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合多方优势资源 提升为农服务成效
——山东临沂市供销合作社探索供销服务与乡村振兴互促共进之路

2022-11-18李航

中国合作经济 2022年8期
关键词:供销土地服务

李航

山东省临沂市供销合作社聚焦服务延伸、产业发展、城乡繁荣,积极探索与党委政府、系统内外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聚合多方优势资源,与农民、合作社、社有企业密切利益联结,为农服务成效显著提升。

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供销合作社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坚持合作经济基本属性,聚焦服务延伸、产业发展、城乡繁荣,积极探索与党委政府、系统内外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聚合多方优势资源,密切与农民、合作社、社有企业利益联结,为农服务成效显著提升,供销合作社自身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共创生产服务新模式,助力村集体和农民增收

临沂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支持,与组织部门开展合作,结合全市开展村党组织创办合作社提升行动要求,坚持村党支部主导、农民主体地位不动摇,充分用好用活土地经营权,为土地股份合作社提供运营服务,逐步发展形成“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模式,成为实现农民组织化、服务规模化的有效路径,已在全省内试点推广。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148 个,入股土地5 万亩。

莒南县供销合作社作为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内开展土地股份合作的先行者,不断完善升级托管服务,以鲁供丰禾农服公司为主体,充分考虑村情、地情差异,因村施策探索三种基本合作模式,加快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一是深化土地股份合作机制。在村“两委”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强的村,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集体以设施设备和增溢土地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将土地连片整合后,签订书面协议,委托鲁供丰禾公司提供全程托管服务,实行“保底收益+盈余分红”的利益分配机制。二是探索碎片化土地整合机制。在暂时没有条件成立合作社且土地撂荒较多的村,按照一定的地块规模标准,由鲁供丰禾公司出资,进行碎片化流转整合、小微规模化生产,收益后各方进行利润分成。待土地整合超过一定规模后,再引导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三是完善产供销联合作机制。由村集体组织农民开展大宗农资商品团购、连片托管、农产品购销等服务,由鲁供丰禾公司按照服务量给予一定组织服务费,实现合作共赢。通过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做法,目前,临沂市社形成共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工作规范,并作为全市地方标准正式发布。

1.莒南县供销合作社联合村“两委”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将土地连片整合后,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2.平邑县供销合作社整合社会资源,开展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实现了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

河东区供销合作社围绕服务农民生产、保障粮食安全,通过与省、市供销合作社联合出资,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实现三级社联合合作,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共建鲁供农场有限公司,通过与村级基层党组织合作,引导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集中连片后,实行差异化运营,鼓励有条件的土地股份合作社自主经营,对不具备条件或没有自主经营意愿的土地股份合作社进行全程托管,已成功打造了3.8 万亩的“鲁供农场”,相关经验做法入选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土地托管工作指南》。运营过程中,供销农场公司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购置农资产品、组织生产活动,重点培育高产、多抗的优质品种,与合作企业签订采购订单等一系列措施,充分显示出“供销农场”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经营优势,相较于传统的小农户生产,具有更强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市场议价能力和产品竞争力。共建临沂市全产业链为农服务综合体项目,一期投资4000 万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今年夏收期间累计烘干小麦1200 万斤,助力夏粮减损丰收。

共探联合合作新机制,打造特色产业服务链

全市系统聚焦本地特色农业产业、优势农产品,以创新服务为抓手,以实施项目为纽带,引导各类涉农服务主体加强联合合作、密切利益联结,加快延伸全产业服务链条,有效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

蒙阴县是“全国果品生产十强县”,县供销合作社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推动省、市供销合作社与县政府开展战略合作,创新探索果园托管服务,助推“蒙阴蜜桃”产业更高质量发展。在全市范围内率先组建运营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支持村支部领办合作社、乡镇党委领导联合社,广泛吸收果品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果园大户等加入,联合鲁供农服公司,规划建设5 处区域性果园托管综合服务中心,建立起纵向贯通、横向连接、全方位联动的果园托管管理服务体系。目前,全县共有138个农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签订了生产托管服务协议,累计托管服务面积达到11 万亩。依托联合社,实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经营,联合社与山东省合作经济研究会合作,成立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蒙阴发展研究院,为联合社成员提供技术支持。发挥供销合作社系统网络优势,发展订单农业,并与机关食堂、高端商超合作打通专供渠道,开拓线上市场,试水社区直供,畅通销售渠道,减少流通环节,促进农业生产与流通市场高效对接。自联合社成立以来,21 个成员社(企业)累计销售蜜桃2.26 万吨,销售额1.53 亿元,增加农民收入900 余万元。

费县供销合作社围绕解决农业产业发展融资问题,整合系统内服务资源,探索发展“核心企业+银行+担保公司+保险”的供应链服务模式,在助推产业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费县县社筛选系统内山东新四维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核心企业,对接省供销合作社,促成试点企业与山东供销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齐商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合作,帮助集团推出以鸡蛋产业链为主的,针对上游养殖户的“银行+担保公司、龙头企业信用担保+合作社、市场经营主体”金融服务方案;携手保险公司推出国内首家养殖保险和鸡蛋价格指数保险。目前,该种模式帮助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拓展了发展空间,提升了产业链条整体信用水平,打造了更具竞争力的特色供应链体系。

共建流通服务新体系,畅通城乡双向循环

市社开展全市社系统县域现代商贸流通网络建设提升行动,在沂水、河东、莒南、平邑4 个县区先行先试,整合线上线下流通服务资源,创新商品和服务供给,目前累计建成4 个县级综合集配中心、51 个乡镇综合服务站、515 个村级综合服务社,构建起县乡村三级供销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体系。

推行联采集配模式。由临沂供销新联合超市公司牵头,引导沂水供销宜万家、河东盛业、莒南盛海等系统内超市公司,深度对接山东供销供应链公司,将区域内分散经营、单独采购企业聚合起来,开展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实现了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

探索消费合作模式。莒南县供销合作社借鉴党支部领办土地合作社的经验做法,以流通服务为突破口,倡导树立“人人入社、户户合作”理念,通过消费合作模式,依托社属流通龙头企业,组建生活消费合作社,创新建设“全域供销示范区”。该种模式下,生活消费合作社的社员在供销流通服务网点购物,可以按照消费数额直接获得一定比例的让利,交易额累计积分后不定期积分分红,社区集体也可获得场地使用费和分红。对于尚未建设供销流通服务网点的村,生活消费合作社负责组建微信社群,社员通过参加社区团购,同样可以实现“购物让利+积分分红”。截至目前,莒南县累计在26 个村成立消费合作社,入社1.7万农户,有效解决了基层社与农民的业务联系、利益联结不紧密等问题。

猜你喜欢

供销土地服务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我爱这土地
那些年的供销合作社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每一个人都很重要
基于流通视角的区域农产品供销问题分析及服务平台设计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分土地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