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维动画设计中的空间构成表现研究

2022-11-24关志如

黑河学院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色调要素动画

关志如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广东 肇庆 526020)

二维动画场景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镜头与场景,不同场景下的空间结构、构图规律差异较大,因而对二维动画的场景透视、空间构成、运动节奏、视觉表现的研究,要围绕镜头运用、不同动态要素的连续变化方向等角度展开。通过针对二维动画场景中线段、小的面等要素,深入挖掘与探索同一镜头的不同画面中,多种空间要素的空间位置、形态变化、运动节奏状况,在此基础上设置不同画面的空间色调、主场景方向性、运动要素变化的层次性,营造出由空间结构构成的视觉落差感,以此产生新的空间融合、场景变化效果。

一、二维动画的空间概念理论

二维动画是与电影、电视剧等较为相似的大众艺术,随着20世纪初逐格动画技术的出现,不少画家开始关注“动态画面”这一新兴的艺术形式。如画家杜尚认为,静物画是一种无聊的艺术,其所创造的《泉》(小便池)、《带胡须的蒙娜丽莎》,都试图反抗静态画面的中规中矩性,想要展现静态画面的运动艺术内涵[1]。因而从这一角度来看,“二维动画”也可被定义为动起来的画,即采用逐帧画面排列、连续播放的制作方式,在平面画面的长度、宽度两个向度上,延伸出由色调、影象透视带来的纵深向度,以及在纵深向度方向存在的一系列要素运动,形成受众主观幻觉、客观经验的复合感受。

二维动画的空间构成概念也与电影或电视剧影像的透视概念相似,都是以二维平面的长度、宽度向度为载体,安排连续镜头、连续时间帧画面,不同线段、封闭面的空间视觉结构关系,包括色调、影象透视、运动线关联性的关系,也被称为超越传统绘画的全新艺术形式。通过将纸面上逐帧画面连接在一起,形成视觉上层次化、透视化的空间构成,塑造起二维动画画面的空间人物、事物关系,但相比于电影、电视剧等三维动画而言,二维动画的空间构成不存在“光”的透视关系,在不同运动要素的动态变化中只是一种虚假的影像透视,但也正因如此,不同运动要素变化时的和谐统一性也更高,能够在视觉上创造出多重混合的空间构成表现。

二、影响二维动画空间构成表现的要素

1.场景色调对动画空间构成表现的影响

某一空间场景中不同对象的色调明暗,是与影视画面光影深浅相似的影响要素,可以用于动态、静态场景中人物或事物关系的描绘。借鉴西方传统绘画的阴影关系,赋予平面人物或物体更加立体化的结构,表现场景画面中时间的行进、空间的变动[2]。如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人的绘画,已熟练掌握了油画中光影的明暗关系,创作出诸如《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圣母的婚礼》《最后的审判》《亚当与夏娃》等经典油画作品。动画师们为了表现人物与人物、人物与背景的前后关系,以及二维动画中不同主体的体积大小,通常也会使用如光影般的明暗色调,进行近处前景、远处背景空间结构关系的设置与表现,如远山的绿色偏灰、近山的绿色更纯净,近处人物的轮廓更清晰。

2.场景透视对动画空间构成表现的影响

二维动画场景中层次感、立体感营造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确定动画不同场景中使用合理的透视法,确定各个对象合理的透视关系,以模拟出与人眼辨识图像较为一致的空间结构。当前二维动画场景的透视法应用,通常包括单点透视(平行透视)、多点透视、成角透视、自由透视、散点透视等方案,二维动画场景设计师应根据具体的情节需要,确定使用哪一种场景透视法,进行封闭式、开放式场景的设置,使静态场景也呈现出视觉上的空间层次化效果[3]。

首先,二维动画封闭式的室内场景大多采用单点透视(平行透视)、多点透视的镜头绘制方式,将室内空间的所有物体均向着同一个点透视,用于描绘人物所处的房间、狭小空间等位置,如只存在一个出口的教室、消失到远处尽头的走廊、室内的走廊转角。这时二维画面内人物角色的运动处于中央位置,一般不会设置有出入的镜头透视点,不同建筑面的夹角被安排到右侧的黄金分割位置。

其次,在外部大环境、空间景物动画绘制过程中,主要采用成角透视法,在空间构成上更具立体感,透视效果更为强烈,可以让受众在二维动画的画面中通过扫视方式获得更多的外部环境信息,以及人物或事物角色在环境空间中的运动信息。如日本校园动画《冰菓》就使用了成角透视法,将大对角置于画面的中央,产生一种更加夸张、更加广阔空间纵深感,拉远动画环境、动画角色与受众之间的空间距离,烘托出动画情节紧张、悬疑的气氛。

最后,对于二维动画开放式场景的绘制,一般是指户外自然场景、城市街景的镜头设计,通常采取自由透视、散点透视方法,根据动画故事情节的叙述需求,安排多个镜头进行具体空间场景的远距离、近距离透视。如利用动画技术复原的二维动画《清明上河图》,以散点透视的方式,使用简单的近大远小短缩法,在一个完整的画面镜头中,呈现不同的时间节点、空间结构,通过镜头平移展现画面中山水、建筑、人物的空间结构关系,能带给受众非常深刻的动画观看印象。

3.主体物运动对动画空间构成表现的影响

二维动画中的人物、事物等被摄主体物,为整个动画画面构成的重要因素,其本身在画面空间中的运动方向、运动行为、运动姿态等的变化,以及不同场景中人物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互动,属于二维动画的最核心表现内容[4]。部分二维动画是以主体人物、动物运动为中心,对画面镜头的空间移动作出安排设置,以及加强主体人物角色、动物角色与动画场景空间的融合互动。

如美国米高梅电影公司制作的长篇动画《猫和老鼠》(《Tom and Jerry》),主要以汤姆猫Tom、老鼠Jerry作为故事的中心,进行不同场景空间的前景、背景设置,以及画面中近景、远景、特写镜头移动的剪接,镜头一直跟随主体物的急速运动,而向着某一特定方向前进延时,既能增加动画画面的紧张氛围感,又容易使受众产生一种情境进入的代入感、参与感,展现出画面中内容表现的空间纵深。

4.镜头运动对动画空间构成表现的影响

二维动画镜头、动态元素的运动构成了整个动画画面的所有空间运动形态,二维动画师也是通过镜头向广大受众传达自身想要讲授的故事、对世界的主观想法或认知。二维动画镜头的推拉、平移、摇摄,都会带来景深与透视关系的变化。其中二维动画镜头的推拉,是模拟真实摄影将画面作出整体性缩放、局部特征突出,引导被摄主体、事物进入视觉中心,或者将镜头拉远交代被摄主体,与外部环境空间之间的前后对应关系。

而二维动画镜头的平移变化主要借鉴分层摄影技术,将二维动画画面分为前景、中景、远景,根据故事情节变化的需要,灵活完成前景、中景、背景的转换工作,这一沿着滑轨平移运动的镜头,也被称为“卷轴效果”。如美国华特·迪士尼影片公司制作的动画《狮子王》,就在部分镜头中使用典型的平移运动效果,快速推进模糊前景与远景、重点聚焦狮子行走的中景,通过调整镜头跟拍的节奏拉大空间纵深,突出动物与背景的关系。此外,二维动画镜头摇摄也属于运动镜头之一,通过在某一垂直、倾斜、四周方向的摇摄,可产生动画画面场景的透视变化,反映出场景中多帧运动物象的透视关系。

三、二维动画设计中对不同要素空间构成表现的优化策略

1.利用场景明暗色调增强二维动画的空间层次化

二维动画静态背景、动态运动画面的创作,需针对当前动画镜头的主视觉场景,调节前景、背景、主体物的明暗色调,使普通受众在观看极少出现“运动”元素的画面时,也能够感受到主体与背景的空间对比关系、空间纵深感[5]。

为保证不同静态或动态场景中的空间表现,二维动画师通常采用在主体人物或事物上,添加明暗阴影、加入投射阳光的方式,描绘某一外部或内部空间的物象结构关系,增强二维画面的空间真实性、可信性。以国内早年《葫芦兄弟》二维动画的创作为例,《葫芦兄弟》动画通过设计远处山体、绿树与近处植物的明暗关系,表现动画中空间结构的立体性;通过白天空间场景的明亮色调,以及进入蛇精山洞后的黑暗色调对比,既突出了在时间帧上的空间场景变换、空间层次化,也烘托出狭小环境空间的阴暗氛围,寓意着葫芦娃、蛇精所代表的正义与邪恶的身份。

2.运用场景透视提高动画空间的立体感、距离感

根据以上不同二维动画的分析研究可知,多种透视方法的使用,包括单点透视、多点透视、成角透视、自由透视、散点透视等的应用,可用于交代静态场景的空间环境、人物角色的心理活动,能够最大程度表现出画面中物象的空间立体感、空间距离感。

因此,在整个场景透视镜头变化不大的前提下,针对二维动画故事情节的需求,合理安排与运用多种透视法,设计开放式、封闭式的空间场景,突出画面中的前景、背景、主体人物等重心。如日本校园动漫《校园迷糊大王》《龙与虎》《冰菓》等二维动画制作,就以学校宿舍、走廊、回廊作为重要的背景场景,使用单点透视法、成角透视法,表现人物角色从远处走进镜头重心,以及从镜头内走远的变化情况。由于走廊、回廊场景中的画面消失点只有一个,在单点透视场景的制作中,应将单点透视、成角透视的消失点放在画面中下部,并重点关注人物角色的运动节奏、动作幅度,以及透视镜头与角色之间的远近关系,展现出狭小室内或廊道空间环境的立体感、叙述语境距离感。

3.合理控制动态要素运动以提高画面的空间纵深

二维动画中主体人物的运动、背景的变化等,属于二维动画空间张力实现的重要方式。但在围绕主体人物、事物进行二维动画空间结构构建的过程中,需合理设置镜头画面的前景或背景,控制主体人物要素的动态动作、运动节奏及运动边界,带给受众非常舒适的观看体验[6]。如国产优秀二维动画《黑猫警长》,是以“黑猫警长”作为整个镜头叙述的主体人物,同时还包括食猴鹰、一只耳、吃猫鼠、螳螂夫妻等反派人物。在整个故事叙述的过程中,镜头主体人物所占的画面画幅比例较大,各个人物的动态动作幅度、动作节奏较小,画面中近景、远景、特写镜头剪接的速度适中。其他动物角色、主体人物角色也会通过动画场景中镜头的切换,显示运动对象所处的空间位置、主体对象与空间的融合状况,整个动画的故事叙述、镜头空间移动较为缓慢,能够使受众产生具体故事情境的代入感、参与感,提高动态画面中内容表现的空间纵深。

4.利用摄像机摇移运动以增强动画空间的表现力

二维动画镜头的推拉、平移、摇摄等,是二维动画师讲授故事情境、交代景深与透视关系的重要方式,也是增强二维动画中动态元素空间表现力的主要手段。其中二维动画镜头推进、拉远画面帧的绘制,以宫崎骏创作的《千与千寻》二维动画为例,千寻刚进入神隐世界后,创作者以一个俯视的大远景,交代了桥头前鬼、白龙、千寻等的人物位置,以及人物与背景之间的透视关系。而后画面以一个中景镜头,突出千寻紧随白龙,通过双臂紧握、紧张的表情刻画出其无助的神情,这时动画的人物主体颜色发白发亮、景深更深,画面空间的层次结构更加凸显。

此外,二维动画中摇摄镜头的绘制与使用,往往根据画面中重要角色的空间相对位置,固定绘画所选择的摄像机机位,然后通过画面镜头的透视、摇移应用,展现主要角色的空间运动轨迹,包括横向、纵向空间的运动状况,宫崎骏创作的《魔女宅急便》动画,就使用接近180°的摇摄镜头,再现魔女龙在室内空间面对众人时,其本身所处的空间位置、窘迫情境,180°摇摄镜头的合理运用,使观众产生出动画将突破纸面空间而向外生长的感受。

四、结语

二维动画的空间场景通常包括动态场景、静态场景两部分,不同空间场景会受色调、透视等要素的影响,因此,如何根据场景的镜头、叙述对象、视觉节奏,合理设置静态要素、运动要素的色调明暗,以及空间中不同对象的透视方式,成为决定二维动画空间表现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二维动画场景的色调、透视、主体物运动、镜头移动等要素,分析二维动画静态、动态要素对空间表现力建构的影响,可提出利用多种静态、动态要素增强空间表现力的实施方案,包括利用鲜明的对比色调、动态场景的透视方法、主体对象参照、摄像机的规律运动等,丰富现有静态或动态画面的空间构成,增强画面中不同物象的空间表现力,可达到二维动画的立体呈现效果。

猜你喜欢

色调要素动画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我的动画梦
湖光水色调
ROMANTIC PARTY
马拉喀什记忆
In Spring!春之色调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动画总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