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一次,我真感动

2022-12-09王梓涵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2022年45期
关键词:哈气玩雪寒风

王梓涵

那把传递真情的钥匙,是妈妈那双纤细白皙的手。那一次,这双手给了我无限温暖,让我永生难忘。

(开篇点题,用词精炼,语言简洁。)。

去年冬天,一场大雪翩跹而至。已经一年没有见过雪的我,兴奋地站在窗前用鼻尖抵着窗户,透过玻璃上的雾气,隐隐约约看到大雪如鹅毛般在空中飞舞,像千百只蝴蝶似的扑向窗户,在玻璃上调皮地撞了一下,又翩翩然飞向一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美丽的雪景,烘托出“我”看到雪时惊喜、兴奋的心情,也为“我”下文去玩雪作铺垫)此时,我那躁动的心早已飞到外面冰天雪地的世界里了。满眼的渴望终逃不过妈妈智慧的眼睛,她拍拍我的肩:不要辜负这场雪,出去转转吧!”听了妈妈的话,我像只久逢自由的鸟儿般飞出了家门。

(简练的语言中包含的是沉甸甸的母爱,妈妈促成了“我”愿望的达成,体现出了她对“我”的理解和关爱。)。走出单元门,我立刻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了,迫不及待地从冬青上抓了把雪,沁入骨髓的寒冷让我不禁打了個寒战。(欣赏雪景的愿望与现实的寒冷形成矛盾,矛盾冲突的呈现简洁清晰)妈妈走到我面前,摘下她的手套,塞进我手里,说:赶紧戴上吧!小心冻伤了。”可妈妈那裸露在寒风中的手分明已经被冻得通红,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对“裸露在寒风中的手”的细节描写意味深长,真实地再现了对子女的爱永远是无私的母亲形象,也使小作者玩耍的快乐与天气的寒冷间的矛盾得到解决)我在玩,妈妈却在不停地搓着手,一直往手里哈气。待我玩累了,手也被冻得通红。妈妈看见了,不禁皱了皱眉,用她的手紧紧地握住我的手,轻轻揉搓着,时不时地哈着气,那热气瞬间在凛冽的寒风中形成了一道白雾。(“哈气”“握住”“揉搓”等一系列动词的使用,生动地刻画了妈妈给“我”带来温暖的场景,细腻的母爱在字间缓缓流淌)我的手渐渐有了红润后,妈妈又把我的手放进她的衣兜,两只紧紧相握的手让我和妈妈的心靠得更近了。妈妈手心里那点残存的温暖像热烈的阳光,使我的心柔软得如三月的大地,流淌着道不尽的感动。(恰到好处的比喻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感受到温暖的“我”内心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这就是母爱的力量,让我觉得冬日原来可以这么温暖

妈妈的手看似柔弱,却温暖着我的心,撑起了我的一方晴空。从那双手里流淌出来的,是无私的、温暖的爱。

(看似柔弱的手,撑起的是晴空,流淌的是母爱,升华了习作的主旨。)

有人说:母爱是一辆列车,但这辆列车没有终点,永远行驶不到尽头。”可我想说,母爱充盈在每个细枝末节里,就算时光模糊了记忆,也抹不掉妈妈带给我的温暖和感动。

以后,我也要用妈妈爱我的方式去爱她。

(结尾呼应开头,直接抒情,深化主题,最后一句令人回味。)

【陕西渭南市渭南初级中学】

◆总评

阅读习作,心头涌出的是深深的感动和淡淡的温情,通过对下雪天妈妈的手带给“我”温暖的动人场面的细致描摹,让我们感受到了看似柔弱的手中承载着的厚重母爱,语意丰富,情感真挚。

习作值得同学们学习的地方如下:

1.聚焦矛盾,叙事生动。习作开篇通过环境的渲染,呈现了自己出门玩雪的强烈愿望与现实的寒冷间的冲突,而化解矛盾的关键、传递真情的钥匙便是妈妈那双充满温度和爱意的手,通过叙写妈妈的手给予“我”温暖的感人画面,让我们真切地感受母爱、赞颂母爱,结尾照应开头,升华主题。

2.描写丰富,细节精彩。习作在叙事过程中运用生动的描写,写活了细节,还原了情景,尤其是对妈妈给“我”温暖的场景刻画得细致入微。小作者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以及修辞手法的使用,刻画了一个无私的、关爱孩子的母亲形象,字里行间流露的爱意让我们动容。

3.重点突出,以小见大。小作者着眼主题,行文时紧紧围绕那双温暖的手进行描写,写出了寒风中妈妈冻得通红的双手在不停地揉搓、哈气、紧握“我”的双手让“我”不再寒冷的过程,生动地再现了妈妈的细心体贴及对“我”无私付出、毫无保留的关爱,收到了以小见大的表达效果。

(梁芳)

猜你喜欢

哈气玩雪寒风
玩雪
逆流而上的寒风
寒风吹(外一首)
寒风瑟瑟,谨防老年人的这些健康杀手
玩雪后手为什么觉得烫?
《哈气河马》
玩雪
与幼儿画报一起读绘本
《哈气河马》
———冬日里的温暖童话
无惧寒风做“暖女”厚重单品轻松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