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措并举 稳步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

2022-11-18徐子宁张立勇

农业知识 2022年6期
关键词:人居硬化庭院

徐子宁 张立勇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近年来聊城市茌平区杨官屯乡紧跟上级工作部署,按照人居环境“三年攻坚”“五年再提升”的内核要求,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稳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效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群众幸福指数大幅度提升。

一、组织先行,制度保证

杨官屯乡成立了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及自主治理领导小组;先后制定了《茌平县杨官屯乡人居环境实施方案》《茌平县杨官屯乡农村人居环境长效机制》《聊城市茌平区杨官屯乡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农村“家家整洁、村村清洁”自主治理行动的实施方案》等,采取“党委领导、支部带动、党员示范”“党建+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模式,严格落实分包责任制:领导班子包管区,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村民小组长和党员包户。

推行“台账推进制、督导考核制、奖惩激励制”三项制度,采取专人监督、区域互查、督导考核、有奖有罚等措施,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乡人居办每天进村查找工作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摸排难点顽点,对集中存在的“三大堆”“三大垛”、废旧机械、残垣断壁等6000余个整改点进行了拍摄、登记并注明具体地点,以村为单位建立起“问题台账清单”,集中反馈到村,立整立改。明确3天为一个“找碴周期”,4天为一个“销号周期”,7天内各村要将人居办反馈的“台账清单”问题整改到位。乡人居办按各村完成整改先后顺序逐个进行验收,验收结果纳入村级年终考核。

二、垃圾收运,严格监管

自2015年以来,杨官屯乡统筹考虑生活垃圾和农业生产废弃物的利用处理,将茌平区“户集、村收、乡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集运处置系统落实覆盖到全乡29个行政村。县、乡、农户按照4∶3∶3的份额承担垃圾回收及处理费用,按照每1000人3名保洁员、每100户15个垃圾桶的标准配置垃圾回收人员及回收装置,现杨官屯乡有村级保洁人员76人,道路捡拾人员28人,垃圾收集车2辆。

采取“政府监管、公司网格化运营”的方式管理保洁队伍。乡政府对保洁公司的运营进行监管,保洁公司将全乡按区域划为三个保洁网格,聘请熟悉当地环境情况的同志担任保洁网长。每天,网长下村检查指导各村的卫生清扫;每周,保洁公司固定时间召开保洁网长例会,乡环卫所带领保洁网长对辖区内29个村庄进行随机抽签检查。乡政府监督保洁公司严格保洁人员“进出”及处罚制度,定期组织观摩考核,评先树优。强化麦收、秋收、节假日期间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不定时抽查保洁员、捡拾员、垃圾车司机上岗情况,确保各村环境卫生干净整洁不反弹,秸秆不进村,坚决杜绝“三大堆”“三大垛”形成。2015年至今全乡已收集处理生活垃圾21000余吨,处置非正规垃圾堆放点150余处,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

三、硬化路面,指导帮扶

硬化胡同路面,将胡同深处的堆垛、残垣断壁彻底清理,根除多年来村民出门“晴天一脚土、雨天一脚泥”的“顽疾”,畅通村内道路。杨官屯乡采取“政府指导帮扶、集体村民共建”的方式推进胡同路面硬化工作。村“两委”出机械、出材料,村民出工,各村自行铺设硬化村内胡同路面。对于完成任务有困难的村,乡政府专门成立工作组进村指导帮扶。杨官屯乡村居面积最大的南孙村是指导帮扶中的一个典型。南孙村村居占地420余亩,有胡同80余条,胡同路面硬化工作任务较重。在村集体与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该村按时完成了对大多数胡同的硬化任务,但有8条胡同或因农户门前高低落差较大发生邻里纠纷,或因居民较少甚至无人居住等问题,硬化工作推进受阻。为此杨官屯乡派出专门工作组进驻南孙村,工作组协同村干部走访群众,了解存在的问题,逐个召开“胡同会”,找症结化矛盾定方案,确保了任务的按时完成。

胡同硬化活动开展以来,全乡28个行政村分两批完成了任务,共硬化931条胡同,折合里程56.09公里,硬化面积224344.98平方米,取得全区第一的好成绩。

四、厕所革命,稳步推进

改厕初期,很多老百姓有抵触情绪,不愿改不想改,村里的“两委班子”就带头改。豆腐赵村党支部书记王友林儿子结婚用的新房刚盖好,“旱改厕”的政策就下来了,他第一个把厕所拆了重建,然后让村民到家中实地参观、亲身体验,带动了整村的“旱改厕”。

脱产干部走进村民家里,一户一户、一遍一遍地讲政策,讲好处,坚决做到每改一户,就高质量完成一户,绝不糊弄了事。2016年以来杨官屯乡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4437户,覆盖率91.3%。为切实做好改厕后的后续管护工作,按照“专人专管、快速维修、及时抽取、科学利用”的原则,建立起“管、收、用并重,责、权、利一致”的长效管护机制。成立了大冯、袁庄中心改厕服务站2个,配置吸污车3辆,中转池1处;强化服务宣传,工作人员在提供抽厕、维修服务时,发放或张贴厕具使用“明白纸”,为村民提供一整套详尽、专业的技术指导与服务。

五、美丽庭院,倾情创建

“美丽庭院”创建是人居环境整治中的重要一环,触及村民的思维方式及生活方式。杨官屯乡成立了“美丽庭院”创建领导小组,每个村都成立了由村妇联主席、村委成员、理家能手组成的村级“美丽庭院”创建小组,指导群众有效利用空间,将家具、农具、闲置物品等合理摆放,开展小菜园管理、果树盆栽、厨房厕所除污小技巧等培训,打造窗明几亮、卫生健康、生机盎然的家庭居住环境。乡妇联组织不定期开展“美丽庭院”评比活动,对评比出的示范庭院、示范户、示范胡同、示范街道给予通报表扬,并给予夏凉被、毛巾等物质奖励。

为激励群众争先创优,大冯村建立了“积分超市”,评比达标的可以进行积分,积分可用来兑换洗衣液、餐洗净、拖把等日常生活用品。截至目前,杨官屯乡已创建“居室美、庭院美、厨厕美、家风美”的三星级以上“美丽庭院”3648处,占全乡常驻庭院户的80%,其中五星级“美丽庭院”675户,占全乡常驻庭院户的30%。

六、荒宅治理,典型先行

大曹村王成文老人的老房子建于20世纪60年代,位于村口。荒宅治理初期,这座房子已经破旧不堪,与大街上红砖绿瓦的新房格格不入,影响村容,也危及老人的安全。大曹村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初步拟定了以收归村集体的已故“五保户”荒宅置换该宅基的工作方案,并上报乡政府。乡政府敏锐地抓住这个典型,决定由乡政府协助该村妥善做好有关工作,以此例积累荒宅治理的经验。乡政府组织成立了由乡人居办、建委、国土所及大曹村“两委”参加的工作小组,对大曹村上报的工作方案进一步完善并组织落实。历时2个月,圆满实现了宅基地对换,并在王成文老人的原宅基地上建起了近200平方米的小花园,就此拉开了杨官屯乡荒宅治理的大幕。

在荒宅治理中,杨官屯乡注重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前期工作调研及资料留存工作。前期工作注重情况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对于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不回避、不遮掩,一项一项研究解决方案。每一个危旧房屋拆除前,都拍摄留下完整的影像资料。二是明晰产权,消除群众的后顾之忧。按照“宅权不变、群众自愿、树木留存、百姓受益”的原则,村委会与群众签订协议,明确整治后的宅基及宅基上的树木等仍归群众所有。按照“尊重群众意愿,用途由群众说了算”的原则,确定荒废宅基改造后的用途。一般情况下,面积较大的地方,由群众用来建新房或种树、种菜;面积较小的地方,由村委会清理后改造成实用的游园或花园。三是创新“乡里以奖代补奖一部分、村里集体收入出一部分、群众以工代劳算一部分、能人各显神能捐一部分”四种办法,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荒宅治理活动开展以来,杨官屯乡先后清理废旧荒宅300余处,平整土地面积80000余平方米,改建健身广场10处,改建景观小品16处,剩余或经修缮有实用价值的房屋,租给返乡青年创业,有效增加了村民收入。

猜你喜欢

人居硬化庭院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最美城市“绿化带”
产品力时代,保利发展控股全面进阶健康美好人居
过年
庭院中的童年
研究发现多发性硬化相关细胞改变
加强人居环境整治 助推“美丽登封”建设
抗过敏药促进多发性硬化患者神经恢复
斑鸠飞落的庭院
Yard Work庭院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