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校园文化建设中思政教育的融入与深化

2022-11-20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岷阳初级中学周莉萍陈燕红

家长 2022年13期
关键词:思政校园政治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岷阳初级中学 周莉萍 陈燕红

随着中小学思政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日趋提高。初中阶段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三观的必经时期,在这一时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能推进校园德育,还能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必要途径。就农村初中文化建设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需克服多重因素,才能做到有效地融入和深化。

一、在农村初中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从我国的国情来看,农村人口数量远超过城镇居民数量,可以说农村人口还是我国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农村初中思政教育工作的深入推进与中小学教学改革息息相关。若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初中校园文化建设的进程,不能忽视对农村初中思政教育工作的部署。思想政治教育在农村初中校园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农村初中校园融入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培养农村学生的政治素养,进一步推进乡村文明建设。在各大校园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都以学生为出发点,通过向他们传输思想政治理论、思想等途径,培养他们政治上的觉悟与素养。初中学生是我国的年轻一代,他们日后也要接受使命的召唤。在农村中,学生的思想单纯,他们与生俱来的勤劳、善良、不怕困难等品质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将会起到非常大的影响。加大对农村初中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的普及,可以让更多的学生走上更加正确的道路。农村初中校园思想政治教育是现在身处农村的孩子们形成正确“三观”的主要途径,不仅仅是帮助他们增长知识、认识社会,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公民,在潜移默化中推进我国的乡村文明建设。另一方面,在农村初中校园融入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社会培养未来人才。教育的目的就是育人、育才,农村初中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希望,他们身上体现着很多的可能性,他们要想有所作为,离不开精神世界的充实。他们要与时俱进,应当了解国家的重要历史、重大决策等,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不至于在交谈过程中露怯。正确以及充分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是他们在日后成长中必备的知识及意识,是可以贯穿他们一生的宝贵财富。通过思政教育,农村初中学生可以形成明确的政治立场,在国难之时可以挺身而出直面危机;在和平之时会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以一种端正的态度投入现阶段的学习中,不断地丰富自身完善自我,做到真正的全面发展,最终一步步迈向人生的终极目标,实现个人的最大价值。

二、思政教育在农村初中校园渗透时出现的问题

只有找出阻碍农村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程的因素,才能够找到正确的着手点,从而选择适宜的解决方法调整教学模式,最终实现农村学生思想素质等的提高。就当前的情况而言,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是农村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农村初中校园在部署或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或错误,导致思政教育没有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笔者将其概括为以下几点。

首先,乡村学校得到的教育资源以及教学经费相对城市学校而言是很短缺的,从一定层面上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学的顺利开展。纵使我国在教育资金上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能为农村地区初中学校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使农村中学的教学资源、环境等有所改变,但是相比于城市中学仍然还有很大差距,这些因素造成思政教育工作难以实施下去。

其次,受农村环境等的影响,农村中学的师资队伍力量薄弱,不乏教师持有片面的成才观念,对学生实施的思想教育效果不够明显。要想推动思政教育在农村的全面实行,就要提高教师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让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进行认可。然而,我国现阶段农村初中学校的师资团队建设还不够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

再次,农村学校在教育设施方面不够完善,教学方法比较呆板和单一,要达到中学思政教育要求还相差甚远。纵然近年来有国家以及社会的支持,农村中学在教学设备上得到很大程度改善,但是与城市地区相比仍然不是同一水平;纵然我国思政教育改革在社会激起一定的水花,但农村地区碍于教学条件等因素,教师还采用着传统的、相对单一的教学方法,如“填鸭式”教学,一些实质性的改变还不够透彻。一些较为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等方法在农村初中校园的普及还有一定的难度,导致农村中学生思政素养难以得到有效提升,也就阻碍了国家思政教育工作在农村中学深入的进程。

最后,农村初中学生的家庭对孩子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大,常常处于一种忽视的状态。农村地区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与城市的比有较大差距,他们之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占比较小,而且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比较大,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多采用的是放养式。有的家长忙于生计无法过多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导致农村子女缺失家庭部分的思政教育;有的家长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了解甚微。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农村家庭有着很大困难。

三、推进思政教育在农村初中校园建设中融入与深化的有效途径

由上述可知,思政教育在农村学校渗透有不小的阻力,那么在农村初中校园中,怎样才能有效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呢?针对以上反映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教学条件、教育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模式四个方面来改进。

(一)提升乡村中学建设,不断完善基础教学设施

限制农村初中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学条件,教学设施的更新能带来教学方法的改变。农村中学不断完善教学设备,加快校园建设,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基础保障。农村中学教学条件逐渐向城市看齐,农村学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会更加多元化。基于农村初中学校设施不完备这一情况,可以通过传播正能量视频到大众视野等形式,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农村初中校园的建设。学校管理部门要做到钱尽其用,为学校建设购入先进的设备,例如,现代化的黑板、多媒体技术等。许多农村还没有条件建设图书馆,导致初中生想要阅读纸质版的思政书籍而没有途径,所以,学校可以选择打印一些思政教育材料分发给学生阅读,既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也能够让他们了解国家大事,同时还能省下大部分资金。提高初中学生的受教育条件,无疑会使他们同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为他们打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做好铺垫。

(二)改变固有教育思维,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使教师不能再遵从传统的教育思维,学生政治素养的培养不能再是“唯分数论”。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应当从教学思维和教学观念上作出改变,在推进思政教育工作过程中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及时接触和更新思政知识。新兴的互联网行业与思政问题相结合,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在这种大环境下,学校不能再秉承传统的教育思维,应当更新教育观念,找到传统思政教育理念中可取的部分,将之与现代化的理念结合,找到容易被农村中学生接受的教育方法,从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在农村初中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融入与深化。思政教育不只体现在思想政治相关教材上,还包含着实时更新的政策、理论,如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的消息。

目前,很多农村地区发展起来,初中生有机会接触到媒体设备,他们了解外界的途径越来越多。所以,农村初中学校与教师应该认识到,给予初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局限于课本教材之中,还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学会应用新兴的信息传播形式,打开思政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形式为例,笔者认为,农村中学可以适当舍弃一些传统的文字传播形式,;例如,清明节写文章缅怀先烈,相比于这种纯书写的形式,学校组织学生在清明节期间到烈士陵园,举行扫墓活动更有意义。学生切身地进入到一个场景,由思政教师讲解英雄事迹,这样学生可以从聆听中想象先烈奋斗的场景,再回归现实时就会有更多的感触,所谓百闻不如一见,这无疑是一种更好的思政教育教育方法。该形式不只是通过文章的力量让学生感知先烈的付出与伟大,还结合着声音,以及思政教师描绘出的情境,这样一场实地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更加激发初中生的爱国热情,在他们心灵深处种下种子,用前人留下的痕迹来帮助他们政治素养的形成。

(三)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不断完善思政教师体系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也有所变化。新时期的思政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做到与时俱进,紧跟发展趋势,带领学生学习思政要闻。在思想政治教育备课时,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不应把备课范围局限在课本之中,应结合实事要闻,更新课本教材。例如,课本中所说的“八个明确”,现在已经更新为“十个明确”,教材更新速度追赶不上时政的变化,所以对于这类情况,思政教师要明确指出。思政教师在制作教学PPT 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字体颜色、学生的理解度等。

课堂上,思政教师可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展开教学,可以涉及的形式有:观看红色电影、多媒体教学等。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实施教育,对留守在家的学生给予关心和帮助;对叛逆心理强的学生,在教育时以说理和劝解为主。思政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需扮演更具人文情怀的角色,给予农村学生更多呵护。思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经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农村初中校园文化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和深化提供保障。农村初中学校应当提高对思政教师的认知与重视,对于学校内现有的思政队伍,要不断扩充,及时地更新与丰富专业技能。在对思政教师进行选择时,务必充分重视他们的专业素质,依据他们的政治素养、价值观等进行筛选;对思政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严格把关,避免误人子弟。学校可以聘思想政治工作者开展讲座,例如,农村中学可以在学校的安全教育月聘请经验丰富的警官来校,和初中生一起观看安全教育影片,然后一同分析真实的校园安全案例,接着再指出校内校外的安全隐患,提醒学生重视自身安全,保护好自身权益。如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程中,学校与思政教师一同推进各项工作。

(四)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实践与教学相融合

在农村初中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学校应当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借鉴开展实践活动课,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教学形式,提高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接受程度。在推进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开展多种多样活动课,例如,组织学生举行演讲、辩论会等课堂活动,使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参与活动与所学内容相互作用,再与客观相互作用中突显。思想政治教育如果能够通过实践与教学的双重模式进行,在一定范围上打破传统思政教学模式的局限性,那么就能产生更多奇妙的化学现象,达到思政教育预期的教学目的。当然,最直接的还是为农村初中学生政治素养的培养提供多种途径。农村初中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针对农村发展现状召集学生进行讨论,以解决难点、疑点、热点问题及提建议等,真正做到把乡村教学与学生的理想目标有机地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升华了农村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另外,学校举办观看红色情怀电影活动、清明扫墓活动等,能在潜移默化中给初中生实施红色教育,激发他们的家国意识。思想政治教育涵盖方方面面,它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具有历史意义。在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节日里,例如,国际禁毒日,学校可以组织开展法治系列的安全教育、举办有关禁毒知识的大赛、邀请思政教师科普毒品危害、带领学生们到禁毒教育基地走一走等活动,为农村初中学生介绍毒品的危害,提醒他们抵制住毒品诱惑,走上人间正道。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融入多种形式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使农村初中学生得到不同于传统课堂的授课体验,他们在参与实践中所产生的感受会转化为坚定的意志与信念,帮助他们在日后的生活中养成好的行为习惯,逐渐构成明确的政治素养,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品格。

总而言之,农村校园文化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与深化是一项长远而复杂的工作,它不仅仅需要农村学校作出改变,农村学生家庭、政府以及整个社会都应当重视起来,切实地做好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求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保障农村教育中思想政治部分的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农村学生的政治素养,为国家培养出合格且优秀的公民。

猜你喜欢

思政校园政治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