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2-11-23孙其波鞍山何氏眼科医院眼科辽宁鞍山114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19期
关键词:乳化眼压晶体

孙其波 鞍山何氏眼科医院眼科 (辽宁 鞍山 114000)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由于眼部各组织受长时间炎性反应影响,导致出现房水性状异常等情况,刺激其晶状体结构环境,造成临床治疗难度加大[1]。研究显示,约50%葡萄膜炎患者在发病过程中会继发白内障,且在老年群体中更为多发[2]。由于合并症病情比较复杂,且病情不断进展,会逐渐造成患者视功能下降,对其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目前该病主要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合理选择手术方案对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人工植入晶体在葡萄膜炎并白内障的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有研究显示,单独应用晶体植入方式效果欠佳,通过联合超声乳化技术消除白内障病灶,为晶体植入提供充足条件,进而有效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3]。本次研究分析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详情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2019年6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各纳入病例50例。对照组男女分别为23例和27例;年龄44~79岁,平均(56.73±1.65)岁;眼压12~20mmHg,平均(15.65±1.3)mmHg;病程0.8~4年,平均(2.2±0.7)年;患眼部位:左眼28例,右眼22例;观察组男女分别为28例和22例;年龄42~77岁,平均(56.46±1.66)岁;眼压13~21mmHg,平均(15.45±1.27)mmHg。病程0.7~4年,平均(2.1±0.6)年;患眼部位:左眼30例,右眼20例;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符合伦理要求。两组基线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纳入标准:患者入院后均经有效的临床检查确诊葡萄膜炎并白内障;患者均为初次入院治疗;之前未进行手术治疗;患者符合本研究手术指征及标准;依从性好,沟通顺畅;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内容及风险知晓,自愿入组参与研究。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眼病患者;有相关手术史者;存在手术禁忌症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肝肾功能、心肺功能等障碍者;精神疾病等不能够入组参与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按照常规手术方式为其进行散瞳处理,散瞳完成之后,进行术前麻醉,麻醉所用药物为0.5%的丙没卡因滴眼液,用量为两滴,8min后可再次给药,每次手术过程中不可超过5次给药,同时配合2mL2%的利多卡因以及2mL罗哌卡因进行眼轮匝肌肉以及球后麻醉,麻醉完成之后方可将球结膜进行切开,并通过烧灼方式进行止血,在其眼部上方虹膜隧道部位做手术切口,并在透明角膜侧方作另一切口,直至刺入前方部位,将0.2mL透明质酸钠注入之后,进行水分离处理,将残留物质关系完成之后注入0.2mL玻璃酸钠,直到整个球囊体充盈并植入人工晶体,人工晶体植入完成,并确保达到手术预期部位之后,将黏弹剂置换而出并在侧切口注入灌注液,确保患者眼内压恢复到正常水平。

观察组患者实施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前两天需要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进行消炎治疗,4滴/d,每晚睡觉前使用氧氟沙星眼用凝胶眼膏进行给药,睡前一次。手术前1d需要对其患眼的结膜囊以及泪道进行充分冲洗,手术前0.5h使用托比卡胺眼药水散瞳,在10点方向进行透明结膜切口分离,并于15点方向做此切口的辅助切口,将黏弹剂注入到前房部位之后,对粘连虹膜进行充分分离,随后方可将前囊撕开,并将平衡盐溶液注入前囊内部,对其前囊部位的水分层进行处理,使用超声乳化技术将其核劈开将内部的乳化组织吸出并进行充分冲洗,完成之后将黏弹剂注入到前囊袋内部以及前房部位,并将人工晶体植入,待人工晶体植入并维持在正确位置之后,方可将黏弹剂吸出,并将平衡溶液注入前房部位,手术完成后,需要使用2.5mg地塞米松以及2万U青大霉素注射结膜部位,每天给药一次,连续治疗一周,同时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口服强的松进行抗感染治疗,术后前期强的松的每天服用量约为30mg,每间隔5d可减5mg,连续服用30d。

1.3 观察指标

对比术后眼部组织结构、各项视力水平以及手术安全性:①对于患者术后12、24以及48h眼压水平进行检测和对比;②对患者术后视力以及角膜内皮细胞水平进行统计并对比;③检测患者术后房水蛋白水平并对比;④统计患者术后角膜水肿、囊破裂以及虹膜出血情况的发生率并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眼压水平、视力、角膜内皮细胞以及房水蛋白水平均使用±s表示,使用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使用%表示,使用c²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眼压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眼压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12、24以及48h,观察组眼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眼压水平对比(n=50,±s,mmHg)

表1. 两组患者眼压水平对比(n=50,±s,mmHg)

组别 手术前 手术后12h 手术后24h 手术后48h观察组 13.55±2.38 27.51±4.67 21.34±3.26 14.34±2.04对照组 13.64±2.47 29.68±5.18 26.82±3.35 30.65±4.13 t 0.186 2.200 8.289 25.037 P 0.853 0.030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术后视力以及角膜内皮细胞比较

术后观察组视力水平为(0.73±0.15)高于对照组的(0.67±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8,P=0.041);术后观察组角膜内皮细胞为(2046.53±168.57)个/mm高于对照组的(1879.81±159.43)个/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81,P=0.000)。

2.3 两组患者房水蛋白水平比较

术前观察组蛋白水平(7.45±0.32)µg/mL和对照组的(7.46±0.28)µg/mL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6,P=0.868);术后观察组蛋白水平为(7.89±0.43)µg/mL低于对照组的(9.48±0.48)µ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446,P=0.000)。

2.4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发生角膜水肿1例,囊破裂1例;对照组发生角膜水肿2例,囊破裂1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0%和对照组的6.00%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²=0.211,P=0.646)。

3.讨论

葡萄膜炎属于常见眼科病变,炎性病变部位主要为虹膜、睫状体等位置,该病除了病变本身会对患者的眼部环境以及舒适性产生影响之外,还较容易并发白内障的情况[4]。调查显示,合并白内障的葡萄膜炎患者能够占到其发病总数的一半以上,将会直接影响患者的视力水平,甚至导致其视力丧失,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较为严重的伤害,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且患者多为中老年人,较青壮年人相比,老年人在实施各项手术治疗时的治疗难度以及风险均有所增加[5]。因此,做好手术方式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6]。

晶状体置入在葡萄膜炎并白内障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较为普遍,也取得了各级临床治疗的认可,但患者如存在虹膜粘连情况,在实施此项手术治疗时则需要再通过其他方式辅助进行瞳孔的扩大,以确保人工晶体植入的顺利实施。超声乳化手术技术在此类治疗中应用优势明显,不仅能够为人工晶体的植入提供优质的辅助效果,且能够尽可能减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避免对患者前房产生损伤,但是此技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对于手术操作要求较高,手术医生需要保持耐心和细心,在确保扩张瞳孔的同时保护好瞳孔的完整性,避免对患者术后视力状况产生影响,导致其出现眩光等情况[7]。另外还需要为患者选择好最佳的手术时机,如患者葡萄膜炎情况较为严重需要先使用滴眼液进行消炎治疗,尽可能提升手术效果,降低术后炎性反应的发生。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术前眼压水平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各时间段眼压水平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眼压指标改善方面,超声乳化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可有效处理前房较浅的情况,因而可增加灌注瓶的高度,因而能够加深前房,防止由于眼压过高对其视力的不良影响。而对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及角膜内皮细胞的改善情况看,观察组术后相关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房水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炎症侵袭情况,为眼部功能恢复提供了较好条件,因此可通过降低感染情况,保证正常眼部组织恢复。手术安全性方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从研究结果看,超声乳化技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可保证白内障组织彻底吸出,为人工晶状体植入提供良好条件。同时,高真空及低超声能量应用优势明显,可保证眼部组织完整性,有利于手术安全性的有效提升。

从本次研究过程看,超声乳化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手术可将切口缩到最小,保证前房操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实施手术治疗过程中,可将碎核操作在囊袋内实施,进而对患者瞳孔周围的组织进行有效保护,可有效降低术后发生眩光等并发症的风险。为提高患者手术中的安全性,应注意手术的精确操作。操作人员需缓慢进行,尽量保证好的手术时机,并排除手术禁忌症[8]。在实施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过程中,要确保在小范围内实施手术治疗。这样不需要散瞳就可以保证手术顺利实施,也可避免对患者眼组织造成损伤。但在临床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主切口需要保证长度在3mm左右,保证密封状态,并避免对虹膜组织进行保护[9]。切口完成后,还要注意观察前房位置,密封性良好和眼压稳定是手术操作的前提。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可在虹膜后撕囊,并充分利用水分离将眼内的皮质清除,确保黏弹剂性能发挥。手术操作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软壳技术,将眼内皮质吸收。术中如遇到不能直接观察情况,需要借助劈核器将虹膜牵拉住后再观察[10]。此外,手术操作中,还要注意并发症预防,对于虹膜后粘连或者瞳孔膜闭导致瞳孔不能有效散瞳时,需要缩小手术操作范围。操作中如有必要,可进行散瞳操作,确保手术效果。对于已经出现并发症的患者,需要进行炎症控制,以局部用药方式,避免进一步感染发生。对于严重并发症,需控制眼压,避免眼压过度波动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综上可知,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治疗中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实施效果较其他同疾病治疗手术的应用效果比较好,对于患者眼部各项组织结构的改善以及视力水平的提升均有所促进,且不会加重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猜你喜欢

乳化眼压晶体
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判定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
微切口及超声乳化仪进行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
眼压自测法——指测法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不同抗青光眼眼药对开角型青光眼 h眼压的影响观察
显微摄影呈现晶体梦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