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三角地区高架草莓人工春化促早栽培技术

2022-12-13卞晓春徐仁超刘陈玮吴春芳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高架灰霉病白粉病

卞晓春 王 凡 徐仁超 刘陈玮 吴春芳

(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如皋 226541)

草莓营养丰富,享有“水果皇后”的美誉,其栽培面积和产量在世界小浆果生产中一直居于前列[1]。我国草莓产业发展迅速,引进并选育了很多优良品种,栽培方式也从单一的露地栽培发展为多种保护地栽培。长三角地区是我国优质草莓主要产区之一,设施促成栽培条件下最早可于11月上市,此时价格高,但产量较低。

草莓种植具有技术要求高、劳动密集型、高投入和高产出的特点。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草莓市场逐渐与国际市场对接,激烈的市场竞争对草莓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上近年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导致草莓种植总收益下滑[2]。本文详细总结了长三角地区高架草莓人工春化促早栽培技术,以期通过提早草莓采摘期、提高前期产量来增加草莓种植的经济效益,推动草莓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 品种选择

目前,我国栽培草莓的品种很多,主要来源于日本、欧美以及国内自主选育。选择的品种应适宜长三角地区气候条件,且具有抗性好、品质高、稳定性好、田间长势旺盛、满足市场需求等特点,比如日本的红颜、章姬,我国的宁玉、宁丰等优良品种[3]。

红颜植株高大健壮,休眠浅,自然坐果能力强,产量高;果实呈圆锥形,深红色,肉质细嫩,香气浓郁,硬度好,耐贮运;抗病性差,对炭疽病和灰霉病比较敏感。

章姬休眠期浅,花芽分化早,产量稳定;果实较大,长圆锥形,外观呈粉红色,畸形果少,果实质地较软,不适合长距离运输;果肉柔软多汁,奶香味浓郁;抗病性一般。

宁玉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育成,该品种早熟,产量高;植株生长势强,株高中等,休眠浅,花芽分化比较早;果实圆锥形、红色,果肉口感细腻、富有香气,果皮较厚,耐贮运;抗草莓炭疽病、白粉病、灰霉病等[4]。

宁丰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育成,该品种植株半直立,株型开张,长势强,连续开花坐果性强,无断果期;果实圆锥形、红色、有光泽,果肉口感香甜味浓,硬度好,耐储运;该品种耐热、耐低温,适应性强,抗炭疽病,较抗白粉病,中感灰霉病[5]。

2 子苗春化

育苗应选择近几年未种植过草莓的土地,土壤要求肥沃疏松,配套沟渠等排灌设施。平整土地,开沟做畦,畦面宽1.2 m左右,沟深0.3 m左右。定植前施生物有机肥2 250 kg/hm2、三元复合肥(15-15-15)450 kg/hm2作基肥,土壤湿度保持在70%~80%。

草莓母株可在田间选择健壮无菌的植株,也可以采集其匍匐茎利用基质生根成苗,最好从育苗公司直接购买脱毒苗。母株移栽前去除老叶及花序,用多菌灵蘸根,蘸根时间10~20 min。3月初在离畦沟边约15 cm处移栽,要求“上不埋心、下不露根”,株距 35~50 cm,密度约为 1.8万株/hm2。

根据前期促根、中期发苗、后期控苗的原则,采用滴灌方式进行水肥一体化管理。采用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轮换施用预防草莓炭疽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害。及时整理母株抽生的匍匐茎,均匀分布在田间,子苗1叶1心时进行压苗,子苗一般控制在90万株/hm2左右。

7月上中旬将子苗挖出,剪去老叶,洗净根部后浸泡于多菌灵溶液中。在60 cm×35 cm×15 cm的塑料筐内铺上薄膜,将子苗根系向内排成2行整齐放入,包严薄膜放入温控房,设置5~10℃低温处理25 d左右。其间定时查看苗情,发现病株及时清理。

3 基质配制

按草炭∶蛭石∶珍珠岩=2∶1∶1 的比例配制复合基质,因草莓需肥量加大,在配好的基质中可加入适量有机肥,提高肥力,有利于草莓生长。基质混匀后加水,以聚而不散为宜。8 m宽大棚内设置6行高架槽,槽宽45 cm、深36 cm,离地1 m,槽间距90 cm[6]。将配制好的基质放入高架槽里,铺上滴灌管,滴灌孔间距20 cm。

第2年最后一茬草莓收获后,及时清理大棚。用水浇透基质,再覆盖一层薄膜,密闭大棚,利用夏季高温进行闷棚,起到杀菌除虫的目的。移栽新的草莓苗前,根据基质消耗情况,补充新的基质和有机肥。

4 子苗移栽

8月立秋后开始移栽经过处理的草莓苗,移栽之前根部充分浸泡生根粉溶液。每条高架槽内种植2行,株行距为30 cm×25 cm,移栽时草莓弓背向外、露心,将基质压实,移栽后通过滴灌管浇活棵水。

5 水肥管理

移栽后大棚外覆盖遮阳网,遮光率70%以上,避免阳光直射草莓苗。每天通过滴灌浇水5 min左右,保持基质湿润,利于草莓根系生长,提高成活率。1周左右草莓活棵后揭开遮阳网,适当控水防止植株徒长。

采用滴灌方式补充肥料,选择草莓专用全水溶性复合肥,浓度为0.2%~0.3%,或选择常规有机肥与大量元素肥料交替使用,微量元素肥可通过叶面喷施来补充。根据草莓生长发育特性,遵循前期低、后期高、高温期略低、低温期略高等规律施用肥料。

6 病虫害防治

高架草莓易发生的病虫害有白粉病、灰霉病、蚜虫等,在防治上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本着早防、早治的原则,在最佳防治时期(发病初期)可以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式进行防控[7]。

生长期间应保持棚内通透清洁,选择无滴性能好、透光率高、保温性能好的棚膜,定期清理棚膜,保持透光清洁,使草莓获得充足的光照。草莓新叶展开之后,老叶日渐衰老,容易感染病菌。因此,应及时清除老叶、病叶、病果,阴雨天及时排风降湿。在草莓植株上方20~30 cm处悬挂黄板诱杀害虫,黄板规格为25 cm×20 cm,按照300~450张/hm2的密度放置。

生物防治一般施用低毒无残留的生物制剂,白粉病可使用1.5%苦参蛇床素水剂、0.4%低聚糖素水剂、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等防治,灰霉病采用0.7%香芹酚水剂、4%小檗碱水剂等防治,蚜虫可用1%苦参碱水剂、0.5%藜芦碱可溶液剂、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等防治。

化学防控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优先选择烟剂,一般在发病初期每隔7~10 d使用药物1次,连续施药2~3次。白粉病可使用70%代森锰锌粉剂、75%百菌清粉剂、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29%吡唑萘菌胺·嘧菌酯悬浮剂等防治。灰霉病采用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或15%腐霉利烟剂烟熏防治。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等喷雾防治,重点喷施叶片背面。

7 及时采摘

通过人工春化处理的草莓苗移栽1个月左右开始现蕾开花,根据植株生长情况进行疏花疏果,一般每个花序留果6~10个,这样利于养分集中供给,促使果实增大。一般在10月上中旬开始采摘草莓,比传统种植提早15 d左右,产量提高15%~20%。采摘草莓动作应轻柔,注意不要损伤萼片,以达到延长货架期的目的。

猜你喜欢

高架灰霉病白粉病
200 g/L氟酰羟·苯甲唑悬浮剂防治草莓白粉病效果示范分析
南宁市市郊铁路武鸣线工程高架站造型地域化设计
番茄灰霉病巧防治
枯草芽孢杆菌对宜良大棚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避雨栽培模式下气象因子对一年两收冬季葡萄白粉病发生的影响
一到春季就流行 蔬菜白粉病该咋防
番茄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如何防治草莓灰霉病
7种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的室内抑菌活性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