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检测质量控制的问题与对策

2022-11-16谢佳青毛祖青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21期
关键词:专业性试剂规范

张 波,谢佳青,毛祖青

(谱尼测试集团深圳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103)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人们对生产、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质量层面认识愈发深入下,食品安全质量也成为人们日常关注的重点问题。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是保障人们生活质量和人身健康的直接因素。近年来,随着食品种类不断增多,食品安全面临的问题也在不断增多,如生产条件、污染物、操作员和食品原材料等都可能出现问题。因此,如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成为食品相关部门关注的重点,食品安全需要从根源的检测、监测、监督和管理等落实研究,为保障人们食品健康需求,完善食品检测监督体系,确保检测质量控制,从而有效促进食品安全。

1 食品检测质量控制影响因素

1.1 食品样品管理

在食品检测质量控制上,样品管理是检测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检测质量控制的首要前提。食品样品应具有代表性,从选取的样品上可直接反映出食品质量状况。样品采集阶段需全面详细地做好登记工作,保障检测中涉及的检验合同、检验日期一致。样品检测涉及面要全面,如食品样品生产商、样品呈现状态、名称、保存条件和检测方法等,同时在检测内容记录上也要具有全面性,且保证记录的数据与信息准确、真实、有效。在样品保存上要依据食品检测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不得在检测过程中出现漏项、样品混淆等情况[1]。

1.2 食品检测检验方法

在食品样品检验阶段,同样的样品检测会有多种方法,而同样样品选用的不同检测方法得出的数据信息也可能存在差异性,导致精准度出现不同。因此,为确保检测数据精准性和有效性,检验方法选择非常重要。因此,要针对样品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合理且优质的检验方法,更要保障检验检测阶段的样品质量控制,尤其要处理好样品检测的细节,从而最大化地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1.3 食品检测检验环境

食品检测过程需要在特定要求的检测环境下进行操作,食品检测结果与检测实验室环境、样品状态、样品量等都有关系。因此,在食品样品检测阶段,要想确保检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需要严格管理与控制检测实验室环境,实验室温度、湿度、密闭性等都需要严格遵循相关标准执行,确保食品样品在检测过程不会受到外部因素影响,以免检测结果存在较大误差,影响数据准确性与真实性。除了食品样品对检测环境有特殊要求外,实验室使用的器皿、试剂等都要依据其特性要求布置、符合保存和使用的规范,确保实验室检测环境不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2]。

2 食品检测质量控制要点

(1)确保样品质量符合检测要求。样品质量对检测结果精准性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从样品的保存状态、环境等都能够体现出检测机构的专业性。因此,在食品检测样品采集上,相关采集工作人员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品作为检测备用。样品采集需要随机抽查,不可指定样品导致检测结果不准。样品采集前要确保采集设备符合消毒要求,保障采集的样品不会受到外环境污染而影响检测结果。在样品检测前,应明确检测要求和标准,确保检测样品在经过处理后符合检测目标。

(2)食品样品检测的仪器、试剂、器皿等需要符合检测质量要求。①检测食品样品的仪器在选择上要确保功能、质量、规格等符合检测规范要求和标准,具有校准功能的仪器优先选择,确保仪器在对食品样品检测前能自动恢复到初始默认状态,每一次应用都是从最初状态开始,不会影响上一次或下一次检测数据[3]。在无法选择自动校准的仪器设备时,仪器操作人员要在检测前进行人工校准,避免检测数据受到干扰。同时,在检测仪器保养上要严格按照相关保养规章制度和说明书进行操作,尤其对高精密检测仪器的保养要掌握各种注意事项,以降低设备损耗,提升仪器设备精准性,减少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延长使用年限。②在检测食品样品的试剂选择上,需要根据样品实际需求选择不同酸碱度和不同用途的试剂,在试剂应用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步骤操作,不仅对试剂配置过程加强监督管理,在计量上也要依据需求规范选取,确保样品在试剂的反应下产生的数据结果具有真实有效性,同时试剂在保存过程中也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杜绝保存环境中存在可能污染试剂的物质或 成分。

3 食品检测质量控制面临的问题

3.1 食品检测质量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食品检测是有效协助检测人员及时发现食品出现质量和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是确保安全合格食品进入市场的有力保障,是促进食品市场健康规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食品检测阶段质量控制的监督管理工作起着重要作用,管理制度是保障管理体系整体落实的关键,是指导和约束检测操作专业性的基础。但在实际检测质量控制的管理制度落实与操作上,现阶段还存在较多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监督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不完善的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会降低检测阶段的指导性,降低约束性,导致部分检测机构为眼前利益而钻制度的空子,如检测人员操作不规范、检测仪器不符合要求、检测环境杂乱无章等,最终导致食品检测结果缺乏真实性与精准性,影响食品质量与安全,为食品市场整体经济发展带来损害[4]。

3.2 食品检测专业技术不够先进

食品检测质量控制整体操作流程都有较强的专业性,为保障检测步骤顺利进行,检测结果精准真实,整体检测过程都需要有较强的专业技术作为支撑。虽然现阶段我国对食品安全问题格外重视,但在实际检测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方法仍然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专业性不足、技术不够先进困扰着食品安全检测部门与研发人员。部分食品检测机构为节约资金投入,使用的检测设备过于陈旧,技术手段落后,缺乏引进或学习先进技术意识,导致检测结果出现问题,为食品市场发展埋下安全 隐患[5]。

3.3 食品检测人员专业性与素养有待提高

食品安全已经成为近些年受到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随着每年政府对食品检测投入力度不断增加,想要进入食品检测市场的人员越来越多,但进入人员的专业性与素养不足一直是食品检测机构面临的重点问题。人员在检测阶段的操作是否专业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影响着食品市场整体安全。此外,部分食品检测机构人员职业素养与责任心不高,在检测过程中会出现不规范的操作,导致样品检测阶段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控制,最终导致食品检测结果出现问题。

4 食品检测质量控制有效对策

4.1 完善食品检测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在食品检测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完善上,需要相关食品部门提高重视程度,不仅要提高检测规范要求与约束力度,更要激发相关检测人员的积极性,使管理与激励政策共同作用,提高检测质量控制的工作效率。①要完善对检测人员仪器设备操作的制度制定,对检测人员的专业性与技术操作加大管理,懂得遵照相关制度的约束规范操作。②食品检测质量控制需要实施部门、人员责任制,要明确相关管理人员责任范围,在管理负责人带领下落实管理制度,实现管理制度规范标准化。③要针对检测人员专业和技能设立具有激励政策的考核制度,对严格遵守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的检测人员予以奖励,对违规操作人员做出相应处罚,提高检测人员的职业责任意识[6]。

4.2 强化食品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

食品检测机构检测人员使用的技能先进性与专业性对检测结果精准度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检测部门在提升先进设备、技能引进的同时要提高检测人员在操作阶段的技能的专业性。①从根源上提升人员专业技能,在人员招聘上就需要把好第一关,提高人员录用门槛,严格审核就职检测人员的工作资历、经验、资格等,确保其在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的同时有较高的职业责任意识,有效地在食品检测过程中依照规范要求操作,保障检测质量控制力度。②食品检测机构要定期依据检测技能发展和市场要求组织检测人员进行培训与学习,培训内容要结合当下发展形势做全面规划,如最新检测制度规范要求、最新检测技术、新试剂用法和新设备用法等,提升检测人员专业技能的同时保障检测质量。③由于食品安全涉及整体民生和经济的发展,因此要提高检测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树立正确的职业责任意识,认识到食品检测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其工作积极性[7]。

4.3 规范食品检测工作流程操作

在食品检测工作流程操作上要时刻依照有法可依的规章制度,检测各个环节都要有标准的遵循依据,有理可证,有据可依,才能有效保障检测阶段质量的控制,同时也是检测结果真实性的重要判断依据。①在整体工作流程操作上,要提升对检测人员的管理工作,要有专业人员对现场检测操作人员进行指导监督,确保使用的仪器设备、试剂符合相关规范要求。②每个环节的检测数据与信息要做好登记备案,确保最终检测结果若出现问题有可追溯性进行查询。③监督人员一旦发现有检测人员出现违规现象,要立即停止检测操作,避免将问题扩大化,影响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真实性[8]。

5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食品安全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食品检测质量控制是确保食品安全在市场运营的关键环节,为此要充分发挥食品检测工作的重要作用,在检测过程中加强监督管理,不断优化创新检测检验方法,提升检测人员专业性,提高检测技术手段,规范检测流程。在食品选择最佳检测方法下提高检测精准度与真实性,提升检测质量,为食品安全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猜你喜欢

专业性试剂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气象宣传新闻性和专业性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注册数据分析
来稿规范
声博雅徐兆宪 音响零售,品牌+专业性不可或缺
中调协下发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人民调解员登记通知
中宇银太陨石鉴定有限责任公司:专业性陨石鉴定机构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