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2022-11-24广

关键词:公民价值观意识

钱 广

(西南石油大学招生就业处,成都 610500)

当前,部分大学生受西方自由主义、功利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的影响,在学习和生活中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导致权利与义务意识失衡、集体意识弱化、国家民族认同度降低、诚信缺失等问题。引发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公民意识教育缺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1]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层面来看,强化公民意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增强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与国家认同有着重要作用。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高校不断推进。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将公民意识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合,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中国特色的公民意识教育体系,对促进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意义

“公民”一词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古希腊文为“Polites”,源于“Polis”(城邦),意为“城邦中的人”。该词的英语为“Citizen”,词源亦为“City”(城市),从词源上来理解,“公民”即为属于城市、城邦之人。“公民”是与“臣民”相对的概念,《辞海》中“公民”的解释为:“具有或取得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2]在汉语中原本没有“公民”一词,“公民”是辛亥革命后作为外来语而传入。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公民”一词逐渐被大众接纳。“公民”反映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法律资格与关系。从法律上来看,“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而与该国发生稳定的和全面的法律关系的个人”[3],意为“国家之民”。

公民教育起源于西方。公民意识主要指现代国家公民多方面的法治意识修养,它是现代国家的成员对作为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反映[4]。一个国家的强弱存亡决定于其民力强弱、民智高下和民德好坏。民力、民智和民德需要通过公民意识教育不断培养形成。公民意识是公民社会活动中的所有内生动力,其核心是要使受教育者正确认知、积极负责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以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为己任。所以,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教育对象在正确处理个人、社会与国家之间关系时应具有的一种道德和行为规范,其教育状况与国家公民素质高低息息相关。大学生作为国家公民,要正确认知自己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基本关系[5]。高校通过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引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对西方思潮进行甄别分析,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主、自由和平等的真正内涵,遵守大学生参与公民社会的基本道德与行为规范,培养讲诚信守纪律、有责任担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国内有关公民教育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集中在中国特色公民教育、公民权利意识、公民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等方面。彭艳研究了法治建设与公民意识建设之间的关系,认为从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以及监督意识等方面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有利于建立系统的公民意识教育体系[6]。胡应泉认为,随着社会由传统走向现代,公民意识替代臣民意识,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必须具备合格公民所需的素质[7]。张晓昀提出法治意识是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8]。李芳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因素,认为封建统治的后遗症仍然存在,比如重义务轻权利思想和官本位意识仍然根植于国人心中,这些历史后遗症严重制约了公民意识的发展以及公民素质的改 善[9]。

二、当前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功利化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带来的消极影响

当前,一部分大学生受新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普世价值观、功利主义等错误思潮影响,在学习和生活中将个人利益得失作为评价标准,他们自我意识强烈,集体主义观念淡泊,只看重自我价值实现,甚至不择手段地谋取个人利益。一些大学生甘当“佛系”青年,不参加学校和班级集体活动,对自己以外的事务漠不关心,对自身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采取忽视甚至逃避的态度。其背后的原因就是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缺乏,或者是这些大学生根本没有正确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公民权利与义务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过分主张权利而对应承担的义务视而不见,这是缺乏对权利和义务关系正确认知的表现。本课题调研组在2021年5月对学校1 237名学生开展了线上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仅有14%的学生对公民义务的认识是合格的,85%的学生对公民权利的认识只能算基本合格。长久以来,教育功利化思想大行其道,在“学而优则仕”等功利主义思想观念影响下,学校基础教育各阶段只追求升学率,家庭教育也过于看重孩子学习成绩,甚至老师和家长都认为只要成绩好就能“一俊遮百丑”,而忽略孩子品德教育。一些高校也只关注学生的考研深造率和就业率,忽视了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近年来大学生中发生的“虐猫事件”“投毒事件”等一系列典型案例就印证了教育功利主义思想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形成带来的消极影响。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多元化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形成带来的消极影响

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10]社会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正如自然法则作为星体的运行规范一样神圣而崇高。然而,当前部分大学生在涉及自己切身利益时,在道德认知和选择方面都存在双重标准,“严于律人,宽以待己”。这实际上是对崇高的社会道德原则缺乏敬畏之心;也可以认为是部分大学生对公民道德在理论认知和实践行为上不统一。明代大儒王阳明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11]西汉思想家董仲舒的名言“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就是教育人在做任何事情时,应该重义轻利,而这个义就是社会尊崇的价值与道德规范。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高速发展,但随之而来也产生了公民法制观念淡漠、价值观多元化、社会信任度降低,以及社会运行成本增高等诸多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人们对于市场经济认知的片面性。他们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为了达到目的可以置公德与道义于不顾,忽略了市场经济同样具有公平、自由、竞争、诚信等核心理念。这些错误认知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产生了消极负面影响,使他们在人际交往、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中出现趋利化倾向。例如部分学生在考试中违纪作弊、撰写论文或完成作业时抄袭、在就业中伪造各类证明材料等,这些投机取巧的行为反映了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三)公民意识教育缺乏实践性和针对性

教育含有“教化”和“培育”之意,培养合格的公民应是国家教育的基本要求。从小学开始,学校就开设思想品德课程,教育学生爱党爱国、尊敬师长、团结友爱、遵纪守法,但思想品德教育缺乏内化到学生具体实践中这个环节,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需要优化大中小学思政课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年龄结构和学习阶段差异,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和目的也应有所不同。大学需补上公民意识教育这门课,并要注意增强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实践性和针对性。

(四)公民意识教育对学生主体性和自觉性的尊重不够

公民意识教育是培养现代高素质合格公民的必由之路。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培育大学生的独立人格和批判精神,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自觉性。公民的现代化标志就是思想自主、人格独立和权利主体确立。公民意识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缺乏主体性和自觉性的工具,而是培养既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又具有国家主人翁意识和自觉精神的公民。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在人的发展成长过程中,虽然个人的发展与生产变革和社会发展是一致的,但是个人的主体性和自觉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前提。人的主体性从内涵而言包括认知主体、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3个层次,每个层次又蕴含着自觉性。个人主体性的培育,学校教育是主要渠道,文化熏陶是认知来源,社会实践是根本环节。当前,在实施公民意识教育过程中,存在对学生主体性和自觉性尊重不够等现象。教师应突出问题意识,围绕学生、关注学生、服务学生,做学生烦恼的倾听者、困惑的解答者,走进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世界,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关怀与引导[13];应充分尊重和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意识,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和自觉性,注重文化养成,将身教与言教相结合,变说教为实践,让学生在文化熏陶和生活实践中去感受公民意识教育带来的良好体验。

三、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的责任。开展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有利于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一)新时代培养高素质合格公民的需要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宏伟蓝图,开启了全面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有与之相匹配的现代化高素质公民,提高大学生公民素质将对社会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数量已经超过4 000万,对整个社会而言,这是个庞大的青年群体。这个群体每名成员都能成为高素质的合格公民,对于社会文明发展和进步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培养高素质公民应该成为高等教育必须坚守的重要使命。守住“责任教育”这条底线,我们培养的大学生就能成为合格的职员、友好的邻居、孝顺的儿女和负责任的丈夫或妻子,在社会中自然就是高素质公民,就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当前,我们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若每个公民都能明确自身权利义务边界,都能在社会活动中履行公民义务、享受公民权利,社会和谐稳定也就自然是水到渠成。

(二)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改革开放迈入了新征程。青年学子首先应是一名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然后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这个角度而言,公民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得益彰的,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有之义,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其目的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新时代中国培养高素质合格公民。高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通过教育完善大学生的人格,使学生成为严私德、守公德、明大德的合格公民。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实质是强调一个人在国家社会中所处的主人翁地位及个人对自身主体地位的自觉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其目的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国家公民。因此,公民意识教育与高校立德树人目标是一致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其主要原因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具有阶级性的教育,其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促进大学生从合格的 “公民”向“政治人”的转变,从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根本目的。

(三)新时代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作为社会上学历较高的群体,他们的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体现了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大学生只有将自己的事业与对国家民族高度的责任感联系起来,才能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提升。大学生作为当代的知识分子,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这些超越时代的民族精神从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大学生不能把眼光局限在“象牙塔”之内,而应立足当下,放眼世界。在大学学习期间,坚定理想信念,努力练就真本领,注重学用结合,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在学习生活中以合格公民要求自己,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使自己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公民,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引领国家社会发展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路径

(一)建立公民意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机制

公民意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公民法治精神与权利意识、思想品德等方面有诸多共同之处,都是实现个人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是使受教育者正确地认知并积极地参与国家事务,从而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承担责任,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2]。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系统地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要通过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学生养成法治意识和现代文明习惯,培养学生形成独立人格和批判精神。大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学习能力培养和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特殊时期,更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高校将公民意识教育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人本精神及独立人格意识,也有利于解决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定位问题,形成公民意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机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

(二)构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内容体系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涵盖主体意识教育、规则意识教育和公德意识教育等多方面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成员判断是非的依据和标准,是全体社会成员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它分别从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提出了倡导要求。高素质的青年大学生理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准则的倡导者、践行者和捍卫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体系应主要包括民主与法治、自由与平等、权利与责任、道德与文明、公平与正义等5个方面的内容。民主是国家权力属性范畴,法治是国家治理方式范畴;民主与法治是社会稳步前行和发展的两个车轮,法治是民主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民主是法治的基本内容和目的。自由和平等是社会价值和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它使我们成为具有公共意识与民本精神的开放公民。权利和责任使人成为具有独立思想和独立人格,能够做出理性、客观判断的公民。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3]道德和文明是人与人交往应共同遵从的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契约。公平正义是国家和社会的重要基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我国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在高校开展公民意识教育过程中,通过加强以上5个方面内容体系的构建,将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产生重要影响。

(三)创建公民意识教育良好育人环境

当前,部分学者和高校部分师生对“公民”“公民意识教育”等概念存在误解,认为这是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产物,甚至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倡导公民意识教育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这些观点给高校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带来了不少阻力。因此,开展公民意识教育需要营造良好的氛围。高校要推行民主化的教育和管理模式,开展“合格公民标准讨论”“公民教育知识竞赛”等活动,探讨大学生作为公民参与各项社会活动的标准规范,加深其对公民意识教育的理解。同时,应从思想上、理论上认识公民意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及联系,明确两者之间的界限,将公民意识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协同推进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在以课程教育为基础,以社会实践为抓手,建立高校公民意识教育的渠道和阵地,促进大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公德的提升。通过开设“公民意识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理论上的系统教育,并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作为公民参与各项社会活动,在活动中体验作为公民的社会责任、权利和义务。同时,应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家校互动优化大学生的成长环境。结合国家对高素质公民的要求,开展“校企共育”“家校共育”的实践活动。例如在企业设立工作站、见习基地,让学生前往企业定岗实习,培育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通过辅导员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在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就业择业中开展交流活动,让家长意识到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对其成长的重要意义,从而促使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工作之前完成社会化,成为社会人。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并进的公民意识教育格局,增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实效性。

五、结语

公民意识教育强调公民所具有的社会责任,同时关注人的主体性、肯定人的价值、彰显人的尊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基础性作用。高校应将公民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培养大学生坚定的政治信念、合格的公民意识、健全的公民人格,在学习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猜你喜欢

公民价值观意识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我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价值观(二)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