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育人,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2022-11-21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素养

韩 颖

(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中国基础教育正在迈入核心素养的新时代,核心素养是贯穿课程标准修订的一根红线,也是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总纲和方向。伴随着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一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变革全面展开,它将深刻影响未来中国教育的改革实践,影响一代青少年的素质培养和人格塑造。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是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与深化,是着眼于人的长远发展的积极探索。如何培养未来的公民,成为摆在所有教育者面前的重大课题。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核心素养如果找不到坚实的着力点,会流于概念化,表面化,难以有效落靠和扎实推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滋养学生情怀的源头活水,也是厚植学生能力的沃野厚土。如何充分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摆在每一个新时代语文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奠定了博大精深的内容体系,经过五千年的历史演进和积累,积淀着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和最执着的理想信念,对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追求美好的道德境界,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深远的历史、现实与未来意义,发挥着强大的浸染和影响作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更加深入人心,并潜移默化到学生语文素养之中。可以说,传统文化是语文学科的根与魂。

但反观教学现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没有很好地融入语文学科建设之中。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唯分数论的驱动下,学校教师更多体现为功利化、短视化,认为与考试无必然关联,重视与研究不够,教学中更注重进行考点知识的灌输与解题能力的训练,传统文化似乎已经等同于文言文阅读中“文化常识”这一道3分题,知识呈现方式僵化单一,缺少对民族精神、人文内蕴、道德情操的体验与挖掘,难以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语文学科的人文性难见踪影,工具性独领风骚。由于在传承方式上缺乏积极引导、有效渗透,传统文化不易有生动活泼的传播与生成,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仅限于课内古诗文,知之不多或浅尝辄止,理解片面化、狭隘化,碎片化。加上数字化阅读方式与快餐文化的冲击,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面临一种窘境——它很重要,但分数更重要,高考考查才是王道,因此很难充分发挥内化品格、厚植情怀、提升素养的功效,这也是当下国家提出要“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的原因之一。

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语文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的灵魂,语文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其文化传承与育人方面的显著作用。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出色地完成“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如何在当代道德环境中焕发生机与活力,切合学生的思想与生活实际?如何以更好的方式贴近学生心灵,抓住学生的敏感点、兴奋点甚至是痛点与泪点?如何选取那些更能让学生触摸到文化本真、体悟到文化深味的作品?教师如何教、如何设计才能更好地让学生乐于接受而非敬而远之?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下神坛,深入学生的作品中甚至灵魂中?……这些问题甚至是难题都将进一步促进语文教学研究实践,使教材编选、学情研究与模式创新等有更为深入的获得。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应积极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路径,促进其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以文化浸润生命为核心理念,以聚焦核心素养与生命成长为中心目标,关注教学细节,着眼真问题、实问题、典型问题,使中华优秀文化成为语文课堂育人化人主阵地,让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获,成为知识与道德双馨的时代公民。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这些做法在发挥传统文化育人启智功能,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立足教材,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

高中学生学业压力大,课余时间少,很难有精力去品读浩如烟海的文化经典著作。那么,比较现实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办法就是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统编教材中,古诗文内容比重不可小觑。儒家仁礼为本的治国理念、道家清静自然的人生追求、法家法术势结合的管理方略、墨家兼爱悲悯的社会情怀、杂家兼容并包的气度胸襟等等,无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苏轼《赤壁赋》情景理的完美融合,王羲之《兰亭集序》生死观的深刻论述,李密《陈情表》诚挚动人的孝心真情,王勃《滕王阁序》中穷且益坚的达观昂扬……这些经典名篇既以生动的形式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丰盈思想情怀,又反过来促进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主动介入与深度理解,读文品义,见字悟情,培养了思考阅读和表达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实践证明,古诗文阅读理解较好的学生,在写作、思辨、表达上语言有味道,思想有深度,情感更厚重,呈现出良好的文学文化素养。因此,充分发挥古诗文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格外重要。

挖掘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资源,可根据文体特征“因材施教”。如文言文教学,当然要夯实文言基础,这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但如果机械陷入翻译串讲的单一模式,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为此,要转换方式,更新教法,带动学生将实词、虚词的学习变成趣观中国古代文化造字艺术过程,将艰深的译读变为一场寻宝之旅。如“囹圄”,四面密封,充分传达了被囚之人的恐惧与绝望;“衿肘”则用衣襟与臂肘形象表示“身边”之意。汉字的象形与比喻特点既让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智慧与巧妙情思,又同时教会了学生如何结合语境、字形等推断字义,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夯实文言知识的同时千万不能忽略对文本自身思想情味的品读,《烛之武退秦师》中简洁干练、详略相宜的叙事艺术、《鸿门宴》中栩栩如生的写人技巧,《苏武传》中感人至深的爱国情怀,《游褒禅山记》中朴素切理的哲学思考,无不让人享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盛宴,汲取到丰富的精神养料。教师在带领学生品读赏析的同时,其实也是对文言基础知识的再次深入理解和掌握的过程,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语感、语境、语言的体认更为敏锐,阅读能力更为突出,在强化人文性的同时也优化了工具性,促进其良好文言素养的形成。

古诗词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载体,一定要高度重视,绝不能以简单的读背写代替深层品鉴,教师要用全新的眼光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对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培养。如杜甫的《登高》,要着重引领学生体会杜甫的“沉郁顿挫”精髓,感受其思想的深沉厚重,讨论其“舍不得、放不下、看不开”的伟大家国情怀;要品读其形式的跌宕蕴藉,咀嚼吟哦其表情达意的抑扬起伏、悲慨迭变、韵律优美。又如陶潜《归去来兮辞》,可设置问题展开讨论:有人评价他的归隐是“欢乐其表,忧痛其里”,你是否赞同?请从作品中找出依据并谈谈你的看法。学生在争鸣中可进一步了解作家思想情感,体会动荡年代文人士大夫的两难选择与清白操守,从而获得更为深切的情感体验与心灵触动。诗歌教学还可以借助朗读深化学习获得,以读促思,在铿锵声韵之美中深味传统文化之魅力,在音读、美读、情读中体会文人气质风骨,丰富精神世界,并激发其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

二、盘活课堂,创设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情境

针对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遍存在的心理隔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恰当运用情境式教学策略,去陌生化,去距离化,增强亲切感,提高学习兴趣。

如教读《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可以让学生先欣赏孔子杏坛执教时弟子围坐的图片,讨论:他们学习时的坐姿如何?服饰有何特点?每个人的面部表情能传达怎样的学习心情与信息?仔细观察孔子,你对他有怎样的印象?系列问题会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通过其乐融融的师生围坐图初步感受孔子”有教无类“的平等育人思想与圣人光辉,再深入学习文本就水到渠成了。再如《琵琵行》,可让学生先听一段音乐,感受琵琶音韵的旋律与变化,谈谈你有怎样的心境,再用名家对本文的高度评价,让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形象到抽象,在品读中感受作家高超的艺术技巧与动人的情思深味。种种情境的创设,都有利用调动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情绪,入境亦入文。

情境创设也可以适当延伸到写作训练中,活用古诗文素材,不仅能巩固学习成果,而且会使学生的文章氤氲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避免千人一面,无病呻吟,老生常谈。李白的乐观豪放,刘禹锡的安贫乐道,苏轼的洒脱旷达,周敦颐的清白自守等等,都是绝佳的写作素材,学以致用,会让文化真正在心中生根。作文题目的情境创设很重要,它是打开学生思维大门的金钥匙。例如这样一道作文题:“有人说,人生的本质是孤独,所以我们渴望理解,渴望找到一个灵魂的知音与自己对话。那么,孤独时,谁又是你的倾听者与同行人呢?请从庄子、孔子、苏轼、陆游、李白、杜甫等人中寻找一位对话者,穿越时空,去沐浴思想光辉,汲取支撑自己坚定前行的力量。”类似的情境写作都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在运用传统文化素材写作的同时也是咀嚼文化精髓的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洞察力与感悟力,在潜移默化中文道兼得,情思并重,极大地促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升。

三、根植生活,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与认同

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冲击,风俗民情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使优秀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与我们渐行渐远。传统成为风干的古籍书页与蒙尘的残破古董,或者是供奉于高庙殿堂上的圣物,可望而不可即,亲切熟悉不起来。好多学生对常见节日说不清道不明,更遑论节日的起源与风俗,因此学习中涉及传统文化部分显得隔膜很深,体认很浅。因此,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以课堂为主阵地,将文化认知与课堂渗透有效结合。化整为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让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分批分段”进入学生视野。如课前三分钟演讲,可以在某个节气如“惊蛰”“白露”让学生讲讲其来源意义,以生动的图片或视频吸引学生兴趣,并谈谈你当天是否感知到了气候的微妙变化,看看古人对此情此景是如何描述的;可以在某个古名人纪念日讲讲其人其事,以有趣的情节增强学生的认识与感受;可以征集春联,交流展示,体会对仗平仄之美;可以在某个传统节日如清明、中秋,写一首诗,做一篇文,抒真情,写真意,迁移拓展,体察凝练深厚而优美真挚的文化情思;成人礼时可以讲讲古代的仪式,比较一下与现代有哪些不同,感受庄重而神圣的使命担当;也可以顺便问问父母亲戚年龄有多大,古代都怎么称呼,见面又如何行礼等等。这些生动有趣又易于接受的传统文化知识既开拓了学生视野,又与其生活紧密相关,避免抽象枯燥,充分激活了学生的体验与思考,使学生在充满好奇的同时又能在不经易间形成深刻印象,使传统文化根植于心,内化于魂,对古诗文学习大有裨益。

四、拓宽途径,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单纯依靠课本和课堂是远远不够的,要将传播阵地进行延伸,积极开展第二课堂,丰富传统文化学习的途径与手段。如组织开展诗歌朗诵会、国学经典知识竞赛、书法比赛、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征文比赛、诗词创作大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讲座等等,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想知乐知,主动亲近,加强对中华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的了解。通过组建研究性学习小组,让学生开展对某一感兴趣的传统文化领域研究,定期交流研讨,保持学习的延续性、动态性。还可开展家乡文化调查活动,充分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关注家乡文化与风俗,增进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笔者所在的牡丹江地区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莺歌岭文化、渤海国文化、宁古塔文化等等,文化资源丰富。因此笔者就以高一学生为活动对象,开展了“家乡文化”调查活动。活动包括不同的主题,主要针对家乡的各色人物、自然和人文景观、独特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等方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选择题目,通过访谈、考察等方式进行了解,在班级内进行调查报告交流与评选。此类活动涵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既是一次文化之旅,又是一次精神之旅。学生的认识思考深度在增加,表达归纳能力在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个体生命同成长,美好情感与知识素养共生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以恰当方式对其精神内涵进行深入挖掘,知行合一。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成为学习者、研究者,以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刚健人格,涵养深沉情怀,激发高远追求,积淀文化情怀,使优秀文化融入学生灵魂,全面提升学生素养,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