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春期的孩子恋爱了,家长该怎么办?

2022-12-04王世华北京市第八中学北京100033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33期
关键词:态度爸爸妈妈情感

◎王世华(北京市第八中学,北京 100033)

家长常把青春期孩子的恋爱称为“早恋”。“早”包含着家长认为其不合时宜、不应该的否定态度。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学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多数家长认为“早恋”会分散孩子的学习精力,纯粹是胡闹、浪费时间,有百害无一利。抱着这种想法的家长通常把青春期恋爱看成洪水猛兽,习惯用警告、批评、责备,甚至打骂等方式阻止孩子恋爱。这种不接纳、排斥的态度和教育方式达成的结果常常与家长期望的方向相反:有的孩子将恋情或转入地下,更隐秘地进行;有的孩子经历着恋爱中的痛苦,却不敢向家长倾诉;有的孩子虽然听从家长的要求被迫与恋爱对象分手,然而情感未得到疏解,孩子或压抑痛苦,或自我谴责。

家长期望孩子以学业为重、不过早恋爱,这本无可厚非;但当孩子恋爱了,家长需要接受这个事实,接纳孩子的现状。如果家长只是简单粗暴地禁止、阻挠孩子谈恋爱,其实是在阻止孩子长大,是在回避通过恋爱引导孩子健康发展、走向成熟的责任。

当青春期的孩子恋爱了,家长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教育方式面对孩子、引导孩子呢?

一、尊重孩子的情感,和孩子“在一起”

孩子进入青春期,开始了新的生命周期,随着生理上的成熟,对异性产生好奇、喜欢、爱慕的情感是正常现象。家长的教育方式要因孩子的成长而变化,当发现孩子恋爱了,家长即使还不了解情况,或者不喜欢孩子交往的对象,也要抱以尊重的态度。家长可以跟孩子说:“你开始有喜欢的人了,这说明你长大了。”这种尊重的态度能使家长有机会靠近孩子,有机会和孩子谈论和恋爱有关的议题。

在与孩子交流有关恋爱的议题时,家长可以通过面对面聊天或书信的形式告诉孩子:“恋爱是你成长中的新课题,爸爸妈妈愿你能学会在恋爱中对自己负责,也对对方负责。例如,通过恋爱使双方更好地发展,恋爱中不强迫对方做不喜欢的事。恋爱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爸爸妈妈希望你在时间和精力上处理好恋爱和学习的关系。恋爱中难免会出现矛盾和冲突,爸爸妈妈愿意为你提供指导。”

家长尊重的态度会让孩子感觉家长是和他在一起的,由此,他既可以带着家长的祝福,自信地创造属于自己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又可以在遇到挫折时回到家长身边,获得安全感和支持,然后再启程。

二、关注孩子的状况,及时关爱,适时引导

孩子恋爱了,家长需要随时关注孩子的情感状况。关注不是监视孩子的行踪或拷问交往的细节,而是留心观察孩子的情绪、行为状况和心理需求,及时关爱,适时引导。

家长可以不定期地询问、和孩子探讨恋爱中的感受。例如,问孩子:“恋爱的感觉怎么样?两人的关系怎么样?有没有影响学习和生活?在哪些方面可以做出调整?”尊重、信任和开放式的探讨能帮助孩子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与恋人的关系,恋爱和个人发展的关系,恋爱和发展同学友情的关系。

家长可以通过推荐书籍、视频等形式指导孩子了解性健康知识。例如,帮助女孩了解月经周期、安全期和排卵期、性生活生理卫生、避孕、流产的影响等知识,帮助男孩了解遗精、手淫、性生活卫生、避孕、流产的影响等知识。让孩子了解性健康知识并不会鼓励或纵容孩子过早地开始性行为,会使孩子对性行为采取更慎重的态度,尤其在他们不能自已、发生性行为时,能做好最后一道防护,而不是一无所知、肆意妄为。

当发现孩子在恋爱的过程中出现某些行为问题时,家长应和孩子一起建构解决之道。例如,孩子因和恋爱对象出去玩回家太晚,家长可以跟孩子说:“爸爸妈妈需要确认你们是安全的,我们需要商讨一下今后你约会时最晚什么时候回来,你们可以去哪些地方,哪些地方不适合你们去。”再如,观察到孩子晚上写作业期间用手机和对方聊天,家长可以对孩子说:“我看到你晚上学习期间用手机比较多,我不知道你用手机在做什么,是与朋友聊天吗?我觉得这样的习惯不太好,会影响你的学习。我们需要商谈一下你用手机的时间和时长。”家长应就问题和孩子协商,建构出解决之道,并达成协议。但青少年的行为养成与处事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孩子突破协议内容、违背承诺时,家长不可一味埋怨、指责孩子,需要与孩子再探讨与协商,监督孩子将协议内容付诸实践。

父母作为夫妻,两人之间的关系影响着孩子的心境和心理健康状况。当父母心理状态良好、夫妻和睦,孩子的青春期恋情常常是在和风细雨中走过,出现问题也能很好地解决;当父母之间存在问题,夫妻之间争吵或冷战,孩子在家庭中体验不到安全感,易坠入爱河,陷入情感纠葛时难以自拔,期待用恋爱填补家庭问题留下的情感空洞,对恋爱对象情感需求过多、过于强烈,还可能在恋爱关系中复制家庭中有问题的互动方式。因此,家长需要经常反思:我平时是怎样与配偶互动的?这些带给孩子怎样的影响?我应做出怎样的调整?

三、当孩子遭遇分手的伤痛时,悉心陪伴,耐心引导

分手通常是由情感冲突引起的,对孩子来说是一段艰难的历程。如果孩子是“被分手”的一方,他可能会感觉被否认、被抛弃,甚至痛苦不堪,不愿接受现实,想千方百计地挽回。

当孩子遭遇分手、经历伤痛时,家长要接纳、理解、关怀、陪伴孩子,帮助孩子调节情绪,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关爱。待孩子的情绪平复后,家长要找机会就分手和孩子沟通,可以问孩子:“爸爸妈妈看到分手对你心情影响很大,很想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你们分手的?这段感情带给你怎样的启示?”在交流中,家长应充分表达共情和理解,同时给予指导,使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获得对生活的感悟。如果孩子平时与家长关系疏离,家长除了努力改善亲子关系外,还可以请孩子信任的人,如某亲戚、朋友、老师,陪陪孩子,和孩子深入交流。

值得注意的是,家长不能强迫孩子在短时间内高兴起来,不能抱怨、指责孩子。失恋、分手对孩子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打击,孩子从伤痛中走出来需要一个过程。家长要做的是陪伴、关爱和耐心引导孩子,不催促、不抱怨、不指责、不唠叨,为孩子构建一个疗伤的港湾,假以时日,孩子终会整理好自我,重新启航。

青春期的孩子带着兴奋、甜蜜和憧憬投入恋情,又经历分手的失望、挫折、伤痛,这些都是宝贵的经历,滋养着他们的人生。当青春期的孩子恋爱了,家长应给予他们更多的陪伴和关爱,同时引导他们经由恋爱获得对生活和生命的感悟,不断成长。

猜你喜欢

态度爸爸妈妈情感
面对爸爸妈妈的期待
情感
《悦读·家》开播激发爱国爱家情感共鸣
我想让爸爸妈妈吵架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台上
我和爸爸妈妈比童年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