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科学绿色课程校本研发研究

2022-11-20甘肃省临泽县鸭暖镇中心小学张斌

家长 2022年19期
关键词:绿色科学小学生

□甘肃省临泽县鸭暖镇中心小学 张斌

在农村小学教育中开展科学绿色课程具有较大的难度,本质原因在于,教材的设置与部分农村区域的小学教育实际情况存在明显的差异,难以开展全面且生动的教学实践与指导性活动,为小学生的实际理解与学成带来了明显的难度。所以,在研发农村小学科学绿色课程校本的进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地发挥并利用当地的特色与优势,应用就地取材式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充分实现科学学习,并以此为基点,全面强化农村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小学科学绿色课程的基本概念

在小学教育中,科学绿色课程主要指代的是环保课程、自然课程等。在农村开展该项课堂,能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科学的探究欲望与兴趣,并在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中逐步强化自身的思考能力与探究能力,这对提升农村小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在农村小学中开展科学绿色课程的重要作用

首先,在农村小学中开展科学绿色课程能将学生的天性充分释放,并全面强化学生对科学的学习与探究兴趣。自教育工作全面改革以来,一直宣扬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之一,为了将农村小学科学学科的教学效率与质量提升,促使学生强化认知科学的能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科学绿色课程,并通过一定的科学手段将学生的天性充分释放,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提升,达成更加优质的学习效果。

其次,在农村小学中开展科学绿色课程能对农村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进行进一步的培养。有效地展开绿色课堂教育工作能充分地凸显课堂中小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学生可以在课堂中结合自身实际的兴趣与喜好选择学习内容,从而拓宽学生的兴趣面,并强化学生深度探究的能力与兴趣,这对学生探究科学学科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培养效果。

最后,在农村小学中开展科学绿色课程对农村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绿色课程教育工作的开展还能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逐步强化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教师结合学生的兴趣与期待开展相应的课程教学,能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充分调动,让学生的观念与想法从最初的“让我学习”转变为“我要学习”,从而才能全面且更加完善地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学习能力,促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与完善。

三、农村小学科学绿色课程校本研发研究

(一)充分应用当地现有材料完成科学知识的讲授

大多数的农村小学能实际投入使用的科学设备与教学仪器并不充足,甚至难以满足学生日常学习的实际需求。在该种教育情形下,以往大部分教师会选择口头传授,并让学生对科学反应、科学内容死记硬背。但对小学生而言,过于死板的知识内容无疑是非常晦涩、生硬的,他们难以接受也难以达成出色的学习效果。但是随着教育工作的发展与完善,越来越多的教师了解到当地的自然资源是可利用的教学优势之一,它能有效改善甚至解决科学绿色课程教学中所涉及的抽象化知识的难题。农村小学中的科学绿色课程教师在闲暇之余应该更加用心地观察并感受花草树木、虫鱼鸟兽以及山水田土等自然资源,并引导学生对此类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深度的探索与研究,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学习欲望与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大自然的秘密与科学进行感知、感受。教师只需要有耐心、有责任意识并坚持创新,便一定能为农村的小学生找到适合的科学绿色课程的教学资源。

例如,农村小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是跟着祖辈一起生活的留守儿童,对农具、农活等都具备基础性的认知与常识,以学生的此类认知为基础进行科学活动的开展工作,能同时强化农具的实用性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能力,这对学生强化自我综合能力、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在实际开展科学绿色课程教育工作中,教师可以将素材定为犁,通过犁将历史内容、物理知识、生物知识等科学地引入,促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知识的无处不在,从而全面强化自身对知识的运用与理解。

再如,日常生活中较常见也不被大多数人看重的小铁钉、易拉罐、饮料瓶、橡皮管、细铁丝以及小木块等也可以被收集并用作科学绿色课程重的实验材料。教师也可以带领小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如农田里的作物都有哪些,农民在现在的季节做什么农事等,在科学绿色课程中补充此类知识能对学生起到正确的引导性作用。

(二)通过优质的教学手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科学教学理念实质是引导学生在动手的进程中切实地完善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并深切地体会与感悟科学精神。在传统的教学工作中,部分教师的教学工作仅依靠一张嘴、一根粉笔以及一块黑板就进行枯燥的说教,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且长时间的压抑性教学还会导致小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对学习越来越厌倦。鉴于此,在未来的科学绿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改善以往教学中的不足,并创建全新的教学方式与手段,促使学生同时强化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这是需要研究的问题之一。

第一,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构建师生平等且相互信任的关系。在教育行业中,已经有专题早早地提出师生之间应该秉承平等、合作的关系,且在先进地区已经开始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在部分农村地区中小学教育中却并未落实该项观念,教师依然处于课堂中的主体说教地位,尤其在科学绿色课程的教育工作中,学生有很多不明白、不理解的问题需要教师主动的讲解、回答。所以,若想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激发,并引导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加入学习中,教师需要努力架构出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时间完成对问题的思考、分析。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教学中提出问题、猜想以及假设,并不用顾虑正确与否地将自身的见解与想法发表出来。为此,教师应该在开展科学绿色课程时,以与学生共同学习科学知识的想法加入学习中,让学生感觉教师与自身在相同的起跑线,这样才能进一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一起完成观察、思考、实验、交流以及分析等活动,促使学生与教师之间能稳定维系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轻松地获得科学绿色课程的知识,并进一步强化实践与动手能力。

第二,创设趣味性、秩序性的探索氛围。大多数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远远不及直观思维,特别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容易在感官方面获得较强的愉悦性,且教师如果得以应用得当,完全可以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出来。所以在实际教学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科学绿色课程中涉及的能对学生的兴趣产生一定激发性作用的教材内容,并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与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高频率地应用游戏法、悬念法、谜语法以及故事法等对学习情景进行进一步的创设,引导学生提出相应问题并形成恰当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在愉悦感、安全感中敢想、敢做、敢说。但是,教师也需要灵活、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地探索并发掘更多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可引导,不可过多干预,要让学生亲自动嘴、动手。学生可以出错但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面对,并在失败中寻找原因并改进,最终取得成功。该种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强化兴趣与持之以恒的耐性,从而引导学生未来的发展也能走向正轨。

第三,及时地给予学生鼓励与表扬。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各个阶段的学生都非常看重教师的表扬。教师在面对学生精心思考后提出或者回答的问题时,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或者置之不理,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使小学生感觉被忽视或者不被喜欢,从而在后续的学习中放弃努力。因此,在未来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该直面学生的问题与回答,并及时地给予积极有效的评价,如“你的见解很独到”“你的想法正新颖”等。而对不能及时给出答案的同学,教师也可以给予“可以再仔细地想一想”“没关系,想好再回答”之类的鼓励。学生一旦在教师那里得到正面回答,便能让课堂更加活跃,学生在教师给予的讨论时间与空间中能更自然地表达自己,这对科学绿色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结合地区特征精准定位课程教材

就实际调研了解到,在农村开展小学科学绿色教学工作的进程中主要存在的难题为:

首先是教材文本,小学教材大多具备普适性,但是却无法与部分农村的实际教育环境与体系相适应。而且,因为在进行科学绿色课程的教育工作中,教师需要应用到多种不同的教育对教学工作进行辅助,但是部分农村教学环境无法满足。此外,在教学组织活动方面,教师也会因为教材问题难以解决,无法顺利开展后续的教学活动。鉴于此,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得进程中,若想全面改善小学科学绿色课程校本研发的问题,必然要优先解决教材存在的问题。可以由市、县等区域的教研专家牵头生成适合农村小学发展的科学绿色课程教材,促使教材中的内容与活动与当地农村的具体特征联系,让学生能透过实际生活的环境学习更多的知识与内容,强化教材与教育工作的科学性。

各个农村地区的情况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开展农村小学科学绿色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应教师该结合当地的特征优势逐步完善相应的研发工作与内容,这对教学特色的开展与强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就本次研究而言,在创建“国家公园,魅力乡村”的大背景环境下,农村小学校园内组建的“环保小卫士”团队可以在教师的辅助下,利用“五水共治”等多方面的水资源信息组建社团科学活动并进一步开展科学的实践性活动。例如,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参观并走访当地的小作坊,带领学生共同观察水资源的实际使用与浪费情况,同时还可以检测学校、周边河流的水质情况等,促使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水的真正含义,人类的哪一种做法会导致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与破坏等,并让学生提出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如何应对与改善,从而真正实现科学绿色课程的教育目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该重视课程研发的整体梯度,不能对所有课程研发工作都秉持相同的态度与解决方式,而是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促使小学生对科学绿色课程的兴趣逐步提升。

(四)充分结合学习与研究

在现今时代的教育工作中,教职工作人员应该意识到,只有有效结合学习与研究,才能达成小学教学工作的实际目标。在该项工作的进程中,教师需要提出正确的引导,促使小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强化自身的综合能力。所以,教师在研发小学科学绿色课程校本工作时应该同时具备以下多个方面的能力。第一,小学科学绿色课程的教师需要具备对教材具备的整体把握力与处理教材结构的能力,还需要具备有效组织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教师在教育中充分应用上述三种能力才能落实引导并把握科学教材的教育目标。在后续对小学生实施具体教学内容时,教师通过清晰、完善的逻辑能力充分地运用并分析相关内容,让学生能更加便捷地完善理解与学习,这对小学生在未来学习中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提供了更强的推进力量。不仅如此,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为了能更加充分地结合研究与学习内容,教师还应该主动强化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有如此才能有效串联学习与研究之间的关系,有效地结合并运用自身能力进一步优化科学绿色课程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创建更加严谨的学习与研究环境。

(五)建立科学兴趣小组促使学生第二课堂愈加丰富

教师组织并架构兴趣小组能有效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在第二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农民的生活,并近距离地观察大自然的神奇之处;也可以建设校园内部的“小小气象站”,促使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气象知识,对学生的科学潜能起到进一步的激发作用,为后续科学知识内容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农村小学开展科学绿色课程是未来小学发展的趋势之一,为了全面强化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未来的发展中,教师应该强化自身综合能力,为小学生构建更加优质、高效的课堂。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提出了充分应用当地现有材料完成科学知识的讲授、通过优质的教学手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结合地区特征精准定位课程教材、充分结合学习与研究、建立科学兴趣小组促使学生第二课堂愈加丰富等五方面的优化措施,对农村小学科学绿色课程校本的研发具有重要作用与价值,望本文的研究能有效推进小学教育工作的改革与优化。

猜你喜欢

绿色科学小学生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科学拔牙
再造绿色
非常小学生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