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茂学术思想的特性与价值探讨

2022-12-08殷传娟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滇南本草云南

殷传娟

(云南省昭通市实验中学,云南昭通 657000)

兰茂(1397—1476),字廷秀,号止庵,别号“和光道人”。云南省嵩明县杨林千户所人,祖籍河南洛阳,明代著名的音韵学家、文学家、医药学家。在音韵学方面兰茂撰写了《韵律易通》《声律发蒙》等著作,《韵律易通》中兰茂首次用北方语言来校正云南方言,它对研究近代古音韵具有较高价值。《声律发蒙》是为少年儿童编写的启蒙识字的读本,是明清乃至民国时期云南城乡儿童必读的教科书。在文学方面,兰茂还是滇诗的先驱、词人、剧作家,他的抒怀诗、咏物诗、山水田园诗等充分反映了民生疾苦,朴实感人。他的南曲剧本《性天风月》声情并茂,文词华丽,音韵讲究,富有浓郁的云南地方特色。在医学上兰茂撰写了《医门揽要》《滇南本草》两部姊妹篇,《滇南本草》流传了近六百余年,早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百四十二年,其着重论述药理,是具有很高实用价值的地方性本草著作。《医门揽要》是他根据数十年的行医经验写下的临床经验结晶,兰茂诊病遵循因时、因地、 因人制宜的原则,结合云南独特的民族医药资源,立书著述,对后世学者具有深远影响。

1 兰茂学术思想背景概述

兰茂一生经历了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成化8 个政治动荡的时期,见证了云南的诸多政治动乱,借助诗词展现出了许多消极的思想,但并没有磨灭其“永远济世”的雄心壮志,对劳动人民的深厚同情和对剥削阶级不劳而获的憎恶都通过其诗词彰显出来。文学上融汇儒、道、佛家的学说于一身;在音韵学上撰写了《韵律易通》等著作,尤其运用“早梅诗”来概括声母表、韵母表,具有重要的价值。

1.1 文学背景

兰茂自幼性格淡雅,苦读诗书,出入经史百家,兰茂虽学识渊博,但由于当时朝廷明文规定“文武官舍军校匠余,不许外郡入试”。所有移居他乡的子弟必须回到本籍才可参加考试,仕途不顺,他只能靠教书谋生,希望“待时而出”。其一生愤世嫉俗,甘为布衣,隐居乡里,年过50 又潜修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的理学,终著成《玄壶集》等书籍。其诗文大多反映民生疾苦,朴实而感人。他是云南历史上最为突出的布衣奇才,兰茂之所以有如此卓越的成就,离不开他“潜心理道”,读书“靡不穷究其奥”的刻苦精神[1]。李澄中在《兰先生祠堂碑记》中言“终老食家,能于百余年人往风微之,使万里羁客,而不忍去”。兰茂作为滇诗的先驱、词人、剧作家,其理学观点体现在《玄壶诗》自序“天地万物有自然之理,三教经典百学载籍乃圣贤垂宪之言。世界万物善恶由人心之所生,静中观之,了然在目,不待外求也”及诗文“箪瓢不改其乐,卿相未尝动心,妙道分明在此,何须隐迹山林。圣人之徒,道一而已”。其中“妙道”包括道家“有生于无”“禁欲主义”的内容,在政治思想上仍然以儒家学说为主体而自称“圣人之徒”。在方法论上体现朱熹的“理一分殊”佛家理论[2],兰茂融汇儒、道、佛家而合一。

1.2 音韵学背景

兰茂20~40 岁这段时间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坚持钻研音韵之学,本想效仿唐宋文人雅士,悠闲地“骑驴寻诗”,他在《雪诗戏成百战三十韵》中说,他没有“骑驴寻诗”[3]的福分,而是“骑驴标韵良亦苦”,只有“骑驴标韵”想方设法解决了儿童难以学懂的问题后,才能安心去写诗。兰茂作为教书先生,本想以朝廷颁行的《洪武正韵》来教授学生,可《洪武正韵》就连当先生的都难以学懂,更何况学生。《洪武正韵》延续了唐宋传统的正字、正音和反切的传统,声母体系继承了唐宋汉语36 个字母,保留了全浊音,实际有31 个声母,对旧韵的韵部进行了大胆改革,缩减了《平水韵》的107 韵,编为76 韵。《洪武正韵》是当时文人杂采古今韵书,调和新旧主张的一部著作,它既不能代表明初中原的“雅音”,也不能反映江淮方言,更不能反映单纯的、声谐韵协的、完整的语音系统。面对如此复杂难懂的韵书,教者难,学者更难,兰茂便下定决心编出与实际读音相符的韵书来,于是他“骑驴标韵”,昼思夜想,修订和完善《中原音韵》[4]的内容,根据实际音变,声母、韵部各归纳为20 个,从点点滴滴出发,整整耗费20 余载,先后写出了两部音韵学著作《声律发蒙》和《韵略易通》,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音韵体系。

1.3 医学背景

兰茂自幼酷爱本草,潜心研究,常向农民、猎人、渔夫、樵夫、药农、铃医等请教,参考古籍,实地考察药用植物,历时三十余年,终在正统元年著成《滇南本草》《滇南本草》和《医门揽要》这两部姊妹作。根据《兰茂传》中引述《滇南本草》务本堂前言“兰子因母病,留心此技三十余年”。《云南通志》记述兰茂“耻于利禄,自匾其轩曰‘止庵’,遂不出”。兰茂有一位体弱多病的母亲,兰茂对母亲是非常关心照顾的。正是出于对母亲的孝顺,对民众的关心,他才立志闭门潜修医术以救母。《滇南本草序》记载“余幼酷好本草,考其性味,辨地理之情形,察脉终之往来。独滇南则不同,盖滇南……余留心数年,审辨数品仙草,合滇中蔬菜草木种种性情……” 表明了兰茂对于医学的留心与热爱[5]。《滇南本草》及《兰茂传》等文献资料记载,兰茂长期在嵩明、 昆明等地进行药物调查及诊病,还到凤庆、保山、曲靖、元江、东川、滇南及金沙江流域等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进行考察,收集各民族治病防病的经验方。兰茂在《滇南本草》自序中言“后有学者……切不可心矢大利而泯救民之心”。彰显了其致力于济世救民之决心[6]。兰茂因母病而学医仅仅是一个源头,更多的背景是源于其生逢乱世,怀有治病救人之决心,而遍寻良方,著书立论。

2 兰茂学术思想特性

2.1 地域的独特性

兰茂生于明初,当时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小农经济有所发展,工商业趋于繁荣。且正值郑和远航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际,海运交通亦较前发达。兰茂的出生地嵩明杨林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城南六、七公里的地方又名嘉丽泽,十余公里的地方有秀嵩山,取“嵩秀泽明”的含义而得名。杨林位于嘉丽泽畔,兰茂在这里写了很多描绘大自然景色的诗歌,如描写嘉丽泽美景的《澄海月华》。滇省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属于低纬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物资源丰富,可供药用者为数甚多。全国近三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几乎占了一半以上。低等植物更是应有尽有。大凡世界上发现的野生植物,大多能够在云南找到其踪迹。云南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百药之乡” 的美誉,云南属于多民族聚集地区,其气候、文化特点更是形成“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多样性局面[7],云南动植物资源丰富,各民族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形成了各具特色民族医药资源;兰茂遍游滇南之地,著成《滇南本草》《医门揽要》。云南独特的地域为兰茂的医学、文学等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2 文化的交汇贯通

云南是我国多民族聚集的省份之一,明清时期,云南地区聚集和杂居了多种少数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疾病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用药经验。明代官方推崇儒学,倡导孝道。懂得医药知识,可以为人治病,被视为履行孝道的重要手段。有人把行医治病当成一份职业,但“兰子因母病,留心此技三十余年”便是如此。以教书为业的兰茂“耻于利禄,自匾其轩曰‘止庵’”,著书立作,终著成《滇南本草》《医门揽要》,其著作中展示了兰茂优秀的文学功底。在文学方面还善于写诗,以反映农村生活为主,将渔叟、樵人、耕夫、牧童、兰、竹、松、菊等写入诗中,敢于直面现实,充满时代气息,既表达了对穷苦百姓的同情,也展现了其济世救民的决心。七十岁时所作的《七十自赋十首》“食牛何许干秦穆,戏彩无缘学老莱”中引用楚国贤人老莱子对九十岁老母亲的孝行来回忆自己对母亲行孝的情景。兰茂遍游滇南之地,汇集云南各民族的文化、医药资源,立志为良医济世救民,创作诗文展现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

3 兰茂学术思想价值

3.1 文学、艺术价值

兰茂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医药学家、音韵学家,而且是一位诗人、词人、剧作家等。其文学作品收集在《云南通志》《嵩明县志》《玄壶集》等书中。兰茂的诗歌现存的共200 余首,按照诗歌的内容可以分为玄壶哲理诗、反映现实诗、抒怀诗、咏物诗和山水田园诗五类。这些诗或阐述人生哲理,或直抒胸臆,或托物言志,或评古论今,或写景抒情,风格各异,内涵丰富。兰茂终身布衣,隐居田园,过了数十年的躬耕陇亩生活,对劳动生活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有较深切的体验,所以其反映现实的诗歌中流露出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及深厚情谊,抒怀诗中表达了蔑视富贵,不愿同流合污的气节,咏物诗中显示了其孤傲不屈的人格,山水田园诗中显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及对现实消极不满的情绪。从艺术上讲兰公的诗包含五言、六言、七言七古等形式,朴素自然,情景交融,感情真挚丰富,语言精练优美。

20 世纪90年代初嵩明县组织召开编写了15集电视连续剧文学剧本《兰茂传奇》的审稿会,依据史料记载的人物、事件,旨在宣传兰茂其人其事,对研究兰茂学术思想具有重要价值。兰公著作《韵略易通》《声律发蒙》《性天风月通玄记》《玄壶集》等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为经史文韵做出了重要贡献。《韵略易通》 对唐宋以来汉语语音的36 个字母的进一步革新,著名的《早梅诗》作为代表,这对研究古代中原语音系统有一定的意义,同时兰公想以明代的标准音,来矫正云南的方言语音,在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是“推广普通话”的先驱,故《四库总目提要》评价此书是“尽变古法,以就方言”。兰茂还是一位理学家,他的《性天风月通玄记》《玄壶集》就是“性命”之学的主要著作。兰茂晚年还写过一些诗歌评论,认为“好诗全靠绝句高”,强调“采诗”要精,不能“兰鲍不分清白混”,告诫评选诗歌的人不能“忍将公论做人情”。兰公的诗是明代滇诗中较早的作品,他的诗和诗歌创作主张给后人以深刻启迪,对后来人才辈出,作品如林的滇诗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深入挖掘整理研究。

3.2 医学价值

兰公长期行医民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以其坚实的文学基础,写成医学巨著《滇南本草》《医门揽要》《滇南本草》全书共三卷,约十万余字,包含果品类药物、 蔬菜类药物、 动物药和菌类药共518种,单方、验方、验案710 多个,插图75 幅等,使滇中药物造福于民,流芳后世。兰茂在医学上注重“药食两用”,善于运用食疗治病,如运用茼蒿菜化痰、利小便;板栗治疗喉疔火毒等。今天研究兰茂医学著作者众多,可见兰茂的医学价值对于云南省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影响,还有云南特产名药,如“复方曼陀罗药水”“灯盏花素注射液、 灯盏细辛注射液” 等主要原料,《滇南本草》均有记载。兰茂为我省人民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3.3 教育学价值

兰茂在音韵学、医药学、诗词等方面的成就,早已众人皆知,兰茂在教育学方面无专门论著,人们历来仅以《韵略易通》和《声律发蒙》来论兰茂对教育的贡献。但从未有人围绕兰茂的著述,对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做出论证。《韵略易通》和《声律发蒙〉虽专为儿童启蒙而著,但兰茂将教育提升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度,与兰茂“君圣臣贤,耿耿精诚昭日月;官清政简,凌凌节操凛冰霜”的政治思想相吻合。他将接受教育的意义用“壮年难久驻,佳景易消磨”等诗词来表达,认为人要有志,志在学有所成。兰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还散见于《滇南本草》《医门揽要》,以及兰茂所作的诗、词及其他著述之中。兰茂的医药教育主张如《〈滇南本草〉序》中言:“后有学者,切不可贪大利而泯救病之思”。主张诊病不可“以人之生死而为钓名之地”,而是要以 “圣贤兢业之心”,“慎”而诊之。兰公还教过书,在兰茂的诗歌中偶有提及。如《四时词·春》又言:“我老无为,对景忘饥,笑欣欣童冠相随”。乡里人称为“小圣”的兰茂,在其生活中总有一群孩子或青年跟着,说笑着“童冠相随”。兰茂主张的教育思想是“忠”“孝”两全的正统的封建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4 结语

兰茂是明代重要的历史人物,研究兰茂学术思想除了弄清他的生平事迹等外,关键还需要梳理他的思想发展脉络。云南在研究兰茂学术思想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包含诸多专著、期刊、硕博论文等。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玉溪师范学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等高校也基于兰茂文学、 地域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面对这样一位布衣奇才留下的诸多古籍,我们还需要加倍努力去探索,最终把兰茂的学术思想及其著作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这对于宣传兰茂,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猜你喜欢

滇南本草云南
清代道光年间土司制度与滇南边疆治理研究——以《滇事杂档》史料为中心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A New Species of Trimeresurus Lacépède,1804 (Squamata:Viperidae) from Southwestern China,Vietnam,Thailand and Myanmar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探寻中华本草的足迹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本草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