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陌生化语言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特色运用研究 *
——以《尤利西斯》为例

2022-11-25张军红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尤利西斯陌生化英美

张军红

(兰州财经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英美作品的语言表述方式多元化,而且形成诸多流派,其中现代派的作品,把思想内在外放,形成“自言自语”的状态,补充人物的内心世界。因为不同于以往的表述形式,让读者收获陌生化的感受。

一、陌生化语言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显现

陌生化语言属于文学层面中比较特殊的表达形式,重点是突出语言本身的陌生感,让人在阅读期间,可体会到和其他阅读行为不同的艺术体会。此类特别的表达模式,经常出现在英美文学中,其切实突破常规的表述方式,可以称之为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之一。而该种处理方式,在英美作品中的实际显现,如下:

(一)世界空间融合

在创作文学作品中,为突出陌生化的文学效果,作者需要灵活应用不同的语言表述,以此才能给读者带来不同寻常的感受。换言之,陌生化语言无法完全在作品中呈现出独立的状态,尤其是小说类的作品,如果单单应用陌生化语言,产生的艺术效果,可能无法满足预期。同时,小说中融入的陌生化语言,表达的内涵信息,和小说总体风格基调完全不同会产生出两个空间碰撞的效果,形成明显的距离感。而此种特别的反馈,会使文学作品的某些优势得到显现,如现实和虚幻的两个世界空间,通过陌生化语言,达到某种融合统一。在陌生化语言下,两个似乎处于完全对立状态的世界达成完美的契合,让读者从中收获别样的体验。

(二)陌生化的度量

借助陌生化语言组成的文学作品,虽然可以给读者带来新奇的感受,但也要求创作者能够把握好度量,倘若在过大篇幅中融入陌生化语言,原本应当呈现的艺术效果及构建的故事空间可能因此全面“崩塌”,产生反效果。而如果能巧妙适度地运用不同的修辞处理,能避免过度的平铺直叙,提升整个作品内容的表达力与感染力,尽可能把语言所能带来的陌生化挖掘出来,使读者收获全新的阅读体验,由此引发某些故事联想,并通过继续阅读得以有效升华。另外,英美作品中的陌生化语言,倘若超出某种适度的限值,既不会为作品融入新的美感效果,又有可能打消原本形成的美感,导致作品最终成为无人能懂的“天书”。通过对比相关的文学作品,后现代的作品中,大部分都是整篇采取陌生化语言,相对于运用常规叙事处理的文学作品,该类作品内容可以形成较为鲜明的特色。但由于整个作品全部以陌生化语言进行表述,产生的文字感染效果,远不及应用适度的作品。从此能够看出,若要充分彰显出陌生化语言的渲染价值,作者需要做好陌生化的度量,以免适得其反[1]。

(三)陌生的吸引力

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其若要收获更多人的喜欢,甚至成为流传千古的作品,作者需能巧妙使用不同比较新颖的表述方式,由此保障人们的阅读倾向。现如今,各时期的文学作品无法计数,真正使人记住的却是凤毛麟角。相较于常规的表述模式,陌生化语言可以说是比较具有吸引力的方法。而文学作品本身能够看出有诸多作者在产生新作品中,为树立特殊的个人风格,提高作品的个性化,会选择陌生化语言形成不同于其他作品的状态。而部分读者在看到带有陌生化语言的内容中,往往会由于不清楚作品实际要传达的含义思想,形成继续探索的想法,带着强烈的好奇心阅读后面的内容或者进行各角度的分析。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意识流的作品中,对于人物内心想法往往会借助陌生化语言进行描述,给人难以直接理解的感受,所以有诸多读者在面对该类文字时,会不自觉地融入其中,勾起其探索的欲望。而此种创作方式,类似于我国古代诗词中的意象,借此显现作品中的别样意味。通过此类表达形式,让原本极为混乱、挣扎的状态,更具生动性地传达出来。虽然并不涉及到带有明显技巧痕迹的语言,但却使作品营造出特殊的艺术意境,让阅读文字的人们感受故事语言魅力的同时也能增强对于文学的艺术体会。

二、英美文学作品的陌生化语言翻译

陌生化语言在翻译中,是比较重点的部分,而英美作品中会有诸多陌生化的表述方法,翻译期间需要基于原版作品。假设译文依旧采取陌生化的文字处理形式,则会使目标读者在阅读译文中,对作品原本表达的内容形成理解上的偏离。同时,倘若未根据原文形成的译文,又不符合翻译的基本标准,所以对于英美作品的翻译要特殊对待陌生化语言。正常情况中,陌生化语言在文学故事中并非是完全孤立出来的个体,其同样要依托创作者借助文字构建的常规环境和各类特殊的因素,以独特的输出方式得到显现。尤其在诗歌与小说类的作品中,是较为常见的形式[2]。比如在小说创作中,作者凭借个人在语言文字上的运用能力,对人物所在的环境以及经历等,都采用比较常态化的表述方式,并且以整部作品的角度来看,人物面对的非常规事情或是来自内心世界的构建,应当是主体及高潮的内容,对此选择另外的特殊叙述方法,让故事中的一部分和整体形成一种反差。同时,在现实和虚幻的冲撞组合中,原本应当是对立的彼此,借助陌生化语言,在某个视角中形成“统一”。英美作品中此类比较新颖,也可以看成“极端”的处理方法,使作品的继续传播,尤其是在翻译中,提高语言转换的难度。

以译者的视角来说,要将原本表达的思想与审美通过用目标语言的转化与再创造,利用目标读者了解的语言,构建出符合受众的语境。而该种熟悉性,要基于目标语言的环境,但陌生化语言本质上是利用并不了解的语境及逻辑思维等诠释读者熟悉的内容,由此形成特殊的审美状态。换言之,译者按照原文直接处理会使读者理解偏移,但如果把陌生化语言直接处理成目标语言中的熟悉化,会使目标受众读者不能感知到陌生化的特殊文学审美。对此,便可用到“异化”的处理。在此方法理念下,倘若直接把陌生化完全删除,译文则无法让读者收获同样的体会。而忠实原文,不仅能进一步方放大陌生化审美,还可在情节的推动下思考出其中的特殊美感。

三、《尤利西斯》的陌生化语言

在现有的英美文学中,意识流小说无疑是比较有代表性及特点的形式,并对整个英美文学也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在意识流小说的长期发展中,《尤利西斯》可以称为里程碑式的作品。其中融入诸多陌生化的语言,被广大读者推崇。

(一)语言运用

1.潜在想象

《尤利西斯》原著是以爱尔兰及标准的英语写成,进行中文翻译时,一般会受到译者习惯性方面的因素影响,形成大量倒装句。但文中的诸多句子未设置关联代词,而这主要与英语此种语言体系的表述结构有关。因此,在小说内容中,一般会有大量独白,推进故事走向,而独白会使读者难以准确了解实际想要传达的信息,思绪则跟随着故事人物思考问题的状态及进度。因此,小说作品中使用陌生化处理,可使读者体会到文字的想象力。比如,《尤利西斯》中的妻子,回忆恋爱的那段时光,会形成比较混乱的状态,由眼睛到心灵,从此类名词描述中,能发现作者为读者打造广阔的想象世界[3]。

在突出语言想象的同时,不可把陌生化语言简单定义为任意遐想或不具备内在逻辑性,需要人们以更加客观、全面的视角,找寻潜在的事物推进规律,和故事中浓厚的浪漫主义氛围。虽然在全文中,未使用较多的连接词,而在整个故事情节的组合顺序以及思想推进上,依旧有基本的联系。由此,能使读者根据个人主观思想,以及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加以感受及想象。处于恋爱状态的两人,仅通过眼睛,便可了解对方的意思,这种什么没有实质性的内容,但似乎又包含极多信息的描写方式,能使读者深陷其中,虽然无法言表,但确实可以体会到二人甜甜的恋爱。《尤利西斯》的第八章,布鲁姆行走中的描写,极为细致的呈现出盲人行走状态,反映出盲人是怎样借助其他感官了解身边事物,可通过手指弹琴,用鼻子感知不同的季节,了解各条街道以及人们的味道。因而由此能感受到,人体五官感知是有关联的,借助联想引导突显出人物的细节点,以此促进故事整体的发展。而该种陌生化的语言处理方式,使得原本的思路随着某些事物的出现被直接打断,由此引发潜在的想象感知,使读者逐渐了解作者实际想传达的思想内涵。

2.意象感知

《尤利西斯》中大量的独白,使读者不能清楚地感受到作者的痕迹,故事中的人物好似真实存在,讲述着自己的故事,而文字内容会更加偏向于日常口语的表述方式。所以,即便小说中用到大量陌生化处理,读者依旧能感知到人物的诸多变化。还是从妻子回忆恋爱经历的部分来看。描述中有鲜花、眼睛等,为读者打造诸多想象的空间。陌生化语言并非是完全一反常态天马行空,其中融入适宜的浪漫构思,虽然文字中可能缺少正常的标点与连接词,但实际的表述次序与开启读者思维感知的过程,有着某些关联。此时,读者能按照个人的思想意识感知人物的情绪。无论从文字表面如何表述不清,也能让读者感知到其中各个意象真正代表的意思。

在《尤利西斯》中,作者通过构建两人对彼此的特殊感应联想,使得完整的人物关系结构清楚展现出来,同时使故事情节不断变化。所以,虽然《尤利西斯》中的语言文字已经达到较深层次的陌生化程度,但正常对于事物的基本感知可引导整个探索的思路形成感官效应,并引发读者的感触使其对于故事有更深的理解,并参透作品中的各项决定。

3.组合特殊

《尤利西斯》文字语言均是基于想象剖析心理状态,由此组合成的文字可以将人物内心想法与情绪表达出来,利用比较新颖的艺术形式揭示出价值观。而文章中的诸多表述的先后顺序容易使人感到困惑。比如,布鲁姆面对印刷排字的工作。此段的背景中,人物思绪不符合常态,而且从父亲去世,以及关于犹太人的描述、宗教门派、葬礼中播放的歌曲,未使用任何标点进行隔断,而此种处理方式的艺术效果是为使读者感受到该首歌的强烈性。而结合现实世界,往往会惊叹于排字人员的工作速度。此段的个人独白,会直接导致作品语言叙述结构上似乎缺乏基本的逻辑性,但实际上通过该种处理方式,可以清楚地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某些细小转变,促使读者对于人物性格形成更为深刻的感知。而通过有关事物为基础,例如借景抒情,便是《尤利西斯》作者在意识流小说中,比较多见的表述写法,可以加深陌生化的艺术效果[4]。

意识流的小说作品,人物一般是有感而发,并且独白中的表述可能与潜意识有冲突,特别在意识模糊及神志错乱的状态下,语无伦次是比较正常的。但此种情况体现在文学作品中会显得缺少逻辑。而事实上,文学创作者具备独特的思想结构,创作的小说也可以视为其思想的真实反映。并且创作小说中,一般会根据个人的生活阅历与各类经验、思想等,使小说中的世界带有主观色彩的元素,恰好能提升作品本身的魅力。从《尤利西斯》中,能感受到作者在语言运用与陌生化构造上的水平。由作品原本的文字,延伸到自由联想,基于陌生化特点,把现实世界中的内心体会加以想象。而小说文字构造出的情景,能够组合成完整的体系,客观且全面地描绘出人物心理与意识状态,使读者能透过小说文字,体会作者最为真实的想法。

(二)感情处理

1.侧面描写

《尤利西斯》的陌生化语言处理,在感情的描绘上,为提升整体的表现力,作者选择运用侧面描写的方式,将感情隐藏起来。比如在描写妻子中,可以看到《奥德赛》的元素,采取大篇幅陌生化语言,支持陌生描写,让读者体会妻子的内心世界。同时,此类细微的感情转变,利用故事基础情节走向得以强化。布鲁姆心中的感情挣扎,在妻子各种的不忠行为下显得更加强烈,一直带领读者的思绪,相应的感情阐述效果,也因此有所强化。实际上,《尤利西斯》全书更多是利用直叙的方式进行陌生化语言处理。而其中的侧面描写,大部分体现的是不包括主人公生活轨迹在内的“意识”,类似于故事情节的辅助线索,借此也促使人物的感情特征,更容易引人思考。

2.直叙表达

《尤利西斯》是典型的意识流小说,整体均在通过意识体现出感情以及陌生化语言,利用直叙的处理让人物及故事情节、思想感情,借助语言直接表现出来。在故事的开头,布鲁姆津津有味地吃家禽及牲口的下水,由此让整个作品的基调完全显现出来。如果把此当成陌生化语言,似乎是在突出作品的总体表达风格,主人公则在对其生理行为的夸张且细腻描写中,塑造出特殊的人物形象,看似不符合常理,但却和整部作品的内容有着极高的吻合度。利用此类陌生化语言直叙出来的情感,一直伴随着读者看完整个故事。换句话说,《尤利西斯》所用的陌生化语言,以直叙的方式呈现,也可看成该部小说的风格表现。而且如果说是是感情特征,借助小说文字表达出来,倒不如当成由陌生化语言的直叙表达情感,推动整个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此也正是英美的文学作品融入陌生化语言的一大特色,即便是非意识流的作品,也有诸多体现[5]。

3.感情关联

按照陌生化语言的组合思路,表面看似毫无关联,而在深层次的众多元素有着对立及冲突的联系。该种对立冲突,营造出陌生化的浅层表现,使人的感官或者说是情感受到影响。《尤利西斯》作品,通过陌生化语言形成浅层的对立冲突,以突出内在联系的部分也有多处。比如描述布鲁姆思想活动中,面对邻居家的女仆,极其希望跟在其身后。对于其该方面的思想描述,读者可以在后文中了解布鲁姆生理功能与个人情感需要之间的矛盾,此种前后文联系的处理中,未选择直叙的方式,而是借助陌生化语言,形成特殊的节点,吸引读者的关注,以此让读者发现其中的关联性引发联想思索。从英美的众多文学作品中,此类文字运用较为多见,以较为浅层的矛盾引出诸多复杂化的冲突,而该类矛盾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甚至似乎和主题没有任何关联,但能把整个故事逐渐推向高潮。这也属于英美意识流的作品中比较突出的创作风格。

总之,作者利用文字语言构成的陌生化,能更加准确地传达出思想感情。陌生化语言让作品内容更为丰满,传递的情感更为立体。经过读者的进一步探索解读,可以和作者形成共鸣,了解作品中隐藏的含义。

猜你喜欢

尤利西斯陌生化英美
与《尤利西斯》偕行百年
“陌生化” 理论在初中现代诗教学中的作用
张英美:授人以渔共同致富
“萧译本”《尤利西斯》畅销原因探析
暴力、历史与殖民——论《尤利西斯》中的暴力政治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为《小评论》连载的《尤利西斯》辩护:析伍尔夫名篇《现代小说》的创作背景和传播路径
人间奇剧——论易卜生笔下伦理身份的陌生化
曰常性·传奇性·陌生化——电影《白毛女》的受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