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会计权责发生制的运用

2022-12-04谭艳

今日财富 2022年32期
关键词:权责会计工作会计信息

谭艳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持续进行,有关财政预算管理制度也在逐渐得到改革和深化,但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在收付实现制方面存在的弊端逐渐显露,对事业单位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冲击。因此,事业单位在会计工作中引入权责发生制已成为必要选择,以此让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更准确、更全面、更及时,让会计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改革不断得到深入发展。

从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进程来看,权责发生制在事业单位中进行应用,已成为必然选择。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让事业单位的工作重点发生变化,也导致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内容随之改变。因此,当下事业单位在会计工作中引入权责发生制是一项重点的改革内容,通过权责发生制的使用,使行政单位的会计工作效率得以提升,资源优化、配置更加合理,让事业单位提供的公共产品及服务更加优质。

一、权责发生制、事业单位、收付实现制的基本阐述

(一)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也叫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一般此种会计确认基础是根据交易或事项本身是否已经实际发生作为确定标准。如果有关业务收支在本期已经发生,那么无论是否是收付款项,都需要在到期进行相关的确认工作。如果业务收支不在本期进行发生,那么尽管在本期进行业务收支,它也不属于本期业务。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以行政事业单位实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反映和监督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过程及其结果的专业会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和企业会计之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不会以盈利为主,主要是对中央和地方的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核算和决策工作等,让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对现有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做出合理准确的判断。

(三)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也叫做现金制或现收现付制,一般只在产生现金收支的时候,对现金的实际收付情况进行确认,在业务发生时,如果没有进行现金收支的情况下则不需要进行确认。收付实现制下的会计确认基础,涉及的实际操作比较简单,生成的信息成本低,而且理解起来较为容易,可以非常准确地对现金流量和余额信息等进行反馈和展现。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的工作服务方式与重点内容都发生了转变,业务范围越来越广泛,业务类型也越来越复杂,使一些相关的经济业务项目通过收付实现制进行反映较为困难。

二、权责发生制在事业单位会计中应用的意义

(一)准确反映事业单位资产、负债等财务状况

权责发生制对收入和支出的确认,是以权力和责任是否发生为基础的。相比较收付实现制来说,收付实现制是以现金的收付为根据和基础,这样一来,权责发生制可以让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得到更深一步的保障,也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一些隐性的负债也能够良好体现出来,比如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能够反映成本,又可以将其中的净值进行体现。这样可以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进行决策时,拥有更加充分的依据,能够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更好的协助决策作用。此外,在权责发生制的使用上,财务报表中的可变性更高,不管是从横向对比还是纵向对比,都可以展现出较为良好的比较情况。权责发生制一般要求编制现金流量表,这样可以將事业单位的现金使用状况和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展现。

(二)以绩效为主要导向,让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更加准确

一般以实际收付为根据进行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收付实现制,所反映出的收入和费用,会让事业单位在进行成本支出计算和核算方面较为困难。而对于权责发生制来说,是以权力和责任来进行收入和支出确认工作的,不需要考虑是否实现了有关收付。因此使用权责发生制,可以进行更为准确的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工作,让事业单位现有的工作需求和改革要求都能够得到满足,并且为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也会更加有效,让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做出更为优质、准确的决策。

(三)提升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正确性

对事业单位的发展和其必经之路来说,提升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和透明度是尤为重要的,也是当前市场中有关工作的必须要求。在事业单位进行改革工作的进程和体制背景下,走向市场化是事业单位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单位一旦选择这一发展方向,就意味着事业单位需要将更加商业化的工作方式进行落实和完善,通过商业化方式来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

收付实现制较难提供透明的会计信息,但权责发生制却可以满足这一条件,能够让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通过权责发生制的应用,更加准确,同时使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更高,既可以让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了解到更为准确有效的会计信息,也可以让消费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得到满足。

(四)让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进行成本核算不需要像企业进行成本核算一样,进行严格的要求,这是由于事业单位自身属性和所具有的职能决定的。但是社会对于效益和效率有着共同的高标准、高要求,因此事业单位也需要对自身的预算管理工作引起注意。在以收付实现制为依据的工作中,事业单位不计提折旧,占有和使用了大量资产,因此让政府下拨的资金与事业单位占有和使用的资产之间,缺少一定的关联性,让不同会计期间的会计信息缺少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也会影响到内部的绩效考核工作。而权责发生制不同于收付实现制,对于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具有的科学性更强,合理性也更高,让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和财政的资金使用情况都能够得到更严格地规范和提升。

(五)满足事业单位市场化的客观要求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趋势和方向都是在朝着企业化的形式发展,尽管一些事业单位具有某些企业的性质或特征,但与真正的企业相比较,还是有较多的不同和差异。因此事业单位如果想按照企业化的管理模式来进行管理,需要从自身经营活动人员的财务管理为起点,针对不同的方面、选择不同的核算方式。如果事业单位已经按照企业的发展形式进行运作,则需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制度来选择使用权责发生制。通过两种会计核算方式的互相融合,让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适应现有市场经济中的一些客观要求,让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效果以及收益都能够大大提升。

三、事业单位会计中应用权责发生制的局限和困难

(一)事业单位的相关规范要求不够成熟

尽管事业单位会计的相关制度都在财政部门的调控下,有着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要求,但对于事业单位来说仍然存在着一些操作上的问题,需要逐渐改善,使其能够良好过渡到一个新的阶段。当事业单位内部的有关责任体制较为缺乏时,会让事业单位在进行权责发生制的应用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比如,在处理业务编制报表工作上不够细致、完善,落实得不够认真,导致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持续得到提升和加强。

(二)合规性不够充分

事业单位往往会受到一些现有制度政策的影响,以及财力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因素牵扯,让自身在进行权责发生制的使用时难以充分体现企业的合规性,对现阶段权责发生制的使用和引入,只能够满足事业单位财政信息工作中的一部分需求和要求,因此如何让权责发生制的使用体现更高的合规性,还需要进一步地探索和加强。

(三)配套条件不够充分

成熟的成本价值体系是应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条件,也能够让权责发生制的应用更加合理。现阶段,从事业单位的整体工作情况来看,在资产评估、机构项目评估等方面存在着滞后的情况。同时,对于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也有一些事业单位存在对资产的处置规范程度差,账实不符等情况,部分单位此类情况甚至较为严重,这都对实现全面权责发生制产生着阻碍和影响。

四、落实权责发生制的基本对策

(一)完善配套措施

1.提升思想意识,重视权责发生制的引入工作

对于事业单位体制上的改革和变动,主要还是依靠外力来进行推进。随着现有改革工作的深化,实现由内而外地自主改革,保证改革的可持续性,对事业单位来说已经成为一个必然选择。因此,需要事业单位对于权责发生制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进行提高和加深。事业单位内部整体对于引入权责发生制方面的改革工作不够积极,反响不强烈。想要让权责发生制在事业单位内部的应用更加有效,需要从整体上对事业单位的现有会计中权责发生制进行更为系统、全面的研究,让整体的会计体系和制度都能够与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绩效考核工作的关键内容息息相关,也能够得到充分把握,对事业单位内部进行权责发生制的业务和推进工作,进行良好的阐明,提升事业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加强对权责发生制的重视程度,让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得到内部人员的了解和认可,也让事业单位的部门和层级之间的工作想法能够得到及时的转变。

2.构建更为全面、完善的法制体系

事业单位内部想要进行改革工作,就要以权威科学的法律法规为主要依据,保障改革工作中有关制度的落实和使用,权责发生制在使用的过程中想要得到更多员工和人民群众的认可,需要配合事业单位内部有关的财政体制、行政体制,让权责发生制的作用得到良好的发挥。从宏观情况来看,我国有关政府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仍然需要进行细化和完善,将现有不合理的地方逐步进行修正和改进。事业单位内部需要根据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法律法规,将全套的法律体系进行良好的构建、执行、监管,让整个部门对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态度和做法得到表现和落实,让权责发生制的应用和改革工作更加成功。

3.有效划分步骤和类型,降低改革阻力

在几年前,有关权责发生制引入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的相关理念和要求提出后,很多事业单位引入权责发生制已经成为必然选择。在现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和条件下,公共财政制度的改革工作一定要完成,让预算管理工作更加细致和有效,让财政制度体系更加完善细致,事业单位除了要从自身出发进行相关的努力之外,对于政府调控也需要进行相关思考,建立起完备的财务核算信息公开报告制度,使其更加符合我国的现有情况。

(二)完善有关制度层面内容

财政部门需要对权责发生制的引入工作进行了解和观察,这也是让权责发生制在不同事业单位或不同地区应用后,使所存在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反馈,财政部门应该对这些信息进行全面的收集,研究其可行性。并根据研究结果来改善和细化现有的法律、法规内容,也要将现有会计业务操作规则和细则规划得更加明确,让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工作时,能够有更为清晰的依据,有可参照的章程,能够让会计业务进行處理工作时的统一性增强,也可以让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展开更加有序。

首先,应该定期对于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工作增加一些交流学习机会,让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能够对现有的会计业务法规和一些处理方式进行及时的了解,更新现有知识技能储备,了解我国有关会计业务法规方面的前沿信息和最新动态。同时,也可以在此过程中提升会计人员对于权责发生制的正确认识和重视程度,提升自身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让会计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消除机械套用等不良方式和工作现象,让会计工作能够在事业单位内部发挥出真正有效的信息作用,来推动权责发生制的应用和发展。

另外,对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来说,也要积极了解权责发生制的引入工作,对权责发生制下的会计业务知识以及处理方法等进行积极的学习、了解,把控事业单位有关权责发生制的应用,来判断其是否正确、合理。

事业单位的决策者需要通过自身对权责发生制的了解,来对其他部门和人员进行监督,提出一定的工作要求,让会计部门的相关工作能够得到更加优质的配合,让其他部门的人员都能够积极与会计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和细化,让事业单位内部所有部门调动起来,全力保障会计部门相关工作的开展和推进。

同时,在使用权责发生制时,事业单位的管理者需要明白,当下所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资金的负债情况,也需要掌握资源情况和现金流状况,让权责发生制在通过一定的修订后,可以规避掉一些收付实现制所带来的不足和缺陷。

结 语

从总体来看,事业单位引入权责发生制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但是事业单位自身改革工作的复杂性,也让权责发生制的应用和推广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对于不同性质的事业单位应该分情况进行考虑,选择最佳的方式和方案进行改革工作,让权责发生制能够在事业单位中发挥出最好的效果,让单位实现最大的效益。

猜你喜欢

权责会计工作会计信息
权责发生制在会计中的应用探究
市场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策略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谈当前高校会计工作的加强和改进
论权责发生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运用
会计工作现状研究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农田水利条例》“上线” 权责明确更利于农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