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疫名方甘露消毒丹证治探微

2022-11-23马金玲张文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结果显示消毒临床

魏 岩,马金玲,马 丹,张文风

(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

甘露消毒丹又名普济解毒丹(《温热经纬》卷五)、普济解毒饮(《续名医类案》卷五)、甘露消毒丸(《中药制剂手册》),是治疗“湿温时疫之主方”,用于湿温时疫之邪在气分,湿热蕴毒而见发热、胸痞、腹胀、口渴、肢酸倦怠,或身目发黄等病证[1]。甘露消毒丹被历代医家所重视,临床应用颇多,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中也发挥重要作用[2-3]。本文就该方的方证特点及古今应用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中医古方新用提供参考依据。

1 方源简述

甘露消毒丹由清代医学家叶天士所创立,最早记载于清代医家魏之琇的《续名医类案》[4],后被清代温病学家王孟英收录于《温热经纬》[5]。《续名医类案·卷五·疫》[6]载 :“雍正癸丑,疫气流行,抚吴使者,嘱叶天士制方救之。叶曰 :时毒疠气……湿邪犹在气分,甘露消毒丹治之。”并详细记载了方剂组成及用法,即“甘露消毒丹方:飞滑石十五两,淡黄芩十两,茵陈十一两,藿香四两,连翘四两,石菖蒲六两,白蔻仁四两,薄荷四两,木通五两,射干四两,川贝母五两”“生晒研末,每服三钱,开水调下,或神面糊丸如弹子大,开水化服亦可”。此外,在与甘露消毒丹记载密切相关的叶氏《医效秘传·卷一·瘟疫》《温热经纬》中也详细列出甘露消毒丹的方剂组成及用法,且这三个版本流传的甘露消毒丹在药味数及剂量上的记录并无差异,《温热经纬》版本还补充了服用次数“日二次”。根据1钱为3.73 g的换算关系[7],甘露消毒丹日用量为飞滑石4.67 g,淡黄芩3.12 g,茵陈3.43 g,藿香 1.24 g,连翘1.24 g,石菖蒲1.86 g,白蔻仁1.24 g,薄荷1.24 g,木通1.55 g,射干1.24 g,川贝母1.55 g,研末开水调下,每服11.19 g,日2次。现代临床应用中,多入煎剂。

2 方证源流

2.1 方证沿用

2.2 方证拓展

2.2.1 湿温、暑温 王孟英在《温热经纬·卷四·薛生白湿热篇》中提出,“既受湿又感暑也,即是湿温”,临床表现为“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或黄,口渴不引饮”,用“甘露消毒丹最妙”。后世医家大多以此为据,将该方广泛应用于湿热证的治疗。如近代的《丁甘仁医案》[13]中有关湿温、暑温的治疗中均应用了该方。

2.2.2 疟 民国时期的著作《治疟机要》[14]中关于暑湿疟的治疗提到,“疟邪舍于肺膜……此疟病之最浅者。若舌苔淡白,或厚腻干黄,胸脘满闷者,湿热尚在气分,宜甘露消毒丹主之。”

2.2.3 黄疸 近代的《丁甘仁医案》中记载“因喉痧之后,滋阴太早,致伏温未发,蕴湿逗留募原,着于内而现于外,遂致遍体发黄”。此为“温少湿多,互阻不解,缠绵之症也。”采用甘露消毒丹治之。

3 现代临床应用

3.1 传染性疾病

3.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陈灵等[15]对武汉市第三医院2020年1月25日-3月18日所有确诊为COVID-19患者的875份住院中药饮片处方进行研究,这些患者均使用中药汤剂治疗且出院诊断为治愈或好转,研究发现,甘露消毒丹加减是该院治疗COVID-19 的核心方剂之一,为甘露消毒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了临床依据。王冰等[16]于2020年1月治疗1例COVID-19(重型)患者,中医诊断为湿毒疫-湿热蕴毒证,治用甘露消毒丹加减,用药11天后SARS-COV-2核酸检测阴性,无发热,症状缓解而出院。

3.1.2 手足口病 马书鸽等[17]对60例湿热蕴毒型手足口病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结果显示,该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同时缩短体温恢复时间,改善口腔疱疹愈合,促进手足皮疹消退,改善肠道病毒情况。陶洪等[18]治疗1例手足口病患儿,经服用甘露消毒丹加减方8剂后而愈。

3.1.3 流行性腮腺炎 李文泰[19]采用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中药甘露消毒丹治疗的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显示,加入甘露消毒丹的患者组临床有效率为 100%,同时退烧、肿胀及疼痛消失,尿淀粉酶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未出现不良反应。

3.1.4 登革热 朱灯[20]采用常规治疗加甘露消毒丹治疗登革热湿热蕴结证患者,结果显示,该组的治疗效果为90%,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且在不同程度上改善其白细胞、淋巴细胞指标。

3.2 消化系统疾病

3.2.1 慢性萎缩性胃炎 陈刚[21]在标准三联疗法基础上加甘露消毒丹方,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结果显示,治疗后其临床总有效率为96.7%,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3.3%,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在当前我国公共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但是受到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影响,导致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存在很多的问题,管理权限不明确、管理机制僵化、管理信息化水平低下等,直接影响了企业工作的正常经营与发展。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采用现代化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进行分析与论述。

3.2.2 脂肪肝 郭小舟等[22]认为,脂肪肝的病机多以湿热蕴盛为主,治疗时要清利湿热健脾,立法以祛湿、清热、解毒为主,方用甘露消毒丹,达到湿化热清,肝气自疏而脂肪肝可愈的效果。

3.2.3 胆汁反流性胃炎 张立强[23]采用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10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结果显示,该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西药治疗组。

3.3 呼吸系统疾病

3.3.1 大叶性肺炎 杨正仁[24]采用甘露消毒丹加味治疗1例大叶性肺炎患者,临床表现为胸痛胀满、气短、轻微咳嗽,咯痰量少,舌质淡、苔水滑、表面颜色灰黑,左侧脉沉而濡数,口干不欲饮,大便稀溏,经口服中药24天后,胸痛、胸闷、气短、咳嗽消失。

3.3.2 咳嗽 沈其霖[25]认为,湿热邪气蕴蒸,既可留恋三焦气分,又可熏蒸肺系变生乳蛾、喉痹、咳嗽等症,临床治疗应清热利湿解毒,运用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文中报道1例采用甘露消毒丹治疗反复咳嗽4月余患者的案例,患者表现为反复持续性咳嗽,咳声重浊,痰黄而黏,伴有持续性低热,午后为甚,胸闷体倦,头身困重,纳食少,小便稍黄,大便黏滞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濡数。经6剂汤剂治疗后,主症消失。

3.4 儿科疾病

3.4.1 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 杜洪喆等[26]对 40 例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采用甘露消毒丹联合西药基础治疗,结果显示,该组患者在痊愈率及精神状态均优于西药基础治疗组,同时在完全热退时间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也有明显优势。

3.4.2 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靳松丽等[27]将108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甘露消毒丹加减方进行辅助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甘露消毒丹加减方治疗组的治愈率为48.15%,总有效率为98.15%,明显优于西医常规治疗组,且在退热时间、渗出物消失时间、扁桃体缩小时间、充血缓解时间方面均有明显优势。

3.4.3 小儿流行性感冒 麦月嫦等[28]对5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甘露消毒丹,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湿热并重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该组患者在治疗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后的体温低于西医常规治疗组,同时在缓解高热、咳嗽、鼻塞流涕、腹痛等症状的时间上也有优势。

3.5 五官科疾病

3.5.1 口腔疾病 成肇仁[29]认为,口腔溃疡多与湿热相关,在临证辨治中,针对阴虚湿热之证的患者多用甘露消毒丹或甘露饮加减,对1例口腔溃疡反复发作2年的患者采用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21天后,自述口腔溃疡痊愈。

3.5.2 眼部疾病 赵越娟[30]采用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眼科疾病如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疗效较好。

3.5.3 鼻部疾病 蔡楚君[31]运用甘露消毒丹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鼻-鼻窦炎,并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其总有效率为85.71%,并且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无明显不良反应,表明其临床疗效确切。

此外,甘露消毒丹还用于外感发热[32]、重型肝炎[33]、白塞氏综合征[34]、亚甲炎[35]、风湿病[36]等疾病治疗。

4 立法用药分析

从以上古今文献可以获知,甘露消毒丹临床应用十分广泛,涉及内外儿科及杂病,已大大超出原始方证范围,但其核心病机还是以湿、热、毒壅滞为主。甘露消毒丹围绕病机,治以芳香利湿化浊、清热解毒、轻清宣透,同时还体现了开上、畅中、渗下的治疗原则。

甘露消毒丹以用量大的滑石、茵陈、黄芩为君药,燥湿利湿、清热解毒,正合湿热毒壅滞之病机;以白豆蔻、藿香、石菖蒲为臣以芳香行气化湿,以射干、贝母、薄荷、木通、连翘为佐使药,清热利湿,解毒利咽。诸药合用,利湿化浊,清热解毒,使湿热毒之邪俱除。此外,方中藿香芳香化浊,宣透上焦之湿;白蔻仁、石菖蒲宣化中焦之湿;茵陈、滑石、木通渗利下焦之湿,从而三焦分消以治湿。另用薄荷、连翘、射干、黄芩、川贝母清热解毒、清利咽喉、清热化痰以治热,达到上解、中化、下利之功,用于湿热毒弥漫三焦的治疗[37]。

该方制方特点体现在集化湿、清热、解毒于一体,可用于湿热毒壅滞者。王孟英在甘露消毒丹的按语中指出“但看病人舌苔淡白,或厚腻,或干黄者”,可知湿重热轻、湿热并重、以及热重湿轻等气分湿热证皆可用之,故该方可用于临床上诸多湿热为患的病证治疗。该方还体现了三焦分治原则,能开肺气宣达于上,芳香化浊于中,清热利湿于下,有三焦同治之妙,故该方可用于湿热犯于上、中、下三焦而出现的“发热、目黄、胸满、丹疹、泄泻”等病证。此外,方中薄荷、连翘、射干、川贝母还可利咽化痰、开结解毒,故本方在湿热邪毒蕴结咽喉、肺络所致的乳蛾、咳喘等病证的治疗方面疗效显著。

5 小结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湿热证成为当今临床疾病中最常见的证型之一,且湿热为患,相互夹杂、弥漫缠绵,可见于许多疾病的衍变阶段中。围绕“湿热毒壅滞”为核心病机而立法处方的甘露消毒丹被广泛应用于各科疾病,且治疗效果显著。在对甘露消毒丹医案统计中发现[38],其用于治疗传染性疾病仍居于首位,特别是针对新冠肺炎的治疗,充分彰显了该方在治疗湿温时疫方面的专长和特色。本文通过对甘露消毒丹方证特点及古今应用的梳理,以期为其更广泛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结果显示消毒临床
X线与CT引导下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消毒,大头有话说
家庭消毒, 你真的做对了吗
最严象牙禁售令
门把手消毒滑块
临床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