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问题及对策

2022-11-16刘淑华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21期
关键词:标本成员问卷

刘淑华

(微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山东济宁 277600)

辖区疾控中心所涉及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患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传染疾病进行检验,并通过相应的作用机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疾病。其中所实施的微生物检验工作是疾病预防和控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检验质量的高低直接会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造成影响[1]。基于此,本文开展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问题及对策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从2020年4月开始至2021年4月为止,通过电脑随机抽选的方式选择在本辖区中心工作的36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入组成员。在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成员中,所含有的男女数量分别为11例和25例,成员年龄为22~51岁,均值为(38.45±5.31)岁。其中,本科学历成员17例,大专及以下学历的成员为19例。

1.2 方法

①按照医疗事业所设定的标准以及疾控中心所含有的相关文献为基础资料,制定详细的问卷调查报告,最终所修订的内容需要通过相关专家的审核确定才能进行后续工作。②调查全过程按照匿名的方式进行,将36份调查问卷同时发放至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成员,待所有成员填写完毕后将问卷全部收回,其中没有无效问卷。③对成员所填写的问卷内容进行分析与归纳,并针对问卷所涉及的相关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办法。

1.3 观察指标

通过让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成员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辖区中心微生物检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问卷中所涉及的内容包括人员配置不均衡、检验设备落后、标本采集不规范以及检验环境不合格,通过最终回收的问卷对各项问题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36.11%(13/36)的成员表示存在人员配置不均衡的问题;16.67%(6/36)的成员表示检验设备落后;22.22%(8/36)的成员认为标本采集不规范;13.89%(5/36)的成员认为存在检验环境不合格的情况以及11.11%(4/36)的成员表明有其他方面的问题。

3 讨论

微生物标本检验能够合理检查相关指标以及掌握感染性疾病,为患者的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近年来,随着医疗研究工作的不断发展,该检查方法在临床检验和公共卫生等的监测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受到了广大医疗人员与患者的一致认同。在临床和公共卫生等监测过程中,该检验项目可以实现对相关样本中细菌的科学检验并对细菌数量进计算[3]。然而,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在临床检查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微生物标本检验的准确率往往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基于此,积极做好该检测方法的探索与调整,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3.1 影响微生物标本检验准确率的主要问题

3.1.1 检验检测人员综合能力相对薄弱

在微生物标本检验工作开展期间,作为相关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检验人员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往往会对检验工作的结果造成重要影响。在这一问题上,相关调查显示,现阶段部分检验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相对较为薄弱,甚至个别检验人员并未接受过系统的学习,从而导致其在检验工作开展期间难以将专业知识作为指导来合理执行各个流程,进而增加了检验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对于检验结果准确性的维系造成了一定影响[4]。

3.1.2 微生物标本采集流程不规范

在微生物标本检验工作开展期间,标本采集工作涉及的步骤相对较多,且其流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采集过程中会出现采集部位不准确、采集样本不合格以及采集不规范等问题,很有可能导致微生物标本的污染,继而对采集结果造成不良影响,使微生物标本不能代表患者的实际情况。

3.1.3 微生物标本存储运送不合理

相关研究显示,微生物标本在采集后的制作流程也会对其检验结果造成一定影响。就目前而言,部分工作人员在保存微生物标本的过程中并未有效依据其实际实验需求选择相应的保存方法,继而影响了标本微生物的存活性。例如,厌氧菌标本在采集后应与空气隔绝,在此过程中,若其存储不合理,则不利于标本中厌氧菌的检出[5]。若在运输期间,未能妥善保存标本,将会影响标本质量。例如,采集疑似霍乱的样本时需碱性培养基保存样本,但工作人员却未采用该方法。此外,相关样本应及时送至实验室,避免长期存放导致样本质量受到影响,进而提升样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1.4 送检不及时

送检不及时可导致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通常情况下,粪便检验患者自身具备行动能力障碍,一般患者的粪便标本由其家属或者护工送检。护工在工作中需要兼顾到医院中各个科室以及不同患者的要求,因此在实际送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送检不及时的现象,进而导致标本不合格,出现假阴性的结果,影响到患者微生物检测结果的准 确性。

3.2 提升微生物标本检验准确率的相关方法

3.2.1 有效开展检验人员专业能力培训

为了合理促进微生物标本检验准确率的全面提升,相关部门应积极做好检验部门管控,制定相应的措施,开展相应的培训,提升其专业能力,确保检验人员合理依据相关检验流程与标准进行检验检测工作,为保障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传染性强的病原微生物一定要在相应等级的实验室实施检测工作,在生物安全柜内开展相应的检测操作。①有关部门应加强实验室硬件建设,做好对相关人员专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定期组织检验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或开展专题讨论的方式引导其合理了解微生物标本检验的相关流程与要点,确保其可以合理地根据相关要点执行检验工作。②通过对检验工作过程中的相关经验进行交流,帮助检验工作人员更好地实现检测工作能力的提升。③相关部门要合理加强对于先进人才的培训,从而有效引进高素质检验人才,不断增强检验队伍自身综合实力。实践表明,通过相关工作的合理落实,有利于提高专业人才技能,从而全面提升检验队伍的综合实力,继而为检验工作的有效达成和检验工作准确率的全面提升提供助力[6]。

3.2.2 合理规范微生物标本的采集流程

在检验工作开展期间,为了有效推动检验工作质量的提升与优化,相关工作人员应积极、科学地探索微生物标本采集方法,有效规范微生物标本采集工作流程标准,确保采集工作的合理性。在此过程中,检验人员应在检验前告知患者注意事项以及检验目的等内容,同时根据不同的微生物标本选择不同的采集方法,进而实现采集过程的规范性,保障微生物标本检验的准确性。例如,在厌氧菌的采集过程中,可采用气管穿刺法进行采集;在痰液样本采集过程中,可采用深咳法。对呼吸困难的患者可使用针对性穿刺进行采集。

3.2.3 优化微生物标本保存与运送方法

为了优化微生物检验标本在保存与运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检验部门应积极同采样部门做好衔接和沟通,加强样本质量的接收登记手续,对不合格的样本退回并要求及时补采,通过制定相应措施及机制,有效确保存储质量,保障运输合理,以此满足不同样本的微生物检测相关要求。①样本存储温度和环境条件的控制,有利于实现样本中细菌繁殖的控制,避免出现微生物过度增殖而影响结果判定的问题。②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和仪器设备的年检工作,从而为检验检测提供设备保障。③每种微生物尽量要有独立的工作区,避免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④检测结束后,对实验室进行清洁消毒处理,与此同时对于实验室内的相关废弃物应及时给予合理的无害化处理,以便有效降低交叉感染问题的发生几率以及保护实验室内外环境和人员的安全。⑤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微生物检验标本的存储与运输问题的集中学习和探讨,有效分析出现的问题,剖析原因,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促进检验工作准确率的进一步提升。

3.2.4 做好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微生物检测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微生物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关键点。因此,对于质量控制要建立严格的管理程序,通过制定规范化、系统化、全面化的微生物标本的采集程序、强化微生物检验人员的责任意识,确保样本储存与检测间隔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从而提升微生物检测的准确性。

3.2.5 强化医疗机构内部规范制度

①要强化内部规范的制度,保证相关工作人员的操作规范,有效提高微生物标本的检验合格率,进而提高患者的临床质量。②可邀请工作经验丰富的专家对新入职员工以及检验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主要培训内容为不同标本采集以及检验过程中的规范操作,减少操作不当,提高微生物检验标本合格率。③应重视激励制度构建,对于遵守规范且检验标本合格率较高的工作人员给予物质奖励,反之给予警告或处罚,通过激励制度提高检验人员操作的标准性,进而提高微生物检验标本的合格率。

4 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过程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需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合理分配工作人员,引进先进设备以及建立全面的标本采集管理制度,进而提升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过程的质量与效率。

猜你喜欢

标本成员问卷
昆虫标本制作——以蝴蝶标本为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3D打印技术在动物标本中的应用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