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牛胃肠炎常见的诊断及防治

2022-12-06马玉秀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8期
关键词:胃肠炎肠炎病牛

马玉秀

(青海省大通县极乐乡畜牧兽医站,青海 西宁 810102)

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病,具有临床传染性。引起胃肠炎的因素很多,包括饲养和管理因素,如果发生胃肠炎会增加治疗成本,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肉牛胃肠炎不是单一元素造成的结果,除肉牛本身体质原因,还有很多其它原因,如外界环境刺激、饲养模式不适合、饲料把关不严以及其他传染性强的疾病等。胃肠炎是影响肉类产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对该病的病因及防治做了详细讲解,供借鉴。

1 病因及临床症状

1.1 病 因牛胃肠炎主要是喂养不当、环境卫生不良和其他因素造成的,或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合理使用抗生素,导致牛的肠道菌群失调,有害细菌在牛的肠道大量繁殖过程中出现腐败,分泌毒素,并强烈刺激胃肠粘膜导致胃肠炎。

一旦发生牛胃肠炎,将导致严重后果,应充分重视牛胃肠炎,在日常饲养中要加强预防,在疾病发生后应立即分析病因,并结合适当的症状进行有效治疗,将牛的发病率和恶化的可能性降至最低。经调查发现,该病的病因有:

(1)饲养不规范。肉牛在养殖初期体质和抵抗力较弱。部分肉牛由于长距离运输、路程颠簸,造成的睡眠不足过于疲劳,营养物质缺乏,饲料供应不足等都可能造成肉牛肠道内条件性致病菌在短期内大规模繁殖,导致肉牛胃肠系统紊乱,发生胃肠炎。

(2)抗生素使用不规范。滥用抗生素极易导致肉牛胃肠内致病菌产生抗药性,出现新型致病菌,增加用药成本。过多使用抗生素还会破坏肉牛胃肠内菌群平衡,极易发生二重感染。

1.2 临床症状病牛表现精神萎靡,食欲降低甚至是绝水绝粮。停止饮水,鼻镜异常干燥,可视粘膜先从暗红色变成黄色再向青紫色转变。口腔与鼻镜一样变得干燥,并伴有恶臭。舌苔皱缩,出现白色和黄色油腻的物质,经常性地卧地不起,慌张不安并有腹痛。腹泻是胃肠炎最常见的病症之一。

病发时肉牛肛门松弛、排泄失禁,通常是含水量较多的稀软粪便,且混杂有肠道黏膜组织及血液、黏液等物质,并伴随浓重腥臭、恶臭味。排便时出现浓重肠音,但是难以排出粪便。如果病牛腹泻严重还会出现脱水症状,临床表现为毛发无光泽、逆立,眼球向内凹陷,舌苔变红干燥。排尿量明显减少且颜色较浓。由于消化系统障碍,病牛体内循环系统遭到阻塞容易导致肾脏负担过重,且毒素难以排出,引发非肾病性质的尿毒症。部分病牛伴随神经衰弱、肌肉痉挛与抽搐等。

疾病初期:肉牛食欲减退,但死亡量大幅度增加,伴有严重腹泻。粪便呈水状,混有血液和粘液。粪便有一股恶心的气味,有些病牛伴有腹痛。

疾病后期:体温升高、精神沮丧、食欲不振、长期躺在地上不肯站立、严重腹痛症状、用后腿踢腹部、用尾巴不停地摆动,出现痛苦的呻吟。但随着疾病的发展,病牛的精神越来越抑郁,出现明显的脱水症状,眼睛凹陷,四肢冰冷无力,心跳和呼吸加快,最终死于系统性衰竭。

1.3 发病机理一旦患病,会破坏胃肠粘膜,影响牛胃组织,导致胃感染。此外,牛的胃肠组织受到强烈刺激,会导致肠炎,包括继发性和原发性肠炎。原发性肠炎的发展相对缓慢,而继发性肠炎是突发。引起牛肠炎的因素很多,包括日常饲养和管理措施、饲养方法等,很多因素都会导致牛肠炎。此外,如果饲料减少,滥用抗生素治疗疾病,或环境相对恶劣,影响牛胃肠道的菌群平衡,进而影响牛胃肠道的免疫力,引发肠道感染。一旦发生细菌感染,就会导致病牛死亡,增加感染率,不利于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1)自然放牧会增加患肠炎的可能性,因为每年的春季和秋季主要是自然放牧,这个季节雨水较多。牛食用带有一定露水的草可能会破坏牛的胃肠粘膜,导致肠炎。要在综合考虑病牛的症状、饮食和粪便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判断,为今后的治疗奠定基础。

(2)应对患病牛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然后结合粪便和尿液检测结果诊断疾病。如果是一种简单的牛肠系膜炎传染病,则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如果患病的动物只是呼吸不良,失去食欲,这表明该动物的胃功能已经受损。(3)在疾病早期,受感染的牛有明显的症状,如腹痛,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小肠,随着病情的恶化,病牛出现脱水症状,病牛的病变部位集中在结肠内。牛肠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导致这种疾病的因素很多,包括喂养因素和环境管理因素。特别是随着养牛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发病的可能性越来越高,治疗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农民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加强饲料管理,禁止食用真菌和降解饲料,为牛创造健康的生长环境。同时注意牛的日常饮食和排泄,并在发生问题时保持高度警惕。此外,可以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2 诊断及防治

2.1 治疗措施

2.1.1 西药治疗 西医的主要优点是起效快,主要作用有:

(1)抗炎消肿。可以给病牛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或青霉素和氯霉素。

(2)补液和解毒。病牛有酸中毒和脱水症状,因此采用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氯化钠复合注射液静脉注射。可用液体石蜡清洁肠胃,效治疗肠炎,

(3)保持心脏功能,提高病牛的抵抗力。皮下注射樟脑磺酸钠效果明显。

(4)治疗方法应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应清洁牛的胃肠道,防止食物变质损伤胃肠道粘膜。应通过各种方式改善牛的心脏功能,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避免胃肠道感染后出现脱水和中毒。

2.2.2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坚持清热除湿、止血止泻的原则。

(1)用一定量的当归、甘草等中药研磨,用沸水冲洗,然后喂给病牛。如果病牛出现哮喘症状,可以加入一定量的阿胶,效果显著。

(2)用一定量的党参、当归、陈皮等,研磨后用沸水冲服,然后给病牛服用3~5d。在治疗脱水、全身无力的病牛效果显著。

(3)取用200g硫酸钠混合100g大黄粉,加水兑匀,可以帮助增加排泄,有效清理病牛胃肠道内的有毒、有害物质。

(4)取用10g鞣酸蛋白、30g矽炭银,并与淀粉兑水混合可以在病牛肠道内生成一层保护性黏膜,抑制毒素的吸收。

(5)可混合300mL乙醇、30g鱼石脂、40g磺胺脒等抗菌消炎;病牛发生脱水时可静脉注射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3000mL及5%碳酸氢钠500mL、10%安钠咖40mL,可以缓解病牛的脱水及治疗轻微酸中毒。

(6)在胃肠炎恢复阶段,饲养员可以通过喂服健胃剂帮助刺激肉牛恢复食欲。灌服50mL的龙胆酊或是10mL的大黄酊,人工盐与蒜泥的混合也可增强食欲。

3 预防措施

3.1 加强饲养管理养牛户必须加强对牛的饲养,以有效预防胃肠炎。

(1)养殖户必须根据牛的营养需求合理准备饲料,以保证满足牛健康生长的需要。

(2)养殖户必须确保饲料干净。必须定期检查进料质量,确保饲料营养全价均衡,清洁卫生易消化吸收。

(3)养殖户必须确保牛的饮用水干净,每天按时送水,及时清除混有污物的水,并用干净的水代替。

(4)养殖户必须严格控制饲养时间,每次喂食时间必须间隔3h,以确保牛的胃肠道能够有效消化和充分消化。

(5)在饲养期间,牛不得喂得太多或太少,以避免吃得太多或太少。在更换饲料之前,必须进行过渡,以避免不适应新饲料,从而影响其对牛的食欲。

(6)在日常饲养过程中,注意饲料营养均衡,粗纤维饲料与精料配合使用,确保牛体重在短时间内快速增加。有效的时间间隔可以帮助牛的胃肠道保持足够的消化和休息,避免胃肠道紧张。

(7)饲养期间,避免过度饮水和进食,并为牛准备足够的水,以确保适当的饮水量。

(8)要制定适当的饲养计划,以避免用不易消化的食物喂养牛。应尽可能给牛食用干净、营养丰富的饲料,并严格控制食品质量,避免细菌性食品污染。

3.2 加强日常管理养殖户必须加强对牛的监测,避免使用难以消化的异物,以确保牛的日粮充足。同时,养殖户必须保证畜舍的卫生,及时清洁消毒,保持畜舍的良好环境,不断提高牛的抗病能力。农民应合理组织肉牛活动,以确保足够数量的活动,并通过体育活动不断提高牛的生长质量和身体机能。

在养殖过程中,应该选择一个清洁卫生舒适的环境,应该注意选址和设计,远离其它养殖场和居民区应该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毒,合理规划养殖场的生活区、生产区和隔离区,确保牛有足够的时间休息。

3.3 加强环境管理对胃肠炎的预防,关键在于稳定和过渡。肉牛对生存环境的适应能力并不高,当生存环境变化甚至是食物来源发生变化时,它们极易表现出不安、神经紧张、身体机能紊乱、抵抗力下降等情况。因此,首先,要提供优良饲料,保证饲料种类的稳定性,确保肉牛在发育成熟期内获得足够的营养;其次,要注意地区气候变化,减少剧烈性天气变化对肉牛生活习惯的恶性影响;最后,对肉牛开展经常性的体检和饲料卫生检查,体检帮助肉牛建立强健性体魄,饲料卫生检查则是为了不让外来病菌群进入肉牛胃肠道,打破胃肠道内原本的菌群平衡。

4 结束语

肉牛养殖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产业之一,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建设国家食品产业链,当前生物科技学者及养殖承包人员应当加大对肉牛消化道疾病的研究与治疗,通过科学的防治方法减少肉牛发病概率,从而提高国内外市场肉制产品的质量,进一步加强我国养殖业的健康、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胃肠炎肠炎病牛
护理高烧病牛应做到“五多”
中药封包在急诊老年急性胃肠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分析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肠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晚秋
冬季鸡肠炎易发 科学防治有方法
浅析小儿急性胃肠炎的优质护理
感染性肠炎如何应对
牛胃肠炎的病因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
肠炎是如何引起的、生活中该注意什么?
论牛结核病的症状表现与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