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吉县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创建做法与成效

2022-12-13冷明珠裴惠民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安吉县安吉基肥

金 月 冷明珠 裴惠民

(安吉县农业与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浙江安吉 313300)

安吉县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发源地,是浙北茶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安吉白茶因施用化肥不合理,茶园普遍存在酸化严重、土壤板结的问题。通过有机肥替代化肥,可实现化肥减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环境质量[1-2],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更助于提升品牌价值[3]。2017年,安吉县成为第一批打造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县,以灵活的推广模式,适合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推动项目开展,采取灵活变通、老百姓易于接受的方式显著提高了项目推进效果[4]。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创建,进一步促进了安吉白茶产业对产业增效、茶农增收作用的发挥,使安吉白茶更好地成为安吉农民致富的“金叶子”。

1 项目实施成效

安吉县为2017年第一批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项目实施以来,全县累计建立茶园有机肥替代化肥核心示范区1 800 hm2,2017—2020年通过示范带动辐射推广面积1.77万hm2,全县茶园有机肥替代化肥覆盖率达到91%,同时带动水果、蔬菜产业有机肥替代化肥实施面积达到1 333.33 hm2,取得了明显成效。

1.1 减少化肥施用量

项目区化肥使用量减少150 kg/hm2以上,化肥总用量较实施前减少15%以上。通过种植绿肥、茶枝条覆盖、稻草秸秆还田等技术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减少化肥投入品使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通过有机肥深耕,不但有利于茶树根系向纵深发展,提高茶园的抗旱能力,也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1.2 提高畜禽粪污利用率

充分利用当地畜禽排泄物资源,培育扶持商品有机肥生产企业,现有有机肥生产企业3家,年消纳有机肥源1.2万t,建立沼液池8 500 m3,年产生沼液6.77 万 t、沼渣 0.69 万 t,实现农牧对接 3 200 hm2,全县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率98%以上。

1.3 提升茶园土壤质量

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模式后,茶园土壤pH值的平均值为4.25,比实施前土壤pH值上升0.18;全氮含量平均值为3.38 g/kg,氮养分较为充足,比实施前增加0.148%;有效磷含量平均值为149 mg/kg,比实施前增加107.5 mg/kg;速效钾含量平均值为400 mg/kg,比实施前增加250 mg/kg;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49.57 g/kg,比实施前增加0.41个百分点,茶园有机质含量较高。

1.4 促进茶产业节本增收

有机肥替代化肥模式的实施实现了安吉白茶的提质增效,安吉白茶鲜叶产量提高5%以上。通过项目示范推广,结合农机购置补贴,全县茶园已建立运肥轨道320条(逾160 000 m),配套施肥机械512台,示范区建立水肥一体化面积119 hm2,提升有机肥施用技术与配套设施水平,减轻了肥料搬运及施用劳力成本,平均可节省劳动力30个/hm2,工价200元/个,可节约工资成本6 000元/hm2。

1.5 促进作物提质增效

秸秆覆盖和种植绿肥模式的茶叶鲜叶产量可提高4.22%~5.82%,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有所增加,其中茶多酚含量可提高0.72%~5.16%,游离氨基酸含量提高5.63%~6.70%,茶叶的酚氨比下降,提升了茶叶品质,实现了安吉白茶的提质增效,平均增收24 450元/hm2。

1.6 实现秸秆变废为宝

通过秸秆覆盖茶园可消耗水稻秸秆15 t/hm2,该模式推广可有效解决当前水田秸秆过量还田问题,改善由于过量还田导致的成苗不利、生长迟缓、病虫害加剧、增加杂草生长等一系列问题。同时,稻草秸秆覆盖茶园,可增加茶园土壤养分,保温增墒,促进作物提质增收。

2 集成技术模式

2.1 “有机肥+配方肥”模式

施商品有机肥3 000~4 500 kg/hm2和菜饼肥1 500~2 250 kg/hm2;施氮肥(纯 N)150~180 kg/hm2、磷肥(P2O5)60~90 kg/hm2、钾肥(K2O)90~120 kg/hm2。有机肥以基肥为主,以9月底至10月中下旬施用为宜;氮肥的40%~50%作基肥,50%~60%作追肥。

2.2 “有机肥+生草覆盖”模式

施商品有机肥1 500~2 250 kg/hm2和菜饼肥1 500~2 250 kg/hm2;施氮肥(纯 N)150~180 kg/hm2、磷肥(P2O5)60~90 kg/hm2、钾肥(K2O)90~120 kg/hm2。有机肥以基肥为主,以9月底至10月中下旬施用为宜;氮肥的40%~50%作基肥,50%~60%作追肥。绿肥(如鼠茅草、紫云英等)播种时间为9月底至10月上中旬,宜在基肥施用覆土后于茶树行间撒播绿肥种子。

2.3 “有机肥+秸秆还地”模式

施商品有机肥1 500~2 250 kg/hm2和菜饼肥1 500~2 250 kg/hm2;施氮肥(纯 N)150~180 kg/hm2、磷肥(P2O5)60~90 kg/hm2、钾肥(K2O)90~120 kg/hm2。有机肥以基肥为主,以9月底至10月中下旬施用为宜;氮肥的40%~50%作基肥,50%~60%作追肥。稻草、秸秆一般在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覆盖于茶树行间。

2.4 “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模式

施商品有机肥1 500~2 250 kg/hm2和菜饼肥1 500~2 250 kg/hm2;施氮肥(纯 N)135~165 kg/hm2、磷肥(P2O5)45~75 kg/hm2、钾肥(K2O)75~90 kg/hm2。基肥以9月底至10月中下旬施用为宜,追肥采用水肥一体化,用水溶肥1 000~1 200倍液喷淋,整个生长期施用4~5次,分别在春茶采前30~40 d、春茶结束、6月初、7月初和8月初施用。

2.5 “有机肥+机械深施”模式

施商品有机肥3 000~4 500 kg/hm2和菜饼肥1 500~2 250 kg/hm2;施氮肥(纯 N)150~180 kg/hm2、磷肥(P2O5)60~90 kg/hm2、钾肥(K2O)90~120 kg/hm2。有机肥以基肥为主,以9月底至10月中下旬施用为宜;氮肥的40%~50%作基肥,50%~60%作追肥。基肥采用开沟施肥或机械深施,追肥撒施后翻耕入土。

3 主要做法

3.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安吉县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安吉县农业农村局、相关乡镇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示范县创建领导小组,负责创建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协调;设立由浙江省耕地质量与肥料管理总站专家任组长,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专家任副组长,浙江省耕地质量与肥料管理总站、示范市县相关领域专家任成员的专家指导小组,负责示范县工作的相关技术指导。

3.2 明确各方职责

项目申报初期,召集项目实施主体、乡镇、相关科室负责人商讨项目实施规划,明确实施内容。项目确立后,进一步明确项目具体实施情况,县农业农村局、乡镇和实施主体签订三方协议书,明确责任义务,做到“主体、作物、面积、目标、责任”五落实。项目实施单位组织成立工作实施小组,明确专人负责,确保任务落实到位。

3.3 完善推广模式

一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茶园施肥季由合作社组织施肥队伍进行有机肥机械深施,实现项目区机械深施全域化。二是产业化服务拉动。实行“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服务模式,在递铺街道古城村,梅溪镇马村、独山头村共3个村1 242.9 hm2茶园进行整村制建设,推动产村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三是推进免费测土配方服务。项目区施肥前后开展取土测土,夯实科学施肥基础,集成推广有机无机相结合的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四是推进智慧施肥平台建设。完善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推广应用智慧施肥App、物联网技术服务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全域推进智能化施肥服务,提高技术到位率。

3.4 加强监督管理

为确保项目实施,制定《安吉县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明确项目申报要求、实施要求、资金监管和验收办法。安吉县农业农村局负责技术指导,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创建实施工作监管。资金由第三方审计单位进行跟踪审计,确保项目资金有序、安全、规范。

3.5 开展监测评价

布设土壤监测网点,跟踪质量等级和土壤肥力变化;开展投入品跟踪抽检,确保投入品质量安全。开展不同农牧循环模式的有机替代效果和不同有机肥源安全使用技术试验,研究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土壤肥力、土壤环境质量、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对施用有机肥的环境效应进行监测和预警,为安吉白茶有机肥安全使用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对茶园土壤的培肥效果明显[5],但用量不宜过大,以11 250 kg/hm2以内效果较好。

4 展望

浙江省大力推进“肥药两制”改革,建立化肥定额制施用,通过各种技术措施减少化肥用量,有机肥替代化肥是一项重要措施[6-7]。通过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集成,进一步深化茶园有机肥替代化肥,充分挖掘县域有机肥源,建立不同土壤、不同茶园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指标体系,探索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茶园化肥定额制施用技术规范,进一步挖掘茶园化肥减量空间。以茶园有机肥替代化肥为引领,拓展种植业产业有机肥替代化肥领域,进一步提升种植业有机肥替代化肥覆盖率。

猜你喜欢

安吉县安吉基肥
不同施肥配方对克瑞森葡萄园艺性状的影响
连续4年基肥减量对生菜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桃树施基肥“五字诀”
千年的回眸
小丑拉绳
看到了什么
油菜栽培怎样施好基肥
安吉县美术教师新作选
安吉博物志最美不过长知识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