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田径运动队训练特征及提升策略探析

2022-12-02李益李菲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14期
关键词:运动队教练员心理素质

李益 李菲

(娄底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 娄底 417500)

在体育运动体系之中,田径属于一项基础性内容,田径运动队训练则是职业院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训练的成绩与水平将从很大程度上对职业院校的工作成效产生影响。田径运动以比拼速度、远度、高度为主,实施田径运动实践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很好地提升运动技能和运动成绩,在培养运动员形成勇敢、顽强、坚韧等意志品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促使运动员的田径运动能力越来越成熟。为了让田径运动队的队员进一步提高田径运动能力,职业院校务必要有序开展田径运动队训练工作,提升训练实效。

1、职业院校田径运动队训练简述

发展任何体育项目都要在强大的体育运动能力的前提下进行,而田径运动是体育运动的重要部分,自然也不例外。作为体育载体,在田径项目中能够根据田径运动的计时结果对队员的训练效果有所了解,两者相互体现、相互成就。由于中国体育运动的发展落后于其他国家,从青少年的体育教育以及体育素养来看也稍微逊色于发达国家。在这样的形势下,当今社会对青少年的体育素养要求日益提高,希望从训练效果方面填补以往不被重视的体育训练空白期,所以职业院校加强田径运动队训练势在必行。

虽然体育运动体系中包含了田径项目,但是田径项目也能细分成多个子项目,而每一个项目的特征、体能要求等都存在差异性。例如,1000m长跑,除了体能要求,还需要运动员有意志力、耐力和长跑量建设,其他项目则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绝对速度和瞬间爆发能力等都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此,职业院校唯有做好对田径运动员的小项目训练与分析,才可以了解他们的薄弱之处和优势,因人而异提供教育指导,从而让运动员充分发掘潜力,极大地提升田径运动技能,进而提高体育能力与水平。

2、职业院校田径运动队训练的主要特征

基于职业院校田径运动队训练的基本特征分析,其主要表现在训练方式越来越灵活、重视提高人员心理素质、训练效率大大提高、运动负荷趋于合理化,这样才能够为后续职业院校田径运动队的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2.1、训练方式越来越灵活

在当前体育相关科学技术持续发展的时代,有关于田径运动训练的方式也逐渐趋向于灵活化,很多训练仪器得到更多的应用与发展,使得原本比较单调枯燥的训练方式发生明显的变化。而且同样的田径运动训练方式实现多元化发展,为职业院校提升田径运动队训练效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所以,从现阶段的实际发展分析来看,伴随着训练方式的不断灵活,这样就使得今后的训练能够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能够朝着各个方面不断地前进,进而为训练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2.2、重视提高人员心理素质

职业院校想要让田径运动队在田径运动竞技中取得好的成绩,不仅要让运动员拥有较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也是影响运动员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若运动员拥有良好心理素质,在比赛中就有助于合理调整心态,完全发挥自身潜能,以期完美发挥应有水平,甚至能够超水平发挥。所以职业院校在田径运动队训练中要非常重视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育,也就是在训练环节能够从多个层次提升运动员的心理抗压能力。当然,在今后的训练之中,还需要思考通过其余合理有效的方式来提高人员的心理素质,选择的方式不能够太过于单一,同时还需要结合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能够让心理素质的提升真正匹配到田径运动竞技的各个方面因素,最终让其更好地落实。

2.3、训练效率大大提高

田径运动队训练的终极目标在于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然而从我国当下的田径运动队训练来看,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很多人会选择加大训练量。不过田径运动员在一天里能够进行训练的时间始终是有限的,即便每一天都进行满负荷值训练,田径运动员自己的极限突破也就不能发挥相应的价值。职业院校根据这样的情况就能利用负荷值满载帮助田径运动队突破自己的极限,利用相同训练时间大大提高训练成效。

2.4、运动负荷趋于合理化

田径运动队在日常训练中进行长时间训练以后,往往会对训练的实际负荷产生心理方面的适应性和肌肉记忆,若在正式开始比赛之前就让运动员对自己的运动负荷记忆、适应性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即对运动员的田径运动周期产生消极影响,那么运动员在比赛中就会直接影响自己发挥运动水平,最终影响田径运动比赛成绩。所以,职业院校在田径运动队训练实践中都非常重视运动负荷不断趋于合理化。

3、职业院校田径运动队训练提升策略

针对职业院校田径运动队训练,在提升进程之中,就需要考虑到提升训练的针对性、合理开展体能训练、强化核心力量训练、强化心理素质培育、打造专业训练队伍,利用这样的方式,最终实现田径运动队训练效果的全面提升。

3.1、提升训练的针对性

针对职业院校而言,在针对性的基础上,还需要考虑到职业院校田径运动训练建设成果的不断增强,这样才能够为后续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基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分析来看,对于职业院校田径运动训练,还需要重点考虑到如下几个方面:(1)针对职业院校的教师,还需要采取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在充分尊重运动队的基础上,能够最大限度地认识到运动队的建设需求;(2)职业院校的教师还需要结合教学环境的实际需求,从而有选择性地选择训练的方式。基于目前的实际情况分析来看,教师就需要以运动队作为中心,能够尽可能地加大田径运动的训练力度,能够让运动队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进行选择,关注运动队的专业特点,并且与现状相互结合起来,对于运动队进行合理有效的分类。如果在部分分类之中存在运动队数量超员,那么就需要基于集体训练的结果,加大与运动队之间的相互沟通,能够保持集中化的分配。同时,结合这一部分运动队的实际需求,最终满足现代化的发展。

3.2、合理开展体能训练

在开展体能训练中,需要设计科学的体能训练项目、选择丰富的体能训练内容、采取合理的体能训练方式、加强爆发力与耐力的训练,通过这样的有效方式,最终让体能训练更好地实施下去。

(1)设计科学的体能训练项目。

在田径的体能训练之中,还需要结合运动队的身体素质,做好具体训练方案的合理设计,并且安排对应的训练项目,而不是一味增加训练项目与时间,否则是无法提升体能的。对于所选择的训练项目,还需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针对训练的时间、训练的内容以及训练的强度都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于部分优势项目进行巩固处理,对于不足的项目能够开展专项训练、辅助训练,这样才能够满足平衡的发展。在训练项目之中,特别是需要关注到运动之后的放松训练。因为在训练完成之后,肌肉是非常疲劳的,所以就可以考虑到利用一些放松拉伸的活动,以此来提升肢体的柔韧性,能够减轻运动之后的酸痛感。

(2)选择丰富的体能训练内容。

长期下来,教师只能够选择单一的体能训练方式,但是这样难免会引起运动队的排斥感,训练的积极性也会进一步的降低。所以,教师就需要实现田径体能训练形式与内容的丰富,以此来吸引运动队的积极性,让运动队能够主动配合,不断挖掘自身的潜力。所以,教师就可以考虑到利用趣味化的体能训练,或者是适当将竞赛活动穿插在体能训练中。如,在跑步训练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利用火车赛跑的方式,或者是利用接力赛,以此来提高训练的积极性,从而为运动员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训练环境。

(3)采取合理的体能训练方式。

训练方法所针对的不仅仅是体能训练之中的一些运动的技巧,同时还是针对运动员在生活之中各个方面的因素,如,饮食、睡眠、心理状态等,还需要针对这一部分进行对应的协调处理,以此来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所以,就需要将日常的生活与训练相互的结合起来,以此来满足训练方法科学性的提升。特别是需要注意到饮食方面,在训练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就需要每天做好饮食的均衡,能够适当地补充蛋白质与水分,这样才能够保证健康的身体,能够做好饮食方面的搭配。另外,教师之间还需要积极地进行交流与沟通,能够讨论彼此之间的经验,能够做好运动员训练计划方面的合理总结以及数据分析。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的基础上,能够通过各种体育仪器的有效使用,通过训练之中所采集到的数据,了解运动队在实际训练之中肺活量的主要变化情况、骨骼对应的变化情况,以此来合理地利用传感器,检测运动队的呼吸频率,通过图像软件来纠正错误的动作,从而实现科研活动与训练活动之间的相互融合。

(4)加强爆发力与耐力的训练。

在体能训练中,爆发力与耐力是非常重要的训练内容,这一点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也需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处理。①针对爆发力的训练,基于小组的方式来进行,按照运动队的不同情况,将体能素质相对较高的学生直接划分在一个小组之内,并且设置多种形式的训练项目,尽可能地延长训练时间,从而帮助运动员挖掘其潜力。对于素质相对较低的一组,则可以选择做一些基础性的训练项目,并且在坚持劳逸结合的原则上,能够做到张弛有度,不断地提升运动员的体能;②对于耐力方面的训练,就要求能够树立出长远的目标,毕竟耐力训练本身是需要经过系统化的配合,在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在训练之中,就要求能够开展基础方面的训练,让运动员能够掌握一定的技巧,如,呼吸方面的技巧,引导运动员在长跑的过程中利用鼻子进行呼吸,不要用嘴,并且减少呼吸的频率。在跑步的过程中,始终需要保持一种匀速的状态,在最后一两圈的时候再等待爆发。爆发力与耐力的训练可以满足运动员体能的全面提高,并且还可以引导运动员能够不断的在训练之中突破自己的极限,以此来掌握真确的运动技巧,减少不必要的伤害。

3.3、强化核心力量训练

在核心力量训练中,还要求能够保持肢体运动可控、保持训练姿态稳定、保持非稳定状态下的徒手运动、保持非稳定状态下的核心静力,这样对于核心力量训练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1)保持肢体运动可控。

在开展核心力量训练中,还应该保持正确的姿态,之后让肢体能够在自由可控的状态下开展运动。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之中来开展姿态方面的锻炼,并且能够注重释放身体具体的肢体力量,让拥有核心力量控制躯干移动状态之下的稳定性,能够有节奏的进行呼吸,这一方面的训练主要是包含了俯撑抬腿、四足游泳等。通过合理有效的训练,就可以满足肢体运动的可控要求。所以,在后续的训练之中对于肢体运动的可控性要求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实际的训练要求,同时对于今后的控制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最终让整体都处于可控的状态下。

(2)保持训练姿态稳定。

对于训练姿态的稳定性,最为关键的还是基于稳定的条件下,让运动员能够保持良好的姿态。在开展核心力量训练中,运动员就需要让身体的稳定状态能够具有姿态方面的变化,能够积极地引导运动员开展核心部位方面的肌肉训练,这样才能够体会到肌肉自身的发力与收缩。通过这两个方面的控制,最终实现对于身体的控制。今后,在训练之中,还需要进一步保障姿态的稳定性,能够让训练匹配到姿态的要求,进而服务提升策略的落实。

(3)保持非稳定状态下的徒手运动。

徒手运动本身是在非稳定的状态下进行的,持续不断地针对核心的静力开展相应的锻炼,可以利用系统化的锻炼方式,从而不断地摸索有效的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困难,针对这一类型的运动,在田径运动训练之中就可以帮助运动员实现核心力量的训练,如,可以直接选择俯卧撑抬腿练习、双脚搭球练习,这对于人体腰部肌肉的强化是非常有利的,可以满足中长跑的项目要求。今后的训练之中,还需要进一步去分析不稳定状态,基于不稳定状态的认知,最终让徒手运动拥有更强的针对性,能够更好地实施下去。

(4)保持非稳定状态下的核心静力。

在稳定的环境之中,要求能够合理地保障核心力量的静力,这与运动相关的器械锻炼就可以满足持续与延续的要求,如,选择海绵垫、悬吊绳,这一类型的核心力量练习,不仅可以满足田径运动员神经系统协调、核心力量肌肉群协调,同时还可以大幅度地提升田径运动员的身体稳定性。

3.4、强化心理素质培育

在职业院校的田径运动训练中会涉及到诸多项目内容,并且每一项训练都需要投入较长的时间,但是较大的强度都要求运动员能够拥有较好的心理素质,要求能够坚持下来。所以,就需要针对每一位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与发展水平过来构建出对应的档案资料库,能够对于学生的开始训练、训练过程、训练结束的整个环节的心理变化都能够加以记录。另外,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能够充分地了解运动员的性格特点、心理变化等情况,还可以选择利用面谈、会谈、谈心等方式,能够真正走入运动员的心灵深处。在训练之前,可以利用情绪释放的方式引导运动员,从而在训练之中可以适当地表达出情绪,这样就有利于掌握运动员的真实情况。在田径运动训练中,由于部分运动员的心理不够健康,针对这一类型的学生,在训练之后就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关怀与关心,让运动员能够主动说出学习、生活以及训练之中面临的问题,能够以朋友的身份与运动员多多的交流与沟通,拉近相互之间的距离,以此来帮助运动员解决训练之中的困惑。在开展田径运动训练中,运动员的心理问题会直接影响到训练的效果。所以,在发现问题之后,就需要及时地与运动员交流,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淡化。同时,还需要注意训练的安全性,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3.5、打造专业训练队伍

专业化的训练队伍,才是保障训练成效的基础。职业院校还需要打造一支专业化的训练队伍,一方面能够提升教练员的训练水准;另一方面是能够科学的进行运动员的选材,两者之间相互的促进,就可以实现田径运动训练成效的全面提升。

打造专业化的训练队伍,还需要做到:第一,引入专业的教练员,以此来提升训练的水准。目前,职业院校的教练员,大多数都是来源于各个体育学院的毕业生,拥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与训练基础。为了能够让训练队伍更加有效的实现对于田径运动训练的服务,就需要不惜成本的引入专业的训练人才。可以选择科班出身的体育训练的研究人员,也可以选择退役的,具有较高水平的运动员,从而实现教练员人才队伍的扩充,这样就可以组成一支理论知识丰富、专业技术过硬,并且训练方法创新的教练员队伍;第二,组织教练员开展继续教育,能够掌握最先进的训练理论与训练方法。很多教练员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因为疲于各项工作事务,所以很少会有时间去学习。所以,职业院校就需要让教练员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能够定期地组织教练员开展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方面的学习。让教练员能够跟随时代的发展,按照自身的身体素质等情况,能够强化的开展训练,能够研究创新方法,以此来提升运动的训练效果;第三,教练员还需要致力于分层指导,能够科学地指导专业人才和业余爱好者的训练内容。能够科学地、正确地选择具有体育专业技能的人才,从而为运动员运动潜力的开发、运动竞技力量的培养奠定基础。教练员还需要结合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能够尽可能地选择训练的需求。在职业院校的运动员群体中,可以利用竞技比赛的方式,以此来挖掘更多的人才,从而开展分层化的指导,从而努力打造一支训练刻苦的、专业潜力的田径运动员队伍。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田径运动作为当前相对流行的一项运动,其本身的运动观赏性非常强,所以也会吸引诸多的注意力。对于运动员而言,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其关键在于日常训练如何。目前,对于田径训练的方式,就需要基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化的分析与考量,能够真正地深入研究,这样才能够做到因人而异,综合化的发展,最终在了解职业院校田径运动队训练特征的基础上,真正找到提升的有效策略。希望在今后的研究分析中,能够找到最贴切职业院校田径运动队发展的有效路径。

猜你喜欢

运动队教练员心理素质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如何在美术课堂中完善心理素质,实施快乐教育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教育部:柔道、摔跤等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今年停招
党建工作在优秀运动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探讨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应然与实然:教练员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中的作用思考
中学创办二线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