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心理特点与心理教育策略探讨

2022-11-22姚婧媛

山西青年 2022年17期
关键词:辅导心理健康心理

姚婧媛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库尔勒 841000

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其承担着向社会输送技术型人才的重任。近年来,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凸显,影响了高职教育的质量[1]。针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高职教师应深入分析相关问题形成的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预防学生心理问题发生并解决学生已有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学生提供健康成长的环境,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所以有必要研究高职学生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教育优化的方法。

一、高职学生心理特点

高职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成长的阶段,情绪方面缺乏足够的稳定性,自控能力相对较差,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后容易产生消极的心理,并作出有违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的事情[2]。研究学生心理特点能够为教师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提供更多参考,预防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和解决学生已有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一)逆反心理严重

虽然很多人认为学生逆反心理最为严重的阶段是初中,但是高职阶段的学生逆反心理也很严重。高职学生经历了严酷的中考和高考,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受到的约束较多,很多学生都存在着较大的压抑感,进入高职生活后,受到的约束瞬间减少,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很多事情,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很难听进他人的意见,如果他人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存在差异,学生往往喜欢强迫他人接受自己的想法,并单纯地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3]。学生的这种心理容易导致其与他人产生冲突,这种逆反心理虽然并不像想象中表现得那般强烈,但是学生一旦陷入自己为自己创造的世界中,学生的思想意识和心理素质将会大大被削弱,这对于学生成长而言十分不利。

(二)逞强心理突出

高职学生更喜欢表现自己,虽然表现自己、渴望自己被他人接受是人的正常心理,但是很多学生的这种逞强心理非常极端,往往会对他人造成伤害。例如,一些学生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如果其他人对这些学生产生抱怨,为了突出自己的“身份地位”,这些学生可能会通过暴力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而且非常渴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其他学生能够认识自己。这种心理在心理学上被认定为一种不健康的状态,想要得到他人的认可应该让他人能够从心底上产生认可,但是通过极端的方式必然无法实现预期目标。城墙心理还体现在凡事都喜欢与其他学生一比高下,从而演变为攀比心理,为了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学生通过暴力、贷款或其他方式等获得金钱,从而使得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4]。

(三)消极情绪较多

目前很多学生都存在着消极的情绪,在学习方面不与其他学生攀比,而是在物质生活上与其他学生攀比。很多学生在课上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课下未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导致自身无法完成学业。很多学生在学习方面对自己的要求很低,这些学生认为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存在较大差异,即使自己努力学习也无法与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竞争,因此带这消极的情绪学习,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度过几年的学习时光。消极情绪也是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体现,这种心理问题对于学生成长而言十分不利,因为学生不能更为严格地要求自己,很难在学业上有更高的成就,学生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后与他人竞争时处于不利的地位。

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危害

心理健康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如果学生心理存在问题,必然对学生生活和学生产生影响。从大量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学生心理非常脆弱,遇到挫折后很难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和端正思想认识,容易出现消极的情绪,从而影响自身的学习和生活。心理健康问题会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影响同学关系和出现极端心理等。

(一)影响学习成绩

很多学生学习成绩下降都是由于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例如,学生在学习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但是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学生会对自身产生怀疑,这种怀疑将会击垮学生的思想意识,导致学生思想彻底沦陷。心理健康问题出现后,学生一直无法忘记这些问题,带着消极的情绪学习,学习效率和质量下降,长期下去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进度,从而出现成绩下降的问题。心理问题一旦产生,将会时刻伴随着学生,直到学生能够客观和正确地看待相关事务时。对于处于心理成长阶段的学生而言,需要通过第三方的力量帮助其从心理问题中走出,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

(二)影响同学关系

心理问题是影响同学关系的重要因素,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后很难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同学,并逐渐地将自身与他人沟通的通道关闭,将自身封闭在单独的空间内。长时间的不与他人沟通交流可能使同学产生误会,认为这名同学不好相处,越来越多的学生将会与这名学生保持距离,久而久之这名学生被同学疏远,由于无法得到同学认可和遭受同学的误会,这名学生的心理问题将会加重。如果学生长期处于被孤立的状态,其在生活和学习上必然无法获得其他同学的帮助,如果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可能对学生心理产生更大的影响,导致学生无法将更多精力用于人际关系维护方面,最终导致该名同学彻底与其他同学出现裂痕。

(三)出现极端心理

心理问题很容易演变为极端心理问题,极端心理问题出现后对自身和他人都会造成危害。例如,学生不被他人接受,可能认为每个人都针对他,因此出现暴力的心理,想要通过暴力取得别人的认可,进而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大部分校园暴力事件都是由这种问题演变而来的。极端心理出现后,学生对于其他人的不信任感不断增加,而且很难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说出,其他同学对这名学生一直保持疏远的距离,不愿意与这名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进而进一步加重学生的极端心理。存在着极端心理的人在思想和行为上都存在着极端的问题,表现在行为上可能是语言暴力、行为暴力,不仅对自己成长不利,而且对他人也很不利。

三、提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的方法

高职教师应积极分析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结合相关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除了开展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外,也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其他领域,构建多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帮助学生形生良好的心理认识,能够客观看待各项事物,让学生健康地成长。

(一)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职心理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高职学校每个班级都应该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专业的心理教师进行授课,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首先,每个班级每周至少开展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求教师积极备课,并将课程规划及时上报,教育管理者定期检查心理健康教师备课内容,并不定期抽查心理健康课程。其次,每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都应确定一个主题,而不是围绕着多项内容进行授课,带着目标性的授课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例如,“消除消极情绪的方法”“正确认识同学间的感情”或“适度消费”等。再次,授课阶段应引导学生积极讨论,教师确定一个讨论的主题,学生围绕着主题将自己的想法提出来讨论,这能够让学生敞开心扉将自己遇到的心理问题说出,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通过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够有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调整心理的方法,防止学生心理问题不断加重。因此高职学校应该重视这项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多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

(二)设立面向学生的心理辅导部门

我国很多高职学校都设立了面向学生的心理辅导部门,学生遇到心理问题后可以寻求心理辅导教师的帮助,通过心理教师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虽然这些学校设立心理辅导部门,但是其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学生遇到心理问题后很少寻求心理辅导教师的帮助。为此,高职学校应该改变心理辅导机构职能,进一步发挥心理辅导部门的作用。一是应该通过心理辅导部门做好心理辅导宣传工作,将一些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展示在校园宣传栏中,学生在空闲时间可以通过自我学习的方式调节自己的心理。二是应该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活动,邀请学生参与这类活动,在活动中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通过活动的方式间接掌握学生的心理问题,学生更愿意将自己的困扰说出来。三是制作和印发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手册,每个班级分发一定数量宣传手册,班长或辅导员组织学生学习。高职学校不仅应设立心理辅导部门,而且要发挥出心理辅导部门的作用,全面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辅导服务。心理辅导部门的设立是改革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希望高职学校能够重视这项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多专业的心理辅导。

(三)在多学科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决不能仅在专业课程中推进,而是应在多个学科中推进,建立多学科体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才能深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高职学校应该积极推动在多学科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例如,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存在着消极的学习心理,教师应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让学生正视学习,帮助学生逐步提升成绩。在多学科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多个学科的教师能够积极参与,积极学习心理健康辅导方法,授课过程中采取巧妙的方式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步使学生心理达到健康的状态。此外,各学科教师也应积极与心理健康教师沟通,学习和掌握更多心理健康教育技巧,对于教学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可以请教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然后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

(四)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主题活动的优势在于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学习更多心理健康知识。例如,开设心理健康表演晚会,选择一个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由学生编制和排练节目,学生在排练和表演过程中可能领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从而改变自身消极的想法,积极地生活和学习,其他观看的学生也可能从节目中掌握调节心理压力的方法。主题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而且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这种方法起到的效果是潜移默化的,无需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就能帮助学生解决很多心理问题。高职学校应给予心理健康活动更多重视,组织心理辅导部门和师生积极开展活动,通过主题活动的方式实现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化,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心理辅导服务,这种方法更能让学生接受,获得的效果也很理想。

总而言之,高职学生心理问题正在逐年增加,这对于高职教育发展而言十分不利。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使学生的心理始终保持在健康的状态下,高职学校应该通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问题辅导部门、面向多学科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主题活动等方式构建体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从而更好地将育人教育开展下去,推动职业教育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辅导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