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22-11-20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康庄路初级中学王世明

家长 2022年13期
关键词:思政教学法核心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康庄路初级中学 王世明

培养核心素养是我国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各个学科都有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在初中历史中,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要素主要包括历史价值观、历史解释、历史理解、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渗透在课堂内外,贯穿于历史教学的全过程。但是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当前国内初中历史教学中,对核心素养的培养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尤其是在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这些问题更加突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带来的问题更需要采用创新的策略进行抵消,推动我国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全面发展。

一、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新要求

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面临一些新的要求,与此同时,2021 年国家“双减”政策落地,给初中历史教学带来了更多新的转变。综合来看,新时期初中历史教学的新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减负减压,课堂提质增效

在核心素养培养和“双减”政策双重教育改革战略之下,初中历史教学现阶段的首要要求就是减负减压,提质增效。减负减压是“双减”政策对教学的明确要求,教师要减轻学生在课堂内外的课业压力和学习负担。初中历史作为典型的文科学科,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需要学生大量地死记硬背,牢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时间、地点、经过甚至历史影响等,这些庞大的内容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课业负担。不仅如此,在传统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抄写与刷题是经典的教学方法,这给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学习负担。在新时期,这些教学方法都需要叫停,教师应将教学的重心更多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知识,解决问题,而不是将问题留在课堂外,通过大量训练和背诵的方式解决。减负减压,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是新时期初中历史教学面临的新要求,同时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多元融合,融入党史教育

在初中历史教学的新时期,融入更多元的知识是一个重要的要求。唐太宗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是一门知识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非常多的知识。在新时期,初中历史知识的多元融合需要以党史教育为重要内容,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全国都掀起了学党史、感党恩的学习教育活动,在百年党史中,有很多值得现代人学习和效仿的事例,对促进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时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百年党史教育是非常关键的。百年党史既是历史更是精神,融入党史教育对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是新时期初中历史教学的必然要求。

(三)课程思政,培养爱国情怀

在新时期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需要大力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初中历史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可以通过丰富的历史史料推动学生的思政教育,这也是出于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要求。我们的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历史,经历了王朝的兴衰更替,也经历了近代的屈辱,这些真实发生过的历史,都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重要内容,对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所以,在新时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加强课程思政的建设,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是一个必然要求。

二、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存在的问题

核心素养培养在我国教育改革中提出已经有七年多的时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受到推进力度和地方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仍旧存在一些问题,2021年推行的“双减”政策对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产生了一定冲击。具体来看,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应试化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历史作为中考中占分较高的科目,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和学生都有较大的压力,一切以中考成绩为目标,一切以中考分数为标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只是单纯地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对重难点进行把握、对答题方法和答题技巧进行灌输,使教学脱离教学目标。目前,随着考试的改革,题目越发灵活,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越来越重视,因此,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不能再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应当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尽管在最近几年,随着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在初中历史教学改革中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应试化的程度已经有所减轻,但是整体来看,这个问题仍旧是较为突出的,尤其是近两年国家提出了中考“五五分流”的政策。核心素养培养难以开展,这是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面临的主要问题,提质增效不可能在短短一两年内就实现,需要不断摸索和完善,而在这个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必然会有所下降。

(二)学习主体模糊化

在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要求当中,要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和职业者。但是,就当前的历史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仍然不能够明确这种教育理念,他们认为应当坚持传统的教学方法,习惯性站在讲台上为学生讲解知识,灌输知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没有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也不去了解学生的疑惑点在哪问题在哪。因此,在这种教学情况下,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出现偏差,这不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主体模糊化是影响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重大原因。因为在核心素养培养和“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教师在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必然会越来越小,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的比重也会越来越轻,新时期的初中历史学习会更加重视学生的自学部分。这是改革的实际要求,但是在现实落实的过程中,却很难实现。一方面因为升学的压力骤增,在家长、学生和教师对职业教育的观念还没有彻底转变之前,中考一直都会成为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即便教师有心改革,但是来自家长和学校的压力也会使核心素养培养难以开展。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成为学习主体还需要漫长的时间转变。此外,初中学生的自律性和自学能力也是限制学生成为初中历史教学主体的重要因素,如前文所述,初中历史的知识综合性较强,复杂程度较高,以初中生的学习能力,要自主学习并取得好的成效,存在较大的困难,所以现阶段仍旧只有围绕教师开展初中历史教学,但是这就会使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始终被限制在普遍水平,难以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方式程式化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较为格式化和传统化。例如,在学习历史事件的时候,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读教材,然后进行历史事件的讲解,从头到尾,平铺直叙,缺乏新意和起伏,这种枯燥的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觉得历史学习索然无味,渐渐地学生对历史学习丧失学习兴趣,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会降低,学习效率也会随之降低,显然这样对历史学习是非常不利的。教学方式是影响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教学方式水平不足,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势必会受到影响。当前初中历史的教学方式大多千篇一律,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进了一定的新技术,但是本质上仍旧较为落后,这种落后源自教学思维上的落后,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新时期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需要采取更多新的方法,而即便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但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仍旧没有显著提升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教学方式成了制约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又一重要因素。

三、核心素养下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在核心素养下,要提升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又要满足“双减”政策和学生对升学的要求,就必须要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此外,还需要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实践增强课程思政的建设。本文主要探讨了情境教学法和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作为近几年我国教育改革过程中诞生的新方法,在多个学科的教学中都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通过建设情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兴趣感,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利用情境教学还能够让课程知识更加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对初中历史这门课程,因为存在大量无法让学生真实体验的历史事件和情境,所以通过构建虚拟的情境进行教学,能产生奇妙的作用。具体而言,初中历史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借助多媒体设备。随着当前科技的不断进步,多媒体的应用与初中历史的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为初中历史教学带来了许多情境化教学的便利。在历史教学过程当中,很多历史知识和传统文化的形式和内涵被孕育于历史课程中,这些知识很难通过口头的表达或者书面的书写来进行讲解,尤其是对一些特定文化载体的事物,口头解释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因此,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进行直观的讲解,从学生的感官出发,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体验,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概念。

2.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在历史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让学生亲身体验教学内容是一种构建情境的有效方法,这种方式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不同程度的自主学习,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亲身实践指的是围绕历史的教材课程为核心,让学生亲自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如劳动、写生等,从而让学生对历史教学的内容形成更加深刻的认知。在历史的教学中,利用实践活动,可以让情境更加真实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例如,在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一章节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找来真实的蒸汽机或者教师制作一个简单的蒸汽机,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蒸汽机,感受蒸汽机的工作原理,体会蒸汽机的改良对当时的社会生产力进步具有怎样重要的意义。亲身体验带来的感受更加直观具体,对学生理解这些年代久远的历史事件有积极促进作用。

3.加入角色扮演,现场模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角色扮演的情节,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将课文所表现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话剧等方式演绎出来,这种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有利于全面地展示教学的重点内容。比如,在学习“古希腊城邦”这一个章节时,可以让学生分别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古希腊历史人物,然后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讲出主要思想。例如,学生如果选择亚里士多德,那么他就可以阐述自己在哲学上的观点,在科学上的成果,比如洗澡时发现了浮力的这个故事,可以让学生用第一人称的口吻进行讲述。同理,选择其他角色的学生也可以采用第一人称的方式,阐述该角色的主要观点和成就,通过学生生动的表演,将古希腊这些各具特色但是学生又容易混淆的历史人物以更加记忆深刻的方式留在学生的心中,今后学生在学习该历史人物的时候,就能将其和表演的同学对应起来,从而达到长久记忆的目的。

(二)结合分层教学法进行历史教学

分层教学法是初中历史教学发展过程中可以采取的新方法,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将学生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包括教学内容、教学难度、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不同,让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使用分层教学法,主要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摸清基础,分层分类。通过对学生进行测试的方式,摸清学生在历史学习上的基础,然后根据基础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组别或者类别。第二步,分组教学,因材施教。根据划分的组别,对不同层级的学生进行不同难度的教学,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因材施教。第三步,定期测试,更换分组。定期对学生开展历史测试,根据学生的情况更换学生的组别,以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第四步,积极评价,长期作用。在每个教学周期结束后,对不同组别的学生给予针对性的积极评价,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从而实现所有学生的全面进步。

(三)通过实践增强课程思政建设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需要采取增强实践的方法提升课程思政水平。历史实践包括参观各种历史遗迹、历史博物馆等,让学生真实感受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条件。这种方法在学习近现代历史时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因为随着我国大力推进红色文化和红色旅游建设,所以有了更加丰富的红色资源,另一方面则是这些红色历史事件能对学生的思政素养提升产生更加重要的作用,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政观念。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培养的大前提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采取诸如情境教学法和分层教学法这些创新的方法加以解决,从而推动初中历史教学的发展,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在“双减”政策落地之后,初中历史教学又迎来了新的发展局面,需要长期坚持,不断创新,才能既满足“双减”政策,又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思政教学法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思政课“需求侧”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