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乡村视阈下村庄规划设计研究
——以闽侯大湖乡六锦村为例

2022-12-06梁瑞炀

陶瓷 2022年10期
关键词:畲族村庄规划

梁瑞炀

(福建耘合景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福州 350000)

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农村发展受到的影响逐渐提升。在城乡规划的角度来看,乡村建设属于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所以只有通过有效的改造与规划,才能保证区域乡村建设水准。通过美丽乡村建设的方案,不光可以保证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同时也是丰富农民精神生活的主要方式,整体增加了农民的幸福感。

1 村庄规划的必要性

在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口和资源从农村向城市的集聚是必然趋势,势必会带来农业萎缩和农村空心化,推动城乡均衡发展,是现代化之路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乡村发展经过了很多转型和制度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非常明显的阶段特征:从人民公社为核心的城乡二元结构,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城乡融合、脱贫攻坚,最后是乡村振兴的发展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和完善,对拉动内需、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和新时代下的城市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各省自然资源厅下发通知,要求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加强全域生态功能,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从而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现阶段关于美丽乡村视阈下城乡规划设计思路等方面研究相对较少,基于该问题现状,提出优化措施,如以城乡基础设施及保障规划为主、以自然生态为核心进行绿色发展、以精神文明建设方向进行文化植入等,对美丽乡村发展背景下的城市规划设计进行思路分析,为提升城乡一体化协同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意义[1]。

2 美丽乡村建设的方针

2.1 诠释以人为本

随着当下我国城市发展逐渐向国际化转型,强化城乡一体化建设及科学规划十分关键。美丽乡村规划理念是基于人性需求、百姓生活的多元化设计开展。其中,以人为本是美丽乡村重要规划核心。首先,体现人居生活的舒适性、安全性,将舒适及安全的功能设备、场景设施等进行布局营造。包括教育、医疗、商业、休闲、娱乐等层面。其次,将百姓作为乡村一体化规划设计重点,无论是城市百姓还是乡下农民都可享受其城乡待遇。提升百姓生活基础保障的同时,将“享受生活、享受乡村”的形式给予体现。最后,美丽乡村即是“健康乡村”,在规划设计中将百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城乡规划中的生态环境、绿色氛围到基础医疗健康保障设施,多要充分体现健康的重要性[2]。

2.2 体现科学规划

“美丽乡村”城乡一体化规划设计不是单一片面的简单流程,而是更为科学、合理的系统布局。从规划设计层面来讲,将美丽乡村主要以乡村带动性为主,包括经济、教育、医疗、生态等。在规划设计中一定要采用结合性、综合性方案。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以城市为主要依托载体,实现富裕乡村、协同发展的最终目的。在进行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农业生产与经济建设,这样才能更为快速高效的实现城乡互助、共赢[3]。

2.3 保障生态先行

从人居到经济发展,从整体规划到细节设计。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要以绿色发展为背景、以生态建设为核心,将生态发展与环境保护进行诠释。“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是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方针,包括净水工程、河流工程、森林工程、大气工程等。在社会主义的背景下,若想构建良好的农村,需要对农村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利用,经济发展对环境保护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将环保理念进行合理应用,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模式遇到的必然问题,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也需要针对这种问题进行合理解决。

3 美丽乡村视阈下下的村庄规划设计——闽侯大湖乡六锦村规划设计

3.1 区域概况

大湖乡位于闽侯县北部山区,南接白沙镇,西邻洋里乡,北连廷坪乡,东和罗源县霍口乡、福州市晋安区日溪乡以及市农垦系统管辖的江洋农场交界,乡政府所在地距福州67 km,是全县唯一的老区基点乡,总面积282 km2,平均海拔670 m,森林覆盖率达76%。

六锦村,位于大湖乡东北方向,直距乡政府驻地约30 km,东与晋安区梓山村毗邻,东北近罗源县佳湖乡,西交领头村,南接茶坪和坂头以三溪亭菜峰溪为界,山体以大山、东岭、凌云洋以北为高山自然村,平均海拔800 m 岭下为大湖乡最低海拔自然村,海拔为280 m。六锦村山明水秀,生态田园面积广,植物资源丰富,现存多株古树名木,其中现存有两株500年以上树龄的水松。

3.2 现状问题

3.2.1 道路未成体系

六锦村现状道路分级有村内主干道、村内次干道和村内支路三个等级。现状交通条件差,交通经常性拥堵,路窄车多,部分区块由于高差和道路设计不合理,整体路况比较差。村内主干道与对外道路网相接,连接着村内主要居民点,为水泥道路;村内次干道与村内主干道相连,为水泥路,贯穿着部分居民点;村内支路多为土路,连接着散布的居民点。村内路网状况较差,未形成系统的道路网。

3.2.2 景观风貌现状

村庄入口无明显村口标识,村内溪水有待整治以及景观营造,村庄建筑外立面风格不统一,且缺少畲族文化元素体现,村道景观有待提升与营造,部分古建筑有待修缮,畲族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在畲族聚集区应进行畲族景观营造。地貌特色和民俗风情未被挖掘,难以形成系统性的旅游体系和知名度较高的旅游品牌。

3.2.3 建筑质量现状

根据建筑的结构、材料,将本村的建筑质量分为四类

一类建筑:主要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多为近期建设,一般外立面贴有瓷砖。

二类建筑:主要是砖木结构,即砖与木结合,多是由早期建筑后经过修缮而成。

三类建筑:主要是土木结构,包含纯土结构与纯木结构,是早期建筑,具有年代感与地域感。

四类建筑:主要是村民自行在屋后搭建的临时棚屋,多用于圈养家禽。

3.2.4 基础设施落后

村庄现有小学、村委、卫生院、老人会、公共厕所以及大王庙与畲族祖厝等公共服务设施,但是公共服务设施不够完善且分布不均,整体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有待规划与完善。医疗设施也相对缺乏,现有设施医疗条件无法满足未来村庄的发展需求,无法保障村民基本生活水平。

3.3 建设美丽乡村的具体方案

3.3.1 建筑整治规划

通过借鉴成熟的历史古街与古建群的建设经验,结合六锦村畲族文化,建筑立面改造以”灰砖黑瓦”为主色调,木质窗饰、畲族图腾为点缀。对结构及墙面均完好的、划定建设用地控制范围内的建筑,维持现状;对建筑质量尚可,但外立面缺少处理或称为“赤膊房”的建筑,或建筑风貌和外观与村庄环境有冲突,并且所处位置相对较重要的建筑,进行整理设计,使其更具浓厚的历史韵味;对未来新建建筑,统一风格建设。并且通过建筑立面的装饰、街巷景观小品及设施的设置,丰富建筑,院落的街巷等活动空间。改造手法:将平屋顶改造为青瓦坡屋顶,外立面刷灰色真石漆,墙面加畲族图腾装饰,建筑加畲族图腾装饰腰线,窗户格栅加畲字窗花装饰,原木构建筑屋顶翻新青瓦。

3.3.2 传统文化传承植入,建立村庄精神文明体系

任何一座城市的建设都离不开城市和地域的文化,乡村规划也不例外。村庄规划应当着眼于乡村的生产生活模式,挖掘当地特色的历史文化,突出本地民俗传统文化,打造独属于村庄的文化品牌,形成系统、延续、深度的乡土文化空间载体,也建立村庄精神文明体系,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六锦是畲族聚集村,挖掘畲族文化,通过后期景观打造与文化融入,围绕乡村旅游的吃、住、游、娱、购等,打造为畲族风情旅游村,成为闽侯县少数民族乡村旅游文化村。来到六锦,游畲山,吃畲饭,住畲屋,赏畲歌,跳畲舞,陶醉在畲族文化换宁静中,体验畲乡情怀。村庄规划上融入畲族文化元素,规划畲族民俗活动中心等,比如将畲族图腾运用到建筑外立面改造上,设计对歌台等能体现畲族文化的景观措施。

3.3.3 旅游强化

结合现状自然条件和生态资源,突出旅游特性,丰富旅游多样化体系。发展传统村落旅游业,深化特色农业,延伸特色元素,打造富饶丰美村落。(打造当地农业品牌,深入发展养殖业与种植业。同时结合当前热门的文化乡村旅游,让人们回归自然从而获得身心放松、精神愉悦。

以畲族文化、绿色精品、休闲观光、自然探秘为主线。突显特色畲族文化,深刻畲族烙印,尽展畲族风情;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布局产业区位,综合“多层次”生态开发,如将养殖业与种植业结合等创新产业方式,建设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具有田园风光文化内涵的休闲农业观光示范村。

3.3.4 产业激活

乡村振兴的本质在于乡村产业振兴,产业兴旺才是乡村振兴的后续动力,产业发展是基础、是关键、是支撑,因此在做乡村规划同时,应当基于当地的产业现状和禀赋资源,进行系统性的产业研究和策划。大湖乡立足于“开发旅游资源,构建和谐生态;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发展新定位,力争将大湖乡打造为“百姓富,生态美,产业优”的精品生态乡。六锦村畲族文化底蕴深,将畲族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融合,开展旅游规划,打造为“幸福家园工程”示范村。

3.3.5 民生改善——服务多元提升

开展乡村振兴和村庄规划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一定是要摆在第一位的,村里的“水、电、路、讯、网”以及能源供应、卫生设施和垃圾污水的处理,都是农村现代文明生活所需要的必要条件,也是乡村建设的重要着力点,通过一定公共品服务供应水平的加强,会让村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得到极大改善,村民获得医疗、养老、金融、就业等服务更加便利。

村庄规划结构:一心、三核、两片区,以生态居住与生态农林发展为主要用地,沿村庄发展轴散布景观绿核以及经典景观节点。市政干道建设,包括人行道、绿化带、地下管网、供电设施、路灯设施,在这样的系统梳理下,形成完善的道路交通体系。同时,在本村的公共设施规划上,规划有养老院、幼儿园、警务室、医务所、休闲公园、公厕、文化活动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旅游服务中心、通讯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健全本村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推进“幸福家园、美丽乡村”建设进程。

4 结语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在全国范围内的持续推进和深化,作为规划设计师,要明确的在乡村振兴下的村庄规划应当引领每一个乡村走适合自身的、因地制宜的发展之路,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先进地区模式和成功典型,注重发展本地特色产业和优势特色,才是可持续的。

为了保证城乡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需要明确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有关部门也需要对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进行重视,保证农村经济朝着健康的方向转型,为人文自然环境和乡村发展建立和谐点,最终才能达到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目标。

猜你喜欢

畲族村庄规划
非遗活态传承下畲族银饰创新设计及营销策略探索——以畲族银饰品牌“珍华堂”为例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永安“三月三”
我的小村庄
畲族“三月三”民族文化节庆活动
村庄,你好
畲族民歌:《朋友,请你喝杯酒》
规划·样本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