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契诃夫小说自反性叙事下的荒诞世界 *
——以《迟开的花朵》为例

2022-11-25钱嫣荷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科夫哥哥医生

钱嫣荷

(滁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 安徽 滁州 239000)

《迟开的花朵》成文于1882年,是俄国著名作家——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的早期出版作品。书中通过描述女主人公玛露霞对爱情的追求与向往,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极具自反性的荒诞世界。该书故事的时代背景是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改革,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人们在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上都受到很大的冲击,具有极为强烈的历史感。

一、自反性基本概念

自反性也常被人们称为反身性,是现代社会人类最重要的主体性,也是定性研究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反性的背景下,人们可以通过假设一个特定的自我,将无意义的元素,变成有意义的元素,这也是很多小说家、艺术家艺术创作的起源之一。从专业的角度解释,在社会学中自反性又分为低自反性和高自反性,而社会学理论通常使用自反性的概念,是指一种自我监管与自我对抗,当一个特定的专业领域理论需要被同等的、强制性地运用到这一领域时,就会产生自反性。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形态意识也开始有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当人面对不确定的风险社会时,如何通过自反性在工作与生活中释放自我的潜力,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学研究的重点对象。简单来说,自反性可以被阐释为,将理论的假设,用于理论本身的一种情况,或者也可以阐释为系统的自律行为,即按照自身对自己提出的假设,来盘问、监控自身的行为。最早自反性是一种存在于科学界的概念,但目前,自反性概念已经扩展到社会学领域,并强调个体对自身行为的自律。在此背景下,契科夫小说中的自反性,属于一种认知范围中的自反性,主要讨论如何更多地组织、监控自身的生活。同时,这种自反性,也存在于审美现代主义的实践、假设,并强调通过解释自我、社会背景,来映射某种思想、观念、现实。

除此之外,自反性适用于公开反映其艺术创作过程的文学作品。这种自我指涉性(自指性)经常出现在现代小说作品中,它们反复提及自己的虚构性。这些作品中的叙述者,有时被称为“自我意识很强的叙述者”。透过讽刺和自我反省等手法,引导读者思考小说与现实之间的关联,进而有意义、有组织地探讨小说本身的虚构性与真实性[1]。总而言之,自反性现代化理论体现了学者对现代化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对抗的思考。人们来到这个世界,除了生命什么都没有。但是生命是短暂的,被扔进了时间的深渊,会很快消逝。一个人无法在这个世界上停留太久,有限生命的终结是不可避免的死亡,而死亡让生命想象自己的四肢之外,因此人们渴望在存在中拥有宝贵的意义,并试图超越自己。

二、自反性叙事下的荒诞世界

自反性叙事下的荒诞世界是指一种荒谬主义,荒谬主义(以“荒谬哲学”为基础)是一种哲学观点,源于存在主义,认为人类存在的意义(人类存在的荒谬)。“荒诞”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最初的含义“荒诞”一词指的是“音乐背景中的不和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概念被放大了,用来描述奇怪而荒谬的事件或陶醉于常识法则的事物。荒谬的哲学范畴作为一种世界观的荒谬理论,它是哲学的一部分。存在主义,通过它,显然有其根源的观点。思想所崇拜的物质挤压人类本性,随着社会秩序的种族主义发展,人们对事物的排斥感变得越来越强烈,无法忍受和忽视它,开始质疑它的思想,超越荒谬。“荒谬”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从一个现象到本质。

三、剖析《迟开的花朵》小说自反性叙事下的荒诞世界

(一)《迟开的花朵》剧情简要

《迟开的花朵》以女主人公玛露霞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对主人公生活的详细描写,展现了新旧交替时代背景下,逐渐走向悲剧结局的家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冷酷和无情,使读者在震惊、同情之余产生反思与共鸣。故事的女主人公玛露霞是一个二十岁上下的姑娘,她出身贵族家庭,父亲是一个公爵。她懂音乐,会弹钢琴,还有着美好的外表,对此小说里这样写道“她长得俊俏,像英国小说里的女主人公一样,有美丽的亚麻色的卷发、一双又大又聪慧的眼睛,颜色宛若南国的天空。”她有着美好的品行和一颗温柔的心,即便是面对酗酒和行为放荡的哥哥,她也说不出一句近乎带刺的话,而是用最大的善意去理解和相信自己的哥哥。

她的哥哥——叶果鲁什卡公爵,是一个不成器的败家子,父亲去世以后,他作为家中的长子和唯一的男人,并没有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反而终日寻欢作乐,酗酒抽烟并且负债累累。这一切,导致这个家庭一步一步走向没落,最后甚至不得不从豪华气派的公爵府里搬出来,住进了一个小市民风尚的房子里。随着家境的一再衰落,哥哥一如既往地荒淫无耻,女主人公玛露霞开始对哥哥感到失望,与之同时则产生了对现有生活的极端失望,“想象着哥哥的脸,极力想在他的脸上看到一种和谐的不至于令人失望的东西。可是在这张平淡无奇的脸上却什么也没有看出来,只看到一点:一个空虚的人!败类!”

与此同时,在女主人公玛露霞的想象中又出现了一张与哥哥鲜明对比的脸,“像一枚拔不掉的钉子一样,出现了一张正派人的有智慧的脸,在这张脸上她看到了智慧、丰富的知识和疲劳。这是一张令人无法忘却的脸。”这张脸的主人,就是上门给哥哥看病的医生托波尔科夫。托波尔科夫医生的父亲是一个农奴,是玛露霞已故父亲的近侍。正因如此,托波尔科夫医生的幼年时代是在玛露霞家中度过的。托波尔科夫医生有一副好嗓子和一个好主人,主人送他去上学,他也因此用强大的意志力打通了一条通向上层生活的隧道,成为了一名医生。只可惜,故事的女主人公玛露霞对于托波尔科夫的爱情,更多还是来源于自己的想象,她没有看到,托波尔科夫实际上是一个情感枯竭,内心世界一片荒漠的人。对于托波尔科夫来说,赚钱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他努力学习,夜以继日不知疲倦地工作,唯一的信仰就是:赚钱。所以作为一个男人,婚姻对于他来说,只是获取利益的工具,而不是满足情感的需要。只要有6万卢布,他就可以考虑跟对方结婚,因为他想买的一套房子需要这么多钱。

于是当托波尔科夫的媒人告诉女主人公玛露霞,托波尔科夫爱上了她,想跟她结婚。但是,前提是他需要6万卢布的陪嫁。女主人公玛露霞,在惊讶、难为情和暗喜之后,克服了内心的种种障碍,她决定不顾对方低贱卑微的出身,坚定地和他走到一起。爱情的狂热,致使玛露霞甚至不相信,需要6万卢布这样的话出自托波尔科夫之口,而认为是媒婆的说辞。遗憾的是女主人公玛露霞却等到了托波尔科夫和一个商人的女儿结婚的事情。对此,女主人公玛露霞既难过又绝望,然而她又认为,是因为自己的母亲那天对媒婆的态度不够好,导致托波尔科夫认为自己不爱她,从而负气娶了商人的女儿。于是,女主人公玛露霞先后四次去托波尔科夫家中看病。第四次看病时,女主人公玛露霞终于对托波尔科夫医生进行了表白,这时剧情发生了神奇的逆转,玛露霞充满爱意和祈求的眼神,唤醒了托波尔科夫医生内心的温柔感情。于是托波尔科夫和玛露霞坐上了去往法国南部头等车厢的一个包厢,可惜玛露霞在法国南部还没有住满三天,就去世了。

故事讲到这里突然变得非常荒诞,因为托波尔科夫医生将玛露霞的败家子哥哥接到了自己家里,并且对他倍加爱护,容许哥哥叶果鲁什卡拿他的卢布去寻欢作乐。理由是,叶果鲁什卡的下巴,会使他联想起玛露霞的下巴。

(二)自反性在书中的体现

《迟开的花朵》之所以受人欢迎,是因为作品中人物所解决的问题与现实生活几乎相近。女主人公玛露霞刚收获爱情却时日无多的绝望感,这种感受刚好完美契合了时代背景,体现了现实生活中多数人对于生活的无力感。《迟到的花朵》涉及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是亚历山大二世·尼古拉耶维奇废除了农奴制。当时社会变动给普通人带来最大的感受无非就是攀升和滑落。一批人抓住机会向上勇攀,完成阶层跃迁,另一批人没有及时察觉到环境变化,得过且过,向下滑落。但无论是攀升还是滑落,都离不开各种考验。书中女主人公哥哥叶果鲁什卡无疑是向下滑落那批人的代表,托波尔科夫医生则是抓住机会向上勇攀那批人的代表。在托波尔科夫的成长过程中,他发现金钱是最重要的。他勤奋刻苦,精研专业,凭本事获得了金钱,又凭金钱和专业获得了尊敬和体面。成为名医的道路上,托波尔科夫的信念赋予他全新的气质,以至于托波尔科夫的舅舅尼基福尔都没认出眼前的这个名医是自己的外甥。这个时期的托波尔科夫处于“技进乎道”的境界,他不在乎病人的出身也不在乎门外汉对医生的偏见,只要对方肯付医疗费,就行医诊治。这个时期的托波尔科夫拥有高超的医术和不菲的收入,自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财富。然而托波尔科夫缺乏世界观,托波尔科夫不知道这种信念是荒谬的。直到女主人公玛露霞向自己表白,又再表白不久后离世,唤醒了托波尔科夫内心的真正向往[4]。

(三)书中自反性叙事下的荒诞世界

“反对理性和正常,这意味着荒谬和愚蠢。”从这个意义上说,荒诞是用理性的尺度来衡量的。在一个理性的世界里,一个人的言语和行为将偏离正常的极限,这是人类无法理解和接受的,被认为是“荒诞的”。“荒诞”这个词一直在流传。

在书中主要采用了重复与对白的叙事方式,体现了世界所充满的阴冷色调,重复一年又一年描写秋天的灰暗,如原文中“外面是一个灰色的、多雨的早晨,暗灰色的云像是沾满了污泥似的”,使整部作品里弥漫着灰色情绪。读完整本书,读者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作者在描述女主人公玛露霞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时,抱有同情和悲悯的情怀。故事的结尾无比荒诞可笑,故事的女主人公玛露霞用她的死亡,改变了她哥哥叶果鲁什卡的命运。在结局中玛露霞酗酒、放荡的哥哥叶果鲁什卡得到托波尔科夫医生的爱护,似乎就是要给读者一丝安慰。当女主人公玛露霞去世之后,她整天酗酒、调情、骗人的哥哥叶果鲁什卡,却生活得很快乐。书中原文是这样描写的“活着并且很健康,现在住在托波尔科夫家里,医生对他倍加爱护,并容许叶果鲁什卡拿他那些五卢布的产品去纵欢作乐,叶果鲁什卡非常满意。”契诃夫在这悲剧与喜剧之间营造出了一种让人欲哭无泪、欲笑无声的幽默荒诞。因为从一开始,我们就局限于作者事先设定的巨大的结构和轮廓。一旦这些规则和假设被拒绝,就会有一种强烈的荒谬感。荒谬同样取决于人,也取决于世界。在托波尔科夫内心的最深处,有着一种清晰而强烈的渴望。只要他与玛露霞之间唯一的联系叶果鲁什卡还在,他就能继续生活下去。从这一刻起,荒谬就成了一种痛苦的激情意识。

总体来说,作品简洁而紧凑,反映了深刻而广泛的问题,表现出幽默的特点和讽刺的俏皮话,是基于对社会阶层和穷人的广泛理解。虽然整部作品透出无边的苍凉,但在“家”中还保留着一丝可贵的爱:母亲公爵夫人对女主人公的母爱之情,老仆人尼基福尔对女主人公的怜爱[5]。

综上所述,契科夫以一种独特的理解和感知的方式看待和思考生活。因此,他站在普通人无法触及的高度,用冰冷而锐利的眼睛掩盖真相。以读《迟开的花朵》为例,我们可以在契诃夫的故事中深切地感受到,契诃夫对待生活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这种看法在小说的文字和文字之间描述自反性叙事下的荒诞世界,得以非常清晰地显现出来。

猜你喜欢

科夫哥哥医生
最美医生
哥哥
别让歉意成为一种打扰
医生
别让歉意成为一种打扰
望着路,不想走
哥哥什么都知道
我永远是你的哥哥
狗狗世界
雾在做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