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牛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措施

2022-12-06关广宪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8期
关键词:精饲料牛舍泌乳

关广宪

(梁山县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山东 梁山 272600)

在黄牛养殖过程中,由于饲养管理不规范或饲养管理技术水平有限,导致黄牛生长质量较差,养殖效益也较低。因此,在黄牛饲养管理过程中,深入研究饲养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总结饲养管理经验,调整及优化饲养管理方式,做好疫病防控措施,阻断疫病传播途径,积极运用现代饲养管理理念、饲养管理技术和疫病防控手段等,促进黄牛养殖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

1 黄牛饲养管理

1.1 犊牛饲养管理6月龄以内的黄牛称为犊牛,母牛产下犊牛后,需保证犊牛在2h以内吃上初乳,以获取其中的免疫球蛋白,增强犊牛的机体抵抗力。犊牛的哺乳期控制在90~120d。犊牛出生7d后开始适量饲喂干草,经过7d的训练后,添加颗粒饲料,饲料需优质、适口、安全、易消化、营养全面。初期饲喂在饲料中加入牛奶进行搅拌,引诱犊牛舔食,需注意在饲料中添加食盐与骨粉,促进犊牛钙吸收。犊牛生长至20日龄后,适量添加青干草,至30日龄后,每日给0.8kg左右的精料,随时添加干草,保证犊牛的吃饱、吃好。在犊牛成长的90~120日龄期间进行断奶,逐渐减少犊牛母乳次数,并补喂粗精饲料,使犊牛消化系统逐渐适应全饲料,安全顺利的渡过断奶期。犊牛饲养管理期间完成相应的疫苗接种工作,每天牛舍外活动2h以上,接受阳光的照射,并密切关注犊牛的健康状况,比如精神状态、采食量、运动情况等,以便及时发现异常,使犊牛染病后能第一时间得到治疗。

1.2 育成牛饲养管理育成牛是犊牛断奶后至初配期的阶段,育成牛生长发育速度加快,代谢增强,营养需求旺盛,需根据育成牛实际的膘情,采用全价营养饲养方式。育成牛的身体脂肪较少,蛋白质、水分居多,在饲料中注意添加维生素、蛋白质、微量元素等,满足育成牛成长发育营养所需,为第一次配种做好准备。育成牛按照公母分群饲喂管理,母牛饲喂注意饲喂量和饲喂质量的严格控制,维持母牛中等膘情的健康状态,而公牛采取育肥饲养管理措施。当母牛有发情表现后,开始进行适龄配种准备。

1.3 妊娠母牛饲养管理

1.3.1 饲喂管理 母牛在妊娠期间存在流产、死胎等风险,需要更加精心、更加科学的饲喂管理。(1)母牛整个妊娠期间维持中等膘情,保持健康的妊娠状态;(2)妊娠前4个月,胎儿生长速度较慢,妊娠母牛营养需求不高,在原有饲料的基础上,适量添加营养物质;母牛在妊娠5个月后,营养需求开始逐渐增加,注意饲料营养的全面性,以及粗精饲料的合理搭配、充足供给,满足母牛及胎儿的营养所需;(3)注意母牛妊娠季节的不同,采用的饲养管理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母牛妊娠前期处于夏秋季节,此时饲草充足,在饲喂新鲜饲草的基础上,补充粗饲料即可,如果具备放牧的条件,增加妊娠母牛的放牧时间,以保证母牛吃饱;如果是处于冬季,饲草不够新鲜,部分营养成分流失,需根据妊娠母牛的实际膘情,补充相应的精饲料,每天饲喂量控制在1~1.5kg。

1.3.2 加强保胎工作 母牛妊娠期间身体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饲养管理不到位,母牛健康水平较差,体质瘦弱,将提高腹泻、流产、难产、死胎,以及产弱犊的概率。因此,要保证饲料的质量安全,严禁投喂变质、发霉、霜冻、糟粕、酸性大的饲料,尤其要注意冬季饮用温水,并且要避免母牛爬跨顶角;妊娠期母牛需适当进行室外活动,多晒太阳,促进血液循环及钙吸收,增强母牛的体质,并且有利于寄生虫病、皮肤病的预防;在妊娠母牛进入分娩期的前7d,密切关注母牛的动态,改喂优质青草,至产前3d,进入产房待产,产房需提前进行消毒,并且温度湿度适宜,同时减少1/2精料,适量饲喂麸皮,有利于母牛消化,避免母牛便秘问题。

1.4 哺乳期母牛的饲养管理母牛产下牛犊后进入哺乳期,为犊牛提供3~4个月的母乳,保证犊牛的健康成长。其分泌母乳的质量与数量影响着犊牛的成长状况,需在母牛哺乳期进行针对性的饲养管理,补充母牛分泌母乳所需的营养物质,在提高母牛产奶量的同时,维持母牛良好的健康水平。

1.4.1 做好体重控制 哺乳期母牛的采食量与泌乳量为正比关系,母牛在泌乳高峰时期,也是母牛采食量最高阶段。但是从黄牛饲养管理实践来看,采食高峰较为滞后。因此,由于母牛采食量小于泌乳量,而泌乳需消耗母牛身体积累的营养物质,导致母牛在泌乳高峰阶段变瘦。需要在此阶段饲养管理过程中注意母牛体重的保持,增加饲料中营养物质供给量,饲料中蛋白质添加量需占日粮的15%,干物质占体重的3%,以及适量添加蛋氨酸、钙、磷、粗蛋白、中性与酸性洗涤纤维等,保证哺乳期母牛全价营养供应,防止母牛过多的失重现象。

1.4.2 用好饲养法 泌乳盛期母牛常用的饲养法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引导饲养法,从母牛有泌乳表现开始,经初期泌乳至达到泌乳高峰期,在这一阶段饲喂能量饲料,其中粗纤维含量<18%,粗蛋白质含量≥20%。产犊前14d,日粮添加2kg精饲料,在将要分娩之前,饲喂的精饲料量是母牛每100kg体重1kg,产后每天增加0.5kg精饲料,直至精饲料占总饲料量的60%,循循渐进增加精料占比,实现对母牛饲喂的引导作用。另一种是挑战饲养法,在产犊前14d,母牛日粮中粗饲料与精饲料比为17:3,单独饲养,日粮组成为青贮玉米+干草+精饲料;分娩半个月内,粗饲料的供应量为母牛体重的1%;分娩半个月后,饲喂的粗料:精料=2:3。增加能量饲料供给,采用的是引导饲养法,以预防泌乳盛期母牛减重问题,保证母牛泌乳量的充足。

1.5 黄牛饲养管理要点

1.5.1 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 黄牛养殖通常为肉用,为了提高黄牛肉食品的生产品质,应为黄牛创造一个良好的饲养环境,养殖场地生态环境良好,无工业三废排放,为黄牛健康成长夯实基础。此外,保证饲养场地的环境安全,牛舍每天清洁,定期消毒。牛粪集中处理,设置粪池腐熟牛粪,作为有机肥用于农作物种植,实现绿色养殖。

1.5.2 精心选用饲料 饲喂黄牛的饲料较多,包括了粗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维生素饲料等。在黄牛饲料选择时,应选择绿色、无污染、优质饲料,保证黄牛营养的充足供给。黄牛不同生长阶段对于饲料的营养需求有着一定的差异,应进行不同类型饲料的合理搭配,保证粗纤维、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等的均衡。

1.5.3 注重自然放养 有条件的黄牛养殖场,建议采用自然放养方式,遵循黄牛的生物习性,使其在自然环境中健康成长。黄牛对于放养环境有着一定的要求,应保证自然环境的无污染及饲草的安全。黄牛在自然环境中自由采食、自由活动,同时接受到充足的光照,健康水平及生长质量必然得到提升。

2 黄牛疫病的防控措施

2.1 消毒防控措施牛舍是黄牛主要的生活场所,而牛舍长期使用必然会潜藏或滋生细菌,危及到黄牛的健康安全。为了避免黄牛感染疫病,定期进行牛舍消毒,(1)定期对牛舍进行全面的消杀,清理干净牛舍,喷洒氢氧化钠溶液;(2)要保持牛舍内部卫生,每天清理牛粪,食槽用水清理干净;(3)要在养殖场地入口设置消毒池,消毒液使用氢氧化钠,每7d更换一次消毒液,避免消毒液失效;(4)为了防止饲养人员携带病菌,出入养殖场进行全身消毒,运输车辆、外来人员不可随意进出养殖场,在进入之前需进行消毒;(5)做好灭虫工作,尤其是夏季蚊虫较多,部分蚊虫携带病菌或病毒,定期喷洒杀虫剂,以消灭疫病传染源。

2.2 做好驱虫处理黄牛有时会感染体内和体外寄生虫病,寄生虫通过接触传播,需在冬夏两季进行驱虫工作。(1)体内寄生虫,使用驱虫药物有左旋咪唑、阿维菌素、硫双二氯酚、灭绦灵、噻苯唑等,按照说明书使用即可;(2)体外寄生虫,比较常见的有疥螨,黄牛体表一般都有该虫,只是数量多少不同,当繁殖数量增多后,病牛会剧烈瘙痒,出现脱毛,形成疥疮,驱虫药物可使用伊维菌素,皮下注射;蜱虫好发生于放牧黄牛,蜱虫以黄牛血液为食,导致黄牛精神不振、贫血,可使用倍硫磷、毒死蜱喷洗驱虫。秋季是黄牛抓秋膘的重要阶段,应在此期间之前完成驱虫工作,以增强黄牛体质的健康水平。

2.3 规范化免疫程序在黄牛不同生长阶段完成相应的免疫程序,进行黄牛常见疫病的预防。(1)母牛在产下牛犊后,两者都需接种破伤风,防止产后感染;(2)牛犊生长至30日龄接种BCG疫苗,预防结核病;(3)育成牛阶段要接种脱毒19号布氏杆菌苗,预防布氏杆菌病,并且在其配种之前还需接种一次;(4)接种口蹄疫疫苗,每年11月份接种1次。

2.4 常见病治疗黄牛的常见病主要有以下几种,(1)急性瘤胃膨气,瘤胃急性膨胀后黄牛腹部隆起明显,牛叫声痛苦,膨气严重情况下可立即放气处理,及时排出瘤胃中的气体,不严重的情况下,给病牛灌服石灰水,吐出瘤胃中的残留物,促进瘤胃排气;(2)牛支气管炎,该病的主要表现是咳嗽、发热,病牛呼吸困难。发病的原因是黄牛受冷感冒,需注意病牛的保暖工作,如果病情发展严重,立即采用抗生素药物治疗;(3)前胃迟缓,黄牛发病前期的表现是采食量下降,后续采食量突然增加,属于前胃迟缓的典型表现,选择使用治疗前胃迟缓的药物对症治疗,很快会有所缓解;(4)黄牛瘤胃积食,病牛采食量过多,瘤胃消化有限导致积食,首先进行断食促进瘤胃消化,并注意增加饮水量,当瘤胃残余饲料消化完全后,采取少喂多次的方式,给予瘤胃一定的适应期。

2.5 定期检查定期对黄牛进行体检,评估黄牛的健康情况,不但能降低疫病发生的概率,还可提前发现黄牛潜在的健康问题。(1)抗体检测,确定疫苗接种后黄牛的抗体水平,以为后续的疫病防控提供指导;(2)寄生虫检查,查看黄牛体内与体外的寄生虫情况,然后确定是否需要驱虫,避免寄生虫病在牛群中的传播;(3)注意黄牛食物中毒性疾病的检查,如过量采食谷物,瘤胃消化豆类过多,处于不同消化阶段的豆类使瘤胃中乳酸增多,形成酸中毒,以及尿素中毒,牛偷吃尿素,或是尿素饲喂量过多导致中毒,需在定期检查中予以重点关注;(4)牛舍环境检查,包括卫生、消毒、蚊虫等,确保黄牛生存环境安全;(5)加强饲料检查,饲喂之前确定饲料有无发霉、变质等问题,以及做好放牧环境检查,确定放牧区域内是否存在污染问题,以及饲草是否喷洒农药等,防止不良环境损害到黄牛的健康。

2.6 加强疫病黄牛的管理虽然黄牛饲养执行了严格的防疫程序,并加强了疫病防控的力度,但是难以杜绝疫病的发生,在黄牛饲养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存在人为的疏忽,或携带病原生物的进入,导致黄牛感染疫病。所以,黄牛疫病以预防为主,后续疫病管理为辅助,以将疫病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程度。在发现疫病后,立即隔离病牛,并对其所在的牛舍、活动过的区域等,进行全面消杀,其他健康黄牛进行体外消毒,并立即给药进行疾病预防。如果兽医确诊为疫病,养殖场则立即上报给当地的防疫部门,并配合开展防疫各项工作。如果黄牛因疫病死亡,对病死黄牛进行无害化处理,阻断疫情传播,将黄牛养殖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

3 结语

黄牛是饲养最多的牛品种,饲养遍布全国,可乳肉兼用,养殖经济效益良好。为了保障黄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养殖场户需注重饲养管理技术水平的提升,对黄牛生长发育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饲喂及管理措施,并加强疫病防控工作,做好牛舍卫生消毒,规范化免疫程序,定期进行黄牛体检,及时隔离病牛、上报疫病,形成对疫病的有效防控,保障黄牛养殖的安全。

猜你喜欢

精饲料牛舍泌乳
热应激对不同泌乳阶段奶牛应激、抗氧化和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
牛红眼病如何预防
叙事护理在母婴分离住院产妇保持正常泌乳状态的效果
水帘对密闭牛舍温湿度的影响
肉羊舍饲养殖中精饲料营养价值及调制方法
奶牛饲料合理的饲喂方法
肉牛常用的精饲料及其加工方法
母猪泌乳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泌乳量的措施
奶牛泌乳高峰期的饲养与管理方法
家庭小规模肉牛舍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