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神话故事融入高职院校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

2022-12-08宋开春黄帅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神农高职文化

宋开春,黄帅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句容 21240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高职院校办学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受我国文化魅力吸引选择来华学习。面对新形势,高职院校如何适应国际学生需求,开展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日益成为重要课题。当前,高职对外汉语文化课堂教学普遍侧重语言技能和文化技能,而针对文化知识特别是传统文化的教学比较零散,缺乏教学应用方面的系统研究[1]。古代神话故事贯穿传统文化发展全过程,是进行文化课堂应用研究的最佳切入口。该文结合教学实践案例旨在探讨古代神话故事如何应用于高职院校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为高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工作提出具体应用建议。

1 古代神话故事融入高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应用的总体设计

1.1 古代神话故事教学目标

1.1.1 理解内容,知晓文化

理解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事件等内容,分析故事蕴含的文化知识,感受神话故事丰富的想象力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客观认识传统文化对当代价值观念的影响,扩大国际学生文化知识面。包括文化词汇的含义、神话人物的外貌和性格特征、故事涉及民俗风俗习惯和故事哲理等。

1.1.2 文化交际,形成技能

能够将古代神话故事中的文化知识应用于文化交际,切实体会到传统文化在日常交往中的广泛应用,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包括特定文化场景中扮演人物角色,言行举止得体;能够融入自然或人文环境,客观评价不同文化;能够在人际交往中合理运用古代神话故事等。

1.1.3 尊重多元,培养情感

感受古代神话故事中远古人类具备的美好品质,能够客观理性地认识神话故事中的价值观,自觉接受不同背景的文化观念,形成尊重不同文明的多元文化意识。包括理解神话人物具备精神和道德品质;感受神话故事作品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与同类型故事对比获取情感共鸣等。

1.2 古代神话故事教学原则

1.2.1 针对性与多样性相统一

要针对高职国际学生所学专业、汉语水平、文化差异和学习特点等,选择能够反映时代特色的古代神话故事作为教学素材,并重点讲述难以理解的语言、文化知识点。要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和形式完善教学设计,引导国际学生全面了解古代神话故事中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丰富的民族情感。

1.2.2 趣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

要结合高职国际学生的年龄、 性格和心理等特征,开展富有趣味性的教学,通过教学互动激发文化课堂活力[2]。要按照循序渐进的规律设计教学内容,对神话故事涉及的文化词汇等知识点进行反复推敲,确保整体教学客观、准确、科学,避免给国际学生造成误导或理解性障碍。

1.2.3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要把握高职国际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规律等特点,适度减少理论知识覆盖面,合理设计文化知识讲解内容点,领悟古代神话故事蕴含的传统文化价值。要应用丰富的高职教学实习资源,增加文化实践体验类活动,打造应用文化知识的实践平台,提升国际学生跨文化交际思维和能力[3]。

1.3 古代神话故事教学方法

1.3.1 直观演示法

直观演示法是指运用文案、图片、音像等直观手段进行演示,把抽象内容简明化和形象化,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认识[4]。演示材料要依据高职国际学生实际和神话故事进行设计,演示内容要将图片和文字、声音等有机融合,集中学生注意力进行仔细观察和积极思维,激发学习文化课程的兴趣。

1.3.2 对比类聚法

对比类聚法是指通过对同类型的事物进行比较,探讨事物间异同点,从而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5]。对比类聚要依靠高职国际学生搜集和整理来源国同类型神话故事素材,克服文化背景差异性影响,对故事人物形象和蕴含的哲理进行比较,分析神话故事之间文化异同,加深文化课程教学深度。

1.3.3 体验实践法

体验实践法是指通过搭建课程体验和实践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在亲身体验过程中认识事物[6]。体验实践要结合高职国际学生需求和神话故事主题开展阅读绘本、情景剧表演、博物馆参观等活动,通过引导国际学生动脑、动手亲自参加体验活动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1.4 古代神话故事教学形式

1.4.1 文化知识讲堂

文化知识讲堂围绕古代神话故事内容及文化内涵等展开教学,倡导新课堂文化教学理念,注重引导高职国际学生自主探索和思考,通过开展师生互动共同探究完成课堂教学。讲堂重点围绕古代神话故事相关词汇理解、故事情节说明、人物形象分析、国别故事对比等重难点问题,合理利用文化教材、图片、视频等资源展开课堂教学,培养高职国际学生形成文化知识。

1.4.2 跨文化实践项目

跨文化实践项目通过设计开展与古代神话故事相关的文化表演和体验参观等活动项目,促使国际学生将课堂积累的文化知识与交际体验活动相结合,在亲身实践中感受文化魅力。项目要紧密联系文化知识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实施方案,充分应用本地文化资源,科学确定实践的时间、场地、任务等事项,组织学生安全有序参与其中,培养高职国际学生形成文化技能。

2 古代神话故事融入高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应用案例

教学对象:汉语中级水平的国际学生。

课时安排:6 课时(文化知识课堂2 课时,跨文化实践项目4 课时)。

教学内容:《神农尝百草》。

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涉及的风俗习惯、民族精神等。(2)将故事改编成情景剧进行表演,通过实践活动体会神农氏对现代文明的影响。(3)与国际学生来源国同类型神话进行比较,形成尊重多元文化的意识。

教学过程如下。

2.1 文化知识讲堂

2.1.1 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以五谷、中草药、传统农具等图片导入教学,介绍名称、用途等。围绕图片信息向国际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发现或创造上述物品的人产生好奇。引出神话人物太阳神炎帝(亦称神农),提出讲堂主题为神农尝百草。

2.1.2 课堂教学,文化浸润

围绕认识生字、 理解故事内容和民族精神等设计教学步骤,结合高职学生实际采用识字卡片、绘本、视频等教学资源进入讲堂,引导国际学生掌握该故事内容与文化内涵。具体教学如下。

(1)播放视频,了解故事。播放神农出世、神农鞭药、尝百草等视频,提醒学生认真观察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所处社会环境。视频播放过程中,在黑板上记录故事的人物、事件等关键信息,将文字信息和视频中的图片信息结合观看。互动交流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情节,引导国际学生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内容。

(2)学习生词,能拼会写。根据改编故事标注的拼音读准字音,及时纠正拼读错误。结合英语译文和图片讲解炎帝、牛头人身、五谷、农具、神鞭、中毒和中草药等重点词汇含义,示范书写生字或新词,邀请学生在黑板上现场参与,加深文字印象。开展识字竞猜游戏活动,借助识字卡片记忆故事中的生字词。

(3)讲解故事,阅读绘本。故事文本融合播放视频讲解故事,注意提问交流互动,并在黑板上整理故事框架。重点围绕神农尝百草的背景、原因、经过和影响等内容,认识故事发生的过程和主要情节,引导学生系统理解故事。分小组阅读绘本,重点关注图片信息对应的文字表述,交流阅读收获与感想。

(4)分析文化,进脑入心。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分析,从发现五谷、制作农具和教人们耕种等事迹认识神农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促使农耕文明在恶劣环境下起源。从为救助百姓历经千难万险寻找草药等事迹认识无私奉献精神,为验证药性不怕中毒亲自品尝的科学严谨精神,并简述传统中医药兴起的重要价值。

2.1.3 课后作业,对比类聚

按国别成立课后作业小组,深入讨论、搜集、整理来源国有关发明创造类典型神话故事,用汉语编写出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文化内涵。与神农尝百草进行比较,列出神话故事之间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文化内涵等方面存在的异同点,以小组为单位上交作业文字稿。

2.1.4 教学反思,完善设计

总结文化课堂教学设计的任务、目标、方法、资源等完成情况,收集国际学生反馈的课堂教学问题或建议,完善教学方案。

2.2 跨文化实践体验

2.2.1 选定实践场所,完成材料准备

神话故事涉及农学,选择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江苏农博园和被誉为“茶叶福地,科技洞天”的江苏茶博园作为实践体验教学基地,运用园区自然和人文资源布置实践活动现场,为实施系列体验活动准备好相应场地。根据实践项目要求准备好活动现场需要的设备、道具等材料物品。

2.2.2 开展情景剧表演,再现神农尝百草

要求情景剧主题鲜明、构思巧妙,情节完整引人入胜。表演者穿着有特色,符合剧情人物特征。语言表达使用汉语,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应用符合情境的音乐,情感投入富有感染力。能恰当使用身体语言,展示故事人物体征。分组进行现场表演,每场时间控制在15 min 以内。

2.2.3 走进农耕文化馆,看五谷识别农具

观看馆内有关农耕的实物、图片和视频资料,了解从刀耕火种的古代农业发展到采用科技耕作的现代农业历程,体会神农对农耕文化起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介绍谷类粮食的名称和作用,说明犁、织布机等在传统男耕女织社会中的用途,体会神农发明创造的重要作用。

2.2.4 深入百草实习园,品茶叶辨别中药

查看中医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到园内野外药材基地参观,了解种植的中药材名称和功能,体会传统中医药的起源、传承和创新发展历程。在茶博园基地组织体验采茶、制茶和品茶系列活动,现场介绍茶叶的种类、功能和分布等知识,体会神农对茶文化形成的重要影响。

2.2.5 总结实践成果,提升教学水平

回顾活动执行情况,收集国际学生对项目设计形式和内容的评价或建议,提升实践项目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 古代神话故事融入高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应用建议

3.1 提升教师文化素养,发挥教学引领作用

神话是人类文明的起源,每个国家或民族都有神话故事,故事所反映的文化价值也不尽相同。高职文化课程教师在研究我国古代神话故事基础上,要注重研究国际学生来源国同类型神话故事,不断提升自身跨文化素养,以便引导国际学生形成文化对比思辨意识。

3.2 立足高职文化教学,精选故事内容素材

古代神话故事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素材选择空间较大。高职文化教学注重理实一体,综合培养应用技能与理论水平。所选教学素材的文本要通俗易懂,避免使用复杂文化概念,便于培养语言应用技能,要选取能传达中华民族价值观念的典型神话故事作为教学素材。

3.3 依据国际学生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原则

古代神话故事历史悠久,高职国际学生来华学习汉语时间较短,语言基础比较薄弱,且不同国家文化背景存在差异,正确理解故事及文化内涵具有难度。要把握高职国际学生学情,从知识、技能和情感等方面合理确定教学目标,使教学过程始终充满趣味性和多样性。

3.4 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创建直观文化讲堂

古代神话故事人物形象特色鲜明,蕴含哲理深刻,仅讲解文本材料难以取得教学效果。要结合高职国际学生认知特点综合运用手机APP、PPT 课件、动画、微视频等现代教学手段开展直观教学,激发国际学生主动融入并理解文化课堂知识点,激发学习文化课的兴趣。

3.5 依托地方文化资源,设计文化体验教学

古代神话故事蕴含的价值观念对当今社会仍具有积极影响,国际学生仅通过文化课堂缺乏亲身体验,难以真正领悟文化精髓。要紧密联系高职国际学生性格特点和神话故事主题,综合运用博物馆、文化馆、展览馆和茶博园等地域文化资源,设计开展体验教学项目。

3.6 倡导客观理性教学,避免发生文化冲突

古代神话故事产生于原始社会,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处于较幼稚阶段,要引导国际学生客观看待故事中人物的形象和思维,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导向。应充分尊重高职国际学生的宗教信仰,选取的神话故事中应避免出现带有宗教对立色彩的表述或典故,避免在选取的神话故事中产生与高职国际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文化冲突的问题。

4 结语

古代神话故事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于高职院校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工作者,要结合高职对外汉语文化课程教学要求和国际学生特点探索古代神话故事融入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基本目标、原则、方法和形式,在理论层面形成总体设计。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制定了具体教学案例,对如何开展文化知识讲堂和跨文化体验教学活动的教学过程进行详细介绍。并针对古代神话故事融入高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应用提出了具体建议,以期推动高职院校国际学生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工作取得新进展,发挥对外汉语在文化推广方面的作用。

猜你喜欢

神农高职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神农尝百草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神农尝百草
谁远谁近?
神农尝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