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对趣味童谣与体育游戏创新融合的探索

2022-11-21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童谣趣味动作

付 冬 梅

(牡丹江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在幼儿学习教育活动中,我们一直强调培养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引发幼儿兴趣与参与度,进一步丰富教育形式、内容、载体成为关键因素,而“趣味童谣”与“体育游戏”既能够满足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又能够引发幼儿对于音律的兴趣,如果将两者创新融合会产生“1+1>N”的良好效果。

一、“趣味童谣”与“体育游戏”主要特点

(一)趣味童谣的语言活泼,朗朗上口,比较押韵,富有儿童的生活气息,充分表现儿童的思想认识,情感认知和理想愿望,能够引起孩子们的极大兴趣,使孩子们能够迅速学习和掌握。

(二)体育游戏的动作简单易学、贴近生活,幼儿能够根据内容进行表现,非常有趣,趣味性也很强。例如,在“老狼老狼几点了”这个游戏中,孩子们就通过说童谣,三点了五点了,很自然的,就懂得了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在边说边玩中,也提升了幼儿的动作发展。同时,孩子们四散追逐跑下肢力量就得到了发展,所以童谣确实帮助孩子潜移默化的了解了游戏的规则玩法,同时很有趣味性。还有攻城门、切西瓜、跳皮筋、编花篮等等,孩子在游戏、奔跑,即使每天都玩同样的体育游戏,也能玩出不同的花样。

(三)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能够在培养幼儿音乐韵律的同时,锻炼幼儿的身体,达到“两不误、两促进”的目的。趣味童谣可以成为体育游戏开展的重要载体,体育游戏可以成为趣味童谣的重要表现形式。将两者有机融合起来进行创新,可以极大地引发幼儿的兴趣与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引导帮助幼儿理解掌握游戏的规则。在两者的融合创新方面,幼儿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对童谣的内容进行适当地改编,使之更贴近生活、更符合实际。对于体育游戏的运作也要进行创新发展,不能仅仅停留于简单的摆手、摇头、抬脚等运作,要尽量使游戏的动作与童谣的内容相呼应,让孩子在学习童谣的同时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二、“趣味童谣”与“体育游戏”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游戏的空间与土壤正在不断萎缩。由于电子科技的迅速发展,加上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很多孩子成为“宅男宅女”,没有了出去与小伙伴们一起玩的兴趣,总是呆在家里,足不出户,不是刷抖音就是玩游戏,这种情况使幼儿的自发游戏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和影响,游戏的时间越来越少,参加的人也越来越少。

(二)童谣体育游戏没有形成体系。童谣体育游戏一直处于“吃老本”的状态,缺乏创新与发展。特别是一些童谣的内容较为陈旧,与之相配套的体育动作也缺乏新意,难以引起幼儿的兴趣,因此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出现遗失现象。很多幼儿教师在组织开展童谣体育游戏时,重视不够,只是简单进行组织,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实际需要,特别是由于对游戏的研究没有形成体系,出现了教师不会玩、不懂玩,幼儿不想玩、不爱玩的问题,导致此类游戏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影响也越来越小。

(三)童谣体育游戏内容不够新颖。虽然有的童谣体育游戏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魅力,如:丢手绢、老鹰捉小鸡、拉大锯扯大锯等民间体育游戏,动作简单,朗朗上口,孩子们对它们情有独钟,但大多游戏有着一定的时代局限性,无法在新时代得到创新发展与推广。就是其中的拉大锯扯大锯,由于与现在孩子的生活距离较远,孩子对于大锯没有一个清楚地认识,所以游戏的效果有限。

(四)童谣体育游戏设计不够科学。有的游戏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童谣与动作的配合,使童谣内容与游戏动作出现两相分离的问题,或是一味强调童谣的内容或是重点强调游戏的动作,导致幼儿学的困难,玩的生涩,只能机械被动地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参与,从而导致对于游戏的兴趣大减。

三、童谣体育游戏结合的创新方向

童谣体育游戏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幼儿陶冶情操、锻炼身体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充分挖掘身边的童谣游戏教育资源。在学前教育领域,探索游戏和童谣的内在关系,有助于丰富区域游戏活动的内容;把握游戏和童谣的联接点,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多元整合。

形式要更加新颖。童谣与游戏都是幼儿教育的常见内容,但是如何将两者相互融合,我们思考实践的并不是很多。以往总是把思路固定在传统童谣的内容上,只是将两者进行简单的结合,这样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教育的要求,只会使童谣与游戏出现“一头沉”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把童谣与体育游戏进行很好地创新性融合,重点是引入角色的扮演,从而使游戏的形式更新颖,故事性更强,游戏的变化更多,通过游戏有情境的带入,再加上诸如背景音乐、服装装饰等加以辅导,使游戏的表现形式更符合幼儿的心理需求,从而更好地提升幼儿的参与度。

内容要不断充实。童谣体育游戏的成功与否,内容是关键,只有内容足够丰富、足够健康,才能具有广泛推广的价值,才能使幼儿易于接受。第一,童谣体育游戏的内容必须健康向上。童谣的内容要具有一定的正能量,要贴近幼儿生活的实际,要让幼儿听得懂、学得快。第二,童谣体育游戏的内容必须关注幼儿的兴趣。重点是进一步考虑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需求差异,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研究总结不同年龄特点幼儿体育游戏与童谣的融合方式,确保能够取得实效。第三,童谣体育游戏的内容必须符合幼儿的需要。在童谣内容的创新编排方面,充分考虑幼儿的理解能力与兴趣所在,可以考虑采用动物、植物、生活用品等为内容,让幼儿一听就会,一学就懂。

童谣要合适得当。必须对童谣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善于搜集和挖掘积极、健康、娱乐且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童谣,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与之相适应的体育游戏动作。在选择童谣时应该要遵循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要有规则体现,例如,如何开始、如何推进、如何结束。二是要有动作提示,例如什么时候跑、什么时候跳、什么时候走。三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例如:小班的幼儿年龄比较小,就应该选择情境性、趣味性强的;大班的幼儿理解和执行能力强,就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难度或是使游戏的对抗性更强一些。

组织要恰到好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因此,在开展童谣体育游戏的活动过程中,一是可以有目的地组织幼儿进行探索一物多玩的活动,让游戏形式更丰富、更活泼、更新颖,通过引导幼儿充分尝试各种不同的玩法,从而使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对经验进行总结,从而进一步提升游戏强度,使幼儿对于童谣越来越有兴趣。二是在游戏活动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必须把握如游戏的节奏,当幼儿的兴趣逐渐降低时,教师需要适时地引导幼儿对游戏的规则、玩法进行及时改编或创新,还可以灵活运用集体、小组、个人等多种形式,再次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游戏的积极性。必须巧用体育器械,给幼儿自主选择创新的机会。三是在游戏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由于童谣体育游戏既有听觉上的感受,又有动作上的配合,声音与动作交织,很容易因声音上的影响导致动作上出现交叉碰撞,因此,在游戏组织方面必须科学合理,游戏场所要足够大,游戏组织要有序开展,教师在游戏中要承担起责任,随时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及时掌握游戏的情况变化,必要时可以采取分组方式进行,一组游戏,一组观摩,让大家相互学习,防止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出现意外。

猜你喜欢

童谣趣味动作
下一个动作
快乐童谣
午睡的趣味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