而不利于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实施进度管理能够在确保工程质量的条件下实现成本控制,这对于工程成本压缩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2.3 工程进度管理促进质量控制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开展进度管理能够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工程质量控制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而且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也关系到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问题,确保人员的安全性,以及工程项目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导致工程质量控制难度比较大,很多工程项目在开展质控工作时偏于一个方面,仅对施工阶段的质控工作进行重视,忽视了工程项目全过程质控管理,导致项目质量容易受到影响,而进度管理与质量管理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赶进度,忽视了项目质量,也有很多施工单位为了保证质量,施工进度有所延迟,这些均属于工程进度管理失衡的表现。做好进度计划编制及进度过程管理,做到各方面的均衡,实现工程质量、进度及成本等方面的综合控制。

2.4 工程进度管理实现整体效益

在建筑工程管理之中实施进度管控,能够有效维护建设单位效益。建设单位往往是工程项目的投资者,若工程项目存在差异,所获收益也将存在差异,若建筑工程的整体规模比较大,且工期比较长,建设单位获取的经济效益也可能比较多,同时所面临的经济风险也会比较大。反之,如果建筑工程的规模比较小,工期也比较短,获取的经济效益也可能比较少,所承担的经济风险也会相对较小。若进度管理不力,建设单位在对工程项目进行投资时可能会出现投资过量的情况,并且施工单位在完成工程项目任务时,也可能已超出预定工期目标,这些情况均会对建设单位效益产生影响;采取高效的进度管理,则能够提前采取措施尽量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建设单位效益得到有效维护。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从而提高项目的综合效益。

3 工程进度相关性数据分析

通常来讲,一个工程项目在开始前需要对项目进行策划与论证,项目若要实现立项,一定要通过项目建议书,并针对项目的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评审,然后进入到工程设计阶段,完成工程设计后正式进入到施工阶段,可将工程项目施工前开展的立项以及设计阶段称为项目策划阶段,将工程施工阶段称为项目实施阶段,无论是项目的策划阶段还是实施阶段,均会产生一些数据,但两个阶段的数据性质存在本质差异,策划阶段的数据属于计划数据,而实施阶段的数据属于实际数据,在开展工程进度管理时,需要将进度计划数据与实际进度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对进度目标控制工作给予支持,但两种数据也存在相同点,即均是为了实现进度目标,这里所说的进度目标即发包方与承包方约定的进度,前者体现在招投标阶段发包方的进度要求,后者体现在施工阶段施工合同的进度约定,两者均属于进度目标。

在项目策划阶段,工程进度数据主要是工程计划进度,具体包括工程施工之前所策划的冬季、雨季施工周期,包含项目的总工期、单项工程工期,计划开工日期、计划竣工日期以及流水施工时间参数等,可以用横道图或网络计划图表示;在项目实施阶段,工程进度数据主要包括已完工部分的进度,实际施工的进度节点,进度跟踪情况,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的偏差以及有关进度数据的信息记录等。

4 数据库技术在工程进度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从建筑工程进度管理数据内容中可以看出,数据库技术能够处理复杂的数据信息,对于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而言,无论是在项目策划阶段还是实施阶段,均存在较多的数据需要处理和利用,所以数据库技术能够适用于工程进度管理之中发挥其技术优势,数据库技术在工程进度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应用于进度控制时间参数确定

通过计算机数据库的先进方法和技术手段,能够对工程进度数据实时结构化处理,实现工程技术数据分析功能,依据工程项目施工组织中的进度相关参数对工期数据实时计算。在计算参数过程中,需要重点对工期时间以及施工节奏进行分析研究。总体来讲,组织流水施工所包含的进度时间参数一般包括工期、流水步距以及工艺搭接时间等,可将流水施工工期用计算公式表达,不同类型的多种计算公式存储于数据库中,供工程技术管理人员随时选择使用。

在流水施工进度管理中,可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等节奏(异节奏)流水工期数据结果,对流水施工时间参数进行优化处理,异节奏流水施工可利用数据库计算来实现优化,实时形成流水节拍,使彼此之间不相等且互为倍数的施工组织,将其作为成倍节拍专业流水。此外,还可以结合现场施工标段数以及过程数,对等节奏流水施工工期进行计算及优化处理。

4.2 应用于网络计划图的改进优化

网络进度计划是利用网络图形技术,对某一工程项目各项工作实施的逻辑顺序和相互关联进行表示的进度计划,利用网络图来对施工时间参数进行计算,从而确定关键线路以及关键工作。在这某种特定条件下,对网络计划进行持续改进优化,从而使网络计划方案达到最优效果。例如,双代号计划网络图就是通过计算机软件结构化具备的逻辑关系。例如某项工作的双代号计划网络图,能够对网络关键工作及线路实施快速、准确的分析,使用计算机语言来对网络图编辑是否正确进行检验和判断,避免出现包括多起点(终点)、死循环、无箭头以及双箭头等逻辑错误。网络计划图存在较多时间参数,一旦将节点最早和最迟时间确定之后,其他参数便能够进行快速推算而确定。

4.3 应用于进度偏差分析

数据库技术的优势,主要在于能够使客户快速将各类数据存储及提取,还能够实现自动化计算分析。在工程进度管理工作中,进度偏差分析是一项重点工作,也是一项技术难度较大的关键工作,工程进度偏差分析是基于数据统计来实施的,目前工程进度管理定量化特点越来越明显,数据收集和利用对于工程进度管理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数据库技术对进度偏差辅助分析,是一种有效的应用方式,这种方式主要是将工程项目数据信息以及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数据进行整合,构建项目进度数据相关的数据库,当工程项目开始之后,依据项目进展的实际状况,将项目实际进度数据向数据库之中输入,工程进度的计划数据与实际进度数据能够细化至各分项目之中,有的进度计划能够进一步细化到旬或周进度计划。

数据库技术应用于进度偏差分析,能够将总进度与各分项进度之间的偏差值和偏差率,进行对比分析计算。信息数据中包含已完工程的实际进度、已完工程计划进度、拟完工程计划进度等相关进度数据。在数据库结构设计时会将分析计算公式以及自动套算嵌入其中,从而实现自动进行进度偏差分析,还能够在数据库之中调取阶段性进度成果报告,进行进一步核对分析,从而为工程进度调整以及相关进度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工程进度偏差分析,主要是根据进度偏差值来确定进度实施情况,进度偏差值为已完工程计划进度,与拟完工程计划进度之差。当进度偏差值大于0的情况下,说明进度处于提前状态,若小于0则说明进度处于滞后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便需要对滞后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如果是关键线路工程方面的原因,则应该制定相关抢工措施,缩小进度偏差,如果是非关键线路工程,则需要对滞后时间做出分析,判断其是否比自由时差大,若小于自由时差则不予关注,若大于自由时差,则会对工程项目总体工期产生影响,也需要采取相关抢工及纠偏措施。

4.4 应用于进度数据存储和使用

通过数据库技术,能够对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进度数据进行高效化存储,方便随时调用数据。工程各分项或标段的实际进度数据均可存储于数据库之中,数据库中的进度数据可对工程全周期进行全方位反映。数据库技术存储的优势主要在于能够对工程各实施阶段进度全过程有效记录,将工程实施阶段的工期数据进行获取,对进度偏差出现的原因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并且支持数据对比。数据库技术能够实现数据共享,工程管理技术人员可通过网络数据库平台对既往相似工程相关进度数据获取,实现数据快速检索、存储和查阅,预先做好项目策划,提前进行工程进度风险预测和评估,促使工程设计合理性提升,发挥数据库技术的优势。

5 结语

当前建筑工程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工程进度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工程管理人员需要突破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尝试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对进度管理工作改革创新,实现进度管理效率的提升。数据库技术这种新技术、新方法,在工程进度管理中比较适用,能够有效提升工程进度管理的效率,实现工程进度管理的科学化、精准化,有助于工程进度管理的科学决策,确保工程进度达到目标,实现工程进度的有效管理。

猜你喜欢

工程进度工期偏差
基于全过程动态控制下的建筑工程进度管理研究
50种认知性偏差
工期延误的责任划分及处理方法研究
如何走出文章立意偏差的误区
真相
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工期控制
工期
网络信息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电力工程施工工期管理策略探讨
机械装配偏差源及其偏差传递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