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五维向度

2022-11-26贾淑品徐志源

长白学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纪律政治建设

贾淑品,徐志源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33)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回顾了党的百年发展史,总结了党领导人民伟大奋斗“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其中就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理论创新”。“坚持党的领导”,尤其要重视党的政治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和优良传统。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起统领作用。回首百年党史,重视党的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执政优势,更是党始终如一、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和政治原则。

考察这个政治优势,要从党的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政治组织、政治作风、政治纪律等方面进行整体性的系统梳理和总结。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要提高系统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六大思维能力,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思考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工作态度。“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观念。”[1]系统具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优化功能,“整体性是系统科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理”[2]。因而,深刻总结、领悟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内容和精神,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发展史,我们应该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最新成果,从整体视角来探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五维向度,即加强政治思想建设,为党的政治建设筑牢思想基础;加强政治制度建设,为党的政治建设设计规范科学的制度系统,真正实现人治向法治的彻底转变;加强政治组织建设,提升党的组织力,为党的政治建设凝聚强大力量;加强政治作风建设,肃清歪风邪气等不良风气和清除“污垢油渍”,以实现党内政治生态持久的风清气正;加强政治纪律建设,为党的政治建设固化纪律的铜墙铁壁,形成强大威慑,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不越雷池半步。自觉运用上述五维向度的方法原则对于丰富党的科学执政手段、提升依法依规执政成效、实现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显得尤为关键。

一、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思想基础

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既不是以往政党建设的按部就班,也不是突发奇想,另辟蹊径,而是辩证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的建设理论的精粹,并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土壤、以战争年代血与火的革命文化为养料、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培养基而孕育生长发展的结果,作为政治建设思想基础的三种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系统元素,作为元素的思想基础又是和政治建设彼此作用和反作用的子系统,具有学理科学的理论基础。按照系统视角审视党的政治建设的思想基础,可把影响思想建设的各个部分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其内在的系统元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

(一)政党的阶级性要求党的政治建设必须有明确的纲领

政党的阶级性是衡量一个政党的本质属性。只要人类社会还未到达共产主义社会,只要国家机器还未被推倒,只要对立阶级依然存在抑或是一个阶级剥削另一个阶级的社会现象还存在,那么代表一定集团或者阶级的政党就不会消失。作为一定阶级或者集团的阶级利益代表的政党是阶级斗争的必然产物。马克思明确提出,党派斗争的基础是“全部政治史的基础”[3]202。马克思认为政治史的活跃形式就是按照党派斗争发展此消彼长的画卷展开的。恩格斯根据其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实际,在总结实践、深化理论的基础上,阐释党的阶级本质时明确指出阶级对立是“政党形成的基础,党派斗争的基础”[3]202。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时代背景、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外国资本主义“围追堵截”的艰难形势和国内反动势力抬头的严峻处境,以及革命发展程度,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建党思想,提出了“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看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完成它的生产任务”[4]283。从阶级分析的角度,阐明了阶级之于政治乃至政党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这些经典作家对于“党”这一概念的深刻阐释为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的政治建设和政党建设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具有重要意义。

政党是阶级和集团利益的集中代表,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为了帮助本阶级或者集团争取更大的权利和利益,这就要求一个政党必须有自己明确的政治主张即党的章程和纲领。鲜明的政治纲领就像具有强大吸力的磁铁一样,将具有觉悟的、具有远大理想的党员和群众牢牢地吸引、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显示出磅礴的民之合力。作为一个政党,政治建设必须要有科学、明确的纲领,政治纲领就是一个政党的旗帜和政治宣言,是与其他政党相区别的显著标志。船行大海,若无灯塔便会失去方向;政党若无纲领便会一盘散沙,缺乏凝聚力向心力。马克思恩格斯曾在《共产党宣言》里明确提出:“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5]435“一个新的纲领毕竟总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而外界就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6]167“列宁在建党之初,就批评孟什维克机会主义者试图建立一个‘全民只要承认党纲皆可入党’的错误思想。列宁认为,如果只承认党纲就可入党,这就把无产阶级政党变成了一个任何人都可加入的、松散的基督教组织。”[7]列宁提出:“确定党的观点和反党观点的界限的,是党纲,是党的策略决议和党章。”[8]95与此同时,一个政党的一项重大使命就是要让大部分人相信他们的纲领和战略是正确的。

纲领的制定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这意味着我们要坚持党的政治原则,政治原则在党的领导中发挥着极端重要的作用。例如,要坚持“四个服从”的方针实质上就是坚持党的权威原则,“党委、政府、军队、人民、学校,党是领导线路上的总开关”原则是中国政治逻辑发展的必然要求。毛泽东明确提出,“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9]305。不论是政治领导,还是军队领导、文化事业领导,都要坚持党的总领导。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特别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必然四分五裂,一事无成”[10]358。上述关于政治原则的思想为新时代全方位加强党的领导思想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根基。

(二)对中华文化的扬弃

中华文化历经五千年,虽也曾遭遇坎坷跌宕,经受巨大的风吹浪打,但无论多么艰难,面临怎样的处境,一路走来始终保持昂扬的姿态。这既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也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思想文化基础和文化力量之源。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应着重吸收以忠诚、担当、爱国、济民、无私为特征的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以保家卫国、抵抗外侮、前赴后继、不怕牺牲、忠诚勇敢和舍我其谁为基本核心的红色文化,弘扬以爱国敬业、公平公正、诚信友善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基础厚重。

传统国学经典为丰富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提供了启发和借鉴。“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11]313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种场合引经据典,讲述自己治国理政的理念很多来自于中国先贤文化,教导人们领会国学的智慧,体悟传统国学的博大精深。“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忠经》提出踏实、本分、忠诚、老实才是为官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政者需“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12]162。《明儒学案》言“做官先做人、做人必修身”,故而忠诚是人生的本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忠诚是为人处世的底线,是为官行权的基本准则,亦是入世从政的根本遵循。这些警示箴言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就是要如同入党誓词所言,保持绝对的对党忠诚,无论何时何地何情何景,都要坚决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自始至终与党同心同德,目标一致。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尚书·周官》提出,“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可见,行事秉公、做人正派是中华文化推崇备至的人生哲学和为官之道。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为人正派、办事公道为基本准则,党内选贤任能也要以此为考核关键点。《广雅》有云:“廉,清也。”即要求人们面对现实中的各种诱惑时,要有定力和自制力,无论是物质利益还是精神虚荣,都应理性面对、从容处之。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做人如此,做事如此,为官行政更该如此。清正廉洁需日日修炼久久为功,党的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这些“关键少数”更需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这既是个人修养,也是道德底线,更是为官智慧。《荀子·不苟》载:“公生明。”明确提出为官者需要坚持公正、公平、公道。虽非包青天,公心也要日月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这些宝贵品质为新时代党的廉政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理论根源和文化养分;为弘扬忠诚老实、清正廉洁、夙夜在公、实事求是的政党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有益借鉴。

新时代的‘红色文化’是当前政治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应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的历次战争战斗中淬炼的革命文化中吸取精神养分,助力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战争年代形成的革命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和社会主义社会为价值取向,以建成共产主义、实现向自由彼岸的跨越为终极目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无数革命先辈不怕牺牲,坚守崇高的革命理想、九死未悔的坚定信念,以实际行动彰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革命是血与火的洗礼,革命文化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筚路蓝缕建党路,吹尽狂沙始见金。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形成了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为主要内涵的“红船精神”;以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一切从实际出发,艰苦奋斗为主要内涵的“井冈山精神”;以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为主要内涵的“长征精神”;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涵的“延安精神”;以永不停步、将革命进行到底,执政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务必”,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团结高效,加强党的集中统一为主要内涵的“西柏坡精神”等。这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时代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了智慧和思想源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根据生产力发展阶段的客观实际,结合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在生动、具体、火热的革命实践中孕育而出的产物。它是剔除了国内外文化中的糟粕,保留其中的有益成分,并将其精细加工为适合当代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健康文化。它以民族姿态面向世界、以科学内核服务现代化、以人民立场面向未来。江泽民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13]277。这说明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于党的思想建设和人民教化的重要性,只有通过文化熏陶、价值引领,给人民建立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价值指向和价值目标以及实现价值目标的具体方式方法,教化人民和提升党的思想建设的目标才更容易实现。胡锦涛提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14]539这说明先进文化就像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之“航船之帆”,起着定方向的重要作用,胡锦涛用精神之旗帜来形容先进文化更是进一步强调先进文化对于党的政治思想建设的重要意义。胡锦涛还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真诚做人、坦荡行事、正派为官,只有经常学习,自觉学习,提升学习能力,把握并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风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夯实国内文化建设根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从思想道德抓起,从社会风气抓起,从每一个人抓起。”[15]160这说明文化建设与民族精神和社会风气紧密相关,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够涤荡社会不良风气,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思想层面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价值观,为党的政治建设凝聚广泛的人民共识具有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为人民奠定正确的价值观指明方向,也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贡献了文化智慧和理论源泉。

二、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保障

强化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保证,首先是因为制度上出现问题就是根本性问题,不仅影响党的团结、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民意取向,而且一旦处理不当还可能产生系统风险。因此,党历来注重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贯穿于党的政治建设全过程。其次,将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基本方法的系统观念运用于制度构建,高屋建瓴,可以为党的政治建设的良好有序发展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尤其是进入新时代,党中央一再重申进一步加强用具体制度保障政治组织有序、高效运行,使其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一)加快构建政治规范体系,为党的政治建设筑牢制度基础

政治规范体系是政党政治建设的制度根基,没有政治规范体系,政治制度便无从谈起,政治建设也会如同空中楼阁。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第一位,有其历史逻辑。这是党中央根据社会改革进程,结合时代发展和实践需要与时俱进提出的重要命题。在实践理路上,建立完备规范的、管用有效的、合法优化的政治规范体系就显得极为重要,需要将这项工作抓牢做实。“要把建章立制贯穿全过程各方面……真正实现党的政治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16]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局着眼,运用系统思维谋划,精确细致地立规定则,大力整顿党内不良风气。之所以要建章定制立规先行,是因为制度问题是根本性问题,从这重维度上考量,制度一旦出现问题就必定是全局性的问题。因此,强调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就要制度先行,规则至上,有效落地。党中央制定了“八项规定”,随后陆续制定、修订了一系列与政治建设相关的党内法规、条例和细则等。这些党内法规条例细则的出台形成了政治领域的规范体系,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奠定了一定的规范基础。在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过程中,应当以现有的政治规范体系为基点,以推进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为脉络,加快形成更加坚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为党的政治建设筑牢刚性边界,使其健康发展。

首先,党内制度建设要把握正确方向,在以党章为根本依据的基础上,切实体现党的意志,体现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方向若错了,走得越远错得也就越彻底,故而把握制度建设的方向性显得至关重要。党章是制度建设的最重要的依据。“党章是党的总章程,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12]95党章更是党的制度规范体系的基石,党章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根据时代变迁、实践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地修改、完善和时代化。构建以党章为根本统领,以若干准则条例为主干,覆盖党的政治建设全过程,各方面系统完备的、有机统一的政治规范体系。

其次,党内制度建设要有主有次、层次分明、突出工作重点。所谓“突出重点”也就是要抓住制度建设的根本方面和容易出纰漏的地方,制度建设突出重点的基本要求就是政治规范体系要立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实际和需求,以解决实际问题和实际需求为导向建立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而准则、条例是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主干,要进一步突出准则、条例在政治规范体系中主干性的地位,形成示范效应,发挥其主干性的作用。既要与时俱进地修订现有的准则条例,也要根据实际形势发展的需要,在不断总结历史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新的准则条例,这是确保政治规范体系始终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

最后,要以改革创新精神,补齐法规制度建设的漏洞和短板,切实提高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质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现实,聚焦党的政治制度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针对党内不良风气、纪律涣散、脱离群众、懒政怠政等现象,制定、修订了一系列的规定、规则、细则、办法。这些规定、规则、细则、办法认真梳理和剖析了现实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查找了现有的漏洞短板,在此基础上运用发达网络系统畅通民意,手法创新,思路创新,有针对性地做出了相对精准的规范设计,做到了有的放矢。党内法规制度并非越多越好、越冗杂越有效,重要的是对症下药,结合实际以问题为导向。只有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方法论原则,才能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实施政治法规体系的建设工程。

(二)坚持政治“高线”和坚守政治“底线”相统一

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明确标准,坚持底线思维和辩证思维,这就要处理好政治高线和政治底线的关系。“既提出政治高线,激励党员干部向往践行,又划出政治底线,防止党员干部逾矩失范。”[16]政治“高线”是旗帜,是北斗星,能够发挥引领作用,给严格自律有崇高追求的党员干部以理想导向;政治“底线”是河堤,既是基础更是红线,两者相辅相成,协同发力,缺一不可。同时,坚持信仰政治“高线”和坚守政治“底线”也是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是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提高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洞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尤为重要,而提高这四种政治能力的关键便是树立坚如磐石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且能守住政治“底线”不越雷池半步。

提出政治“高线”并崇尚之。政治“高线”即信仰和理想信念在政治层面的精确体现,是共产党人在价值观和精神层面上的崇高追求。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通俗地讲就是对马列主义的信奉和遵从,就是为实现广大人民向自由彼岸跨越的孜孜以求。这种信奉和遵从在理论和实践中升华为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广大党员干部经受住“糖衣炮弹”诱惑的“强心针”“定心丸”。新时代全方位地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政治理想是加强党的政治制度建设的重要目标,全体党员干部要崇敬之、坚守之、践行之。

坚定的理想信念、政治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根本,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一路走来在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12]57这一形象且深刻的阐述充分证明了理想信念之于共产党人的重要性。毛泽东曾强调:“每个共产党员入党的时候,心目中就悬着为现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而奋斗和为将来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这样两个明确的目标。”[17]1059

划出政治“底线”并坚守之。政治“底线”就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是党员尤其是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在政治生活和行使权力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底线和原则,是不可逾越的雷池、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就像列宁所说,只有建立具有钢铁般的纪律,并严格遵守服从这种纪律的布尔什维克党,才能领导俄国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这个原则适用于俄国的布尔什维克党,也适用于中国共产党。服从这个原则对于加强党的团结、巩固党的执政根基是一种根本保证。

明确政治“底线”的含义和重要性后,就要严格践行。首要的就是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两个确立”,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全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的重要内容。“正是由于全面确保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才能全面确保党中央的大脑和中枢地位,全面确保党中央有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绝对权威。”[7]新时代,要把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根本的政治原则和政治要求,从多方面多渠道开展“两个维护”主题教育,并将主题教育开展得有效管用而不是流于形式,结合各行各业的具体行业特征,将主题教育开展得详实,贯彻得通畅。全面提升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领悟力、政治洞察力、政治理解力和政治践行力。要在回顾历史与正视现实的经验对比中深化认识,在理论更新和实践深化的价值取舍中强化认同,在国内实际和国际环境的意识形态博弈中坚定自信,不断增强拥护核心、跟随核心、捍卫核心的自觉性。在重大政治抉择关口做到与党中央高度一致,做到党的一声号令下全体党员闻令而动见令必行,日常政治交往和政治生活中自觉将底线思维贯彻其中,做到时刻注意、防微杜渐。

要把坚持与崇尚政治“高线”和坚守政治“底线”统一于党的政治建设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党的领导干部还是广大共产党员,都要牢固树立和坚持政治“高线”和政治“底线”意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以身作则,通过具体的政治实践去为自己的政治“双线”修基固本,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能力。

三、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组织堡垒

党在不同时期面临的政治任务并不相同,但是无论什么样的政治任务,无论要解决什么现实问题,有一个原则是必须遵循的,那就是要始终把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系统观念要求我们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总体性推进,故而组织堡垒的建构,关键在于聚焦组织建设实际,对标实践要求进行现实推进。要以增强政治性为价值引领,以培养锻炼优秀干部为首要任务,以强化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手段,综合发挥组织建设对于党的政治建设的堡垒作用。

(一)新时代党的政治组织建设必须以增强政治性为价值引领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色和执政气魄。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18]48,故而鲜明的政治性是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中不断巩固增强其执政地位的优势所在,更是将组织建设作为专项建设而融入政治建设血脉之中的方法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地点不同场合分别论述过党的建设要发挥政治指南针作用。作为在党的政治建设中发挥堡垒作用的组织建设,战略地位重要,因此要更加彰显政治底色,以增强政治性为价值引领,体现党的政治建设的内在要求,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提供重要且必要的组织支撑。这就要求一方面在发展党员的具体实践中要重点考察其政治立场、政治思想、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将各方面都符合党员标准的人员吸纳入党。另一方面,要坚持以正确的政治方向引领组织制度建设,持续落实、优化党的组织生活,充分利用多种资源、媒介和途径增加党组织生活的丰富性、灵活性和教育性。在“三会一课”“两学一做”、民主生活会中更多地融入具有典型政治性代表性的事件,在大量的有目的性的价值内化中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政治熏陶和政治引导;持之以恒地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民主和集中相统一,坚持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政治局面,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党员的创造活力,通过强化组织肌体增强党的政治属性。

(二)新时代党的政治组织建设必须以培养锻炼优秀干部为首要任务

千年大计,人才为先。高素质的党员干部是将党和人民事业推向前进的重要力量,是不断提升执政能力的强大智力支持。“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高度重视培养造就能够担当重任的干部队伍。”[19]当前国际局势纷繁复杂,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信息爆炸时代知识更迭迅速,机遇常有,挑战长存,面对后疫情时代的大洗牌和执政主题,又红又专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对于稳固党的执政根基、增强党的执政自信、抵抗各种风险挑战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可以说,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如果我们不能培养锻造出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就无法在实践中“守得云开见月明”,就不能切实有效地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故而在新时代,我们要明确高素质党员干部的具体内涵,制定科学有效灵活多元的价值评价体系,将优秀的党外人士吸纳入党,增强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党的组织的强大向心力,最大限度地将人才储备、干部保证转化为组织支撑,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磅礴力量。

(三)新时代党的政治组织建设必须以强化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20]13这说明,党的组织建设尤其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尤为重要,要把组织力的提升和强化作为工作的重点和突破口,牵住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牛鼻子”是掌握组织力建设的具体有效方法。所谓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是指党的基层组织根据上级党组织安排,依托组织资源、依据清晰的责权为特定的工作任务而调配基层党员干部、动员群众以及基层各行各业各类组织的总体性能力。在落实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实际过程中,要处处将政治性原则融入其中,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作为基层群众和政府相联系的最后一个关键节点的基层党务中心,是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发挥效能的中枢,是党的基层组织履行职能、发挥功能、增强工作效能的关键点。针对当前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弱化、政治性虚化、党的代表被边缘化乃至不能起到统筹全局的作用的情况,党中央以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强的政治敏感度及时地提出“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科学命题,正是对上述各种削弱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病症”而开的一剂良方,是深刻认识到及时制止、纠正各种削弱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行为的极端重要性。认识到问题不是关键,关键在于针对发现的问题施以有效的解决办法和相关措施。从以下三个具体方面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可谓对症下药。首先,要科学识人,正确用人。最近几年大量的大学生及一些高学历人才派驻村里成为驻村干部,就是利用优秀人才的宽阔视野和灵活变通的头脑调动基层党员干部主动服务群众的意识,增强工作主动性的意识,强化集体领导的意识。与此同时,全面从严治党不仅要在横向上发力,在各个省市级别的单位、组织、社团和机关开展巡视工作,更要在纵向上向基层深入,发挥基层自治的制度优势,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问责和民主监督,以共产主义道德的感召力和党内条例的刚性约束力,切实促进基层党组织领导干部的领导主体性和工作自觉性。其次,要严格入党流程及规范,不因身在基层放宽入党标准,简化入党流程。针对以前基层发展党员规模过大、质量不硬等情况,要严格把好党员发展质量关,通过吸收有能力有责任的基层青年和高校优秀毕业生入党,提升基层党员队伍质量,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最后,要加强党在基层的绝对领导地位,强化规范体系,保障基层党组织职能发挥。百说不如一做,狠抓落实至关重要。要彻底厘清基层党组织对横向政府机关、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的全面领导关系,确保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在基层。

四、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作风示范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中国共产党建党已逾百年,在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上的经验总结集中到一点,就是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民大众的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净化党内不良风气,树立良好新风尚,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一)顺应时代发展创新作风建设新理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问题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新要求,对新时代创新作风建设新理路以有益启迪。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不断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是共产党人的思想灵魂,这既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更是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要踏实做人踏实行事,做一件事就要踏踏实实做好做完善。要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要坚定大局意识,眼光要长远,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以客观存在的现实为依据,不以自己的想当然和主观意识为依据,要深入实际去研究把握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进而更好地解决问题,为人民服务。在后疫情时代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中,要深入贯彻落实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要让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

其次,不断加强工作作风建设。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必须大力践行群众路线,时刻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首先,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放在最崇高的位置,倾听民声,顺应民意,要把百姓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支持不支持作为工作成效好坏的判断标准,约束自身行为。其次,做群众工作必须融入饱满的热情和真挚的感情,身体力行地深入到群众之中,多和群众交流,多去倾听,切实了解困难群众的生活现状,要根据基层的具体情况,做到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积极总结工作经验,在基层的生动实践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找到解决基层问题的金钥匙,促进各项工作向好进展。最后,要大力发扬连续作战、不怕困难、英勇顽强的工作作风。一场新冠疫情,考验了中国共产党也考验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广大共产党员挺身而出奔赴疫区,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不怕辛劳,深入一线,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再次,不断加强领导作风建设。作风建设的关键一环是领导作风建设,领导既是工作的总负责,也是风气形成的能量场,更是下属日常工作中模仿的活范例。只有形成好的领导作风,才能实现上行下效,汇聚成强大的正能量,为党的政治建设增添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最讲认真,因此要大力弘扬“三严三实”的优良作风,将“严”和“实”的优秀品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原则,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着手,敢于直面困难,敢于打硬仗啃硬骨头。

总之,作风建设需要持之以恒长效坚持,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充当排头兵,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为广大党员和群众树立典范。

(二)树立典型形象引领作风示范新风尚

作风建设犹如农业工程,既要大水漫灌也需精准滴灌。在作风建设领域,便是要善于抓住“关键少数”,树立典型形象。抓作风建设必须从党的高级干部抓起,抓住“关键少数”,树立典型形象,以正面案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走正途,以反面教材警示“不安分子”莫入歧途。一正一反对比影响绝大多数,带动绝大多数,以上率下,引领作风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因为作风问题处理了一批党的高级干部,充分体现了党对于作风建设的重视程度,将其视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始终注重“踏石留印”抓落实。党的作风建设关乎党的形象,关乎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崇高地位,关乎执政根基和国家持续健康良好发展,必须持之以恒常抓、细抓。坚持不懈将作风建设抓到底,树立作风优良的党的好干部良好形象,彰显榜样的力量;适时有效结合反腐斗争曝光反面典型,做到警钟长鸣。作风建设作为长期工程,不可一劳永逸而需久久为功。要紧紧扭住“四风”问题不松手,坚持不懈扫除作风积弊旧习,铲除歪风邪气,努力使党的作风长期好下去、全面硬起来。严格落实好干部标准,切实把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扎实的好干部用起来,在全社会营造激励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进一步振奋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

五、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纪律保证

纪律严明、令行禁止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日益发展壮大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显著政治优势,更是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组织保证。始终把政治纪律建设摆在首要位置,通过严格的纪律保证党的纯洁和战斗力,这是中国共产党汇集民心的关键,更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一)固守政治纪律之规矩方成政治建设之方圆

思想上高度自觉、行为上高度自律、作风上高度过硬、政治纪律高度严明是建党百年来党的政治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所在。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建设是管党治党的根本之策,是政党坚实稳固的根基。全面加强和固守政治纪律之规矩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化政党维系党内团结和实现长期执政的内在要求。

政党是代表阶级利益、体现阶级意志的政治组织,一切政党都具有自己的组织纪律性,讲纪律守规矩是优化政党治理的必然要求。从政党治理现代化的维度看,任何政党都应该极其认真地面对党的政治纪律建设,只有拥有铁的纪律并将其彻底贯彻落实,才能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必须将其视为重要的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运用辩证法思维统筹协调。对于一个政党来说,没有铁的纪律就不可能有集中且坚强的意志,没有令行禁止的纪律执行力就没有整齐划一的组织行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政党都是有政治纪律要求的,没有政治上的规矩不能成其为政党”[21]16。从国际政党治理来看,现代政党都有明确的政治规矩和纪律要求,必须拥护本党的纲领、章程、政治观念、政治主张和政治利益,故而现代化政党都极其重视党内政治纪律建设,将其作为维护党内团结、巩固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武器。反之,若一个政党没有严明的纪律,就会瓦解直至走向灭亡,苏共亡党亡国的历史教训就是典型案例。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的力量所在。”[21]9这充分说明全面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建设是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进伟大事业的秘诀所在。

(二)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创新党的政治纪律建设体系

坚持把政治纪律放在纪律建设最重要的位置。党的政治纪律在整个纪律建设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统领和影响着其他方面纪律执行的脉络、方向和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所有党的纪律和规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21]28究其本质,是因为没有政治上的纪律和规矩,也就无所谓政党。进入新时代,要更加善于站在全局角度和长远视角中审视党的政治纪律建设,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施加更大驱动力。首先,要从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机结合处以强化法规建设与提升治理能力为切点,稳健提升党内法规建设在党的政治建设和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其次,要增强党纪法规意识,自觉提升纪律性,并将其内化于心。要重视纪律的执行,只有将铁的纪律转化为广大党员干部内心深处的自觉自为,形成纪律文化,方可将纪律性外化于行。最后,要与时俱进创新党内纪律教育体系,及时有效地将法规建设和党的政治建设方面的成果转化为党的纪律建设内容。要将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有机穿插,使之相辅相成、同向发力,适时结合党内最新会议精神,全面推进党内教育在纪律建设方面的长期化、制度化、稳定化。

大力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政治腐败是所有政党面临的世界性难题,能否跳出执政党执政久而腐之的历史周期律,关键在于党的反腐败决心,在于是否敢于将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十三亿人民。这是一笔再明白不过的政治账、人心向背的账!”[12]186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高压反腐态势,提出“老虎要打,苍蝇也拍”的全面反腐政策,严肃处理了一批省部级领导干部和一大批处级以上党员干部,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但要从根本上解决和杜绝贪污腐败问题,就要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既要从根本上摘除各领域各层次的腐败毒瘤,又要重点研究和落实反腐败体制机制建设,坚持优先顶层设计,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双管齐下方可标本兼治。要通过持续保持反腐态势来抵制“四大风险”,迎战“四大考验”;通过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勇于对腐败亮剑;要通过彻底铲除腐败之思想根源,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做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六、结语

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面协调各方关系,常抓不懈。具体要求是,坚持政治思想为逻辑起点,为政治建设奠定理论支撑;持之以恒地坚持政治制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为政治建设提供切实有效的制度保障;坚持以党组织能力提升为抓手,为政治建设夯实组织堡垒;坚持作风建设“净化去污”功能,为政治建设肃清不良风气;坚持政治纪律严实相济真严真实,为政治建设凝心聚力汇集民心。只有在政治建设的大系统和整体架构下,五者协同发力,相互补充和完善,并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使党的政治建设日趋成熟与完善。

猜你喜欢

纪律政治建设
彭绍辉:违反群众纪律最可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宝鸡“十严禁”严明村“两委”换届纪律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