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绿色食品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2022-12-06政,丁

现代食品 2022年11期
关键词:绿色食品精品申报

◎ 李 政,丁 野

(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3)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相继提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1]和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的工作思路[2]。浙江结合区域农业发展实际,紧扣“稳发展优供给、强品牌增效益”主线,以省级精品绿色农产品基地和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建设为平台,以绿色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融合发展为牵引,在推进绿色食品高质高效发展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

1 现状成效

1.1 总量规模快速增长

近年来,以增加浙产优质农产品供给为目标,着力续展稳存量与新增扩总量同向发力,产业发展实现了量增质提。截至2021年底,创建安吉白茶等全国绿色食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和仙居杨梅等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7个;全省有效期内绿色食品2 444个、企业1 719家,产品续展72.4%。与2018年底有效期内产品1 356个、企业866家、续展率66.01%相比,产品数、企业数、续展率分别增长80%、98%和9.7%,企业和产品数量接近倍增。为保障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同步推进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发展,2021年全省新增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产品36个,有效期内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企业10家、产品60个,分别占全国总数的5.1%和8.2%。

1.2 精品基地示范带动

立足浙江农业特色产业,以县域为单位整建制创建省级精品绿色农产品基地,通过集中认定申请、集中现场检查、集中环境检测,推进特色农产品质量整体提升,发展绿色食品。2018年以来,先后制定出台《浙江省精品绿色农产品基地创建办法》《浙江省精品绿色农产品基地创建实施细则》,围绕省级精品绿色农产品基地内80%以上规模主体获得绿色食品认定、30%以上产地面积达到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标准两大核心创建指标,累计创建省级精品基地35个,带动绿色食品主体722家,2021年基地内新申报产品约占全年申报量的40%。

1.3 团体标准从无到有

按照标准化生产支撑品牌化发展的思路,为探索解决绿色食品标准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2020年笔者团队开始着力构建浙江省绿色农产品团体标准体系,推动完成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会员注册,制定发布《浙江省绿色农产品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3]。截至2021年底,已研制发布《绿色食品水果农药使用指南》《绿色食品茶叶科学用药规范》等省级团体标准29项,其中省级单位牵头制标10项、市级单位牵头制标8项、县级单位牵头制标10项以及企业牵头制标1项。省市县企联动完成了省级绿色食品团体标准体系建设从无到有,为指导服务全省绿色食品企业绿色标准化生产、促进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1.4 数字赋能管理增效

绿色食品申报认证工作线条长、技术性强,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有效提升绿色食品品牌竞争力、打牢事业发展根基的重要手段,也是采用新技术提高工作质量效率和服务水平的迫切需要。针对绿色食品认证申报以纸质材料为主,大多手工操作,工作效率低、工作成本高、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相关部门于2018年开始探索开发浙江省“三品一标”信息化申报管理系统。该系统已被成功开发并完成了相关测试,基本可以满足绿色食品从主体申报、现场检查、机构审核到证后监管等全程无纸化管理,以及日常巡查、产品抽检、技术服务等数据的交互共享[4]。目前该系统已融入浙江乡村大脑建设,接入浙江省农业数字化改革“浙农优品”应用,将为全省绿色食品申报管理工作提供便捷高效的支撑作用。

2 主要问题

2.1 续展比率持续增长难度增大

随着近年来产品数量的快速增长,每年全省绿色食品到期续展换证的企业和产品基数较大,加之精品基地的集中申报,换证产品类别和季节性比较集中,绿色食品续展比率持续增长的难度增大,需要提前分析研判续展周期,创设集中续展检查等应对措施,避免产品数量大起大落、企业大进大出。

2.2 精品基地创建质量有待提升

通过对基地建设情况“回头看”绩效评价,已创建的精品基地虽然在示范带动绿色食品主体数量上成效明显,但在主体生产规模、材料规范性、标准执行性等方面还有待提升。同时,不同基地之间申报绿色食品的面积规模、主体数量、资金执行率等方面也参差不齐,项目绩效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现象明显。

2.3 信息化建设步伐急需加快

虽然绿色食品信息化申报管理系统已接入省级“浙农优品”大场景应用,但是省部平台对接尚未实现,品牌宣传、产销对接、技术服务等功能尚不健全,对标省委省政府“数字引领、变革重塑、多跨协同”的数字化改革要求还有差距,申报管理工作尚未完全实现“网上办事、掌上办事”的迭代跃迁。

3 对策建议

在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三农”工作的重心已经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优乡村特色产业,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既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也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本任务。《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中要求绿色有机农产品在产业振兴中发挥作用;《“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明确提出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管理,建立健全农业品牌监管机制[5];发展绿色食品分别被纳入了《“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十四五”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在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等评定中,绿色食品已成为一项重要指标。“十四五”期间全国计划到2025年绿色食品企业总数达到2.5万家、产品总数达到6.5万个[6],绿色食品事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浙江作为创建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必然需要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上扬长补短,建议从以下4个方面着力,持续推进绿色食品高质高效发展。

3.1 基地平台联动增强集聚效应

聚焦特色产业和整建制推进,健全“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完善创建内容、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等标准体系,持续做精做强省级精品绿色农产品基地平台。加强精品基地建设“回头看”绩效评价结果应用,跟进精品基地内绿色食品主体续展评价,确保基地建设成果长效化。加快推进精品基地创建与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国绿色食品(有机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区创建等联动建设,引导扶持政策向联动建设基地倾斜,农业生产“三品一标”相关技术向联动建设基地集聚[7]。大力推进精品基地、原料基地初级产品与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对接,着力打造精品绿色农产品全产业链,提高上中下游环节绿色食品产品附加值,增强特色产业绿色发展的内生动能,把精品基地建设成全省绿色食品新申报认证的增长极和续展认证的蓄水池,提升全省绿色食品可持续发展能力。

3.2 数字化改革提升效率效能

以全省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以“浙农优品”绿色食品应用场景为主平台,持续优化浙江省“三品一标”信息化申报管理系统的绿色食品申报、年检、续展等核心功能,延伸拓展绿色用药推荐、限量标准查询、线上业务培训、品牌推广宣传以及产销信息推送等功能模块,着力推进“认证数据一键归集、检测结果一键处置、年检巡查一键审核、技术服务一键推送、晾晒比拼一键展示”,有效打通政府侧、企业侧、社会侧数据信息,实现绿色食品申报监管服务“一件事”闭环贯通。依托全省“肥药两制”改革,推进色食品申报主体全面开展生产记录电子化,加强与全国绿色食品金农系统对接,积极争取全国绿色食品信息化申报管理试点示范,打通数据交互共享的信息壁垒,切实加快绿色食品申报数字化进程[8]。通过加速绿色食品工作数字化改革,让数据多跑路、主体少跑腿,提升服务效率,增强管理效能。

3.3 标准落地保障安全优质

加快推进绿色食品技术推广和标准宣贯,以生产标准化保障产品安全优质,持续发展好、维护好品牌的核心竞争力。针对年度抽检农残超标较多的产品,结合国家“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重点产品,加强生产主体牵头或参与标准规程制修订工作,持续加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研究和标准规程研制力度,有效破解生产中病虫害防治的技术难题[9]。聚焦地方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探索建立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生产主体等共同推进绿色食品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示范推广工作体系,建立完善“地方政府+科研单位+工作机构+企业主体”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保障绿色食品科研攻关工作可以持续长效发展。深入开展绿色食品标准规程“进企入户”行动,通过编印科普手册、明白纸、模式图等方式,加强对绿色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标准培训,真正将技术推广到农民,落实到田头[10]。加强质量跟踪抽检,精准指导企业落实标准化生产,督促企业加强规范化管理,从源头有效防范质量安全风险。

3.4 公共品牌融合放大品牌效应

加快转变品牌宣传方式,推进品牌宣传工作从外延到内涵转变,从面向企业、政府部门宣传为主向消费者、经营者转变,由工作系统宣传为主向引导企业自发宣传转变,由传统媒体向网络视频、微信、微博等新型媒体转变。健全品牌培育体系,强化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运用,深入挖掘、展示绿色食品品牌内涵,推进绿色食品安全优质与农产品地理标志人文乡愁的品牌价值融合叠加,提升品牌认可度和溢价能力[11]。深入实施绿色食品规范用标行动,提高获证产品包装用标率,扩大品牌市场显示度、可见度。明确目标受众,加强精准有效宣传,向营销企业主动发布推送获证企业和产品信息,向加工企业推送原料基地产品信息,向绿色食品精品基地、原料基地推送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产品信息。搭建公益性宣传平台,遴选优质企业参展省农博会、绿色食品博览会、农交会地标专展等,利用公众号、视频号、电视以及广播等线上媒介讲好浙江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故事[12]。探索绿色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国家公共品牌融合发展典型示范村建设,通过品牌效应拉动特色产业提质升级发展,助力全省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4 结语

绿色食品是我国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开创性事业,前景广阔。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要求,各区域需要结合农业资源禀赋和生产实际不断为绿色食品产业注入新的发展动能。持续推进绿色食品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绿色食品续展、加大核心技术研发、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以及改进品牌营销模式,有效提升市场认可度和品牌效益,促进绿色食品技术、生产、品质、品牌和消费等良性循环,实现产业内驱发展。

猜你喜欢

绿色食品精品申报
国际收支申报问答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什么是绿色食品
精品画廊
我国撤销392个绿色食品产品标志使用权
釉光青精品欣赏
视界 精品
绿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