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关中民间艺术的时代价值与文创开发

2022-11-15呼浩楠侯一凡母丹妮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关中地区民间艺术文创

岳 瑾,呼浩楠,侯一凡,母丹妮

(咸阳师范学院 设计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随着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飞速发展,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已渗透到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呈现出多向交互融合态势。关中民间艺术品的设计方式及文创开发应进行反思,否则很难融入到寻常百姓生活之中。国家一系列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方针的出台促使关中地区的民间艺术进行新一轮文化重塑,设计师在设计语言与设计思维上的转型为关中地区民间艺术文创开发带来新的形式、新的机遇。

关中为渭河冲击平原,又称八百里秦川,河网纵横,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关中”一词承载了包含伏羲文化、黄帝文化、周秦文化、两汉经学文化、隋唐儒释道文化、关中理学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1]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滋养着当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据统计,在1976—1980 年间通过调查走访而整理出陕西民间艺术作品上万件,这些作品大致分为综合表演、平面展示艺术和立体造型艺术三大类,其中包括皮影、剪纸、面花等项目。上述民间艺术作品在纹样装饰上大量采用寓意吉祥的图案,遵循一定的形式美法则,如铜钱、葫芦、花卉等;在色彩运用上,采用饱和度高、醒目、鲜艳的颜色,以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形象塑造上,大多根据别人的口头描述进行大胆想象,采用夸张的手法使造型更加生动、传神。民间艺术虽然图案复杂、式样疏于变化,但都是百姓对民间生活的艺术感知和表达,无一不体现着当地浓厚的风土人情和老百姓淳朴的审美愿想。

一 关中民间艺术在文创开发上的时代价值

陕西关中地区凭借着优越的自然条件优势成为了中国古代极其重要的农耕地区,因此关中一带的民间艺术大多都有农本思想的特征,农耕文明成为关中民间艺术的重要表现母题。第一,关中民间艺术多角度、多形式表现了古代农耕文明的发展脉络和成就。如剪纸《小院磨盘图》、农民画《晒粮》等,都以农耕创作为主题。再如豆子画、麦秆画、面花等都是以农作物为主要作画材料。第二,体现了民间对岁时节令的尊重和敬畏之情。如过年贴窗花、挂“挂虎”“钟馗”“关公”,元宵“闹社火”,端午“插艾草”,七夕“绣香包”等,都以岁时节令为主题,遵守着一定的节气规律。第三,表达了百姓对子孙绵延、驱灾辟邪、福寿祥瑞的美好愿望。民间艺术在每个时代都有特定的时代特征,这是民间艺术在当代传承与发展的表现。民间艺术是一种历史演进速度比较缓慢的艺术形态,其深层次文化内涵极其稳定,它作为集体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已深度内化为一种文化符号。关中地区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其文化原生性强、辐射面广、包容性大。关中地区民间艺人所创作的民艺作品,无论材料、纹样还是题材、内容都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传递着民众乐观积极、健康和谐的价值观念,对熏陶和铸造广大民众的文化品格与道德养成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针对关中民间艺术所创作的当代文创较少、精品更是寥寥的现实,需要设计者以电脑绘图、动画等形式,在保留农耕文化、大众文化精髓的同时赋予它时代属性,在活态传承的同时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大众面前,融入百姓生活,成为人们桌头案角之生活日用品。

(一)关中民间艺术是传统生态文化的形象表达

传统生态文化是在我国传统农业社会所形成并发展的,其主要的内容、习俗、制度与思想都是在农业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传统生态文化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尤其是天人合一等思想观念,都是人们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生活经验的结晶。现今关中地区的人们对于传统文化有复杂的态度与情感,由于传统民间文化带给群众不同的思想感情与善恶判断,使饱含乡土气息的艺术品成为独特的文化符号,是群众交往与交流的媒介,是民众集体无意识的自然流露。例如华县皮影始于西汉,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代代相传,特色鲜明,得益于关中地区深厚文化底蕴的滋养,手工制作的皮影栩栩如生,皮影戏表演更是惟妙惟肖,是难得的原生态民间艺术珍品。

(二)关中民间艺术是意象文化的载体

民间艺术的创作者借用视觉想象、民间传说、重构艺术造型等多种手法,结合自身的感受创造出与生活相关的作品。例如关中剪纸是一门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创作者善于“以象寓意”“以意构象”来造型,结合日常身边琐事以及内心情感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向往。库淑兰的名作《江娃拉马梅香骑》表现了农村小媳妇梅香婚姻爱情生活的甜蜜。正是库淑兰爱情婚姻的不幸,驱使着她对美好爱情婚姻的殷切向往。[2]6同样地,凤翔泥塑装饰纹样反映了人们对驱灾辟邪寓意、福寿祥瑞寓意、子孙绵延寓意、富贵吉祥寓意的精神追求。[3]

(三)关中民间艺术是现代文创开发的基础

民间艺术同广大人民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其实用性强,既保持着本原文化的特点,又是本元的。“本原文化”是人类最初的文化形态之一,也因之而永葆绿树常青。[4]54民间艺术属本原艺术,它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发展的基础。关中民间艺术厚植于民间沃土之中,以此为基础的关中民间艺术文创体现着“设计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一方面,关中民间艺术文创凝结着人们乡愁的艺术精粹,为“乡村振兴”下的农村发展贡献力量。另一方面,它注重与当代生活的融入,以自然造物的形式完成民间艺术与当代生活的活化融合,最终达到对“带有民间温情”的民间艺术产品的推广,让民间艺术文创产品真真切切地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美好大众生活,点亮大众生活,使大众加深对民间艺术的深入理解。然而现代审美观念的确立、现代文创开发的发展,并非受一时潮流风向所左右,它是在传统艺术、民间艺术基础上逐步发展而形成的。关中地区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演变满足人们不同时期的需求,它作为一种艺术形态体现着大气、朴拙之美,在今天依旧能够得到人们的赞赏,深受国内外广大群众的喜爱。

二 关中民间艺术在文创开发上的应用

社会在不断发展,也必然会有新的文化潮流与审美观念产生,这就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艺术产品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传统民间艺术要在保留艺术特点及文化内涵的同时与现代技术及审美观念有效融合、创新、发展、衍生、迭代出新的艺术作品,从而形成现代艺术风格。我们在研究传统民间文化时,要采用“张果老倒骑驴”的方法。变化是必然的、正常的,民间文化自有它的传统,所以对于民间传统不能粗暴割断,轻易废止。[4]158我们研究非遗文创不仅要往前看,还得回头看,不是把民间艺术原模原样地传承下来,而是要思考当代设计语言如何表达民间文化理念,如何呈现当代之美、呈现当代人文精神。在民间美术上,鲁迅提出的“旧瓶装新酒”的做法是可取的。他说“旧形式的采取,必有所删除,既有所删除,必有所增益,这结果是新形式的出现,也就是变革”[4]159。

那么非遗文创究竟该如何发展,杭间教授在《手艺的思想》中指出:“中国手工艺及产业理想的状态应是由作为文化遗产、变为审美对象、现代生产工艺改造后的带有传统文化的温馨产品三部分组成。”[5]55文创产品融入生活是民间文化在当代之重要发展,从日常生活出发解决人们不断变化的生活需求,以人文特色、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为依托,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自然与历史相结合、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精心策划,让民间艺术走出民间而变得鲜活起来,以实现关中传统民间艺术与现代价值良性循环。

(一)渭南市华州区皮影文创

关中地区民间艺术因其所承载的深厚人文历史和地域精神而在现代社会具有超乎寻常的价值和吸引力,这不仅表现在艺术作品本身,也表现在具有显著附加值的文创产品上,这些文创产品不仅增强了民间艺术的知名度及实用价值,也为传统民间艺术扩大了活态的传承空间。汪天稳是陕西渭南市华州区皮影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从事皮影雕刻50余年,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他们将皮影“推皮走刀”的制作工艺与年轻人的口味相结合,尝试着与动画IP、插画等艺术相结合。他们刻制了国漫IP《狐妖小红娘》,根据童谣《我要吃老虎》创作了皮影面具,为传统民间艺术找到了与新时代结合的新路子。

华州蓆棚斋文创是陕西关中地区文创发展的一朵奇葩。他们的皮影作品《如虎添翼》及剪纸作品《虎气新春》体现了当代艺术设计与传统手工艺技巧的交融,对皮影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的活态传承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设计者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共鸣与回响,以创造出形、意、美和谐统一、自成一家的文创作品。

(二)凤翔木版年画文创

木版年画传习中心由陕西凤翔木版年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邰立平牵头创立于2011 年,近年来已经成为凤翔年画制作与传习的重要场所。邰氏家族始终以“工匠精神”传承邰氏年画,作品风格古朴自然,造型夸张饱满,色彩对比强烈,具有鲜明的西部黄土风情和地域艺术特色。邰立平认为凤翔木版年画是散落于民间的宝藏,承载着这片土地的历史记忆,因此要尽力将它保留下来。非遗文创是活态传承的一种重要形式,只有形成自身“造血功能”,才能激活民间文化的活力。2019 年,邰立平帮助凤翔木版年画第21代传承人邰高阳、王怡璇在西安设立传统版画体验坊,面向大众讲授木版年画这一传统技艺的特色与制作方法,致力于年画的产品包装和推广,使非遗项目成为“活着”的艺术。

(三)库淑兰剪纸文创

将民间艺术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倡导文创开发的精神性与艺术性。中央美术学院吕胜中与库淑兰合作完成了“招魂堂”行为艺术,尝试将本原艺术与当代艺术相融合。下述两幅作品(图1、图2,母丹妮设计)是笔者所在设计团队以旬邑作为创作场景,将剪纸与现代审美、新技术相结合,创作了既有民间深厚文化底蕴又面向未来的创意文创产品。这是一种公益行为,不仅为传统艺术瑰宝营造全新艺术体验,还对该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有带动作用。

图1 文创类外包装设计

图2 文具类文创产品设计

三 关中地区民间艺术在文创开发中的问题

随着国家对文化自信的重视和人们对产品文化内涵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资源被用来创作产品,这具有保护和传承属性,是一种生产性保护,是活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切实可行的路径。[6]近年来,我国关于地方民间艺术的文化创意产品投资力度加大,涌现出“自然造物”“慢物质”“王的手创”“看见”等一批民艺文创品牌,受到了大众的喜爱,它们的文化意义与商业价值都是不可估量的。但其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具有民间艺术特征的文创品牌意识较为薄弱,大多分散而不集中,且影响力不够。要改变这一现状,文创者可以以文创开发、影视动画、游戏等视觉传播的形式对民间艺术进行二次创新,需要有意识地从民间艺术中不断汲取营养,让民间艺术与时俱进,与大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具体而言,关中地区民间艺术文创面临的问题如下:一是与现代审美差异较大。以凤翔泥塑、库淑兰剪纸为例,它们的民间艺术形式与样式是非常值得学习与传承的,但由于颜色饱和度过高、表现形式过于古朴等问题与现代审美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二是产品开发创新不够。通过淘宝、微信公众号、官网等渠道查询发现,目前大多数关于关中地区民间艺术的文创创新程度低,有的甚至只是把原有的东西照搬出来,这极大地挫伤了消费者对于文创的消费积极性,文创产品也失去了个性与魅力。三是品牌形象特色不鲜明。目前市场上的文创产品在设计上更多结合着西方的一些审美观念,在风格上更是各式各样。而消费者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使得关中地区民间艺术文创在市场中的占比少,让其处于一个与现代社会文化相互脱节的位置。

四 关中地区民间艺术在文创开发中的对策

(一)突出“个性化、本真化”的发展理念

在各种艺术形式与审美观念的冲击下,大众的审美观念与思维方式发生了改变,关中地区民间艺术的发展与传承必将受到一些影响,需要寻求一条既符合大众审美又不失关中民间艺术特色的发展道路。笔者认为应秉持“推陈出新”“守正创新”的观念,力求设计出个性化和本真化的系列文创产品。

当下人们对于产品的要求不再仅限于外观与功能,个性化的设计也是他们的消费理念。关中地区民间手工艺品不是工业流水线上没有生命的批量产品,而是匠人精心设计、制作的产物,每一件都饱含匠人的巧思,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赋予了关中地区民间艺术文创产品个性化的真正内涵。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文创产品的制造不能只关注产品,也应该注意到产品材料的选择与应用,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二次伤害,把污染降到最低。在产品的功能上,增加其实用性、多功能性,真正使其走进消费者的生活,真正实现产品文化、产品精神和产品实用的多重意义。在文创的推广上形成“文创+非遗”的模式。民间艺术文创不仅推动其在国内的发展,更发挥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合理实现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

(二)与美育文化融合

关中地区民间艺术极具原生性特征,长期以来却被主流美育体系排除在外,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相关部门对于民间艺术发展、保护文件的出台,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民间艺术的广泛关注,人们开始认识到民间艺术作为本土文化艺术资源的美育价值。在关中地区民间艺术美育实践中,以故事绘本、艺术教具的形式进行文创产品的创新,通过对当地传统文化技艺如库淑兰剪纸、凤翔泥塑、凤翔木版年画等的宣传与推广,与文化艺术资源进行融合,以实现人与人之间日常化的传习实践。

关中地区民间艺术具有重要的民族美育实践价值。它打破了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的隔阂,促进了文化传承的可持续性。例如笔者团队所设计的凤翔泥塑、凤翔木版年画文创作品(图3、图4,呼浩楠设计)处处体现出创作者对生活的热忱和西北民间生活的热烈多彩。凤翔泥塑,尤其是以生肖、历史人物为题材的泥塑,色彩运用大胆张扬,体现了西北人爱憎分明、敢爱敢恨的精神品质。在设计相关文创产品时可将原本的泥塑作品以更符合现代审美的造型呈现出来,比如生肖系列产品、IP形象设计等。

图3 凤翔泥塑IP形象设计

图4 凤翔木版年画海报设计

关中地区民间艺术表达了人们对关中这片土地的热爱与独特感情,体现了西北独特的风土人情。库淑兰剪纸构图大胆、颜色鲜丽、图案繁多,《我一家三口才团圆》《南岸子上来马队啦》《货郎子哥》等故事情节,传递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在文创产品、故事绘本的设计中可运用这些元素与故事,以剪纸立体书的形式讲述西北民间生活中的故事,也可尝试设计IP形象用于更多的宣传场域(图5、图6,母丹妮设计)。再如笔者团队所设计的作品(图7、图8,母丹妮设计)提取库淑兰剪纸的纹样进行“剪纸+丝巾”再设计,形成具有库淑兰剪纸风格的、属于现代审美的丝巾作品。[7]

图5 库淑兰剪纸IP设计

图6 儿童绘本设计

图7 丝巾文创设计

图8 丝巾文创设计

(三)注重营销方式的创新

关中地区民间手工艺文创产品品牌传播主要是依靠当地文化馆、博物馆周边售卖,销售手段较为单一落后。为适应人们多元文化需求、刺激民众文化消费,以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品牌为导向,可将新媒体与关中地区民间艺术文创产品推广相结合,打破地域、时间、呈现方式的限制,以获取更大、更独立的发展空间。另外,可将数字藏品等模式融入到关中地区民间艺术的开发与推广中,多维推广关中地区民间艺术文创产品。

以当今的时代主题赋予关中地区民间艺术全新的意义,用当下的设计思维与设计语言让关中地区的民间艺术实现价值跃升,可使文创产品获得充分的价值肯定。当前人们愿意为具有创新、创意的产品买单,这更有利于关中地区民间艺术与文创产品的结合。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关中地区民间艺术赋能产品,使两者融合的文创产品具有特殊的文化品位与情感效应,既可以提升文创产品的内在价值,又可以传播关中地区的民间艺术。以关中地区民间艺术为基础进行二次创作,赋能于文创产品,以实现文化传播、非物质遗产保护以及乡村振兴。[8]总之,关中民间艺术文创以现代的技术展示传统民间艺术,从推陈出新到焕然一新,使民间艺术不再仅仅存在于“山的那头”,而是融入我们生活之中,成为温馨的“手作之物”,力求实现对精神文化的构建,唤起人们的文化自信及民族自豪感。

猜你喜欢

关中地区民间艺术文创
陶溪川文创街区
羽翼与转化:朱子学在关中地区的接受和传播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陕西关中地区民间刺绣的色彩差异性分析——以东府为例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谈陕西关中地区土葬与风水的农业基础
浅谈汉代关中地区主要水利工程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