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公路市政化改造交通规划设计

2022-12-17烟台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温鹏程

人民交通 2022年21期
关键词:立体交叉规划设计市政

文 / 烟台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温鹏程

公路市政化改造的对象是道路,而道路又体现出整个城市的脉络,因此在公路市政化改造过程中需要实现道路通畅性,通过修建道路维持城市运行的正常性。在信息化发展背景下开展公路市政化改造,有利于推动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公路市政化改造关键节点交通规划设计工作,以及在实施方案中应运用的设计方法等,以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公路网络提供参考。

引言

我国不断拓展城市空间,并且在城市建设区中纳入现有建设公路,利用干线公路连接不同的城市节点。但是改变道路衔接方式之后将会引发联锁反应,例如改变了道路工程和设计技术标准等,因而必须予以重视。

干线公路连接节点负责衔接城镇交通网络,因此增加了交通环境的复杂性,同时增加了外界干扰。为了解决城市交通问题,顺利开展公路市政化改造,需要重视公路节点改造。

概述公路市政化改造关键节点交通规划设计的要求

保障城市运行的正常性

落实公路市政化改造关键节点交通规划设计工作,需要保障城市运行的正常性。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提高城市化进程,并且逐渐扩大城市交通设施建设规模。因此在市政化改造阶段需要实现城市运行的正常性,在公路市政化改造关键节点交通规划设计需要考虑这一目标。

保障规划设计的全面性

公路市政化改造关键节点交通规划设计工作涉及到丰富的设计内容,因此需要保障规划设计工作的全面性。在公路市政化改造关键节点交通规划设计中,需要结合改造区的特征,同时需要结合交通环境和交通需求。合理改造主干道的区位条件,优化设计道路断面结构和车速等,避免影响到公路市政化改造关键节点交通规划设计。

优化城市交通环境

在公路市政化改造关键节点交通规划设计中,需要优化整体交通环境,减少冲突点的数量,优化公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在交通规划设计阶段需要结合相关设计规范,强化管理施工人员,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服务水平,严格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完成相关操作。在设计公路交叉口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立体化交叉口,有效分离公路市政改造的关键节点和各个交通流量,避免因此市政改造干扰横向交通。

提高交通安全性

落实公路市政化改造关键节点交通规划设计工作,需要提高交通安全性。因为在城市扩展阶段将会改变区域经济社会环境,通过调整主干公路和节点功能等,有利于丰富交通功能。利用传统的改造技术和设计理念等不满足当前人们的交通需求,因此在公路市政化改造关键节点交通规划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区域交通情况保障设计和施工的科学性。

公路市政化改造关键节点交通规划设计

分析关键点区位条件的变化

近些年我国积极改造市政化公路,对外扩张城市的过程中将会影响到主干公路的区位条件,同时还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在拓展城市规模的过程中,将会改变区域经济环境,因此需要适当调整主干公路和节点,合理延伸交通服务的景观和空间等,但是结合原来的改造技术,传统的设计理念无法满足现代安防发展需求,同时使用人员也发生改变,因此增加了市镇公路和交通服务的问题。

分析节点交通现状

在公路市政化改造关键节点交通规划设计中,需要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因为城镇建设逐渐吞噬干线公路路段,还会增加节点交通量,并且逐渐增加非机动车量和人流量,而节点交通量和流量走向等关系到交叉口的交通组织方式和设计形态等,如果交叉口交流量超过规定值,可以建设立体交叉口。

关节节点改造方式

1.公路市政化改造关键节点交通规划设计的原则

首先需要保障主干道交通通畅性,提高整体交通环境的安全性。其次需要尽量减少冲突点。最后需要根据城市道路和交叉口的设计规范落实实际设计工作。而公路市政化改造关键节点交通规划设计方式主要包括立体交叉口规范设计和平面交叉口设计。

2.立体交叉型规划设计

落实立体交叉型规划设计可以分离交通流量,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扰。不同设计形式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设计人员需要根据改造区域的特征选择针对性的立体交叉型,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如果没有合理选择交叉型将会产生以下情况:立交间距会影响到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例如立交间距比较小,将会降低车辆通行的安全性。设计较小的匝道曲线半径,导致车辆行驶过程中可能会撞击路障,降低行车的安全性。增加菱形立体交叉的危险性。没有合理的设计立体交叉坡度和坡长,也会产生安全隐患。

在立体交叉规划设计工作中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总体规划。在立体交叉规划设计中需要遵守总体规划的各种要素,而立体交叉口主要包括分离式立交和互通式立交,分离式立交方式具有简单的结构和较低的工程成本,但是相关功能比较少,并且会干扰车辆转向。而互通式立体交叉包括安全互通式和不完全互通式两种类型。确定交通流量。

在立体交叉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考虑交通流量,通过综合考量区域经济水平和区域政策以及交通现状等,因此确定交通流量。线形规划设计,线形主要包括平面线形和纵向线形等。选择立体交叉形式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结合改造要求和区域特征和交通情况等。

3.平面交叉规划设计

平面交叉规划设计工作比较简单,涉及到较小的工程量,但是会干扰交通环境,不利于减少交通冲突点。在平面交叉规划设计过程中,如果产生较多的交通冲突点将会影响到交通运行的安全性,因此平面交叉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结合城市道路规划的设计规范,根据技术要求改造标准等确定平面交叉口的参数指标,例如需要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设计平面交叉口道路的行车速度和坡度等。设计人员需要分析市政化改造节点的交通环境和道路功能等,合理选择平面交叉线路的形式。为了提高平面交叉规划设计的科学性,设计人员需要科学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并且需要配置相关辅助措施,显著提高整体交通环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工程案例分析

工程概况

分析某市北环路干线改造工程,这一道路负责连接周边区域,有利于提升城市区域化架构。改造该道路之后宽度呈现出35m,总长度为5.853km。这一道路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城市主干道呈现出平面交叉的关系。

经过前期调查,发现这一道路涉及到较多种类的车型,在早晚高峰期呈现出较大的车流量,而且在交通平交口存在拥堵的问题,通行大型车辆之后产生较大的荷载力。

公路市政化改造关键节点设计

1.设计道路线形

在道路优化改造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拓宽设计原路位置,以原路中心线为基础,合理加宽道路两侧。如果很难落实拆迁工作,可以调整局部的线位,因为该道路周围情况非常复杂,周围管线和建筑物以及河道等影响到道路改造设计工作。

2.改造设计道路纵断面

设计人员需要根据旧路的标高合理调整道路的纵断面,在改造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道路设施和排水设施以及周边建筑物标高等因素。

3.改造后横断面

本次改造分开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以及人行道等,双向行驶的车辆不会互相影响,同时可以提高市政道路运行的安全性和有序性,进一步增强了道路通行能力,同时可以保障行车过程的安全性。

4.交叉口关键点的交通规划设计

在公路市政化改造过程中,在平交口转弯部位设计专用的右转车道,如果没有交通转换位置,可以设计掉头车道优化引流的作用,避免影响到主线行车。在左转方向设置导流线,同时设计左转的等待区,有序引导左转的车辆,高效的分流转换交通。渠化平交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利用交通信号和交通标志标线等引导车辆流通,可以保障行车的有序性和安全性。完成公路市政化改造之后,加大了交叉口的距离,利用渠化平交口可以缩短通行长度,因此提高道路安全性。

在本次改造过程中,设计人员增设中央分隔带,并且优化设计渠化平交口位置的绿化工作,不仅可以提高行驶人员的视觉舒适性,并且根据景观规划要求,统筹考虑周围环境的绿化现状,促使道路更加和谐的融入周围的环境中。

落实公路市政化改造,要求提高路基结构质量,通过加宽原有的路基,并且升级改造原有的排水系统。因为在新旧路的加宽部位很容易产生裂缝问题,因此在新旧路基搭接部位,可以设置1m宽的纵向台阶,控制厚度在20~30cm范围内,并且落实填筑和压实工作。此外将土工格栅铺设在搭接部位,进一步提高路基整体性。在本次改造中全部挖出原路面,针对机动车道设计沥青混凝土路面,在人行道设计人行道砖。

结语

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在城市道路修建计划中纳入周围公路工程。落实公路市政化改造工作,需要联通区域内部不同的节点,设计人员需要综合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等,提高设计改造方案的科学性,从而在具体实施方案中科学的利用设计方法,提高交通出行的便利性,满足人们的日常出行需求,优化道路交通的服务能力,完美的结合公路和城市道路。

猜你喜欢

立体交叉规划设计市政
规划设计作品
山区高速公路异形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
挪威Bodø市政大厅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规划设计
基于关联熵与复合物元的城市快速路立体交叉方案评价模型
下穿式立体交叉道路排水防涝设计的若干思考
浅谈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的规划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