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羊重症肝片吸虫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2022-12-06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8期
关键词:虫卵驱虫牛羊

张 璐

(青海省西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青海 西宁 810000)

牛羊肝片吸虫病又被称为肝蛭病,是指肝片吸虫寄生在动物肝胆管内引发的一类危害性较强的寄生虫病,牛羊急性肝炎以及胆管炎等疾病都会诱发牛羊吸虫病,其中伴有中毒症状,营养障碍等,牛羊的生产性能降低,其大规模暴发,会给养殖户造成严重损失,肝片吸虫需要利用淡水螺才能完成自身的生长发育,因此,这类疾病主要发生在雨季和水灾地区。

1 临床症状

牛羊肝片吸虫病主要发生在夏秋两季,幼龄羊感染此类疾病的概率最高,且在短时间内遭受严重感染,会导致病畜突发死亡。病畜的临床表现有以下特点:慢性疾病、体型逐渐消瘦、毛孔粗糙、粘膜变白、出现贫血症状、食欲降低、缺少正常的反刍现象,继而诱发羊群出现周期性的瘤胃胀气,导致病畜出现便秘,在发病后期,病羊的胸下部位出现水肿,体型逐渐消瘦,致使怀孕母畜发生流产,或产奶量下降。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治疗,会引发死亡。依据病畜的临床特征、病理解剖变化可作出科学的诊断。

1.1 急性型主要发生在秋季,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牛羊患病以后会表征明显,在日常活动中脱离牛羊群,且精神低迷、体质较差,毛发粗糙,食欲不振,出现腹胀或腹泻等肠胃疾病,体表温度升高至42℃,贫血、可视粘膜逐渐变苍白,肝脏出现水肿。通过对患病牛羊叩诊,发现其肝脏部位的半浊音区显著扩大,同时对肝脏部位按压会出现敏感反应。大部分牛羊感染后会在几天之内死亡,其致死率比较高,且犊牛和幼羊的免疫抵抗力较弱,其死亡率也相对较高。

1.2 慢性型此型比较常见,没有明显的特征,其主要是病情较弱或是由急性感染患病牛羊转变而来。其临床特征为,可视粘膜逐渐变白,贫血,食欲较弱,出现交替性的便秘和下痢症状,粪便颜色呈黑褐色,肝脏肿大且出现卡他性肠炎,患病牛羊的体型过度消瘦,其眼睑和腹下等部位均出现水肿,毛发粗糙,出现局部脱毛等现象。哺乳期母畜感染此型,其乳液会逐渐变稀薄,产奶量逐渐减少,怀孕母羊感染后,容易发生流产和死胎等现象,即使生产出羔羊也容易出现死亡。

2 剖检变化

2.1 急性型其肝脏肿胀,质地较硬,胆囊肿胀,把胆囊剪开发现里面充满灰褐色的胆汁,以及柳叶状的虫体。胆汁滞留在其中,胆管明显扩大,管壁加厚,在肝脏表面附着一层灰黄色的索状物,心肌苍白,肾脏水肿,肝包膜初选纤维素沉积,内含2~5mm长的暗红色索状物,通过对切面进行挤压,发现其中有污黄色的粘稠液体向外流出,液体中混杂血液和少量幼虫。腹腔内积存着血红色液体,由于感染较为严重出现死亡,出现腹膜炎,有时腹腔内有出现大量血迹,粘膜变白。

2.2 慢性型其肝脏部位出现萎缩,且肝脏呈现灰白色,表面不整齐,质地变硬,褪色,边缘钝圆,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胆管肥厚,扩张呈绳索样突出于肝脏表面,胆管内膜粗糙,有磷酸盐沉积,胆管内充满虫体和污浊的棕褐色液体。胸腹腔及心包内、有积液,后期肺的某些部分有局限性的硬固结节,大如胡桃和鸡蛋样,其内容物为暗褐色的半液状物质,有1~2条活的或半分解状态的虫体,结节的包囊为钙化结缔组织,肺部表面的颜色正常。

3 诊断方法

根据临诊综合判定或结合粪便内虫卵检查进行确诊。取患畜新鲜粪便,加水制成涂片镜下观察,或者用水洗沉淀法镜下观察。虫卵呈金黄色,长卵圆形,卵壳薄,前端具有卵盖,卵内充满许多卵黄细胞。在检查时应注意和前后盘吸虫卵区别,前后盘吸虫卵的形态大小与片吸虫卵似,但呈灰白色,卵内的卵黄细胞不太饱满。

4 牛羊肝虫病的预防措施

4.1 科学的饲养管理为了减少牛羊发生肝片吸虫病的概率,饲养人员需要进行科学养殖,依据当地的地理特征及气候变化等特点,开展融合放养的养殖模式,饲养人员在适宜的季节条件下,需要优先选取合适的放牧草地,开展合理化的养殖管理方法,尽量避开在潮湿的区域进行放牧养殖,避免寄生虫感染。此外,饲养人员需要遵循合理化的喂养原则,要对放牧区域进行定期的清洁管理,并保证圈舍具有安全的卫生环境,需要对牛羊的饲料和水源加强管理,以便为其提供标准化的饲养方法,根据牛羊的生长需求,对饲料进行科学搭配,增强牛羊自身的疾病抵抗能力,降低肝片吸虫病的发病概率。

4.2 增强防控意识,科学驱虫为了有效防控牛羊疫病,饲养人员要提高自身的疫病防控知识,针对肝片吸虫病,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法,需要和相关部门加强沟通交流,积极确诊疾病,然后开展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把肝片吸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要增加预防管理制度,开展系统性的驱虫管理方法,减少虫卵向四周扩散,增加牛羊的养殖强度。

4.3 重视日常的驱虫管理椎实螺等害虫是牛羊肝片吸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因此需要牛羊进行科学的驱虫管理,并形成常态化管理。对害虫进行清理驱除,可以切断牛羊肝片吸虫病的传播途径,缩小疾病的传播范围,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牛羊肝片吸虫病具有季节性传播的特点,所以需要科学确定驱虫时间,一般在春秋两季开展常规性驱虫,第一次驱虫时间可以定在4~5月,第二次驱虫时间可以定在10~11月。通过对粪便的及时清除,还要对牛羊的身体和养殖场地进行仔细的清洗,把杂草一一清除,也可利用多种化学药物。使用化学试剂时,要严格管控药剂使用量,应符合国家畜牧业化学药剂的使用标准。除了常规性驱虫工作以外,对高发地区需要开展强化驱虫,第1次驱虫时间在1~2月,可以把大部分幼虫彻底消灭,降低牛羊感染的概率。第二次驱虫要与第1次间隔5个月,是对成熟期的病虫的彻底消灭。第3次驱虫和第二次驱虫需要间隔2~3月,确保病症不会复发。除此之外,水源也是寄生虫传播的主要途径,饲养人员需要对水源进行严格的检查,定期对牛羊的饮用水进行消毒。

4.4 粪便无害化处理牛羊的粪便是寄生虫发育的主要场所,饲养人员需要对养殖场内的粪污进行及时清理,同时保证其具有良好的卫生环境,防止粪便放置时间过久,滋生病虫引发感染。通过对牛羊粪便的堆积发酵,可以把粪便中的虫卵有效消除。如果需要掩埋堆积的粪便,可以利用新型的可化学和物理技术,把粪便中的氮磷元素等农作物需要的养分提取出来,使其得到充分的利用。放牧要避开潮湿多水的牧地,可以采取轮牧。确保环境卫生是预防感染的必要条件。可用消毒药水清洗水槽和饲料槽及地面。注意进行预防性驱虫。可在秋末冬初或由放牧转为舍饲之后,这样驱虫能保护动物过冬,并预防牛羊在冬季发病。驱虫还可在冬末春初,牛羊由舍饲转为放牧之前进行,这样可减少牛羊在放牧时散播病原。放牧地每年进行3次驱虫,可有效地降低幼畜体内的载虫量和外界环境中虫卵的感染。驱虫后必须注意环境卫生。

5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针对普通的牛羊肝片吸虫病,饲养人员可以利用硫双二氯酚,丙硫苯咪唑等药物,对其开展系统化的治疗方法。

5.1 中医治疗方法对病情较为严重的牛羊,可以采取中药治疗方法,利用中医益气汤进行自主加减,对患病羊的脾胃进行调理,调和阴阳,保护元气。与此同时,利用葡萄糖注射液、抗生素、肝泰乐等解毒补液,确保可以消灭肝脏发炎症状,提升病畜的机体免疫力、等到病情缓解以后,需要利用硫双二氯酚,丙硫苯苯咪唑等进行有效治疗,综合系统化的管理工作,提高牛羊的养殖数量。利用中医益气汤的加减方法,对其开展治疗工作,包括12g党参、10g白术、白芍、陈皮10g、6g升麻、6g柴胡、茵陈9g、炙甘草、8g大枣等,将其混合灌服给病羊,1次/d,连用1周。初期主要以消灭寄生虫为主,可用12g贯众、30g槟榔,5g龙胆,研磨成粉末加水进行冲服。疫病的后期,患病牛羊的体型变瘦,出现水肿、贫血等现象,需要以消肿和止痢为主,可用12g细辛,30g黄精和银花,15g泽泻,20g木通,30g茯苓等煎煮,对体质较差的患病牛,需额外增加30g的党参和黄芪,45g当归、苍术、川芎,对食欲较差的,可在饲料中加入陈皮、麦芽、山楂各30g。煎服。提高患病牛的食欲,增强其抵抗力。

5.2 西医治疗方法在治疗牛羊肝片吸虫病时,可以利用西医治疗方法,在短时间内看到疗效,需要运用10%葡萄糖500~1500mL、10%VC20~50mL,青霉素480万~640万IU静脉注射,1次/d,连用3d,给患病羊注射10%葡萄糖250~500mL,10%VC5~10mL,青霉素钠160万~320万IU,静脉注射,1次/d。

猜你喜欢

虫卵驱虫牛羊
生猪驱虫正当时
不同垫料对黑水虻虫卵孵化的影响
和它一起笑
“旅月”归来出苗 牛羊有望吃上“太空草”
啄木鸟大迷宫
驱虫产品怎么选
家里主子这么多驱虫怎么办
夏季猪群驱虫抓好五点
草原的牛羊
你若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