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古籍的生姜和干姜来源、功效及用法研究

2022-11-23王欢欢彭高强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干姜炮制本草

王欢欢 ,郭 琴,彭高强,王 颖,柏 冬

(1.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46;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2015年版《中国药典》[1]“生姜,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naleRosc.的新鲜根茎,辛、温,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干姜,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naleRosc.的干燥根茎,辛、热,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现代记载可见,生姜和干姜都来自于“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naleRosc.的根茎”且都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但二者未作详细鉴别,从而让人误以为生姜晒干就成干姜,据现代考证二者为两个不同品种,生姜辛辣较淡,品质较差而干姜辛辣更浓,品质更佳[2]。另一方面生姜相对干姜不易储存,且生姜作为临床常用中药,需求量很大,因此,临床上会在某些情况下出现了两者相互代替使用的现象。但实际上生姜和干姜在功效和药性上还是不同的,对于生姜和干姜的差异性,虽然学术界较为认同,但是缺少系统的研究和论述。鉴于此,本文通过检索中华医典(V5.0,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梳理历代本草和医籍文献,追述历代生姜和干姜在用法、来源、功效方面的特点,以望从古籍考证的角度阐明生姜和干姜使用特点,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进行探讨。

1 生姜和干姜功效的历史演变

《神农本草经》时期,生姜和干姜的区别仅是生者尤良。《伤寒杂病论》时期,生姜作为一个独立的药名开始存在,生姜解表、温中、止呕的功效在经方里得以体现。汉末将生姜、干姜的功效分别进行总结,生姜治疗呕吐、呃逆及各种外感病,干姜用于治疗各种寒冷腹痛,中恶,霍乱等内科疾病。唐宋金元时期,生姜解毒、温中的功效得到很多应用。干姜逐风湿痹,肠澼下痢、止血、治疗咳逆下气等功效被总结补充。明清时期生姜的功效得到扩展,生姜可以用于治疗多种外感、内伤杂病。总结来看,生姜、干姜都具有温中、止呕、止嗽之功,但生姜发散之功优于干姜,偏于走表,在解表、止呕、辟恶气、和营卫等方面疗效较好,干姜的收敛之功优于生姜,在温中止痛、回阳救逆和祛除湿痹方面效果较好。

1.1 汉代之前

《伤寒论》之前的古籍中并未记载有生姜,仅在《神农本草经》里提到干姜生品效果优良。《神农本草经·卷二》:“干姜,味辛,温。主胸满,欬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痢,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生山谷。”据“生者优良”可以推断生姜和干姜可能有了模糊的区分,且认为生姜为优。此时期生姜和干姜在功效上开始有了初步的区别,且以生者疗效为佳。

1.2 汉代至南北朝时期

生姜首载于《伤寒杂病论》[3],《伤寒杂病论》里共71首方子用到生姜,40首方子用到干姜,生姜在经方里发挥散寒止痛、化痰散结、和中健脾和散寒除湿功效,干姜在经方里发挥温散水饮、回阳救逆、止血、安蛔、散寒止痛、止呕和反佐功效[4]。生姜、干姜都可以温散水饮、散寒止痛、止呕,但生姜能用于和中健脾、解表散寒,干姜则无法达到其功效。后世《医宗金鉴》解释“名生姜泻心汤者……生姜、半夏散胁下之水气,干姜、甘草以温里寒。”生姜和干姜的功效区别明显[5]。有研究表明,张仲景运用干姜时常与炙甘草同用,其目的在于以甘草之甘平制干姜之辛热,使温中驱寒而不耗伤营阴[6]。经方理中丸里干姜用了三两就达到温中止痛的作用,方中配伍甘草制约干姜之辛热,而生姜用六两至八两才有温中散寒、宣散通阳之功[7],如《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中记载了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此方以生姜八两用于治疗内有久寒。说明生姜和干姜即使都有温中的功效,效力也有所不同。

《名医别录》首次将生姜、干姜分别收录:“干姜大热,无毒。主治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诸毒,皮肤间结气,止唾血。生姜、味辛,微温。主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此书首次记载了生姜的性味、功效和主治。生姜和干姜在性味和功效上分化开。

1.3 唐宋金元时期

唐《新修本草》补充了生姜解毒的功效和干姜治疗内科杂病的功效,例如《新修本草·卷第八》:“干姜,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生者尤良。疗风下气,止血,宣诸络脉,微汗。久服令眼暗。生姜,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此书中另外提到生姜久服去臭气,通神明,干姜久服则令人眼暗,反映了生姜、干姜长期使用功效的不同,且干姜长期服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北宋《证类本草》收集各家之言,与唐《本草》相比补充了很多生姜、干姜治疗内科杂病的功效,比如《证类本草·卷第八》:“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干姜,治腰肾中疼冷,冷气,破血去风,通四肢关节,开五脏六腑,去风毒冷痹,夜多小便,又云生姜主痰水气满,下气。另外,此书还记载了生姜和干姜的共同适应症“生与干并治嗽,疗时疾,止呕逆,不下食。”生姜和干姜都有治疗咳嗽、止呕逆和消食的功效。因此,虽然生姜和干姜有相同功效,但是二者功效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生姜侧重于降逆消水、解表,干姜侧重于温阳。在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疗肝脏风毒流注脚膝筋脉疼痛诸散方、治心虚补心诸方、治脾虚补脾方里方都有加生姜。

元《汤液本草·卷之六》:“生姜气温,味辛。辛而甘,微温,气味俱轻,阳也。干姜气热,味大辛。辛,大热,味薄气厚,阳中之阳也。”利用阴阳和四气五味的中医理论,阐明了生姜和干姜各自的药性特点。

1.4 明清时期

明代《本草汇言》:“生姜能通神明,去秽恶(朱文公),散风寒,和脾胃之药也(张元素)……,一切卒暴之证。用姜汁与童便和服,立可解散…又生姜性散,能驱肌表之风寒。干姜性守,能攻肠胃之寒湿。生姜止呕,而治泄泻自利。干姜止痛,而治脐腹攻疼。”此本书说明生姜不仅用于解表、和脾胃、止呕,而且对于一些内科杂病也有很好的疗效,同时,分别介绍了生姜和干姜可用于治疗不同的疾病,突出生姜性散,用于解表、止呕、治痰等,而干姜性守,用于止痛、治疝、袪肠胃之寒湿等。此时期医家把生姜和干姜的功效放在一起进行对比,侧面反映了当时可能存在着生姜干姜混用的现象。清代《冯氏锦囊秘录》:“生姜,性窜不收,解风寒湿痹,痰痈鼻塞,头痛外感,皮肤间结气……干姜,破血消痰,腹痛胃翻均可服,温中下气,癥瘕积胀悉皆除,开胃扶脾,消食去滞。”记载了生姜用于治疗外感内伤疾病,和唐宋时期相比,生姜用于治疗内科杂病的功效得以拓展,生姜的应用更加广泛。

2 生姜和干姜来源关系的历史演变

明清之前记载,干姜和生姜都来源于姜的新鲜根茎,生姜经过炮制过后得到干姜入药。明清以后生姜和干姜开始在来源上有了区分,干姜由水分少、纤维多的老的根茎而来,生姜由水分多的新鲜根茎而来。

2.1 汉代至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期陶弘景所著的《本草经集注·草木中品》 首次记载了干姜的制作方法:“凡作干姜法,水淹三日毕,去皮置流水中六日,更去皮,然后晒干,置瓮缸中,谓之酿也。”指出干姜是由生姜经过一系列工艺晒干炮制而来,说明此时的干姜是生姜的炮制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生姜都能炮制成干姜,本书介绍了 “干姜今惟出临海(今浙江台州临海县)、章安(今浙江台州椒江区),两三村解作之。蜀汉姜旧美,荆州有好姜,而并不能作干者。”此时期药用干姜是由特定地区筛选出的生姜经过复杂的工艺炮制而来,而不是生姜晒干后就能成干姜。由此可见,炮制工艺对药效有一定影响[8]。

2.2 唐宋金元时期

宋《本草图经·草部中品之卷上第六》记载了干姜的加工方法:“生姜……秋采根,于长流水洗过,日晒为干姜。汉州干姜法:以水淹姜三日,去皮,又置流水中六日,更刮去皮,然后暴之,令干,酿于瓮中,三日乃成也。” 这里介绍了两种干姜的炮制方法,一种是生姜洗过后直接晒干,一种是生姜经过复杂的工艺晒干。后者汉州干姜法是沿用汉代炮制干姜的方法。一方面体现了炮制工艺的传承性,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变迁,干姜的炮制工艺在逐渐简化。这种现象可能因为在临床使用中生姜直接暴晒干炮制成的干姜入药也能发挥疗效。

2.3 明清时期

李时珍《本草纲目·菜部第二十六卷》曰:“干姜,以母姜造之。今江西、襄、均皆造,以白净结实者为良,故人呼为白姜。”《本草思辨录·卷三》:“生姜是老姜所生之子姜,干姜则老姜造成者。” 何谓母姜? 姜是利用根茎繁殖的,生长过程中母根没有腐烂,而是随子根一起生长,在采收时会同时采到子根和母根。母根褐色,质地结实,纤维多,水分少,辛辣味强,习称“母姜”或“老姜”[2]。明清时期由于人们对生姜和干姜认识的加深,将两者从来源上进行了细致的区分,干姜是由姜的老根茎炮制而得,生姜来自于姜的新鲜根茎,而不是简单的干姜是由生姜加工炮制而来。清末《医学衷中参西录·药物》:“秋后剖出其当年所生之姜为生姜。是以干姜为母姜,生姜为子姜,干姜老而生姜嫩也。为生姜系嫩姜,其味之辛、性之温,皆亚于干姜,而所具生发之气则优于干姜,故能透表发汗。”阐明了生姜、干姜来源部位的不同,使其性味产生差异。

3 生姜、干姜的用法的历史演变

从整个历史进程来看,《伤寒杂病论》问世后,生姜和干姜主要入汤剂、丸剂、散剂。唐宋金元时期,生姜、干姜外用治疗各种伤科疾病,生姜有去皮用和不去皮用之分。明清时期,意识到干姜的辛热之烈性,对一些热性病禁用,甚至《雷公炮制药性解》言其有毒,因此和生姜相比,干姜的偏性更大,用药应更加注意。另外,唐宋记载了留皮自干的干生姜,性味同生姜相似,不可和干姜代用,此时期认为,干姜是由生姜晒干炮制而来。明清时期记载干生姜较生姜稍守,较干姜稍缓,功效同生姜相似,但是能运用治疗的疾病较生姜少。干姜非干生姜,生姜风干后它的药性就发生一些改变,说明了保持生姜新鲜度的重要性。汉代记载将姜汁作为单味药汁入药。到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生姜汁作为炮制辅料的记载,清《本草分经》记载“姜汁辛温而润,开痰尤良。”生姜绞汁后性味和主治就有了一定的差别。

3.1 汉代至南北朝时期

《伤寒杂病论》里的生姜和干姜主要入汤剂、丸剂和散剂。生姜、干姜二者一般切片入药,但生姜可绞汁入药,干姜可炮制后入药即后世的炮姜。例如《金匮要略》中生姜半夏汤和甘草干姜汤记载有“半夏半升、生姜汁一升……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主之。干姜(炮)。”

3.2 唐宋金元时期

生姜、干姜在外用上有了很多的经验。《外台秘要·卷十一》:“治大便不通。用生姜,酱内淹一日,削成尖条,纳入谷道中。” 《证类本草·卷第八》:“治一切禽兽百虫咬人中毒。用生姜捣干姜末以纳疮中,立瘥。治蝎螫人,嚼干姜涂之。”说明了生姜、干姜外用都有解毒的功效。另外,生姜的应用有了去皮和不去皮之分,例如唐代陈藏器曰:“生姜温,要热则去皮,要冷则留皮。”崔元亮《集验方》载:“敕赐姜茶治痢方:以生姜切细……若是热痢,留姜皮;冷痢,去皮。”去皮生姜和不去皮生姜用于治疗不同性质的痢疾。

元代记载了一种新的生姜干燥品——干生姜[1]。王好古《汤液本草·卷之一》“干生姜气温,味辛。”《汤液本草·卷之六·菜部》“生姜屑,比之干姜则不热,比之生姜则不湿。以干生姜代干姜者,以其不僭故也。”干生姜性味和生姜相同,但这种干生姜不是干姜,不能代替干姜使用,提示用鲜品风干的干生姜代替干姜不合适。

这个时期对生姜、干姜的服用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孙思邈《千金食治》:“八、九月多食姜,至春多患眼,损寿减筋力。孕妇食之,令儿盈指。”药王孙思邈指出秋季不宜多食姜,且孕妇不能食姜。《汤液本草·卷之六·菜部》李杲曰:“生姜辛温,主开发,夜则气本收敛,反食之开发其气,则违天道,是以不宜食,此以平人论之可也。”侧面说明了生姜和干姜由于其辛热之性,二者在服用时间和量上都要有一定的控制。

3.3 明清时期

《神农本草经疏》记载干姜:“久服损阴伤目。阴虚内热,阴虚咳嗽吐血,表虚有热汗出,自汗盗汗,脏毒下血,因热呕恶,火热腹痛,法并忌之。”说干姜由于具有辛热之性,很多疾病要慎用甚至忌用。清《本草新编》言:“生姜辛散,……多服则正气受伤”。《本草择要纲目》言:“夜间勿食生姜。秋不食姜。”明清时期对干姜和生姜的服用时间和禁忌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雷公炮制药性解》记载:“干姜,味辛,性大热有毒。”与生姜相比,干姜热性猛烈,因此干姜在用药时要更加谨慎。

4 讨论

4.1 生姜和干姜差异的历史演变

通过历史研究发现,生姜和干姜从汉末就开始区别使用,并随着历史发展,对两者差异的认识逐步加深,并在整个古代官方医书并未见到用干姜代替鲜品入药的记载。现代调查报道[9]称,在姜的主产区四川,干姜和生姜是2 种栽培品种,不仅品质不同,而且栽培方法也有区别。干姜在冬至降霜前采挖根茎,去掉茎叶和须根,洗净晒干或微火烤干。生姜于立秋到冬至前采挖根茎,除去茎叶、须根及泥后,存放在阴湿处或埋在沙土中备用。

4.2 从现代药理角度探讨生姜和干姜的差异

《黄帝内经》记载“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而生姜气味俱轻而味薄气厚,因此,生姜则偏于发散,干姜偏守,偏温里寒。这可能与两者姜辣素的成分有关,周元雳等[10]研究发现,生姜的姜辣素成分种类差异较大。生姜中的姜辣素种类较多,而干姜中的姜辣素主要以二乙酰氧基-6-姜二醇为主。崔瑛等[11]发现干姜的姜辣素的含量高于生姜,而姜辣素是温中的重要物质基础。

生姜和干姜药性上的差异与两者倍半萜类成分含量有关,现代研究[12]发现,倍半萜类化合物含量越高药性趋于温热性,相反,不含倍半萜类化合物或者含量少,药性趋于寒凉性。而根据苏曼等人的GC-MS分析可知炮制后干姜挥发油中的倍半萜类成分含量显著高于生姜挥发油[13]。

生姜和干姜的功效差异是建立在一定化学物质基础上。从现代药理研究角度来看。生姜在止呕、解热、解毒这三个方面的药效要强于干姜[14],这可能是生姜挥发油的含量要高于干姜所导致的[15],生姜挥发油的多少影响其发汗解热的功能。王智民等实验研究发现由同一产地生姜自制的不同样品中含油量扣除水分后以生姜中最高,干姜、炮姜和姜炭的挥发油含量没有明显差异[16]。研究发现,鲜姜精油色泽透明、辛香、有柠檬味、略带鲜花香气, 而干姜精油色泽浑浊,辛香,不具有鲜姜所特有鲜花香气[17],这些鲜花香气也可能是生姜偏于解表,走上焦的原因。生姜的止呕作用强于干姜可能与姜酚的含量有关,研究发现,生姜辣味成分姜烯酚和姜酚有抑制呕吐中枢作用[18-19],并在体外实验得到验证[20],而姜酚类具有化学不稳定性,研究发现,6-姜酚在生姜中的含量最高,经过炮制成干姜、炮姜后含量逐渐下降[21-22],李计萍等[23]研究结果显示,生姜中总姜酚含量大于干姜。

生姜和干姜药性的差异影响其炮制品,研究发现,干姜汁制其药物寒性,生姜汁制缓和药物毒副作用、降逆止呕[24]。张丽等[25]对比了3 种不同制法得到的炮制辅料用姜汁(生姜榨汁、生姜煎汁、干姜煎汁)的RP-HPLC指纹图谱,发现成分有所不同,且生姜榨汁较全面的保留了生姜的指纹特征且各成分含量较高。生姜与干姜炮制厚朴的比较研究以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总含量计,生姜制厚朴比干姜制厚朴高11%左右[26]。

5 小结

无论从历史发展过程和现代药理研究角度,生姜和干姜两者都应该区别使用,两者的差异主要是由炮制造成的。生姜炮制成干姜,开发出新的功效,满足了临床的需要。临床不能贵干姜而轻生姜,生姜不仅作为君臣佐使入药、也还是许多方子不可或缺的药引[27],并且能外敷、榨汁、食疗,应用比干姜要广。因此,应该重视生姜在临床上的运用,克服生姜的保鲜问题,以最大限度发挥其药用价值。

猜你喜欢

干姜炮制本草
探究中药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我的梦想
探寻中华本草的足迹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本草中华
干姜:温中暖胃的主帅
干姜粉能散寒止咳
干姜粉能散寒止咳
藏药的采集加持、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