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时代技能人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

2022-11-18申彪丁佐明

职业 2022年19期
关键词:技工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

申彪 丁佐明

摘 要:本文以江苏省南通技师学院为例,总结技工院校培育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分析目前技工院校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提出通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社会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新时代 技工院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 题:本文系南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教学课题“新时代技能人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课题编号:20220014)、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基于信息技术混合式教学的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2-R-98224)的研究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多种形式勉励年轻人,形成科学系统的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思想。这些重要思想对于新时代技工院校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新时代技工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紧迫性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技工院校应全面梳理、归纳习近平教育观的深刻内涵与重大意义,分析习近平教育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紧密联系,积极探索用习近平教育观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为学生营造益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并为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组织保障。

技工院校一方面需要培养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同时更要让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观念。技工院校要组织学生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思想力量,指明前进道路和奋斗目标。技工院校学生通过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中实现个人价值与人生意义。

二、新时代技工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

进入新时代,我国抢抓战略机遇积极打造技工教育新格局,教育规模快速扩大,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培养了大量优秀技能人才。在教育规模快速扩大的同时,技工院校也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技工院校课程设置缺少科学性,追求“大而全”,导致课程连接不紧密,缺少跨学科内容。同时,西方社会思潮借助互联网在学生中快速传播,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缺少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传统教学方法有抵触情绪,学习信心不足。技工院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需要认真总结经验,与时俱进。

(一)教学思想观念落后

部分技工院校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与产业经济联系紧密的技能实用型人才上,教学模式以知识输入为主,采用先教再练的教学方式,同时对学生思政教育重视不够,导致部分学生误以为思政课程没有专业课程重要,出现学生对思政课程学习兴趣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情况,降低了思政教育效果,最终影响育人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教学手段单一

部分技工院校對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停留在简单的课堂灌输教学上,这与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教学严重脱节,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共鸣。当前技工院校的学生以“00后”为主,他们爱动手、思维活跃,能熟练使用网络智能终端。因此,教师不能单纯进行理论教学,应依托信息化手段开展混合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三)课程思政推进不够深入

多年来,思政教育在技工院校的育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充分发挥各学科育人的“协同效应”,技工院校积极探索发挥课程思政作用的有效途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出现的问题也亟待解决,如部分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有待提高,并未探索出技能知识与价值观并重的有效路径。这种情况的产生固然有多种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专业课教师本身面临多项繁杂的考核任务,导致其对课程思政内涵的学习和理解不够深入,未能发挥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联合育人的作用。

(四)没有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联合育人的功效

技工院校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更多停留在学校课堂教学和活动中,没有充分挖掘家庭、社会多种教育资源,形成强大的合力。

三、新时代技工院校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途径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江苏省南通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始建于1956年,是我国首批七所技师学院之一。学院传承60多年的技工教育文化,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市场办学理念,注重软、硬件建设,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日趋完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育人环境进一步优化,社会知名度、诚信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学院历来重视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一方面通过走出去学习理论、引进来经验方法,大力推进课程思政走深入心;另一方面为每个专业配备思政教师,定期交流,专项指导,深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效果显著。学院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总结出可参考经验,具体如下。

(一)技工院校促进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充分发挥教师的模范引领作用

技工院校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因此,技工院校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技工院校教师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对标对表,时时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切实做到听党话、跟党走;在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事情上,如比赛队员选拔、评奖评优、班干部选拔时,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开导化解,提升教育效果。

(二)技工院校促进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积极发挥新媒体的育人效能

当前的技工院校学生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能够熟练使用网络智能终端,可以轻易接触各种新媒体平台的海量资源。技工院校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策划、制作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图文及视频,实现课程资源数字化、渠道多样化,学习效果可视化,使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向立体、动态。

(三)技工院校促进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坚持继承与创新统一、历史与时代统一的原则

技工院校要借助文化活动及大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磨砺自我,提升自我。

(四)技工院校促进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汇聚学校、家庭和社会合力,形成立体式联合育人局格

技工院校要架起与家庭和社会的桥梁,切实为学生谋发展,维护学生的切身利益,创造尽可能多的条件,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在学校各种奖项的评选与推优过程中,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五)技工院校促进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努力推动思想道德建设常态化和制度化

技工院校要推动学生从日常生活到专业理论学习,再到走出校门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六)技工院校促进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深入推进课程思政

技工院校一方面通过广泛的宣传,着力提高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可度,认识到各学科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切实给专业课教师减负,使其有时间探索课程思政的育人元素、创新课程思政的育人方法。

(七)技工院校促进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提高红色研学比例

让学生通过党史学习和党史教育,多视角、大范围地进行革命主题研学,拓展巩固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效果。

四、小结

学院把培养“大国工匠”作为建院的使命和责任,通过多措并举的有益探索,引导学生踏踏实实修好品德,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通过多措并举,使学院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大大提高,形成了家校双赢、共谋发展,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技工院校学生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载着社会发展的重大责任,同时这一时间段的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技工院校应该积极促进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切实做到听党话、跟党走,让青春之花在服务祖国和人民的地方绽放,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周绍宝.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育人的理与路[J].文化软实力,2021(1).

[2]王飞燕.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理论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3]张清.技工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4).

[4]蒋敏.技工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研究[J].智库时代,2018(43).

[5]赵锋,孔军,陈广宇,等.立德树人为什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J].北京教育,2021(3).

(作者单位:南通职业大学)

猜你喜欢

技工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