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崔云教授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男科疾病经验

2022-11-23徐新宇李洁心应志康管鹏飞崔云刘磊闫译叶有骏钱文君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经方男科龙骨

徐新宇 李洁心 应志康 管鹏飞 崔云 刘磊 闫译 叶有骏 钱文君

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杭州 310053 2.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宁波中医院

崔云教授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主委、浙江省名中医、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男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近40载,在男科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崔师临证思路清晰巧妙,善用经方名方,用药精简专致,治疗效果显著。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出自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其言:“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后世遵其为治疗遗精的效方。崔师发皇古义、融会新知,不仅灵活执方治疗遗精,更将其拓展至其他男科病的治疗,见解独到,颇具特色。笔者侍诊,颇多受益,故作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1 方证病机

1.1 前贤论述 前贤对于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的方证具有不同理解,总结古籍论述,有从心肾、从肝肾和从脾胃立论的不同。从心肾立论者,以尤怡为代表,《金匮要略心典》中云:“精失而虚及其气也……脉得诸芤动微紧者,阴阳相乖而伤及神与精也……劳伤心气,火浮不敛,则为心肾不交。阳泛于上,精孤于下,火不摄水,不交自泄,故病失精。或精虚心相内浮,扰精而出。”[1]即劳神思虑致心营耗损,阴不制阳,引起心火妄动,君火亢盛于上,肾水匮乏不能交济,导致心火下迫肾水,肾受迫而不藏,发为失精,心神扰动,神志不安,故有“梦交”之症。精微既失,阴分渐损,久则波及阳分,即是“精失而虚及气也”,最终形成了阴阳两虚之心肾不交证。

从肝肾立论者以吴谦、程林、李珥臣等为代表,《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一书中,明确表达了三者对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证的认识。吴氏[2]24言:“失精家,谓肾阳不固精者也。少腹弦急,虚而寒也。阴头寒,阳气衰也。目眩,精气亏也。发落,血本竭也,若诊其脉极虚而芤迟者,当知极虚为劳,芤则亡血,迟则为寒,故有清谷、亡血、失精之证也。”程氏认为:“肾主闭藏,肝主疏泄,失精则过于疏泄,故少腹弦急也,阴头宗筋之所聚,真阳日亏,故阴头寒也。”[2]24李氏描述:“肝主藏血,肾主藏精,亡血失精,则肝肾俱虚矣……此虚劳在肝、肾二经者也。”[2]24-25三者将肝肾精血不足、藏泄失司视为引发“失精”的机制,肝开窍于目,肝血不足则目眩;肾其华在发,肾精亏虚则发落、枯槁,肝肾阳虚致少腹弦急、阴头寒,肝疏泄过度、肾失闭藏致精泄而出。

从脾胃立论者以黄元御为代表,《金匮悬解·虚劳》中言:“乙木生于肾水,温则升而寒则陷,肾主蛰藏,肝主疏泄,水寒木陷,郁而生风,肝行其疏泄,肾失其蛰藏,故精滑而遗失也。此其中,全缘土虚。”[3]中焦脾胃如“轴”,肝木升发于肾水,依赖于脾气的升提,中阳不足则肝木不升、肾阳不温,肝木不升则反壅于下,精关闭藏不及,精泄而出。尽管肝肾藏泄协调是保证精液规律排泄的关键,但本病的根本还是在于中焦脾虚。

总之,前贤的不同论述形成了对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证的多角度认识,包含心肾不交证、肝肾阳虚证及中焦脾虚证,内容较为丰富。

1.2 崔师发微 崔师认为,男科的系统发展较为短暂,既往医家著作的论述相对松散,自《内经》《伤寒论》后,古今医家不断对相关篇目进行注解,阐述新知,使得一些男科病的病机更加清晰,治法更加丰富,大部分方法是医家毕生经验之总结,借鉴其法,必有取效之处;综合多法,必能升华认知。经方多方简而效宏,受历代医家推崇,不断证实高效性,故当熟其方证,并结合现代疾病谱之变化,守经方但又不断扩大其病证范畴。仲景此方所治之“失精”内涵丰富,包括气血津液、精液等物质的丢失,涉及阴虚与阴损及阳的复杂病机,从而形成少腹弦急、目眩、发落、阴头寒等证候[4]。对《金匮要略》原文的理解,应与对经方方证的不同理解相结合,把握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调和营卫、温阳散寒、交通心肾、健脾补中等功用,发挥各家学说之特点,以理论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遗精之治疗自不必说,精准辨证,属营卫不和、心肾不交者皆能用之,为遵仲景原法;而此方又能健脾补中、调和气血,因此可以拓展到一些属气血亏虚、中气不足的疾病的治疗中。譬如阴茎勃起及保持硬度的机制在于海绵体血流的充盛,即借助气血的运行流畅与充足,而气血生成之源在脾胃,故施以此方,不仅可健脾益气养血,更兼龙骨、牡蛎重镇安神,能解决部分阳痿患者兼见的情志抑郁、心情烦躁之症;又少腹为肝所主,且足厥阴肝经“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故“少腹弦急,阴头寒”可视为肝经寒凝,此方既能补助相火、驱除肝寒,故属肝肾相火不足之证亦可用之,如肝脾肾虚、不运水湿所致鞘膜积液,便可以此方温阳气、除湿邪[5]。总之,当先深谙经方方证病机,后准确辨证,灵活思维,紧抓病机,大胆施治。

2 用方心得

经方是仲景留给后世的资源宝库,经方药味少、疗效高、配伍精当,对各科疾病的治疗均有深刻启发[6]。临床用好经方,一方面应遵循仲景立方原意,另一方面当依据病症的差异灵活化裁。崔师使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常遵循以下原则:(1)药味不改:经方配伍精当,任何一味药物均在方中发挥专有角色,如桂枝、芍药调和营卫,姜、枣、草健脾胃兼调营卫,龙骨、牡蛎重在收涩,缺任何一味皆削弱经方之效,故当使用原方药味。(2)舍剂量而取配比:对于经方剂量的古今度量衡一直存在争议,有说一两3 g,亦有15.625 g等[7]。崔师认为,经方剂量多则超出《中国药典》[8]的限制,少则力道不足,故不可陷入剂量争端,当取配比。尤其此方由桂枝汤化裁而来,桂枝汤之核心药物为桂枝和芍药,故二者当以1:1的配比使用。(3)兼顾男科疾病特点:崔师认为,使用经方、配比用药需要同时结合男科的专科特点,应考虑患者的体质、诉求和疾病特征等情况。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原方中桂枝:芍药:生姜:龙骨:牡蛎:甘草为3:3:3:3:3:2,大枣用12枚。在临床实际运用中,芍药、生姜、甘草可按比例使用,芍药、生姜多用至9~15 g,甘草6~10 g;大枣接近原方用量,因大枣多糖的抗氧化作用对调控精子质量有益,故可用至15枚;《中国药典》规定桂枝用3~9 g,《得配本草》认为桂枝“阴虚血乏,素有血证,外无寒邪,阳气内盛,四者禁用”[9],而男科病属阴虚阳亢者居多,且患者多无外感寒邪,故桂枝多用6~9 g,以防量大伤阴,芍药与桂枝作为桂枝汤之核心配伍,二者用量遵循1:1配比,常同用至9~10 g;患者隐私疾患多难以启齿、焦虑紧张,而且社会压力愈加增大,导致郁证广泛存在,故龙骨、牡蛎常用至30 g,入肝疏解。

3 化裁用药

崔师认为,尽管在研究角度上来看,本方所治之疾存在心肾不交、肝肾阳虚、中焦脾虚等不同证型,但病机总属阴阳两虚、营卫不和。此方重在温阳,以治虚损之证最为见长,辨证化裁亦当着重补虚。气虚明显者,加绞股蓝、茯苓、党参、黄芪、红景天、白术等益气补虚;血虚明显者,加当归、熟地黄、龙眼肉等滋补阴血;阴虚明显者,加百合、麦冬、天花粉、功劳叶滋阴清热;阳虚明显者,加公丁香、补骨脂、香甘松、仙灵脾等温阳补虚。而针对症状言,如遗精、早泄明显者,可加山萸肉、五味子、芡实、莲子、金樱子等收敛固涩;鞘膜积液者,可加车前子、薏苡仁、泽泻、萆薢利水渗湿;抑郁焦虑者,可加生二芽、合欢花、香附、柴胡、陈皮等理气解郁。总之,凡符合此方方证之疾,皆可运用此方加减化裁,且当遵从观其脉证、随证治之的原则。

4 典型医案

4.1 遗精案 张某,男,24岁,2020年7月18日初诊。诉梦遗2年,每月5~6次,伴有腰膝酸软,头晕,性欲低下,性生活频率较低,每月1~2次,时间及硬度尚可。既往自慰频繁,有自慰史8年,无其他特殊疾病史,性激素检查正常。平素怕冷,畏寒恶风,容易疲劳,易紧张,五心烦热,睡眠质量差,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梦多,内容睡醒后记忆不清,偶有盗汗,二便无明显异常。刻诊:情绪烦躁,面容愁苦,口干,舌嫩红,苔薄少,脉细数。西医诊断:遗精;中医诊断:遗精(心肾不交证)。考虑患者阴阳失调,阳不入阴,肾水与心火不能相互交济,从而表现为一派虚热症状,故治拟潜阳入阴、交通心肾法,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三才封髓丹化裁。 处方:桂枝9 g,白芍9 g,大枣15枚,生甘草6 g,生姜9 g,生龙骨30 g,生牡蛎30 g,黄柏6 g,党参15 g,天冬10 g,石斛10 g,栀子10 g。 共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各1次。嘱放松心情,适度运动减压。

2020年7月25日二诊。诉服药第2天梦遗1次,五心烦热及口干较前缓解,腰酸、头晕仍存。苔薄少,舌嫩红,脉细略数。药中病机,症状缓解,当守方微调续服,故加杜仲15 g、川牛膝10 g以补肾壮腰。共7剂,服药同前,并嘱适度性生活。

2020年8月1日三诊。诉房事硬度及时间尚可,五心烦热及口干明显好转,腰酸、头晕略有改善,情志亦舒。为防止久用苦寒败胃,故去栀子、黄柏,并加川芎10 g升提气血、荣养脑窍。共7剂,医嘱及服药同前。

2020年8月8日四诊。诉本周无梦遗,性欲较前有所提升,同房2次,功能正常。腰酸及头晕恢复良好,口干、烦热痊愈,盗汗未发。原方再进7剂,服药同前。嘱其调畅情志,药物服完后若无不适,可不再复诊,平素可用石斛少量泡水。至今未再就诊。

按:崔师诊治疾病,遵循“审症-诊病-辨人(体质)-识证”的模式,认为确立证型需要结合症状表现、疾病特点和患者体质,进行综合判定。深入问诊,得知患者平素畏寒怕冷,加之容易疲倦,是为阳气不足,辨为阳虚体质;患遗精之病日久,就医问诊未得显效,奔走之余情志抑郁,久耗心神,心营受损,君火不受心阴制约而妄动,相火亦随之而动,下灼肾阴,更使肾水不能交济心火,因果循环,终致阴虚火旺,综合之下,辨为阴阳两虚之心肾不交证。治疗上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其中桂枝助阳化气,白芍养血敛阴,加大枣、甘草、生姜助其调和营卫、濡养心血。龙骨、牡蛎,既能镇静安神,摄纳浮越之心阳;又可固涩止遗,复其藏制,共用则阴阳得补,发挥助阳而调理体质、固摄而阻遏精遗之功。加《卫生宝鉴》之三才封髓丹[10]滋阴益肾清热,不用熟地黄之滋腻,防壅而化热;且去砂仁之行气,防引动内火;并加石斛、栀子,增强养阴清热之效,如此则阴阳双补,营卫得调,浮热得消、得敛,心肾得交。崔师善用栀子,其言男科患者因存在诸多“难言之隐”,无处倾诉,久致抑郁,情绪烦躁,常有肝郁化火之势,取丹溪越鞠丸之意,用栀子以清肝热、解火郁。待患者情绪好转时,则及时弃用,防苦寒败胃,损伤精微化生之源,得不偿失。

4.2 阳痿合并早泄案 徐某,男,30岁,已婚已育,2020年9月21日初诊。诉既往夫妻性生活正常,每周1~3次,近半年来出现性交时间变短,射精潜伏期小于2 min,伴有勃起不坚,偶见坚而不久,不能维持至射精。近感腰酸、神疲,性欲可,有晨勃,有自慰史11年,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史,生化全套及性激素检查未见异常。平素即易疲劳,冬季或天气转冷时易手脚冰凉,小便正常,大便常年稀溏,偶见成形,每日2~3次,饮食及睡眠尚可。刻诊:中等身材,面色无华,少气懒言,交流时反应稍有迟钝,手掌不温,苔薄白,舌偏淡,脉沉细。西医诊断:勃起功能障碍,早泄;中医诊断:阳痿,早泄(脾肾两虚证)。考虑患者中焦脾胃虚寒不运,气血生成乏源,肾阳温煦失司,肾气固摄失职,故治拟温补中焦、固摄肾气法,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化裁。处方:桂枝9 g,白芍9 g,大枣15枚,生甘草6 g,生姜9 g,生龙骨30 g,生牡蛎30 g,五味子10 g,女贞子15 g,仙鹤草30 g,补骨脂15 g,川芎10 g。 共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各1次。嘱适度性生活,忌食寒凉。

2020年9月28日二诊。诉腰酸、乏力有所改善,大便次数较前减少,仍稀。加淫羊藿15 g、肉桂6 g、茯苓15 g,增强健脾温阳之功。共7剂,服药及医嘱同前。

2020年10月6日三诊。诉服药第3日性生活1次,勃起硬度较前增加,时间大于2 min,因症状有所改善,恐下次反弹,未再同房。另腰酸改善,神疲乏力较前明显好转,大便同前。温阳有效,当继续用之,加红景天15 g、绞股蓝30 g益气健脾。因患者诉奔走就医不便,故予14剂,服药同前。嘱其放松心情,无需恐惧,继续适度性生活。

2020年10月20日四诊。诉服药第9天起,腰酸已无,至今未见,乏力改善明显,勃起硬度达到满意状态,期间性生活4次,时间稳定在4~7 min。前症基本恢复正常,精神状态亦明显提升。前方再进7剂,服药同前,嘱其平日可用生晒参泡水,每月可进食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15 g、生姜10 g、羊肉250 g)1~2次,改善体质。后未再复诊。

按:阴茎的生理性勃起需要健全的阴茎组织结构、完整的神经传导通路以及充足的动脉充盈压三个必须条件。崔师常言,中医论治阳痿重视气血,与现代医学观点具有一定吻合性。中医之气,运行脉内,具有调控脏腑、器官及组织功能的作用,同时具有维系机体各组织和器官之间联系的中介作用,在阴茎勃起中起到神经传导的角色;而血行脉内,受气之推动,达于各处,阴茎海绵体组织中的阴血充备则勃起坚硬,故相当于充足的动脉充盈压,因此阳痿的治疗当重视气血的调理,如对气滞血瘀者疏肝行气活血,气血亏虚者健脾益气养血等。本案患者,阳痿、早泄并见,虽症状不同,但结合面色无华、容易疲劳、手足不温、大便稀溏等,认为存在阳虚、气血亏虚等病机,因此当以温补脾肾以助阳、化生气血为要,气血充盛,则阴茎血流充足,勃起坚硬;且脾气充足能使肾气旺盛,精关得固,精泄延迟。治疗上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其中桂枝、生姜温阳益气,白芍敛营益阴,生姜、大枣、甘草健脾补中,龙骨、牡蛎摄纳阳气、封藏精室,补敛相合,则中焦脾胃得健,下焦精关得固。且龙骨、牡蛎重镇安神、畅达情志,能够改善阳痿、早泄患者自信心受损、情志焦虑等症状。崔师健脾补虚善用绞股蓝,常用至30 g,认为此药有效成分的分子结构与人参具有很大相似性,且价格较人参低,益气健脾效果显著;另喜用仙鹤草30 g,补虚、收敛兼顾,既可敛气血而固精关,又有助于虚弱状态的改善。

5 结语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是临床常用而且效果显著的经方之一,古代医家对本方的方证病机具有不同见解,主张从心肾不交、肝肾阳虚、中焦脾虚不同角度解释经方方证的病机内涵,内容较为丰富。崔师临证善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男科疾病,融合前贤所述,认为阴阳两虚、营卫不和是方证的病机根本,凡男科病属于阴阳两虚之心肾不交、肝肾阳虚、中焦脾虚者,多能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化裁治疗。同时,崔师总结出药味不改、舍剂量而取配比、兼顾男科疾病特点的用方心得,并根据气血阴阳亏虚和主治病症的不同,确立化裁用药。崔师谨守病机,不拘一证,将“失精”的范畴拓展到精关不固之早泄、精气血匮乏之阳痿等男科杂病,使得经方在男科中的运用得到了拓展。

猜你喜欢

经方男科龙骨
千年“经方”祛病痛
世界中联男科专委会第十二届年学术会召开
架龙骨
龙骨治百病?言过其实
一种建筑钢结构龙骨连接结构
中医男科基础理论新说浅析
男科: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为男性健康保驾护航的男科“三部曲”
龙骨中的秘密
经方中芍药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