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培训考核过程档案管理方法研究

2022-12-12胡恩炀

现代矿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机构考核考试

胡恩炀

(安徽省应急管理宣传教育中心)

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 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4号》和《安全生产资格考试与证书管理暂行办法》〔安监总培训〔2013〕104 号〕文件,安徽省应急厅发布了《安徽省安全生产考试与证书管理实施细则》等6 项制度。进一步加强并规范了安全生产考试考核与证书管理工作,对安全生产培训和考核的档案整理工作提供了清单式的要求与指导[1],但对具体档案材料的内容规范并未明确,对安全生产培训考核材料归档工作缺乏规范性和标准性指导。在安全生产培训“放、管、服”和社会化的前提下,监管、检查和巡查过程中发现证明材料不规范、不相符、不对应等情况时有发生。为进一步细化制度,明确归档工作责任,规范化和科学化档案管理工作,实现安全生产培训、考核档案在初步设计时应具有的可倒查、可追溯等支撑性作用,标准、规范地进行档案管理与归档势在必行。

为此,本文将侧重讨论特种作业人员中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作业内规定的相关准操项目的培训、考核、发证档案管理。关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尤其是中央在省和省属企业的金属非金属矿山相关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发证可酌情参照,因其考核内容与流程不尽相同,不应直接套用。

1 安全生产培训考核档案的总体要求

考核档案管理应当遵循“一人一档,一班一卷”的总体原则,按时间顺序分类归档,并由归档机构对档案内容的真实性、安全性等负主体责任。同时,留存纸质档案的机构应对档案室及周边办公室环境,甚至整座建筑进行充分的消防排查和消防验收。

2 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建档要求

安全生产培训考核主要分为培训、考试和制证3个过程。3 个过程分别对应事前(申请、审核)、事中(流程文件、过程控制)和事后(事件结果及其交付物、档案建立、事后评估)。3 个过程产生的材料都属于该过程的证明材料,要求尽可能保存。

安全生产培训考核档案应当分时间、分类别进行存放管理,过程中用到的支撑性文件以及产生的流程性文件、结果性文件或审核材料都应归档留存。此类文件应有具体办理人、当事人或其他负责主体的签字或盖章留痕,以保证文件的可追溯性与真实性。归档时要在明显位置标注文件名称、归档日期和归档人。

3 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归档材料种类分析

安全生产培训考核总体上分为培训、考试、制证3个过程。

3.1 安全生产培训过程

安全生产培训的档案整理主体为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在对每个班次进行培训时,应对培训的内容、流程、必要的考核信息以及人员信息进行必要的控制与记录;具体为培训前准备收集整理培训学员信息并向市级考试机构备案培训计划,同时对于培训缴费情况应有明确的财务记录,培训过程中应产生考勤签到表、课时内容以及授课记录,培训后应对参加培训合格的学员出具学时证明和培训合格证明,并对老师的授课效果形成考核材料。

(1)对于体量较大的企业,尤其是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和国有企业,可考虑统一由社会化培训机构进行培训或由本企业组织安排师资、课时进行培训[2-3]。如果企业自行组织培训,则需自行存档,并进行档案管理[4]。但自行组织培训需在培训通知中明确收费方式与收费标准,并随该班次存档记录,即使是免费培训也应在培训通知中体现。

(2)对于因工作等其他原因未能完成培训的学员,也应对其培训情况进行存档记录并据实记录其出勤情况,但培训结果应为培训不合格,随同班次存档一起记录[2-3]。另外,对于体量较大的企业,尤其是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容易因为单位生产或其他原因导致大批量的学员中断培训,此时一些培训机构会与用人单位协商延后继续开课,以补足剩余课时。确定延后开课的情况应当产生纸质情况说明,随学员档案存档。

(3)安全生产培训机构需在培训结束后组织结业考试,对学员的上课情况进行考核,同时产生相应的考试记录、监考记录与考试成绩[2-3]。结业考试应与正式的安全生产考试不重叠、不冲突,不可将安全生产考试的结果简单等同于安全生产培训的结果,或直接将考生的出勤记录作为培训是否合格的结果。

(4)对于申请复训的学员,培训机构在受理时应当比照应急部“特种作业操作证及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信息查询平台”的数据。查询后,满足复审条件的,应当附查询结果截图作为归档材料之一,无据可查的应不予受理[2-3]。

(5)教师考核的存档材料不应仅限于对教师授课能力的考核,还应依据相应的考核制度进一步产生考核结果,如对优秀教师进行纸质嘉奖,对教师考核情况进行公示,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等,此类材料都应随培训档案按年度单独存档。

3.2 安全生产考试过程

安全生产考试的档案整理主体为安全生产考试机构。安全生产考试机构在组织考试时,应对考生的信息、考试的内容、考试的地点、考场的情况以及考试的结果进行必要的记录。在安全生产考试前,应由考试机构组织考生缴费后提交考试申请,并由相关管理部门审核后产生审核通过材料方能组织考试。考生持有效证件和准考证进入指定考场,参加考试时应产生考场记录材料。考试结束后应有对考生考试成绩公布的材料,对于成绩合格的考生应通知等待取证。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如果考试中出现作弊等情况,对作弊考生的处理结果应产生相应的材料文件。

(1)对于自行组织培训的企业,考试申请的递交方式不同。一般情况下需要企业以书面形式向市级考试机构申请考试,同时以附件形式报送考生信息。该文件应随考试机构批复由考试机构保存原件,由培训单位保存复印件,分别整理归档。

(2)金属非金属矿山提升机操作作业的考试包含提升机、装载机械设备2 种类型,在申报考试时需由培训机构备注额外说明,并由考试机构负责归档[5]。

(3)考试全过程应当多角度全程录像,对于录像资料可采用刻录光盘或硬盘存储的形式存档。从物理性质上来说,刻录光盘并随考试材料存档的形式具有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与易整理性。硬盘存储则具备易操作性,其他以上性质均比采取光盘存储差。总体而言,推荐使用刻录光盘的形式进行存档,安全生产考试机构可根据机构的人力成本以及档案存储形式自主选择。另外,如采用硬盘存储的形式,因为市场上主流的监控设备及控制平台软件是与互联网连通的,故需额外注意数据的安全性,防止数据篡改、盗删或硬盘复写,根据数据生成量,应及时做好备份。

(4)近年,安全生产考试主要采用上机考试的形式,但某些特殊情况下纸质考试比电子机考更具备易操作性和可控性。使用纸质试卷考试的场次档案管理的要求更加严格,考试机构应当提前以书面形式向主管部门提交纸质试卷考试申请,待审批后由考试机构监考老师(2 人或以上)携带介绍信到主管部门领取封装试卷和答案,再由监考老师在考场当众启封试卷,考试结束后由主管部门批改并存档试卷。以上材料,除介绍信外都应随考生档案储存。

3.3 安全生产制证过程

安全生产制证的档案整理主体为主管部门。安全生产制证机构在制证时,应对制证信息、证件样式、证件发放情况等进行记录归档。在制证前,应由考试机构向制证机构报送考试合格人员名单及其信息,并由相关管理部门审核后产生审核通过材料方能制证。制证时,应把证件信息报送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并产生记录材料,并依据证件样式要求制作证件,加盖相应公章。制证后应对证件领取情况如实记录。

(1)证件卡片的制作一般需要人工核对、录入、制作。因此信息的核对和制作记录应有相应的材料留存,方便追溯。因人工操作难免发生误操作,错证、漏证和重新制证不可避免,因此可考虑使用电子化的一键制作,避免错误证件产生的同时也可省去以上留痕材料的产生,减轻存档压力。

(2)考生本人取证或代为取证需交接双方进行签字。生成签收单的同时形成考核闭环,原则上一证只可领取1次,但不限于对错证、漏证、遗失证件的补发,补发的证件需形成书面申请进行存档,不可随意发证。

4 重点存档材料的内容要素

为防止材料内容缺失,确保存档材料质量,对以下节点性材料的内容要素进行说明。

(1)在学员向培训机构出具的报名表里,应当明确学员的申请日期、身份证号、年龄、作业类别、准操项目、考试类型(初训、复训)、培训时间、培训课时、计划考核时间、计划考核地点,最后要加盖培训单位公章。

(2)在学员报送的材料里,应有1份《个人健康承诺书》。承诺书中应明确考生本人承诺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相应特种作业的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震颤麻痹症、精神病、痴呆症以及其他疾病和生理缺陷,同时对该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并附学员签名。

(3)考场形成的《安全生产考试考场情况记录表》应包含考点名称、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应到人数、实到人数、缺考人数、考场情况,最后应有监考员的签字。

(4)通过纸质材料申请发证的《高危行业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合格证发证申请表》或《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核发申请单》应包含申请单位、申报时间、班别名称、考试地点、考试时间、试卷来源、证件工种、合格人数、监考人员(签字)、巡考人员(签字)、考试机构负责人意见(签字)、申请单位(盖章),同时附《合格人员信息表》作为附件。《合格人员信息表》应当包含申请考生的姓名、身份证号、性别、工作单位、职务、成绩。

5 档案管理要求

(1)培训机构对安全生产培训过程中产生的归档材料负主体责任,对于接收、缴费、培训、培训合格产生的材料应在培训结束后10 个工作日内完成归档。归档后材料保存时间按照国家档案局有关规定不得少于10 a[6]。

(2)考试机构对安全生产考试过程产生的归档材料负主体责任,对于接收、缴费、考试、考试合格产生的材料应在培训结束后5 个工作日内完成归档。档案存储应有专门的档案室并符合国家存档标准。对于档案的查阅、借阅、复印、销毁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并按照制度要求履行手续、形成使用日志。同时,档案的管理应有专人专班负责,不得临时换岗、串岗。

(3)发证机关应对安全生产发证过程中产生的归档材料负主体责任,对于接收、上报应急部、制证、发证产生的材料应在发证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归档。证件信息应以应急部接收的信息为准,对于接收考试通过的材料、制证记录以及发证取证情况等流程性文件原则上应保存不少于3 a。

(4)对于以上机构实行电子档案储存的,应建立数据备份工作制度,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规模较大的数据,应考虑加密储存、灾备、防篡改等措施或硬件设备。

(5)以上机构应对各过程中产生的缴费情况单独形成财务台账,并由专门的财会人员纳入财务档案储存。发票情况、缴费记录不应随学员、考生档案一并存储。

(6)省级考试机构和监管部门应定期对以上机构的档案保存情况进行检查。对于不合理、不健全、不规范的存档现状应予以指导、指正。对于较差的档案管理工作应予以通报批评,并要求整改。若规定期限内整改不到位的,应依据相关规定酌情给予行政处罚[7]。

6 结 论

安全生产培训考核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及明确化,有利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序、稳定推进,对生产场所的安全教育具有促进作用。有边界地实施档案管理与纠察,可以规范安全生产培训,有效提高工人安全意识,使“人的不安全行为”有效减少,从而实现安全生产。

猜你喜欢

机构考核考试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