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麻温室育苗技术

2022-11-19谭巍王禹甄灿福

农业与技术 2022年17期
关键词:汉麻母株分苗

谭巍 王禹 甄灿福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69)

汉麻(Cannabis sativa L.)属大麻科大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1],汉麻又称工业大麻,是指成瘾致幻成分THC(四氢大麻酚)含量低于0.3%的大麻[2],广泛用于纺织服装、食品、油料、化工和医药等领域。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汉麻生产国和出口国,产量为全球汉麻的1/2左右。而黑龙江省是我国获得汉麻种植许可证的省份之一,近年来汉麻产业发展迅速。根据种植汉麻的用途不同,温室育苗已成为时下规模化生产汉麻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不但能够提高汉麻的产量、土地使用效率,而且还能减少生产中的劳动成本,本文从播种和扦插2方面详细阐述温室育苗过程,已期为汉麻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1 温室消毒

温室经过多年种植可能在温室设施骨架、苗床和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病菌、病毒、虫源及杂草等,对下茬作物必然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建议育苗前对温室进行消毒处理。拔出杂草,打扫卫生,对温室大棚骨架及辅助设施进行消毒,可用1%~2%福尔马林溶液均匀喷洒或洗刷后密闭消毒;土壤是寄存和传播病虫害的源头,如立枯病、青枯萎病、蓟马等,可在育苗前15d,用50%多菌灵500倍液加2.5%氯氰菊酯1000倍液,或50%托布津500倍液加2.5%氯氰菊酯1000倍液浇洒土壤及所有地表面;在育苗前3~5d,按每667m2用20%百菌清烟剂400g加10%异丙威烟剂400g,放在容器内燃烧,在晚上进行,熏烟密闭24h。

2 播种育苗

2.1 种子选择

播种前种子的选择至关重要,不但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出苗率,同时影响幼苗的整齐度、抗病性和合格种苗的出圃率,所以为达到苗全、苗齐、苗壮的要求,播种前通过风选和筛选剔除瘪籽、小籽、嫩籽和杂质,挑选大小均匀、色泽光亮、饱满的种子[3]。汉麻种子不需浸种,可直接播种即可,用80%炭疽福美拌种50g·kg-1,可防治立枯病。

2.2 二次分苗方法

2.2.1 播种基质及消毒

育苗基质一般要做到透气性好,保水性要适中,含有较好的有机质,能够提供一定的养分,同时其缓冲性要强,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就地选材既经济又方便。汉麻育苗时为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和整齐度,播种基质可选择东北草炭土∶珍珠岩=3∶1,有条件的可选择进口草炭∶珍珠岩=3∶1。播种基质采用80%多菌灵800倍液加30%恶霉灵3000倍液,在混拌基质时边翻拌边喷雾消毒处理,配好基质装入穴盘备用,如暂时不使用,则需要用塑料布盖好。

2.2.2 播种穴盘及消毒

穴盘的尺寸一般长×宽=54cm×28cm,常用的规格有32孔、50孔、72孔、128孔、288孔等。根据育苗品种不同选择不同规格的穴盘,育成的苗子大选择孔较少的穴盘,苗子小选择孔多的穴盘,由于汉麻根系生长迅速,播种穴盘宜选择32孔或50孔,穴盘装入基质前要用漂白粉100倍液浸泡8~10h,晾干备用。

2.2.3 播种及管理

播种时,在穴盘基质中间打孔1cm深,把种子放入孔中,种子上覆基质1cm,播种后淋水浇透即可,苗出土前温室温度保持在夜温15~18℃、昼温25~28℃即可,无需遮阳,一般5~7d即可出土,出土后为防止小苗徒长,浇水不能过湿过勤,表土已经干了的情况下,适当补水,温度控保持在夜温10~15℃、昼温20~25℃即可,温度高于25℃易徒长,低于10℃生长缓慢,分苗前不需要浇肥水和叶面喷施肥。

2.2.4 分苗前准备工作

播种14~21d,幼苗长有2对真叶时要及时分苗,分苗过早根系还没长满穴盘,取苗时土坨容易散,造成幼苗缓苗慢,影响生长,分苗过晚不但幼苗容易徒长,还会延长育苗期,所以要及时分苗。分苗所采用的基质为国产草炭土∶珍珠岩=3∶1,基质消毒采用80%多菌灵800倍液加30%恶霉灵3000倍液,边翻拌基质边喷雾消毒;分苗盆采用容器口径×高=12cm×10cm的双色花盆,或12cm×12cm营养钵。

2.2.5 分苗及管理

分苗前准备工作完成后,适当控水使穴盘苗容易取出,并且取出时成坨,分苗时花盆或营养钵底部先装入3~5cm基质,然后把小苗移入花盆中间,四周填上基质后不露出原穴盘土坨为宜,且装完基质后,基质表面距花盆或营养钵上边留有0.5cm距离利于浇水时存水,如果小苗茎较高,可适当深埋。分苗后马上用喷雾或细淋水喷头淋透水,夜温控制在10~15℃、昼温20~25℃即可,环境湿度控制在50%~80%,温室内需安装内循环风机,定时开启保持环境通风良好,浇水原则“见干见湿”,适当控水控温,利于株高的控制和茎秆的硬实,期间视苗根系和长势浇1~2次有机肥2000倍液和N∶P∶K=20∶20∶20的复合肥3000倍液1次。

2.3 一次成苗方法

根据规模化生产的快出苗、成本低和运输方便需求,一次成苗方法已经在产业化生产中广泛应用,不但能节省育苗成本,而且还能缩短育苗时间,但也相对技术要求高,对基质、温度、光度、湿度、肥水管理要求严格,管理不当极易造成幼苗徒长,影响陆地定植后的缓苗和成活率。

2.3.1 播种基质及消毒

播种基质太松软对发芽出土较好,但易造成幼苗徒长,所以基质采用黑钙土∶珍珠岩=3∶1,黑钙土不能使用过除草剂,最好在种过大豆、玉米或蔬菜的地块取土,经过粉碎,筛去较大的土块和植物茎秆等,消毒同样采用80%多菌灵800倍液加30%恶霉灵3000倍液,在拌土时边拌土边喷雾消毒。

2.3.2 播种容器及基质

汉麻播种对容器要求不严格,口径10~20cm均可,但考虑到规模化生产中温室面积有限,为提高单位面积产苗率,同时容器过大还会造成种苗运输困难和成本过高,所以播种容器选择为口径×高=10cm×9cm的双色花盆,或10cm×10cm的黑色营养钵。播种容器装入消毒好的基质,基质和容器上沿齐平,不要压实基质,马上用细淋喷头淋水浇透,第2天再用80%多菌灵800倍液加30%恶霉灵3000倍液在基质表面喷雾消毒1次。

2.3.3 播种及管理

播种方法同样在盆(钵)基质中间打1cm深的孔,种子放入孔中上覆土1cm,播种后马上淋透水,苗出土前夜温保持在15~18℃、昼温保持在28~30℃,苗出土后夜温保持在8~12℃、昼温保持在23~25℃,空气湿度控制在40%~70%,不能超过80%,浇水原则“见干见湿”,在阴天或雨天可适当控水,在出苗前视苗长势浇1次有机肥2000倍液和N∶P∶K=20∶20∶20的复合肥3000倍液2次,全程不需遮光,在温室内安装内循环风机,保持环境通风良好。

3 扦插育苗

扦插育苗具有保持母株的优良基因,不像播种繁殖那样产生变异,而且苗木生长迅速,目前扦插已经成为多种植物繁育、扩繁和性状保持的重要手段。按扦插取材的不同,扦插可分为枝插、叶插、芽插和根插等几类,枝插又分为嫩枝扦插和硬枝扦插,汉麻扦插所选枝条为嫩枝。

3.1 母株培养

汉麻扦插一般选择长15cm左右营养生长状态的嫩枝,为了一次能够截取足够的枝条,母株培养时要打顶,促使分枝足够多。黑龙江省陆地定植汉麻的最佳时间为5月中旬—下旬,一般扦插1个月左右可以定植,所以规模化生产上扦插育苗最佳时间为4月中旬—下旬,如果在温室内进行生产、科学研究,扦插育苗时间可根据实际条件灵活掌握。在温室内培养母株要注意控制好光照、温度、水肥管理,保证枝条粗壮不徒长,尤其生产母株时最重要的一点是控制光照周期,通常每天要保持18h的光照和6h的黑暗或直接连续24h的光照,可以防止母株进入生殖生长期而开花。

3.2 扦插基质

疏松透气、透水保水是扦插用基质的基本要求,汉麻扦插的基质可采用扦插专用、规格为4cm×4cm的岩棉,或进口泥炭∶珍珠岩=3∶1,用80%多菌灵800倍液加30%恶霉灵1500倍液淋透消毒,扦插前基质还要浸水泡透或淋水浇透,然后装入32孔穴盘。

3.3 扦插方法

扦插时间选择凌晨或阴天较好,凌晨枝条水分充盈、温度低、光照弱,插后叶片不易失水而萎蔫,阴天温度低光照弱也利于插条保水。消毒好的刀片从母株上切下长18cm左右的嫩枝,再用刀片切去枝条的下部,保持剩下枝条在15cm左右,最好是在茎节下面,切口倾斜45°为宜,留2对以上真叶和心叶,真叶过大可剪去1/3的叶片,生根剂采用2%吲丁·萘乙酸1000倍液,插条下部2~3cm蘸入生根剂1~2s后马上插入基质,深度2cm,插后叶面及时喷雾加湿,放置温室内。如切下枝条不能马上扦插,需要把枝条下部浸泡于水桶内,防止枝条内水分蒸发萎蔫影响成活率。

3.4 扦插后养护

防止插条蒸腾失水,除基质水分保持充足,还要通过地上部分遮荫、覆盖、喷雾等方法减少和补充水分蒸腾,插后采取50%~70%的遮阳网覆盖在插条上方1m的高处,每天叶面喷雾加湿2~4次,生根后减少叶面喷雾加湿次数,上午下午各1次即可;温度控制,夜温调控在16~20℃、昼温调控在25~30℃,早春、秋季和冬季扦插温度不够,要适当考虑加温;通风,汉麻喜通风良好的环境,夏季扦插有时由于通风不好,局部湿度大、温度高造成成片腐烂,可在温室内安装循环风机,强制降温排湿;施肥,一般情况下插后3~5d形成愈伤组织,5~7d长出新根,故插后5~7d可叶片喷施N∶P∶K=30∶10∶10的复合肥2000倍液1次,在插后第2周和第3周各浇1次N∶P∶K=20∶20∶20的复合肥2000倍液。

4 病虫害防治

4.1 立枯病、猝倒病

在苗期通风不良、基质湿度大和基质消毒不彻底等情况下易发生,病菌从幼苗茎基部或根部伤口侵入,也可穿透寄主表皮直接侵入,立枯病主要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初为椭圆形或不规则暗褐色病斑,病苗早期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病部逐渐凹陷、溢缩,有的渐变为黑褐色,当病斑扩大绕茎一周时,最后干枯死亡,但不倒伏;猝倒病发生在幼苗出土后不久,病菌自根茎侵入造成组织腐烂坏死,呈半透明状,苗木倒伏。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喷洒38%恶霜嘧铜菌酯800倍液,或41%聚砹·嘧霉胺600倍液,或98%恶霉灵可溶粉剂30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喷雾防治,每7d喷1次。

4.2 蓟马

蓟马为温室育苗主要虫害之一,温度长期在25℃以上,空气干燥极易繁殖,主要啃食新叶和叶片,蓟马也是传播细菌性病害和病毒病方式之一。防治方法:要改变温室环境降低繁殖速率同时配合药物防治,前期防治可用6%乙基多杀菌素(艾绿士)1000倍液定期喷洒,也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剂1500倍液和90%万灵可湿性粉剂或24%万灵水剂1500倍液交替喷雾,打药时结合硼砂烟剂熏治效果更好,由于蓟马趋蓝性,可在植株上方5~10处挂蓝板诱杀。

4.3 白粉虱

白粉虱的直接危害是大量的成虫、若虫群集于植物叶片的背面,刺吸汁液,使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直至干枯死亡,此外其大量分泌蜜露,导致煤污病的严重发生,同时传播病毒病。防治方法:可用24%万灵水剂1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功夫(即氯氰菊酯)2.5%乳油2000倍液,或10%灭粉灵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同时利用白粉虱的趋黄性,在温室悬挂黄色粘虫板进行诱杀。

猜你喜欢

汉麻母株分苗
黑龙江省汉麻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秋冬季节茄子辣椒的分苗技术
汉麻亟待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2种萝卜母株处理方法对萝卜大株采种的影响
高品质汉麻产业化的实现
番茄分苗后到缓苗前的管理要点
水平压条繁育苹果自根砧苗木技术要点(一)*
美丽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