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问题教学法打造高中地理高效课堂

2022-11-22山东省邹平市第二中学刘红芳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15期
关键词:人口迁移大气教学法

山东省邹平市第二中学 刘红芳

山东省邹平市第一中学 韩 鹏

问题教学法即把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形式展示出来,由学生在寻求、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形成技能,培养他们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地理教师应结合学科知识特征运用问题教学法,由“组织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使其在问题驱动下,学习态度更加主动,思维变得活跃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一、利用问题导入新课,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问题教学法其实并不是一个特别新颖的教学方法,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也会用到,不过提问方式与内容均较为单一,很难真正发挥问题的价值。在新课改背景下,问题教学法已经得到全面升级,无论是提问方式还是问题内容均发生了较大改变。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想借助问题教学法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可以从新课导入环节就利用这一教学方法,围绕新授知识设计问题,吸引学生主动思考与交流,激起他们学习新课的热情,并激活他们的思维。

例如,在开展“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科幻电影《地心游记》中的视频片段,引出问题:大家知道地球内部是什么样子吗?人类能否像电影中的人物直接来到地球内部?由此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结合原有知识与个人认知思考与讨论,产生认知冲突。接着,教师简单介绍美国地质学家曾经提出的“莫霍面钻探计划”,设想在地球上打一口深井,钻透莫霍面穿过地壳,以便更好地研究地球内部构造,但是最终失败,设置疑问:“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能了解地球内部构造?”引领学生自由讨论,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顺利揭示新知识,然后运用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与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带领学生学习新课内容,使其了解各个圈层的特点。

二、结合生活实际设问,锻炼学生应用能力

地理学科同现实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不仅高中地理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生活化元素,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更是随处可见,学习地理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教师需把地理问题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加深学生的认知,锻炼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对此,高中地理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可结合生活实际设置问题,带领学生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使其运用所学知识处理现实存在的地理问题,让他们切实体会到学习地理的价值,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例如,在“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中,教师先展示“地球成为各种污染下的晚餐”的漫画,提出问题:餐桌上的晚餐是什么?谁在分享晚餐?主题是什么?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各种污染在分享地球这一晚餐,主题是地球被严重污染和破坏。然后教师给出生活化问题:大家身边有哪些环境问题?提示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说出当地的环境问题,如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和垃圾乱扔等。接着,教师展示全球气候变化曲线图,温室效应动画,全球变暖视频,搭配问题:全球气温变化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什么关系?温室效应的原理是什么?人类活动起到多大作用?有什么危害?如何治理?组织学生分析和讨论问题,使其列举一些治理全球变暖的措施,促使他们学以致用。

三、精心设计层次问题,维系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地理知识具有显著的复杂性与抽象性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出现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的现象,甚至他们的学习兴趣不高,长此以往极易产生厌烦心理与厌倦情绪。面对这一困境,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借助问题教学法的优势来转变不良局面,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精心设疑一系列层次性问题,由旧及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带领学生剖析地理问题,为其带来引人入胜的感觉,不断地解决问题和收获知识,以此维系他们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举个例子,在“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教学中,教师提出浅层问题:青藏高原和华北平原哪个离太阳近?哪个气温高?为什么?多云白天比晴朗白天气温如何?夜晚呢?为什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和发表意见,引发他们的探究兴致。接着,教师铺垫提问:地球大气主要能量来源是什么?引导学生根据太阳和地面温度的差异,判断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的波段性质,然后结合“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图”提升问题层次:两种辐射波段差异及箭头粗细的比较,说明大气对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的反应有何差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哪一辐射?如何理解温室效应?主要气体是什么?使学生了解大气受热过程。随后,教师继续提高问题层次,让学生解释“高处不胜寒”的原因,并让他们绘制大气受热过程图。

四、巧妙设置课堂问题,鼓励学生合作探讨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部分知识相对深入和复杂,仅仅依靠学生个人能力很难突破,这时就要用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使其在小组内一起研究和分析问题,让他们通过集体的智慧和理论顺利解决问题。这就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根据本节课的难点、疑点、重点知识巧妙设置问题,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讨,使其思维发生摩擦与碰撞,主动提出各自的见解与看法,让他们在交流与活动中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比如,在讲授“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过程中,教师先展示智利瓦尔帕莱索的图片与文字介绍,提问:瓦尔帕莱索这种五颜六色的建筑景观同当地地域文化有什么关联?引领学生联想本地地域文化,激活与他们的思维。接着,教师展示上海外滩与周庄水乡的城乡景观图,询问:什么是地域文化?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使其结合课本得出“地域文化”的概念,并总结其特点。之后,教师呈现案例云南红河哈尼梯田的景观图,搭配问题:山上在一定海拔高度保留大片森林有什么作用?山顶森林、山腰村寨、山坡梯田有什么优点?结合季风气候特点,讨论发展梯田农业可能面临的困境,以及如何解决?组织学生继续在小组内讨论,使其理解哈尼梯田所蕴含的地域文化,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

五、鼓励学生主动提问,有效提高思维能力

受传统教育观念与教学模式的束缚与影响,多数高中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大,缺乏自主独立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而在新课改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质量更高,教师应着重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极力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为借助问题教学法打造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师除自己提问外,还要鼓励学生主动发现与提出问题,通过师生合理共同形成问题串,使其围绕问题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有效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人口迁移”教学为例,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假如给你们一个重新选择住地的机会,你们会选择哪里?”学生自由交流、各抒己见。师生一起小结:出于主观与客观原因,人们的住地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与生产力的发展,会出现空间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人口迁移的概念。接着,教师要求学生结合教材提出新问题,如人口迁移有哪些要素,如何判定人口迁移,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有哪些异同点,人口迁移有哪些类别等。然后,教师展示“下南洋”“走西口”“闯关东”等实例图片,使学生深刻理解两者的区别,并引领学生思考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情况。随后,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人口迁移的原因,使其产生新的问题: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是什么?让学生继续探究新知识。

六、结语

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意识到问题教学法的优势和作用,将以往的“讲话式”课堂教学转变为“互动式”课堂教学,以问题为载体有效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关系,并注重提问方式的多元化,以及问题内容的多样化,让学生在问题驱动下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使其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分析与解决掌握相应的知识及技能,全力发展他们的地理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人口迁移大气教学法
揉以成器,大气悠远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大气光学现象
《人口迁移》教学设计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微趣图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设计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内容详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