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首发抑郁症对事件相关电位P300、MMN 的影响

2022-12-21刘洁何婉婷郑玉玲叶秀儿梁光辉唐瑞强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31期
关键词:艾司西单药普兰

刘洁 何婉婷 郑玉玲 叶秀儿 梁光辉 唐瑞强

1.广东省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门诊部,广东东莞 523220;2.广东省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广东东莞 523220;3.广东省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救治区,广东东莞 523220;4.广东省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物理治疗科,广东东莞 523220;5.广东省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青少年心理科,广东东莞 523220

抑郁症是一种致残性高、发病率高的情感障碍类疾病,临床治疗抑郁症多以艾司西酞普等药物为主,能改善症状。但药物治疗周期较长,患者遵医依从性较差,影响认知功能恢复,难以获取预期疗效[1]。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作为一种无创、无痛的物理疗法,能经产生的电磁场感应形成电流,致使局部脑区脑血流、神经递质代谢改变,并作用于前额叶皮质功能和情感神经环路中相关皮质下结构,起到情感调节作用[2-3]。事件相关电位是个体在触觉、视觉或是听觉等某项刺激情况下产生的诱发电位,存在特殊性、长潜伏期等特点,监测其变化能对患者认知过程中大脑相关神经电生理改变进行反映[4]。鉴于此,本研究对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高频rTMS 治疗首发抑郁症对患者抑郁状态、认知功能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的影响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 年10 月至2022 年3 月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00 例首发抑郁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5]中抑郁症相关诊断标准;②首次发病,研究前未行抗抑郁治疗;③视听功能良好;④为右利手;⑤患者和其家属全部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癫痫病史、严重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脑部手术病史及严重的精神病性症状者;②研究前半年内患其他精神疾病或是有物质依赖、滥用者;③安装心脏起搏器和其他金属植入物者;④妊娠期、哺乳期女性者;⑤遵医依从性较差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单药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每组各50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批件号:2021 第001 号)。

表1 两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表1 两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1.2 方法

1.2.1 联合治疗组 艾司西酞普兰+高频rTMS 治疗:①艾司西酞普兰(百洛特,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788,生产批号:20200715,规格:10 mg/片)口服,每日早餐后30 min 服药,20 mg/次,1次/d,持续治疗8 周。若期间有急性焦虑、失眠症状发作,可临时指导患者口服劳拉西泮(佳普乐,山东信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05,生产批号:20200523,规格:1 mg/片),1~2 mg/次,2 次/d。②高频rTMS 治疗:选择经颅磁刺激治疗仪(中国武汉依瑞德医疗设备新技术有限公司,YRD-CCY-Ⅰ型),指导患者采平卧位,保持身体放松,在患者头部左前额叶背外侧区准确放置线圈,和治疗位置露骨部位相切,设定刺激强度:80%运动诱发电位阈值,设定频率15 Hz,连续刺激治疗1 s,并在间歇15 s 后实施重复刺激治疗,每次重复刺激60 次,控制治疗时间为16 min。每周持续治疗5 d,共连续治疗8 周。

1.2.2 单药治疗组 艾司西酞普兰+伪刺激治疗:①药物治疗同联合治疗组。②伪刺激治疗:于患者头颅垂直90°部位准确放置经颅磁刺激治疗仪线圈,产生频率和正向刺激相同,对其刺激强度进行中和,促使无效刺激形成,刺激治疗强度、部位、频率、持续时间和次数等相关数值参数均同联合治疗组,治疗期间患者可能感觉头部皮肤存在“敲击”感,随着刺激磁场距离扩大,治疗磁场强度明显减弱。每周持续治疗5 d,共连续治疗8 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抑郁状态:在治疗前及治疗第8 周末,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17)[6]评估抑郁状态,第1~3 项、第7~11 项、第15 项计分0~4 分,其他8 项计分0~2 分,评分范围为0~52 分,评分越高代表抑郁症状越严重。②认知功能:在治疗前及治疗第8 周末,通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7]评估,涉及计算/定向力、注意与集中、语言、执行功能等8 个维度,共11 个条目,满分30 分,评分≥26 分代表正常,即评分越高提示认知功能恢复越好。③事件相关电位P300、MMN:在治疗前及治疗第8 周末,对事件相关电位P300、MMN 进行检测,即在给出一系列应用概率较高(≥80%)的标准刺激中,将一系列应用概率较低(≤20%)的偏离刺激随机插入,若患者辨认出偏离刺激,在发出按键反应或是默记期间,头颅表面能记录、显示偏离刺激引起的认知电位反应P300(N1、P2、N2、P3 波)。MMN 的记录方式同P3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状态及认知功能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17 与MoC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第8周末的HAMD-17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低于单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第8 周末的MoCA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高于单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状态HAMD-17 评分及认知功能MoCA 评分的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状态HAMD-17 评分及认知功能MoCA 评分的比较(分,)

注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HAMD-17: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MoCA: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事件相关电位P300 各成分及MMN 潜伏期、波幅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 各成分及MMN 潜伏期、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第8 周末的事件相关电位N1、P2、N2、P3 及MMN 潜伏期均短于治疗前,波幅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第8 周末的事件相关 电位N1、P2、N2、P3 及MMN 潜伏期均短于单药治疗组,波幅均高于单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 各成分及MMN 潜伏期、波幅结果的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 各成分及MMN 潜伏期、波幅结果的比较()

注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bP<0.05;与单药治疗组同期比较,cP<0.05;MMN:失匹配负波

3 讨论

临床当前针对抑郁症仍以药物治疗为主,艾司西酞普兰作为一种高度选择性的5-HT 再摄取抑制剂,可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再摄取5-HT 进行抑制,改善抑郁症状。但抑郁症患者病情复杂,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欠佳,难以持续稳定控制抑郁情绪,加之患者和家属害怕药物依赖、担忧药物副作用,用药依从性较低,难以足疗程和足量治疗,病情易反复。因此,积极引入非药物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物理疗法具有重要意义。rTMS 治疗原理在于通过磁场作用影响大脑皮质区域,促使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相关膜电位出现感应电流,干扰脑内相关神经电活动,存在无创、不良反应小等优点,于临床治疗抑郁症中广泛应用,疗效确切。

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治疗第8 周末的HAMD-17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低于单药治疗组;两组患者治疗第8 周末的MoCA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高于单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高频rTMS治疗首发抑郁症效果确切,能减轻患者抑郁症状,改善认知功能,与张咏梅等[8-9]研究结果一致。究其原因为rTMS 能通过脉冲磁场作用,影响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再经感应电流对神经细胞相关动作电位进行调节,进而改善神经电生理活动,促进认知功能康复[10]。同时,rTMS 能对大脑边缘、局部系统等相关区域的异常皮质代谢进行调整,增加脑血流灌注,并能够调节不同脑区氨基酸、能单胺类神经递质表达,使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表达减少,增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进而改善抑郁症状[11]。药物与rTMS 联合原因,能够互相补充、协同增效,进一步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及认知功能。

P300 作为内源性事件相关电位成分,与工作记忆、注意及辨别等认知活动有关,监测P300 能对大脑认知过程相关神经电生理变化进行反映,且不受刺激物理特性干扰,是临床评估抑郁症患者治疗效果和认知功能的重要指标[12]。MMN 是听觉系统受两种刺激形成的记忆痕迹对比结果,代表大脑受到刺激情况下无意识的内源性神经元加工形式,能对大脑自动加工信息过程进行有效反映,常用于临床评估中枢神经状况[13]。本研究通过分析艾司西酞普兰联合rTMS 治疗首发抑郁症对事件相关电位P300、MMN 的影响发现,两组患者治疗第8 周末的事件相关电位N1、P2、N2、P3 及MMN 潜伏期均短于治疗前,波幅均高于治疗前;联合治疗组治疗第8 周末的事件相关电位N1、P2、N2、P3 及MMN 潜伏期均短于单药治疗组,波幅均高于单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抑郁症患者中开展艾司西酞普兰联合rTMS 治疗,可促使大脑信息加工速度改善,加快认知功能恢复,与王中恒等[14-15]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高频rTMS 治疗首发抑郁症的疗效确切,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调节事件相关电位P300、MMN 潜伏期及波幅,促进认知功能恢复。但因本研究选取病例数较少,研究结果可能有所偏倚,后期可扩大样本量实施深入研究,以证实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猜你喜欢

艾司西单药普兰
艾司西酞普兰血药浓度/剂量比的影响因素研究Δ
HEPSERA联合ADV ABPC与BARACLUDE单药治疗HEPATIC SCLEROSIS疗效比较分析
浅谈阿里普兰“果孜”歌舞概念及起源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甜梦口服液对抑郁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抑郁症状的影响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在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神奇的“艾司”
探究拉莫三嗪单药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
治疗糖尿病常用的单药、对药、角药分析
印度“大头男孩”被尊为神
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不同类型小儿癫痫疗效与安全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