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路径研究

2022-11-22

山西青年 2022年17期
关键词:院校社区高职

袁 莹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4

社区教育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有组织、有计划地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居民素质的社会教育活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社区教育是创建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政府对社区教育的重视不断提高,社区教育蓬勃发展,积极探索了具有本土特色的社区教育改革发展模式和路径,形成了沿海发达地区快速开展、中西部地区稳步推进的统筹发展格局,建立了一大批国家级和省市级社区教育试点示范区,社区教育参与度和满意率逐步提高。

一、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困难

社区教育的发展有利于社区居民职业从业能力的提高,能够提升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社区教育的发展不仅可以直接惠及参与其中的社区个人,而且还可以将这些利益从受教育者本人及其家庭传播到社区和整个社会,有利于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彰显社会效益。社区教育的发展和推广在社区,最终的实践者仍然是以社区为基础的。在社区推广和发展教育,各社区都面临着各种实际困难。

(一)社区教育的教育资源匮乏,参与主体不足,高职教育参与度不高

从居民需求和社区发展的角度来看,建设优质社区教育资源是社区教育的发展关键。社区教育资源主要包括传统的教育教学资源如师资、教学设施等,尤其是课程资源。目前,社区教育“孤军作战”,政府部门、企业、社区学校、职业院校相互孤立,办学主体间缺少必要的整合,社区教育的责任、任务基本上局限于教育系统内部,社区教育往往是就教育论教育。社区教育资源建设主要存在建设落后、共享性差等问题。缺少资源建设的激励机制和社区资源整合共享机制。虽然目前较多高职院校为提高其社区服务功能,联合社区挂牌设立了社区学院,为社区教育发展提供支持,但在实际运行中主动性积极性不够、复制性不强,高职教育在资源建设上没有真正将社区教育与提高公民的生存技能、改善生存状态、促进就业等现实问题相连接。

(二)社区教育的人才队伍数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高职院校教师参与意愿不强

社区教育虽然是政府倡导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块,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特别是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构建和谐社会方面。从目前的社区委员会来看,社区工作者、社区教育管理人员主要从事临时工作人员或兼职人员,文化水平低、缺乏协调和组织能力、缺乏专业的社会工作能力。社区教育对象的多元性、教学方式的灵活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对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社区教育教师的需求不仅很大,而且种类繁多,要求教师来源广泛,目前社区教育师资人才库建设总体架构还未形成。虽然高职院校的师资是社区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因政策体制等原因,一些高职院校教师也不愿参与到社区教育工作中去。

(三)社区教育的教育管理机制不健全,社区教育发展的动力不足

社区教育管理机制目前存在难以统筹,多头管理等问题,似乎所有部门都能管理,社区教育管理体系不健全,教育管理经验也缺乏,即使各部门协调管理,也没有形成有效的教育管理机制。但是现实的社区教育发展不平衡、社区教育功能偏离、社区教育质量较低等问题导致社区教育的发展乏力,社区在教育条件、经费投入、教育信息技术开发和教育经验等方面无法真正满足社区居民的教育需求,社区教育还存在法律上的缺失,社区教育的经费投入也缺少必要的保障。

当前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还存在着两种教育形式在协同发展中的制度建设方面的一系列问题,目前也没有一个成熟的发展模式和可以借鉴的路径。

二、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现实意义

发展社区教育是构建学习型社会、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实施教育惠民的基础民生工程。

(一)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社区教育源于美国思想家杜威1915年提出的“学校是社会的基础”的思想。这种观念打破了传统的学校观念,主张学校是社区的基本原型,是社区生活的缩影,从而产生了“社区教育”的理念。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形成了对社区教育的多元化认识。因此,社区教育的内涵越来越丰富,特色越来越突出,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社区教育要有章可循,重视教育立法是美国社区教育的鲜明特点之一。美国各级政府对社区教育的投资一直持非常支持和宽松的态度。美国社区教育的资金主要来自三个来源:地方税、政府拨款和学生学费。美国的社区教育体现出明显的物化特征,社区教育主要由社区学院承担。美国社区教育有特殊的教师管理制度和师资队伍建设经验。社区教育基于满足社区需求的原则,美国社区教育课程具有多样化、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课程涵盖几乎所有内容,包括基础教育课程、职业教育课程和继续教育课程。

中国社区教育起步较晚,理论与实践经验稍显不足。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扩大社区教育资源供给。国内学者对社区教育也进行了一些研究:李红[1]研究了美国社区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启示;赵苏阳[2]分析了美国社区教育经验与可借鉴性;丁利敏[3]对我国社区教育若干问题进行了探究;刘天文[4]等分析了终身学习理念下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关系,提出了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的有效策略。唐金权[5]研究了高等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路径探索;林涛[6]等通过对长沙社区教育优秀学习中心建设实践的摸索,明确了社区教育优秀学习中心的内涵,建立了优秀学习中心建设的管理体制,并探索了优秀学习中心建设的运行机制。

(二)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意义

社区教育呈现教学对象的多元性、教学方式的灵活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其教学模式与高职教育一脉相承,社区教育需要成熟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支撑,高职教育可以通过社区教育来发挥其社会服务功能,促进社区教育协调发展,实现互利共赢。高职教育成熟的教育管理体系社区教育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从教育的主要内容上看,社区教育涉及面广,涵盖生活、文化、艺术、科技、艺术修养、文体活动等实践内容。这与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的课程内容是一致的。从教育目的来看,社区教育与高职教育有共同之处,都是为了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思想道德水平和职业能力。高等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在各个领域的相似性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高职院校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加大社会服务的力度,这既是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社会责任,能促进学院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院校品牌影响力,社区教育可以实现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

三、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的路径

整合资源运用协同理论推进社区教育,实现参与主体多元化,发挥各主体的优势,扬长补短,形成多方联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形成高职院校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新格局。

(一)创新高职教育服务社区教育发展的模式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同时也深刻改变着社区教育的模式。社区教育必须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构建线上线下的学习平台,积极发展在线教育培训等新模式,以科技创新助推社区教育创新。社区教育的发展给高职教育社会服务带来了新的机遇,高职教育应当主动走出校门,深入到社区中,创新社区教育模式,把社区教育作为推动高职教育社会服务新的增长点。

高职院校应当结合自身的地域与行业特色、资源优势、办学特色和发展需求,探索一条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新路。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社区教育功能,通过政策激励教师积极参与社区教育;在服务社区教育的实践中,注重技术知识和操作能力的训练,根据专业特色增强社区教育的可操作性,以满足不同社区居民群体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如开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职前教育与岗位培训、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的教育,开发特色社区教育项目,支持和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培训学习,使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发挥到最大程度。

(二)高职院校社区同治,共建示范社区教育学院

以创建示范社区学院为抓手,构建政府主导型社区教育发展模式,是地方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重要保障。高职院校与社区共建特色示范社区教育学院,是在政府主导下开展的一种新的社区教育模式,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文献研究显示在江苏省已建立多个社区学院,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了高职教育通过社区教育协同发展服务社会的优势。

湖南省教育厅、人社厅等九部门也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结合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进一步推进湖南省社区教育发展提出具体实施意见。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地区,近年来,湖南省株洲市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不断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动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株洲市构建了四级社区教育网络。株洲市职教大学城是湖南省乃至全国的职业教育高地,目前株洲职教城10所职业院校都已与社区合作建立社区学院。据调查这些社区学院强化机制建设,在办学体制上提供保障,通过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的深度融合,依托院校教育的管理资源、人力资源,建立了专业的管理机制,并加强社区学院的专兼职队伍建设,积极引入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专业人才,同时加强高职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师资融合,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是助推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法宝。

为推进示范社区学院建设,地方政府应研究制定“示范性社区学院建设方案”“示范性社区学院评估细则”,从组织与管理、任务与职能、制度与保障、队伍建设、设施与资源、实施与成效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建设的总体要求,对社区教育示范校建设制定评估标准,定期开展示范社区学院立项建设遴选,根据建设期内在运行机制、服务模式、学习方式、社区资源整合、社区教育队伍建设、常态化的社区教育活动及培训等方面的成效进行评估验收。

(三)整合高职教育资源,满足多样学习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对社区教育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也出现差异化,高职院校应当调研分析相关的信息数据,按照社区的实际情况、社区居民情况和社会资源情况,提出社区教育的发展目标。通过细分居民的个性化、差异化学习需求,我们关注失业人员、老年群体、农民工及其子女的需求,借助高校资源,构建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平台,满足社区教育的不断发展,为更多的社会群体提供多元化的教育课程。

整合高职教育资源,构建丰富的教学资源库,搭建学习平台,院校与社区联合组建社区学院(如某学院某社区学院),院校与社区协同推进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利用政策导向激励高职院校场地设施、课程资源、实习实训场地、和师资队伍参与到社区教育中去,建立资源整合共享机制和开放学习机制,确保高职院校与社区教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充分发挥两个主体的优势,共同推动社区教育的有序发展。

四、结语

虽然我国社区教育起步较晚,但随着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深入,探索社区教育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通过分析社区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社区教育提升的实践途径,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还需要不断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区教育体系。

猜你喜欢

院校社区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