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渴望同学友情的小羽

2022-11-20学勇

家长 2022年13期
关键词:小羽同伴同学

□学勇

社会交往能力往往决定一个人将来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因此,社交能力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种能力,它从幼儿时期就开始逐渐形成,并随着成长不断提升,是孩子从家庭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一个必备能力。

三月,窗外微风吹拂,河面波光粼粼,河畔杨柳枝头的嫩芽正悄悄地带来春的气息。路上行人稀少,疫情没有因为春天的到来而有所减缓,整个城市透出一种清冷的寂静。因为疫情,孩子们在家上网课,在这样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想必他们一定非常渴望能和同学一起在教室里认真学习,在操场上尽情玩耍。

“无聊”的小羽同学

小羽妈妈给我打电话时,非常不满地表达儿子小羽在家太闹了,根本没法安心在家上网课,一个劲地说太无聊。小羽妈妈想带着孩子来见我,我们在谨遵防疫细则的情况下在咨询室见面了。

小羽,初一男生,个子很高,身体壮实,浓密的头发蓬松地覆盖着前额,有些自然卷,穿了一身宽松的运动服,走路时身体微微摇摆晃荡。

一落座,妈妈又重复了电话里的困惑,小羽坐在边上一声不吭,眼神却不自主地躲闪。

“疫情期间,在家通常是怎么安排时间的?”我转向小羽问道。

小羽没有回应我,看了看妈妈,再次低下了头。“老师在问你呢,你和老师说说,你一天是怎么过的!”妈妈及时插话,打破了那一刻的沉默,言语中透着生硬的抱怨。

在青少年心理咨询初始访谈中,每一位走进咨询室的父母,通常会很用心、很努力地描述孩子的状态,在那份急切的陈述中,我能感受到父母对孩子当下状态灼热的焦虑。

“小羽,老师知道,你说或不说其实都是一种回应,都是在表达你自己,如果你愿意用语言来表达,也许我可以更快地了解你此刻的感受,你也可以更快地被别人理解。”小羽抬起了头,看了看妈妈,又转过头来看了我一眼,欲言又止。

“小羽妈妈,小羽也许需要单独和我沟通,要不你先到楼下坐会儿吧!”我示意妈妈先出去,室内气氛一下子松弛下来。

“小羽,这里只有我们俩,首先我想表达的是,这个空间是安全的,我们所有的谈话都只是发生在这个空间里,我们是有保密原则的。”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对于自我边界的意识很敏感,强调保密原则可以让他尽快打开心扉。

在随后的时间里,小羽陆陆续续开始表达。他说自己太无聊了,希望能多和同学交往,能有几个好朋友。可是他不知道如何与同学相处,每次相处下来都会不欢而散。有一次,在上完一堂体育课回到教室,他打开书包准备吃从家里带来的点心,却发现书包里的点心被同学偷偷吃掉了。他生气地问是谁偷吃了,班里有个男生向他走来,小羽看到这个同学,不问青红皂白,抡起拳头就迎面痛击,结果造成这名同学的鼻梁骨断裂。后来得知,这个同学本想上前告诉他是谁偷吃了他的点心,结果却遭此待遇。谈起这件事的时候,小羽还是很生气,没有一丝愧疚。他说凭什么有人偷了东西,学校还要批评、惩罚他。

在与小羽随后的沟通过程中,小羽说得最多的一个词是“无聊”。他说最想要的是和同学一起玩儿,可是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没有交到知心的朋友,他很困惑,问怎样才能交到朋友?

我想小羽同学的困惑很多同学都会有,有的同学因为没有要好的同伴,就沉迷游戏中不能自拔;有的同学在班级里用吵闹、打架的方式吸引同学的注意,结果自然无法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这类学生将来离开校门步入社会后,通常仍然保持独往独来、我行我素的状态。与家人和亲友相处不知道包容、忍让,工作中很难与他人合作共事,也无法进入一段良好的亲密关系。究其原因,是父母在孩子早期没有有效地引导孩子发展出“与人联接”的社交能力。作为家长,有必要教导还是未成年的孩子学习兄弟姐妹间的亲密相处、礼让,鼓励孩子多与小伙伴交往,学会与他人合作(共事、玩耍)。

小羽一家四口人,他有一个姐姐,家人在家里都是各做各的事,彼此间除了事务层面沟通交流外,很少有情感层面的互动。小羽说没有看到父母间有温情表达的画面,也没有看到父母为了某事争执吵架,他和姐姐之间也没有姐弟间的亲昵与争吵。我在听他讲述时,感到他的家庭是一种程式化的机械状态,家庭成员的情感是不流通的,仿佛冻结了一般。我深深地理解了小羽处理关系的方式为什么如此简单粗暴。他无从模仿与学习表达情绪感受,当情绪来时,要么硬生生压抑,要么付诸行动。

人际交往能力的关键要素

一个人的社会交往能力往往决定一个人将来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因此,社交能力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种能力。它从人的幼儿时期就开始逐渐形成,并随着成长不断提升。它是孩子从家庭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一个必备能力。

如果把获得知识的能力看成是智商,那么人际交往能力便是一个人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俗地讲,情商是指一个人的关系处理能力,主要包括:情绪感受力、沟通力、感同身受力、自我表达力等。深度心理学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获取这些能力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要素。

妈妈的镜映能力。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妈妈的镜映,从而感到被承认、被接受、被认可,从而体验自己的价值感。那么,当他在人际交往中要向重要他人展示自身某些重要方面的时候,敢于做到自我亮相。为此,有心理专家指出,每个孩子都需要被镜映的感觉——被喜悦的双亲愉快且赞许地注视着,称为“母亲眼里的光芒”。当他的内在感受被父母看到时,内在的情绪情感就开始流动了。当他遇到困难时,他能表达自己的痛苦,寻求来自于他人的帮助。或者当他获得赞誉时,他懂得把自己内在的喜悦分享给他人。

爸爸的肯定与欣赏。父亲的肯定与欣赏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内在人格力量的来源,当孩子弱小时,有一个功能是从想象层面与自己父亲的融合,并通过这种融合获得内在的平静与力量。父亲的积极陪伴,让孩子充分吸收这份心理营养。当孩子滋养足够、人格力量饱满时,便有力量表达自己,敢于探索,愿意与同伴分享成果,这份力量使孩子的人格具有弹性,是进行良好人际交往的润滑剂。

同伴的换位思考力。当我们顺利地从父母那里获得感受力与感染力时,紧接着需要做的一件事是和父母的分离。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指向聚合,唯有一种爱是指向分离,那便是父母对孩子的亲子之爱。当孩子有力量与父母分离时,孩子最希望的是找到一个类似自己的人,他的心理能量指向与自己兴趣相投、爱好相近、有共同语言的同伴。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是青春期孩子最大的内在动力,这个阶段也是孩子发展良好换位思考能力的关键时期,当顺利度过这段时期,孩子便拥有了珍贵的同理心。

在陪伴小羽的过程中,小羽经历了从一开始的犹豫怀疑、紧张愤怒到后来的柔和敞开;从一开始的情绪张力,甚至动身离开,到后来的身心放松、表达感受。慢慢地,他在关系中确认自己的存在,在关系中确认自己的价值,发展出了爱的能力。

毕淑敏说过:“一个不懂得爱的孩子,就像不会呼吸的鱼,出了家庭的水箱,在干燥的社会上,他不爱人,也不自爱,必将焦渴而死。”

爱是什么?良好的人际关系便是爱。懂得经营人际关系,便拥有了爱的能力!

猜你喜欢

小羽同伴同学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燃烧吧!小羽宙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燃烧吧!小羽宙
漫画:燃烧吧!小羽宙
燃烧吧!小羽宙
寻找失散的同伴
落地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