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语境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研究

2022-12-16赵佳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20期
关键词:协同机制思政课程课程思政

摘要:新媒体时代,随着“课程思政”强调的以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全面铺开,各大高校的思政课程也在尝试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如何在“课程思政”的思维方式领导下,持续推进“思政课程”在内的学校育人工作,并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形成和谐统一的育人机制已经成为现阶段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各大高校育人工作的关键问题。因此,文章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内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提出在新媒体时代,要创新思路,多渠道打开“思政课程”,将“课程思政”的思维方式全方位植入高校育人工作中,做好“思政课程”的制作与推广,以期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育人目的。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课程”;高校;育人;协同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0-0199-03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的业态增多,对各行业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鲜明的影响。高校学生是新媒体技术的最大受益者与使用群体,新媒体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是思维方式、行为习惯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未来的教育方式必然是传统教育方式与新媒体创新形式的结合,能够利用新媒体技术优势,打开思路来创新思政课程教学,这是符合课程思政总体思路要求的做法,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对于各大高校而言,应当学会调整思路,转变观念,积极利用新媒体优势,建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长期发展规划,并搭建新媒体教学管理服务平台,注重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教育理念,它的本质仍然是为教育服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协同育人”为理念[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始终在学校教育内开展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主要依赖于思想政治课,由专门的教师围绕特定的思想政治课展开。随着时代的变化,思政课程的内容也在不断调整与扩充。简单来说,这些用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内容,就是“思政课程”。从总体来看,“思政课程”是高校开展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内容,也应该是“课程思政”的核心知识点,应当由“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更要通过“课程思政”不断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开展、全学科普及的“思政课程”教育,将“思政课程”的内容润物细无声地覆盖到高校教育的每个环节当中。

二、建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

通过不断的摸索,本文认为可以活用新媒体优势,通过以下途径建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实现高校育人,以完成“立德树人”的最终任务。

(一)树立顶层逻辑,建立“校园协同育人管理小组”

“课程思政”要求全员参与到育人工作中,而高校的思政教育总工作本身也是育人工作的一部分,要建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首先要动员全体教职员工,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的工作网络,笔者将其命名为“校园协同育人管理小组”。

可以由高校的校长牵头作为整个工作小组的第一责任人,统领整个工作网络的工作推进与人员安排等。各个院系的主要负责人协同育人的实际推进,分管每个院系的协同育人工作进度管理以及人员安排。第三层级为各个院系不同专业的学科带头人,每个学科应当推选一到两名学科带头人作为本学科协同育人管理直接负责人,也就是要真正明确每个学科的协同育人目标。根据学科特点,学科带头人要组织本学科的专兼职教师开会研讨。每个人统一上报本学科的学习目标、学科进度安排、开展的课程及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的课程思政规划、预期达到的思政教育目标等[2]。

具体可以按照各个院系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划分,但是总的要求不会改变,就是要在全校范围内建立起一个自上而下,完整覆盖全部教职员工、全部院系、全部学科的校园协同育人管理小组。

建立这样的管理小组,目的在于将协同育人的责任明确下来,从学校系统内部自上而下确立起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总体思路,将整个协同教育机制用这条线索串联起来,形成整体的教学氛围,鼓励每一个教职员工都加入这个体系中,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充分在学校管理之上下足功夫,实现协同育人机制的不断深入。

(二)发挥新媒体优势,丰富“思政课程”的形式与推进“课程思政”的理念

“课程思政”的主要形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通过不同的方法和途径,融入高校开展的各门课程中,并不强调这是“课程思政”,但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与思想。

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群体站在了新媒体使用者的前沿,他们的行为方式与思想变化无不受到新媒体、互联网等新兴事物的影响,这些影响好坏参半,但其接受影响的方式正与“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主要形式相似,大抵都是通过反复的浸润和熏陶,无形之中覆盖人们的生活,影响人们的观点,潜移默化地出现在生活中,形成长久的影响。由此可见,在新媒体时代,只要运用得当,就能够借助新媒体优势,更好地建立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机制。

首先,以“课程思政”的总体思路为引领,动员全体教职员工参与到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工作中,尤其是年富力强的教师。他们对新媒体以及高校思政教育有着切身体会,可引导其他教师学会有效利用新媒体优势,最终齐心协力搭建起高校自己的网络教育平台。针对高校学生群体对互联网、新媒体的接受程度与融入情况,更好地改善教学关系,让学生自发加入校园新媒体的建设行列中。

具体的做法是,在常見的新媒体平台中,包括微信、微博、B站、知乎、抖音、快手、豆瓣等,安排校内相对年轻的教师带领一名学生组建一个管理维护小组,申请本校的官方账号,并定期在账号上发布本校协同育人的相关教育教学内容,号召全校师生关注官方账号并定期学习、留言,也可以对账号内容提出改进建议等。通过官方账号的建设与维护,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扩大覆盖面。

其次,在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当中,思想政治课程枯燥死板,缺乏新意,不仅教材内容老旧,而且一些理论知识总呈现论调高、落地难的问题。这也是高校学生不愿意上思想政治课的重要原因之一。思想政治课应当充分尊重和关注学生群体的年龄、兴趣、行为方式、思想变化等,并以此为轴,收集令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并让这些话题与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挂钩,结合具体实例展开教学。尤其是新媒体时代一些常见的、涉及学生利益的案例,值得深入探讨和剖析。比如“校园贷”、“美丽贷”、带货直播、刷好评返利等,这些都是新媒体时代到来以后出现的新问题,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学生群体。

因此,这些话题应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被反复提及,更应当在思想政治课上结合知识深入剖析。教师除了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案例资源,活用新媒体资源之外,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视频观点展开学生小组之间的讨论,利用有效的引导,辅助学生借助互联网发表自己对这个话题的正确观点。这样做,避开了直接与学生面对面的社交尴尬,对于探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更能够及时纠正,并能够打破社交壁垒,进一步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再次,新媒体时代,学生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只依靠单纯的思政课程很难走进学生的内心,有时候语言的苍白和生拉硬拽的教学套路反而会让学生更加抗拒。因此思政课程的教师要掌握新媒体技术,从形式和内容上让思政课程丰富起来,这样做既能够让教学充满趣味,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还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更符合“课程思政”的总体要求。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改进之后,相信学生的出勤率会大幅度提升,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最后,各个学科的教师都应当发挥个人特长,善于挖掘新媒体优势,在自己科目的教学过程中征集学生群体关注的与本学科相关的问题,从学生视角出发,而不是想当然地自己认为本学科应当与什么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挂钩,生拉硬拽地进行课程思政。从学生关注的视角出发,能够及时调整本学科课程思政的方向,更多地与学科相结合、与学生的思想问题相结合、与学生的行为习惯相结合、与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相结合,这样能够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更能够让学生学得有动力,听得有新意。

课程结束之后,要及时与学生交流,主动询问学生对本学科思想政治内容浸润的看法,力求对学生影响大、改变大、效果突出。而对于反馈实效不好的内容可以适当调整,反思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学生不能完全理解的一些东西,力求未来的课程主题鲜明、影响深远,构建一个学生喜欢学,教师努力教,学习氛围好,学习效果佳的教学模式[3]。

(三)回归育人本质,转变思路,从规范转变为引领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的工作方向是“规范”,这种“规范”虽然不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在学生看来,自己仍然是被约束的一方,总感觉自己时时处处被管理、被监督。当然,从高校对学生的教育任务来看,学校有责任规范学生行为,帮助他们认识行为和思想的正确与错误,一些行为上的监督和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高校学生群体的行为和思想本质上是生长着“倒刺”的,他们不甘愿被监管,更乐于被尊重。学校的“规范”恰如揪住“倒刺”的镊子,这样的“规范”有时会带来更多的逆反。

对于大学生的教育,高校应当反思,要回归育人本质,转变思路,以引领为主要方式,打破以“规范”为约束力的普遍对抗力。正如新媒体对广大学生的影响一样,大部分家长和高校的管理者都发现青少年学生无法抵挡网络的诱惑,生活当中不愿与人交往,更不清楚学生正在通过手机和网络看怎样的内容。今天的学习很大程度上在课堂之外,通过新媒体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是海量的,所以不能把知识仅仅局限在课堂内,要引导学生们通过新媒体获取新的知识、新的技能,以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养。这些都说明了新媒体对教育以及学生产生的深刻影响。如果一味用“规范”来压制,要求他们不用手机,不使用网络,这在现代社会是行不通的,甚至是有些迂腐的。

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引导学生多去关注网络上丰富的学习资源,推荐值得观看的视频,并与之探讨观看后的心得体会。站在倾听者、交互者、分享者的角度,与学生交流,这样既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又能有效引领他们正确使用新媒体。

具体可以先从各科教师做起,在课堂上多与学生分享自己在网络上看到的新鲜事,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并邀请学生发表看法。还可以找到一些正面的、负面的言论,与学生探讨,聆听学生的新观点,并适时引导,鼓励他们做一个正确使用网络、学会明辨是非的人,不在网络上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不将网络视作法外之地[4]。

对于高校学生群体而言,他们的学习并不缺方法严师,而是缺乏能够真正了解他们、引领他们,与之探讨人生种种的导师和朋友。而这正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的最终目的,明确“谆谆教导”与“反复唠叨”之间的本质区别,让教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真正落实“立德树人”。

(四)打通课程之间的横向、纵向联系,让思政教育一以贯之

高校设立思想政治课程的同时,倡导在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嵌入思想教育内容及观点,这从本质上来说即将思想教育工作作为打通课程与课程之间隔阂的一种手段,形成课程之间的横向、纵向联系。传统教育当中,假如学生一上午上四堂课,那么这四堂课之间可能毫无联系。这样削弱了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容易出现学过就忘,不扎实、不细致、不系统的问题。

然而,在“课程思政”思路的引领下,打造“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就是要着眼于课程之间的衔接和联系,要在各门课程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尊重前一教学阶段已经打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根基,进一步开展高校思政教育,明确教学目標,依赖于校内协同教育小组的分层管理,整体把控各个院系、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打通课程之间的德育教育壁垒,让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挥“立德树人”的价值,并且要在“金课”的打造上多下功夫,结合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具体实施,串联起各个课程,最终使思政教育绵绵不断地浸润各个课程[5]。

三、结语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从本质上来说都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媒体时代,想要做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建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不仅要开动脑筋,拓展途径,做好思想政治的课堂教育,还要自上而下形成合力,动员人人参与其中,用心教育、用实践教育、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教育,最终力求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 高矗辉.新媒体对理工类大学生思政课教学的影响与对策[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1):28-30.

[2] 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3] 刘鹤,石瑛,金祥雷.课程思政建设的理性内涵与实施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19(3):61-64.

[4] 王雪,赵丽萍,孟令乔,等.新媒体对高校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建设的影响及应用策略[J].高教学刊,2022,8(28):181-184.

[5]张德华,张瑞青.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网络舆论阵地建设探析[J].传播与版权,2022(9):78-80.

作者简介 赵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协同机制思政课程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探析“三网联动”品牌传播机制
协同机制视角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新经济时期高校纪律检查与业务监管协同机制建设的探索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中专思政课程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