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制度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培养起点与优化路径

2022-11-22郭夜啼

山西青年 2022年17期
关键词:轨道交通证书制度

郭夜啼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我国经济水平稳定增长,交通运输行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交通运输行业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两者相辅相成以及互相作用。城市化的建设,严格要求城市中应具备实用型的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员,也就是说城市建设对人才需求提出更多条件。结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情况,高职院校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教学活动,从某种层面上进行思考存在着人才培养效率不高的问题,所以为了顺应市场经济变化需求,应重视“1+X”证书制度与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结合的价值,把“1+X”证书制度视作入手点全面促进学生积极发展,更好地增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综合效率。

一、“1+X”制度基本概述

纵观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包含学历教育内容,学历教育凸显一定的正规性,职业教育和岗位工作存在关系。“1+X”制度,也就是学历证书以及职业证书的结合,此种制度能够彰显职业学历与职业特征,诠释了职业教育的内涵。“1+X”制度下进行职业教育指导工作,学生要获得对应的学历证书,学历证书能够和诸多职业证书互相匹配[1]。设置“1+X”制度,主要是完整融合学历教育以及岗位能力教育,学历证书以及职业证书两者互相促进,学历证书作为基本条件、职业证书是学历证书的另外拓展形式。职业证书和学历证书存在密切的关系,相关人员要及时研究证书的级别以及分发证书的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和双证书制度存在不同。

(一)“1+X”的具体关系。即便“1”与“X”的内容不同,可是应明确“1+X”制度体现的是整体性,要求在相同的人才培养结构中落实学历证书的获取和职业证书的获取,结合学历教育以及职业教育,考取职业证书的内容也要保存在学历教育体系内。并且职业证书以职业岗位为主,技术的更新引出职业证书考核项目出现变化,也就是呈现学历教育的课程内容变化,本质上是学历教育内容满足社会创新发展需求的集中体现形式,顺应职业教育培养人才岗位能力的基本条件[2]。

(二)分析X证书的认定。“1+X”制度主要是学历证书和职业证书的互相衔接,X证书的开发主体到现在为止没有被具体明确。站在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视角下,职业证书的开发需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单位充分认证,教育职能单位参与的机会比较少[3]。也就是说X证书的审查应建立在教育单位参与的基础之上,彰显学历教育的作用,由此顺利地把X证书融入学历教育阶段。

二、人才培养中融入“1+X”制度的作用

(一)“1+X”制度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职业规划方向。组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学生考取“1+X”证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也能够掌握专业发展的优势,对自己的未来成长进行准确规划。X证书存在不同的级别,所以应关注学生专业能力发展,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基于职业特点和技能证书标准,针对性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带领学生以自身学习的实际情况为主,获得对应证书,奠定学生职业发展的基础。学生全面思考和研究,也可挑选适应自己成长规划的证书,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利用“1+X”制度,挖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潜能。

(二)“1+X”制度可以促进人才培养。高职院校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活动,融入“1+X”制度,妥善处理教育以及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加快专业与市场体系的融合速度,一方面提供人才培养的机会,另一方面促进人才朝复合型人才的方向转变[4]。利用“1+X”制度落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工作以及岗位培训的衔接,使得高校设置的专业课程能够与企业人才需求互相贯通,从根源上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在此阶段利用“1+X”制度促进人才培养。

(三)“1+X”制度可以强化产教融合。在教育教学指导工作中,把“1+X”制度融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可以强化产教融合,加强政府组织、企业单位和学校三者的合作。政府结合企业需求人才的类型,颁发对应证书制度,学校培养人才时可以进行一系列的参考[5],并且企业能够针对性选拔学校培养的专业人才,深层次在企业中培训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这样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迅速地融入岗位,体现校企共育的重要内涵。

三、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观察我国高职院校开展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有几方面需要有待改善。

第一,人才培养的模式比较单一。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日益发展,迫切的需求大量高素质的能力人才,部分院校即便意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加大力度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可是实际的情况却是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不能保障人才培养的时效性,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人才培养的统一标准拟定。如果长久以往高职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不能保障人才培养的整体素质,甚至人才培养的方向与市场需求存在偏差,难以壮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队伍。

第二,资源配置不够科学。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资源配置不够科学是显著问题,主要体现在资源配置滞后性方面。轨道建设的时间比较长,那么在人才培养中要事先进行全方位的规划,有效地分配人才培养资源,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具体实践中更好地发挥价值[6]。可是大多数轨道运营管理专业的教师是招聘过来的,没有进行专业化培训,这些人员以及分配岗位缺少资源配置总体规划方针的设置,无形中造成资源配置滞后的问题。另外,由于不同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发展速度是存在差异的,因此时常见到一些城市中人才资源过剩而其他城市人才资源不够、无法针对性的配置人才资源,因此应该更多关注资源配置,立足于“1+X”制度支撑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的发展。

四、“1+X”制度背景下培养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的相关途径

(一)确定课程指导目标,关注课程融合。要想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应该在“1+X”制度融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工作中提升教学效率,特别是专业课程的引导,教师全方位明确课程指导目标。通常来讲,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要重视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引进工学交替的模式,要求学生全面掌握职业资格标准,给学生设置对应的专业课程,例如,城市轨道交通站务员以及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值班员等一系列课程,巧妙地融入“1+X”制度,研发X证书的内容,优化课程教学考核机制。把“1+X”制度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目标互相融合,规范化地指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吸收理论知识、掌握基本技能,这也是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与此同时重视课程融合,课程融合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有所提升的主要媒介,把基础课程、核心课程与实践课程互相整合,及时融入“1+X”证书,要求学生获得等级考核证书。融合专业课程发挥1+X证书导向性,致力于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发展,过程性的结合课程专业教学特征与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标准,巧妙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工作。

(二)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知识储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教师要善于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基于“1+X”制度,强调提高人才培养效率,让本专业的学生可以增强综合实践能力。教师科学地运用案例情境,给学生模拟与交通运营存在关系的场景,密切关联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使得学生全方位研究问题,树立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意识。教师通过任务驱动的模式,加深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与了解,按照自己的学习情况获得X证书,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长期学习任务以及短期学习任务,不断挖掘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长期学习任务要融入专业证书与工作岗位的需求、短期学习任务要融合X制度,使得学生积极的成长与发展[7]。如果学生不能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注意全面地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兴趣爱好为内驱力带领学生探索学习任务的完成过程,巧妙地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进行个性化教学指导。

(三)完善实训基地,构建合作体系。在“1+X”制度背景下进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该强调实训基地的完善与构建。由于“1+X”制度的存在,不只是加强学生的素质,还要带领学生在学习中积极进取,获取更高等级的证书,有助于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学校在进行实训基地构建中,需要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还要关联专业教学特征准备好实训设备,全方位把“1+X”制度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教学工作结合起来,从思想层面引导学生,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存在的薄弱之处针对性改善学习方法,更为有效地获取“1+X”证书。除此之外还需重视合作体系的构建,高职院校管理者要意识到“1+X”制度对学生未来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明确“1+X”制度在专业教学中融入的繁琐性,院校要结合教育单位拟定的证书制度方针,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一方面进行教学设施准备,另一方面对人才培养过程进行监督,以优化“1+X”制度融合的方案为前提,强化人才培养效率。重视学校与企业和政府单位的交流,创设信息共享平台,利用好网络传递信息的载体,依托共享体系与网络平台,让教育单位和企业可以动态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建议,更多给学生带来岗位实践机会,学校中的学生能够全方位认识自己的能力水平,提高学生学习信心,进一步指导学生发展为优秀人才。培养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高校立足于“1+X”制度,全面综合人才市场的发展需求,进一步巩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

(四)整合人才培养监督过程,推动人才发展。在高职院校开展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工作,融入“1+X”制度,需要创设专业委员会。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学校教师、企业人员与行业指导者形成专业委员会,明确“1+X”制度下专业人才的培养办法,优化顶层设计[8]。修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标准,合理调整教学实践环节,统筹学历课程以及职业课程,把职业技能考核划分对应的课程考核标准,打造多样化的人才考核结构,动态对人才培养的效率进行监督。实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过程性考核与阶段性考核的理念,研究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地接受学历教育以及职业证书教育,基于调查问卷的形式统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肯定情况与认可情况,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健全切实可行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真正地推动“1+X”制度背景下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发展。

综上所述,在教育机制深层次改革的过程中,每一所高校都要重视人才培养,不只是人才质量的提高,还要顺应市场变化需求,健全人才培养的结构体系,科学整合专业布局。高职院校开设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灵活运用“1+X”制度,设定和“1+X”制度相匹配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人才培养方法,完善实训基地的构建,正确了解“1+X”制度运用的意义和价值,学校积极地与企业和政府单位合作,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确定课程指导目标,关注课程融合、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知识储备、完善实训基地,构建合作体系、整合人才培养监督过程,推动人才发展等策略,真正地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轨道交通证书制度
IES四大核心期刊证书
收录证书
轨道交通辅助专用三相异步电动机主要检测项目分析
《安徽医学》统计刊源证书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及电力技术探析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党的领导制度是居于统领地位的制度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