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行合一”观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启示*

2022-11-20刘腾子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书育人 2022年9期
关键词:知行合一王阳明良知

刘腾子 (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实质

对于“知”“行”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王阳明以前,二程、朱子按照知行的先后、分合、深浅得出了真知和浅知的判断,推动了德性涵养之知的发展,然而朱子将理作为外在于人心的主宰,用普遍的道德律令强加于个体,使得理与心产生紧张的对立,世人纷纷“逐物”,而不关照内心,如知孝悌而无孝悌之心,为了解决把知行分成两截的问题,王阳明补偏救弊提出“知行合一”。

首先,从知行本来状态看,知行不可分离。知是德性之知,是知善知恶的良知。作为根源性心体的良知,是超经验的理性判断。“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1]良知不学自知,不虑便能,不用外求,每个人心中都有。王阳明还特以“猫之捕鼠”[1]来阐明良知发用之自然。知、行其实就是从不同的方面描述同一个过程,就如同两块吸铁石,自然相吸。也就是从这一意义上来看,王阳明把知行阐释为“只是一个”。

其次,从“功夫”意义上阐释知行相互包含的关系,“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2]在日常生活情境中,人们之所以去做一件事,并且以特定的某种方式去做,按照王阳明的说法,是必定以“知”为主意的,即以知主导了行为的发生以及如何发生。因此,行动其实就是“知”的现实表达的过程。

然而在现实情况中,人们过多的杂念使得知行隔离,导致知其善而不行其善,比如说将读书作为求取名利的途径,以私欲蒙蔽本心。王阳明认为心体本无善恶,但心所发的意落于经验世界中,便会产生善、恶的经验价值,所以有了善念和恶念的区别。吴震先生认为私意的产生是心体偏离的现象。[3]私欲的产生,在王阳明看来是人有欲望是正常的,但是过多的欲望会使心态不能保持中正平和。比如,在《传习录》中王阳明与学生的对话可以印证这点,学生陆澄在收到儿子病危的家书后,心里十分忧虑,难以承受这个打击。先生说:“人正要在此等时磨炼。父子之爱,自是至情,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即是私意。”[4]过度的愁苦使心态不能保持中正平和,已经成为隔绝本心的私欲了。

二、实践:王阳明知行观的基本精神

王阳明知行观的实践精神体现为以时代“痼疾”为着手点,在继承并延伸前人知行观的基础上论证理应内求于心的路径,这一过程不仅是“单向度”的解决当时人们知而不行的实际问题,同时还有对官方理学的反叛。此外“知行合一”在方法上重视事上磨炼,以及王阳明的教化践行,无不体现出“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

从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立言宗旨来看,是为了直面解决当时学术、学风和政治中存在的问题。一是针对“外心求理”学术而言,“今夫天下之不治,由于士风之衰薄,而士风之衰薄,由于学术之不明”。[5]学术不明表现在,程朱理学的僵化,在具体事物上寻理,忽略人的主体意识。于是,他主张心即理,每个人心中都有理的存在,将超验普遍的理与主体意识合一。将普遍的道德律令与我的心结合,内化为个体的道德意识,让自己的心做主宰,才不会逾越道德的矩矱。二是针对“沉湎经书”的学风而言,王阳明认为圣人论学,讲究的是践行,他说:“圣贤论学,无不可用之功,只是致良知三字。”[6]学习经典应该面向社会,付诸实践。但是当时的儒者只顾埋头苦读,遑论投身社会。三是针对“言行不一”的官场而言,宦官欺上瞒下,大臣以下犯上。外在的规范与人心已产生紧张的对立,原有的感召力已然消失。

从“知行合一”的功夫上看,王阳明强调人们要“着实用意”,依照好善恶恶的良知去实实落落的践行。离了事,离了伦理人情,就成了空谈。在“事上磨炼”,在具体的事物中显现心应事接物的能力,把良知的本然之知落实到事中,扩充到社会中才能明明德。王阳明认为道德修养不是脱离具体实践的抽象思辨,如果离了人情世故,就会沦为虚妄之谈。我们可以从《传习录》中他与学生的一段话来进一步理解,王阳明有一个做官的学生,以自己公务繁忙为由不花时间学习。王阳明说:“我何尝教尔离了簿书讼狱,悬空去讲学?人情练达皆学问,日常生活和工作事物都是自我能力的展现,学问并非仅能从书中获取。事上磨炼得来的知识,经过内心体认,并主动去展开探究,实现对闻见之知的反省,知识会变得更深刻。这便是王阳明说的紧要“头脑”,如果忽视自己在为人处世上能力的省察,就会变为“痴呆汉”。

从王阳明现实的教化进路来看,一方面重视个体的“成己”。“知行合一”除了针对社会之弊端外,也要求对个人身心涵养切实的践行。个体的德性修养是社会正向发展的基础。儒家一直以来就倡导推己及人,己立才能达人是通过启发民众的善性来延续社会淳美的风俗,以达到修己以安人的理想社会。其二,重视在社会上广泛施教。除了立《南赣乡约》劝诫民众相互协助外,王阳明兴办社学,通过教育达到敦伦厚俗,王阳明这一生都在贯彻这一路线,以行动展示了他的担当与抱负。

三、“知行并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启示

王阳明“知行合一”批判当时有些儒者以没有穷尽万物的道理为由不去参与政治、不在行动中施展自己的抱负和理想。而当下,大学生在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上仍然面临这样的难题。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弄潮儿”,其自身的理想信念影响整个社会的思想价值取向,因此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至关重要。王阳明知行本体的合一,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以下启示:

(一)由“知而不行”到“真知必行”

王阳明强调知而不行就是未知,这种未知表现在大部分大学生身上对马克思理论只停留在了解,看过读过但没有入心入脑的浅知阶段。首先,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偏功利化,把努力学习片面地看作拿高分、谋就业的方式,而忽略了学习课程设置的真正意义。其次,马克思理论课与大学生的认知有一定差距,尤其对于非马哲专业的学生而言,“本原”“物质”等概念无法与他们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学起来比较空洞、晦涩。最后,部分学生对思政课不重视,以“侥幸”的心态缺课,在考试前死记硬背应付考试。

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内化重要的是主观上有强烈的践行冲动,把知道的付诸实践。从大学生对理想信念不坚定的具体情况来看,大学生是认识主体,社会主义是认识对象,认识工具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社会必将走向共产主义是认识结论。而这一正确结论能否被大学生接受在于对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理解。所以就要求我们大学生学习四史,了解党和国家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来龙去脉,知道我们国家来时的路,明确我们现在的坐标以及未来的方向,以此形成历史认同感,带动主体内在的体悟和觉察。另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贴切他们专业、现实生活的需要,不能将他们的理想“标准化”。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理想也是不同的。要注重大学生的主体的情感和能力需求,以现实生活情境来填充空洞道理,引导大学生用辩证的思维去分析社会热点事件。

(二)由“行而不知”到“省察克己”

“行而不知”是指有些大学缺乏自我感悟,向内省察。理想信念除了学校、社会的外力引导外,个人的自我教育、存养慎独很重要。大学生如果缺乏对自我客观审视的态度,会造成对自我能力的判断与社会定位的不清晰,造成理想信念的不坚定。

王阳明坚持以“格心”来去不善的念头,时刻反省自己的行为及其动机的合理性。一方面为学先立志,明确自我的价值。现在我们处于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第一个五年,国内国际环境给我们大学生提供了大展身手的舞台,大学生只有明确自身在实现中国梦中的重要作用,将小我融于国家的大我,才能为自身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另一方面内省不能离人伦日常,“从事上入手”从细微之处来体察己过,通过内省来认识自己,从实际工作中判断出自己的能力范围。

(三)由“行而不久”到“事上磨炼”

“行而不久”,指的是有些大学生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缺乏持久性,不注重社会践行。大学生在学校学习马理论、参加校内主题活动、接受主流媒体的宣传,使得大学生对理想信念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但是这个阶段的认知是不充分的,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认识的质变。大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体验红色文化,比如纪念馆、革命根据地等,在实际体验中获得心灵洗涤。另外,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进而培养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

总之,王阳明的知行观认为知行本体。知和行在人的每一活动密切结合,是在事上统一,知道的就要做到,由此促进知行的并进。然而王阳明的观点是为了解决那个时代“知行相悖”的痼疾,不可避免带有时代局限性,比如将主观的意识纳入客观的范畴。但在大学生理想内化上,我们可以借鉴其“德性之知”与“德性践行”关系之间的有益之处。

猜你喜欢

知行合一王阳明良知
真正心平气和
王阳明龙场悟道
良知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良知”的义务
良知说话
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